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零部件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星形套。
背景技术:
星形套为球笼式等速万向节中关键零部件,连接钟形壳与传动轴,通过保持架固定钢球后实现高速转动机任意方向转向功能。传统等速万向节一般为六沟道结构,星形套在高速运动过程中热能不易消耗,容易产生球笼内部高温,对于部分高速需求车型易造成高温发热甚至破裂现象,且星形套的润滑耐磨性不好及结构强度不足,均会影响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润滑效果好、散热效果好的星形套。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星形套,包括套体,所述套体上设有轴孔,套体外壁上设有用于安装钢球的若干沟道,沟道环绕套体外壁均匀排布,两相邻沟道之间形成定位柱,其特征是:所述沟道包括置于沟道两侧且与钢球抵触的第一抵触面和第二抵触面,沟道底部设有用于连接第一抵触面和第二抵触面的散热面,散热面与钢球之间形成散热间隙,套体上还设有用于连通轴孔与散热面的导流孔,套体两端均设有置于定位柱上设有散热环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沟道为直型沟道,星形套的主要运动方式为周向转动,转动时,散热环槽会产生气流,从而带走各沟道的热量,起到散热的作用,散热面不与钢球抵触,所以散热面与钢球之间形成散热间隙同时润滑脂可以填充在散热间隙内,提高钢球与沟道之间的润滑,减小摩擦产热,导流孔便于连通轴孔与沟道,使润滑脂能在轴孔与沟道之间流动,轴孔内的润滑脂可以降低轴孔内花键的磨损,延长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轴孔内壁设有与导流孔连通的储油腔,轴孔内壁还设有置于储油腔两侧的内花键,轴孔一端上还设有导向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储油腔可以增加星形套的储油量,使星形套能够充分润滑,既能包括内花键的润滑,又能通过套体转动时产生的离心力将润滑脂输送至散热面上,对沟道产生润滑,导向孔便于传动轴安装。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轴孔内壁设有置于两相邻内花键之间的应力槽,内花键包括内端壁和置于内端壁两侧的侧壁,侧壁与轴孔通过弧形加强壁连接,内端壁呈外凸弧形结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应力槽可以集中轴孔内的应力,降低内花键与轴孔之间的应力,提高内花键与轴孔的连接强度,同时应力槽内可以渗流润滑脂,使润滑脂能够更好的填充至内花键与传动轴之间,内端壁与侧壁相连接,内端壁呈外凸弧形结构,可以增加两侧壁的受力强度,弧形加强壁可以增加侧壁与轴孔孔壁之间的连接强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星形套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星形套实施例图1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星形套实施例图1的A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至3对本实用新型一种星形套实施例做进一步说明。
一种星形套,包括套体1,所述套体1上设有轴孔2,套体1外壁上设有用于安装钢球的若干沟道3,沟道3环绕套体1外壁均匀排布,两相邻沟道3之间形成定位柱4,其特征是:所述沟道3包括置于沟道3两侧且与钢球抵触的第一抵触面13和第二抵触面5,沟道3 底部设有用于连接第一抵触面13和第二抵触面5的散热面6,散热面6与钢球之间形成散热间隙7,套体1上还设有用于连通轴孔2与散热面6的导流孔8,套体1两端均设有置于定位柱4上设有散热环槽9。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沟道3为直型沟道3,星形套的主要运动方式为周向转动,转动时,散热环槽9会产生气流,从而带走各沟道3的热量,起到散热的作用,散热面6不与钢球抵触,所以散热面 6与钢球之间形成散热间隙7,同时润滑脂可以填充在散热间隙7内,提高钢球与沟道3之间的润滑,减小摩擦产热,导流孔8便于连通轴孔2与沟道3,使润滑脂能在轴孔2与沟道3之间流动,轴孔2内的润滑脂可以降低轴孔2内花键11的磨损,延长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轴孔2内壁设有与导流孔8连通的储油腔10,轴孔2内壁还设有置于储油腔10两侧的内花键11,轴孔2一端上还设有导向孔12。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储油腔10可以增加星形套的储油量,使星形套能够充分润滑,既能包括内花键11的润滑,又能通过套体 1转动时产生的离心力将润滑脂输送至散热面6上,对沟道3产生润滑,导向孔12便于传动轴安装。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轴孔2内壁设有置于两相邻内花键11之间的应力槽17,内花键11包括内端壁14和置于内端壁14 两侧的侧壁15,侧壁15与轴孔2通过弧形加强壁16连接,内端壁 14呈外凸弧形结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应力槽17可以集中轴孔2内的应力,降低内花键11与轴孔2之间的应力,提高内花键11与轴孔2的连接强度,同时应力槽17内可以渗流润滑脂,使润滑脂能够更好的填充至内花键11与传动轴之间,内端壁14与侧壁15相连接,内端壁14 呈外凸弧形结构,可以增加两侧壁15的受力强度,弧形加强壁16可以增加侧壁15与轴孔2孔壁之间的连接强度。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内进行通常的变化和替换都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