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分段式配重袋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371036阅读:243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摄影辅助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功能分段式配重袋。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精神生活的需求也日益提高。摄影作为一种留住记忆,保留青春的一种手段被人们所喜爱。而在拍摄照片时,往往要使用到各种灯光器械。而在使用上述的灯光器械时,往往要使用到配重袋。

目前市场上的配重袋只有装泥沙、铁沙等沙子的袋子,是没有可以装水瓶的功能的,袋子里面装的是泥沙、铁沙等沙子,因此容易漏沙导致弄脏地面及相关设备,不够干净卫生。此外传统的配重袋为整体结构,没有分开式或分段式袋体,导致使用不方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多功能分段式配重袋,它采用多个水瓶袋架形成配重袋体,水瓶袋架一面为袋口,另一面为瓶架;它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不会发生漏沙漏水等,更方便、节能环保、干净、卫生等优点。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多功能分段式配重袋,它包括配重袋本体,该配重袋本体包括连接带,该连接带上均匀缝制有若干个水瓶袋架;所述连接带的一端设置有登山扣,连接带的另一端设置有扣环;

所述水瓶袋架包括底袋布,底袋布的背面设置有袋口,底袋布底袋布表面上部缝制有上横带,底袋布表面下部缝制有下横带;

底袋布表面左侧设置有左竖带,左竖带的上端带头缝制在上横带左侧,左竖带下部缝制在下横带左侧,左竖带的底端带头缝制在底袋布表面下部左侧;

底袋布表面右侧设置有右竖带,右竖带的上端带头缝制在上横带右侧,右竖带下部缝制在下横带右侧,右竖带的底端带头缝制在底袋布表面下部右侧;

所述上横带、下横带、左竖带和右竖带形成瓶架。

进一步地,所述底袋布为方形或长方形。

进一步地,所述水瓶袋架与连接带的连接方式为:魔术贴连接结构或钩扣连接结构。

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多功能分段式配重袋,它采用多个水瓶袋架形成配重袋体,水瓶袋架一面为袋口,另一面为瓶架;它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不会发生漏沙漏水等,更方便、节能环保、干净、卫生等优点。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配重袋本体;2、连接带;3、登山扣;4、扣环;5、水瓶袋架;51、底袋布;52、左竖带;53、上横带;54、右竖带;55、下横带。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其中的示意性实施例以及说明仅用来解释本实用新型,但并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如图1所示,本具体实施方式所述的一种多功能分段式配重袋,它包括配重袋本体1,该配重袋本体1包括连接带2,该连接带2上均匀缝制有若干个水瓶袋架5;所述连接带2的一端设置有登山扣3,连接带2的另一端设置有扣环 4;

所述水瓶袋架5包括底袋布51,底袋布51的背面设置有袋口,底袋布51 底袋布51表面上部缝制有上横带53,底袋布51表面下部缝制有下横带55;

底袋布51表面左侧设置有左竖带52,左竖带52的上端带头缝制在上横带53左侧,左竖带52下部缝制在下横带55左侧,左竖带52的底端带头缝制在底袋布51表面下部左侧;

底袋布51表面右侧设置有右竖带54,右竖带54的上端带头缝制在上横带 53右侧,右竖带54下部缝制在下横带55右侧,右竖带54的底端带头缝制在底袋布51表面下部右侧;

所述上横带53、下横带55、左竖带52和右竖带54形成瓶架。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所述底袋布51为方形或长方形。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所述水瓶袋架5与连接带2的连接方式为:魔术贴连接结构或钩扣连接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如下:

本设计中,连接带2上安装有若干个水瓶袋架5,水瓶袋架5与连接带2 的连接结构,可以是采用线来缝制,也可以是魔术贴粘连,或者是采用钩头和钩环连接结构;上述的连接方式方便在连接带2上设置一个水瓶袋架5,或设置二个水瓶袋架5,或设置多个水瓶袋架5,从而形成分段式的组合结构,最大化方便实际使用。

本设计中在使用时,要摄影灯具的灯杆的三角支撑架上安放本设计。可以根据的客户的喜好,在底袋布51的背面设置有袋口中,自由选择放泥沙、铁沙等沙子,还可以在水瓶袋架5中放水瓶,水瓶里既可以装泥沙、铁沙等沙子也可以装水,拧紧瓶盖后绝对不会发生漏沙漏水等,更方便、节能环保、干净、卫生,也可以把沙袋功能去掉,直接采用水瓶来配重。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多功能分段式配重袋,它采用多个水瓶袋架形成配重袋体,水瓶袋架一面为袋口,另一面为瓶架;它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不会发生漏沙漏水等,更方便、节能环保、干净、卫生等优点。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故凡依本实用新型专利申请范围所述的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均包括于本实用新型专利申请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