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磁阀组件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430674阅读:619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磁阀组件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一种智能厨电的排气结构,具体涉及一种电磁阀组件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进步,智能厨电逐步走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并且由于智能厨电操作简单、预置内容丰富、烹调智能化、外观简洁美观、烹调时间和烹调状态能够有效获取而备受亲赖。

以电饭煲、压力锅为例,厨电中包括由上盖封扣密闭形成一个烹调腔,而通常上盖中设置有排气结构。

目前,电饭煲、压力锅上盖中均会设置有排气控制烹调腔压力的排气结构,传统方式是通过重锤式或弹簧式控制烹调腔内部的压力,但是,其稳定性、使用寿命、精确程度均有待提高。

中国专利CN201332951Y公开了一种压力锅磁力限压排气阀,其采用锅盖上设置铁磁体,排气管上端封堵有磁阀,通过磁阀、铁磁体之间的距离产生需要的吸力,替代传统的重锤式和弹簧式排气阀,并且在不改变重锤式和弹簧式排气阀安装、功能和性能的基础上,简化结构,提高互换性、降低成本。

但是,上述方案在密封性、压力调整的灵活性,以及针对不同烹调过程的适应性均不能够满足目前使用者的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而提出,其目的是提供一种电磁阀组件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电磁阀组件结构,包括排气限压用的排气钢管,所述排气钢管内部形成排气通道,所述排气钢管上端设置有封堵排气通道的排气阀组件,所述排气钢管下部设置有通电后排气阀组件升起并打开排气通道的电磁阀组件,所述排气阀组件中封装有磁铁,所述电磁阀组件中封装有电磁线圈。

所述排气阀组件包括排气阀内壳,所述排气阀内壳中形成容纳环形磁铁的装配槽,所述排气阀内壳上端设置有内壳上盖,所述内壳上盖中设置有封堵用的调节阀密封筋。

所述内壳上盖、排气阀内壳装入到排气阀外壳中。

所述内壳上盖、排气阀内壳之间还设置有调节阀密封筋,所述调节阀密封筋内圈处形成导向部。

所述内壳上盖中设置有调整调节阀密封筋的调节阀。

所述电磁阀组件包括支架,所述支架外壁处缠绕有电磁线圈,所述支架设置在电磁阀内壳中,所述电磁阀内壳装入到电磁阀外壳中。

所述电磁阀外壳外壁处形成装配环,所述装配环上端形成密封槽,所述密封槽中设置有电磁阀密封圈。

所述支架中心孔中设置有将支架轴向固定在电磁阀内壳上的固定支架。

所述内壳上盖、排气阀内壳采用超声波熔接方式固定。

所述电磁阀外壳、电磁阀内壳采用金属包胶方式固定。

本实用新型通过电磁阀组件的导通驱动排气阀组件沿着排气钢管上下移动,从而实现排气和封堵功能,通过调节阀实现调节阀密封筋的轴向调整,通过排气阀外壳、排气阀内壳、内壳上盖实现磁铁封装,通过支架、电磁阀内壳、电磁阀外壳实现电磁线圈的封装。本实用新型对压力的调整灵活、稳定。

附图说明

图1 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2 是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

图3 是本实用新型中排气钢管的主视图;

图4 是本实用新型中电磁阀组件拆解图;

图5 是本实用新型中排气阀组件的拆解图;

图6 是本实用新型的安装示意图;

其中:

1 排气钢管 2 电磁阀组件

3 排气阀组件 4 电磁阀密封圈

101 下装配段 102 上装配段

103 导向槽

201 电磁阀外壳 202 电磁阀内壳

203 支架 204 固定支架

205 电磁线圈

301 排气阀外壳 302 排气阀内壳

303 卡扣密封筋 304 调节阀密封筋

305 内壳上盖 306 调节阀

307 磁铁 5 面盖

6 内衬 7 内衬钢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1~6所示,一种电磁阀组件结构,包括排气限压用的排气钢管1,所述排气钢管1内部形成排气通道,所述排气钢管1上端设置有封堵排气通道的排气阀组件3,所述排气钢管1下部设置有通电后排气阀组件3升起并打开排气通道的电磁阀组件2,所述排气阀组件3中封装有磁铁307,所述电磁阀组件2中封装有电磁线圈205。

所述排气钢管1包括下装配段101和上装配段102,所述上装配段102直径大于下装配段101直径,所述排气钢管1下端形成外螺纹。

所述电磁阀组件2设置在下装配段101处,所述排气阀组件3设置在上装配段102处,且所述排气阀组件3沿排气钢管1轴向移动。

所述电磁阀组件2导通时,电磁阀组件2与排气阀组件3中封装的磁铁307产生斥力,从而使排气阀组件3向上移动,打开排气通道。

所述排气阀组件3包括排气阀内壳302,所述排气阀内壳302中形成容纳环形磁铁307的装配槽,所述排气阀内壳302上端设置有内壳上盖305,所述内壳上盖305中设置有封堵用的调节阀密封筋304。

所述排气阀内壳302套在上装配段102处,所述内壳上盖305下端设置有调节阀密封筋304,所述调节阀密封筋304对排气通道进行封堵。

所述内壳上盖305、排气阀内壳302装入到排气阀外壳301中。

所述内壳上盖305、排气阀内壳302之间还设置有调节阀密封筋304,所述调节阀密封筋304内圈处形成导向部。

所述内壳上盖305下端与排气阀内壳302上端之间设置有调节阀密封筋304,所述调节阀密封筋304起到密封以及导向的作用。

所述内壳上盖305中设置有调整调节阀密封筋304的调节阀306。

所述内壳上盖305中形成螺纹孔,所述调节阀306外壁处的外螺纹与螺纹孔啮合,所述螺纹孔与排气钢管1中心孔同轴。

通过调节阀306与螺纹孔啮合轴向长度能够调整调节阀密封筋304与排气钢管1上端的距离。

所述调节阀密封筋304的外径小于螺纹孔内径。

所述调节阀306外壁处形成装配槽,所述调节阀密封筋304上端形成装配沉孔,所述装配沉孔中形成凸棱,所述凸棱与装配槽咬合。

所述电磁阀组件2包括支架203,所述支架203外壁处缠绕有电磁线圈205,所述支架203设置在电磁阀内壳202中,所述电磁阀内壳202装入到电磁阀外壳201中。

所述支架203的轴向截面呈工字型,其侧壁处缠绕有电磁线圈205。

所述电磁阀外壳201外壁处形成装配环,所述装配环上端形成密封槽,所述密封槽中设置有电磁阀密封圈4。

所述电磁阀密封圈4为O型密封圈。

所述支架203中心孔中设置有将支架203轴向固定在电磁阀内壳202上的固定支架204。

所述固定支架204插入到支架203的通孔中,所述固定支架204的中心孔套在下装配段101处。

所述内壳上盖305、排气阀内壳302采用超声波熔接方式固定。

所述电磁阀外壳201、电磁阀内壳202采用金属包胶方式固定。

所述的排气钢管1下端通过其外螺纹固定在内衬钢板7上。

所述内衬钢板7设置在内衬6上。所述内衬6中形成装配电磁阀组件2的内衬槽。

所述内衬6上端设置有面盖5,所述面盖5中形成装配排气阀组件3的面盖槽,所述面盖槽底部形成安装孔。

所述电磁阀组件2上端插入到安装孔中。所述面盖槽下端挤压电磁阀密封圈4从而对安装孔进行密封。

本实用新型通过电磁阀组件的导通驱动排气阀组件沿着排气钢管上下移动,从而实现排气和封堵功能,通过调节阀实现调节阀密封筋的轴向调整,通过排气阀外壳、排气阀内壳、内壳上盖实现磁铁封装,通过支架、电磁阀内壳、电磁阀外壳实现电磁线圈的封装。本实用新型对压力的调整灵活、稳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