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锈死刹车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617284发布日期:2018-06-05 22:59阅读:389来源:国知局
一种防锈死刹车轴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零配件技术领域,具体来说,是指一种能够防止锈死的刹车轴。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交通工具为人们的出行提供着方便,自行车、电瓶车、摩托车、小轿车以及公交车等各种车辆无处不在,成为人们出行的必需品。现目前,更多的家庭也拥有了自己的私家车,但随着交通工具的增多,特别是私家车的急速增长,停车位的数量已越来越不能满足需求,大部分车主不得不将车辆停放在室外环境中,这些交通工具经过长期曝露在外的风吹日晒雨淋,造成车辆某些零部件的严重锈蚀,特别是刹车装置的锈蚀。

刹车装置中比较重要的零部件之一是刹车轴,刹车轴的损坏会极大影响车辆驾驶的安全性,若刹车轴表面生成的一些轻微的锈迹,可以通过行驶时连续制动的方法除锈,但这种方法的除锈效果不好;若刹车轴的锈迹较为严重的话,以上方法就不适用了,在制动时可能会发生刹车踏板、方向盘等明显抖动的现象,不利于安全驾驶,这种情况就得去找维修厂进行专门的处理了。一般修车厂会建议对刹车轴进行更换,增加了维修费用。

现有技术中的刹车轴均为普通的刹车轴,结构设计不完善,并且大多采用45号钢制作而成,这种刹车轴在气候变化大的环境中极易生锈,并且无法对其注油以避免锈迹的蔓延,最终导致刹车失灵、断电失控等问题,为安全驾驶埋下隐患。因此,提供一种能够有效防止刹车轴锈死的汽车零配件,是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防锈死刹车轴,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刹车轴由于结构设计不完善而不能有效防止其生锈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提供一种防锈死刹车轴,包括主轴、主轴上用于连接摇臂的花键槽、主轴上用于镶嵌刹车片的底座以及套接在主轴上的主套,所述花键槽上设有注油装置,所述主轴上设有分油装置,在注油装置与分油装置之间连通有位于主轴内的油道,油液由注油装置经过油道从分油装置分布于主轴与主套之间。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通过花键槽上的注油装置向刹车轴内注入防锈保护油,防锈保护油经过油道从分油装置排出,转动主轴使防锈保护油均匀的分布在主轴与主套之间,即可有效防止刹车轴的生锈。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进一步,所述分油装置为设置于主轴表面的内油孔。

进一步,所述内油孔邻接有位于主轴表面的油槽。

进一步,所述油槽沿主轴周向呈螺旋形分布。

进一步,所述油槽包括上油槽与下油槽,内油孔位于主轴的中部,上油槽呈螺旋形并与内油孔的上部邻接,下油槽呈螺旋形并与内油孔的下部邻接。

进一步,所述主轴上设有对穿的内油孔,并且每个内油孔分别邻接有一条所述上油槽与下油槽。

进一步,所述上油槽与下油槽的深度为0.1~0.3毫米。

进一步,所述注油装置为设置于花键槽上具有弹性球塞的油嘴。

进一步,所述花键槽上开设有具有内螺纹的注油孔,所述油嘴具有与内螺纹适配的外螺纹,油嘴螺纹连接在花键槽上。

进一步,沿所述主轴的轴向至少设有一组分油装置,每组分油装置均由油道连通。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及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在现有刹车轴的基础上对其结构进行了改进,通过注入防锈保护油避免刹车轴生锈,并且整个过程无需拆卸刹车轴,注油操作简单、方便,转动主轴即可将防锈保护油均匀的分布在主轴与主套之间,保证了刹车轴良好的防锈效果。

(2)本实用新型的内油孔邻接有位于主轴表面的油槽,一方面有利于防锈保护油在主轴上的流动,另一方面,油槽还能够对防锈保护油起到导向作用;油槽沿主轴周向呈螺旋形分布,有利于使防锈保护油均匀的分布在主轴上,从而进一步增强刹车轴的防锈效果。

(3)本实用新型的内油孔对穿设置在主轴上,并且每个内油孔分别邻接有一条呈螺旋形的上油槽与下油槽,有利于防锈保护油从内油孔排出后,分别沿上油槽与下油槽流动,进而使分布在主轴上的防锈保护油均匀。

(4)本实用新型的花键槽上设置具有弹性球塞的油嘴,对主轴注油完后,弹性球塞弹起以封堵住油嘴,能够避免防锈保护油从油嘴处倒漏,使注油操作简单、方便;油嘴与花键槽螺纹连接,便于对受损的油嘴进行更换。

(5)本实用新型在主轴上设置多组分油装置,增加了防锈保护油的出口通道,能够使防锈保护油更均匀、快速的分布在主轴上。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第一种实施方式的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第一种实施方式的立体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油嘴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第二种实施方式的主视图;

图中,1—主轴;2—花键槽;3—底座;4—内油孔;5—上油槽;6—下油槽;7—油嘴;8—弹性球塞;9—油道。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面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所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一种防锈死刹车轴,如图1至图3所示,包括主轴1、主轴1上用于连接摇臂的花键槽2、主轴1上用于镶嵌刹车片的底座3以及套接在主轴1上的主套(图中未示出),在花键槽2的顶部设有注油装置,注油装置为具有弹性球塞8的油嘴7,当向油嘴7中注入防锈保护油时,弹性球塞8在油液冲力作用下向油嘴7内移动,防锈保护油即可注入主轴1内;当注油操作完毕时,弹性球塞8在弹力作用下封堵油嘴7出口,避免防锈保护油从油嘴7处倒漏。为了便于对受损的油嘴7进行更换,在花键槽2上开设有具有内螺纹的注油孔,如图3所示,油嘴7具有与内螺纹适配的外螺纹,油嘴7螺纹连接在花键槽2上,这样油嘴7与花键槽2即可为可拆卸连接。

如图1、图2所示,在主轴1的中部设置有分油装置,分油装置为设置于主轴1表面的内油孔4,内油孔4邻接有位于主轴1表面并沿主轴1周向呈螺旋形分布的油槽。油槽包括上油槽5与下油槽6,上油槽5呈螺旋形并与内油孔4的上部邻接,下油槽6呈螺旋形并与内油孔4的下部邻接,并且上油槽5的顶部与下油槽6的底部位于主轴1的同一母线上,以保证防锈保护油沿上油槽5与下油槽6流动时,能够到达主轴1的全部表面。

如图1、图2所示,在油嘴7与内油孔4之间连通有位于主轴1内的油道9,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不同于现有刹车轴,通过油嘴7、油道9以及内油孔4能够使防锈保护油均匀的涂覆于刹车轴的表面,从而起到防止刹车轴生锈的作用,整个过程无需拆卸刹车轴,注油操作简单、方便,转动主轴1即可将防锈保护油均匀的分布在主轴1与主套之间,保证了刹车轴良好的防锈效果,从而使本实用新型的刹车轴使用寿命更长久。内油孔4邻接的位于主轴1表面的油槽,一方面有利于防锈保护油在主轴1上的流动,另一方面,油槽还能够对防锈保护油起到导向作用。

上述上油槽5与下油槽6的深度为0.1~0.3毫米,油槽深度为0.1~0.3毫米既能对防锈保护油起到导向作用,同时又不会削弱刹车轴本身的结构强度,保证了刹车轴使用的安全性。

实施例2:

作为优选的,为更好地实现本实用新型,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特别采用下述设置结构:

在主轴1上设有对穿的内油孔4,并且每个内油孔4分别邻接有一条螺旋形的上油槽5与一条螺旋形的下油槽6。当防锈保护油经过油道9后,能够沿对穿设置的两个内油孔4排出,并分别沿每条上油槽5与下油槽6流向主轴1的表面,从而使得所涂覆的防锈保护油均匀。

实施例3:

作为优选的,为更好地实现本实用新型,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特别采用下述设置结构:

如图4所示,沿主轴1的轴向设置有上下两组内油孔4,每组内油孔4均为对穿设置的,每个内油孔4均邻接有上油槽5与下油槽6,并且下方上油槽5的顶部与上方下油槽6的底部位于主轴1的同一横截面上,这种设计增加了防锈保护油流动的路径,从而进一步使所涂覆的防锈保护油均匀,上下两组内油孔4均通过油道9连通。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