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复合结构给排水排污管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781803发布日期:2018-06-27 02:35阅读:215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排水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复合结构给排水排污管道。



背景技术:

目前,在各种建筑中都必须配备专门的污水排放管道。

排放的污水往往携带一些生活中产生的污物,这些污物中可能有细小的硬物颗粒,随着水流而长时间地冲击管道的内壁,时间一长就可能造成磨损,缩短管道的正常使用寿命。

现有技术往往采用在污水排放管道的内部增加耐磨内衬或者采用具有较高硬度的材料制作污水排放管道的措施解决上述问题,但这两种途径都将大幅度增加污水排放管道的制作成本,不利于推广。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复合结构给排水排污管道,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管道结构强度,具有较长的使用寿命,并且兼具一定程度上的保温及降噪的功能。

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复合结构给排水排污管道,包括:

一内管层,套设于内管层外部的保护层,内管层与保护层之间形成有均匀的填充空间,填充空间内填充有岩棉层;

所述内管层的内壁上形成有均匀布置的盲孔或凹槽。

进一步地,所述盲孔或凹槽的深度为内管层厚度的10%-25%。

进一步地,所述盲孔或凹槽开设的面积占内管层内壁表面积的12%-28%。

进一步地,所述盲孔或凹槽的截面形状选自半圆形、梯形、半椭圆形、三角形。

进一步地,所述盲孔或凹槽的最大开口处的面积为15mm²-60mm²。

进一步地,所述盲孔或凹槽的边缘具有圆滑过渡。

进一步地,所述内管层的材质为聚乙烯塑料。

进一步地,所述保护层的厚度为1mm-2.5mm。

进一步地,所述保护层的材质选自PVC,碳钢,玻璃钢。

通过采取上述技术方案,管壁上具有的凹陷结构,能够起到力学加强作用,并且降低材料重量,污水排放时,其携带的细小颗粒将会不规则地冲击内壁,而不是向平滑内壁一样,细小颗粒的冲击点较为集中和固定。并且,内管层的外部包裹填充的岩棉层和保护层,岩棉层具有一定的隔音效果,满足一些排污管的降噪需求,且岩棉具有一定弹性,可以起到缓冲污水冲击的作用,此外岩棉还兼具保温功能,对于一些用于餐厨污水的排污管可以起到保温作用,避免管道内温度降低促使污水中的油脂凝固,从而导致管道堵塞的可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复合结构给排水排污管道的截取一段后的轴向剖面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复合结构给排水排污管道的径向剖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

如图1及图2所示,在一实施例中,提供一种复合结构给排水排污管道,包括:

内管层1,套设于内管层1外部的保护层3,内管层1与保护层3之间形成有均匀的填充空间,填充空间内填充有岩棉层2;

如图,内管层1的内壁上形成有均匀布置的盲孔或凹槽。盲孔和凹槽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内管层的力学强度,并且提高其抗冲击能力。

其中,盲孔或凹槽的深度为内管层厚度的10%-25%;盲孔或凹槽开设的面积占内管层内壁表面积的12%-28%,通过力学计算及多次试验,上述尺寸参数在该范围内取值具有较为理想的结构强度。

如图,盲孔或凹槽的截面形状为半圆形,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还可使截面形状为用梯形、半椭圆形、三角形。

盲孔或凹槽的最大开口处的面积为15mm²-60mm²,具体可已根据管道整体尺寸选取,管道尺寸较大时,则开设的盲孔和凹槽尺寸也相应较大。

盲孔或凹槽的边缘具有圆滑过渡,消除应力集中的情况。

另外,内管层的材质为聚乙烯塑料。

保护层的厚度为1mm-2.5mm,其材质选自PVC,碳钢,玻璃钢。只需薄薄一层就能够配合岩棉层提升管道性能,并且耗材成本较低,符合经济性指标。

通过采取上述技术方案,管壁上具有的凹陷结构,能够起到力学加强作用,并且降低材料重量,污水排放时,其携带的细小颗粒将会不规则地冲击内壁,而不是向平滑内壁一样,细小颗粒的冲击点较为集中和固定。并且,内管层的外部包裹填充的岩棉层和保护层,岩棉层具有一定的隔音效果,满足一些排污管的降噪需求,且岩棉具有一定弹性,可以起到缓冲污水冲击的作用,此外岩棉还兼具保温功能,对于一些用于餐厨污水的排污管可以起到保温作用,避免管道内温度降低促使污水中的油脂凝固,从而导致管道堵塞的可能。

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