型材卡扣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962765发布日期:2018-07-18 01:15阅读:571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建材装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型材卡扣。



背景技术:

卡扣通常可将零件部分或者整体嵌入另一零件,可用于连接铝型材或者塑料件,从而形成卡扣连接。安装或者拆卸卡扣操作较为简单且容易上手,无需专用工具即可操作。卡扣常用于零部件装配,引导装配件准确、快速地达到指定安装位置,以便完成后续装配工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的状况,提供一种型材卡扣。

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所述型材卡扣具有卡扣本体,在所述卡扣本体的两端端部同时向垂直于卡扣本体的同侧方向一体延伸形成第一握持部和第二握持部,所述第一握持部的外表面向外凸起形成等间距的第一凸出部,相邻第一凸出部之间形成第一握持槽,所述第二握持部的外表面向外凸起形成等间距的第二凸出部,相邻第二凸出部之间形成第二握持槽;

还具有定位槽和定位孔,其中上述定位孔包括第一和第二定位孔,上述定位槽包括第一至第三定位槽,所述第一定位孔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三定位槽的两侧,所述第一定位槽第二定位槽和第三定位槽的各自侧壁相互包围形成第二定位孔。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第一定位孔沿所述型材卡扣的高度方向的截面形状呈矩形,所述第二定位孔沿所述型材卡扣的高度方向的截面形状呈圆角矩形。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第三定位槽位于第一定位槽和第二定位槽之间。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第一定位孔的数量为4个,所述第二定位孔的数量为2个。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第一握持槽的外表面具有第一斜坡和第一平面,所述第一斜坡和第一平面相互接合;所述第二握持槽的外表面具有第二斜坡和第二平面,所述第二斜坡和第二平面相互接合。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型材卡扣,其有益效果在于,有助于引导装配件准确、快速地到达置顶安装位置,形成定位作用,也可用于连接铝型材或者塑料件,形成连接作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另一角度的立体示意图。

附图标记包括:10-卡扣本体;11-第一握持部;111-第一凸出部;112-第一握持槽;113-第一斜坡;114-第一平面;12-第二握持部;121-第二凸出部;122-第二握持槽;13-第一定位孔;14-第二定位孔;15-第一定位槽;16-第二定位槽;17-第三定位槽。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型材卡扣,下面结合优选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描述。

参见附图的图1和图2,分别示出了所述型材卡扣的具体结构。优选地,所述型材卡扣具有卡扣本体10,在所述卡扣本体10的两端端部同时向垂直于卡扣本体10的同侧方向一体延伸形成第一握持部11和第二握持部12,所述第一握持部11的外表面向外凸起形成等间距的第一凸出部111,相邻第一凸出部111之间形成第一握持槽112以便用户抓举握持,所述第二握持部12的外表面向外凸起形成等间距的第二凸出部121,相邻第二凸出部121之间形成第二握持槽122以便用户抓举握持。

优选地,所述卡扣本体10还具有定位槽和定位孔,其中上述定位孔包括第一和第二定位孔13,14,上述定位槽包括第一至第三定位槽15,16,17,所述第一定位孔13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三定位槽17的两侧,所述第一定位槽15、第二定位槽16和第三定位槽17的各自侧壁相互包围形成第二定位孔14。

优选地,所述第一定位孔13沿所述型材卡扣的高度方向的截面形状呈矩形,所述第二定位孔14沿所述型材卡扣的高度方向的截面形状呈圆角矩形,以便第一和第二定位孔13,14充分卡接铝型材或者塑料件。

优选地,所述第三定位槽17位于第一定位槽15和第二定位槽16之间。

优选地,所述第一定位孔13的数量为4个,所述第二定位孔14的数量为2个。

优选地,所述第一握持槽112的外表面具有第一斜坡113和第一平面114,所述第一斜坡113和第一平面114相互接合。

类似的,所述第二握持槽122的外表面具有第二斜坡和第二平面(图中未示出),所述第二斜坡和第二平面相互接合。

优选地,所述卡扣本体10、第一握持部11和第二握持部12均采用塑料制成。

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