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架及支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059738发布日期:2018-07-31 21:24阅读:303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摄影、摄像辅助器件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脚架及支架。



背景技术:

在拍摄过程中常常需要用三脚架,以对摄像机、照相机或手机进行固定。三脚架一般包括中心管和三角支撑腿。三角支撑腿三角支撑架包括三个支撑腿,用于支撑位于中心位置的中心管。

利用三脚架固定相机、手机可以随时方便与家人亲友一起将生活中的片段或者感兴趣的事物拍摄下来,在手机、相机拍摄过程中,保证了拍摄出来的照片或者影片画面稳定和清晰。

现有的脚架产品中,在将三脚架的支撑腿打开后,三个支撑腿的位置会发生晃动,以使拍摄过程出的相片和影片画面清晰度差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脚架,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脚架在使用过程中会发生晃动,以使拍摄画面清晰度差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支架,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支架在支撑相机时会发生晃动,导致拍摄的画面清晰度差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脚架,包括主杆、支撑腿组件和止挡件;

所述支撑腿组件包括套环和多个支撑腿,多个所述支撑腿分别与所述套环铰接,所述套环套设在所述主杆上,且能够沿所述主杆长度方向移动;

所述止挡件套设在所述主杆上,且所述止挡件位于所述主杆底端和所述套环之间。

进一步的,所述止挡件包括夹紧部和止挡部,所述夹紧部的外径小于所述止挡部的外径,以使所述止挡件呈阶梯型套管形;

所述套环朝向所述止挡件的端面上设置有凹槽,所述凹槽与所述夹紧部对应,以使所述套环与止挡件抵接后,所述夹紧部卡紧在所述凹槽内。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腿包括内支撑腿和外支撑腿,所述内支撑腿一端与所述主杆底端铰接,所述内支撑腿另一端与所述外支撑腿的内侧铰接,所述外支撑腿朝向内支撑腿的方向设置有镂空部,且所述内支撑腿的尺寸不大于所述镂空部,以使所述内支撑腿能够收纳在所述外支撑腿内。

进一步的,所述内支撑腿的外侧壁设置有第一连接部,所述镂空部内设置有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第二连接部连接,以使所述内支撑腿固定在所述外支撑腿内。

进一步的,所述内支撑腿一端与所述主杆铰接轴为空心,所述内支撑腿另一端与所述外支撑腿铰接轴为空心,用于悬挂挂兜,以增加所述脚架的稳定性。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腿还包括脚套,所述脚套套设在所述支撑腿底端,用于避免所述支撑腿磨损。

进一步的,所述止挡件的外侧壁设置有固定长槽,用于在移动所述支撑腿与所述主杆为平行时,所述支撑腿与所述固定长槽卡接。

进一步的,还包括容纳件,所述容纳件固定在所述主杆或者止挡件的侧壁上,所述容纳件内设置有固定槽,用于固定放置在所述容纳件内的蓝牙。

进一步的,所述主杆的底端面设置有连接口,用于与固定件连接将脚架与地面固定。

进一步的,所述主杆的外侧壁上设置有滑槽,所述套环内壁上设置有与所述滑槽配合的凸块,以使所述支撑腿组件沿所述滑槽移动。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支架,包括连接杆和所述的脚架,所述连接杆与所述脚架的上端连接,用于连接相机。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脚架,多个支撑腿分别与套环铰接,套环套设在主杆上,套环能够沿主杆长度方向移动,止挡件也套设在主杆上,并且止挡件位于主杆底端和套环之间;套环沿主杆自上而下移动时,由于多个支撑腿一端与套环铰接,使多个支撑腿由收纳到打开状态,当套环抵触到位于主杆底端上端的止挡件后,即套环无法向下移动,即多个支撑腿为全打开状态,止挡件固定住套环不会发生移动,避免在摄影过程中发生脚架不稳定的问题,使拍摄的画面稳定且清晰。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支架,包括连接杆和所述的脚架,所述连接杆与所述脚架的上端连接,用于连接相机。使用支架时,将连接杆连接在脚架的上端,连接杆上连接相机,以使支架具有高度,满足拍摄更大的场景,再将连接杆连接在位于下端的脚架,向下滑动套环,即支撑腿打开,当套环固定在止挡件上端时,支撑脚实现完全打开的状态,且套环不会发生移动,使拍摄时支架放置的稳定,即拍摄画面效果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脚架的打开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脚架的收纳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套环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内支撑腿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外支撑腿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止挡件与主杆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图标:11-主杆;12-支撑腿组件;13-止挡件;14-容纳件;111- 连接口;112-滑槽;121-套环;122-支撑腿;123-凹槽;124-内支撑腿;125-外支撑腿;126-第一连接部;127-第二连接部;128-脚套; 131-夹紧部;132-止挡部;133-固定长槽;141-固定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如出现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如出现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如出现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脚架的打开的结构示意图;图2 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脚架的收纳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套环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脚架,包括主杆11、支撑腿组件12和止挡件13;所述支撑腿组件12包括套环121和多个支撑腿 122,多个所述支撑腿122分别与所述套环121铰接,所述套环121 套设在所述主杆11上,且能够沿所述主杆11长度方向移动;所述止挡件13套设在所述主杆11上,且所述止挡件13位于所述主杆11底端和所述套环121之间。

多个支撑腿122分别与套环121铰接,套环121套设在主杆11 上,套环121能够沿主杆11长度方向移动,止挡件13也套设在主杆 11上,并且止挡件13位于主杆11底端和套环121之间;套环121 沿主杆11自上而下移动时,由于多个支撑腿122一端与套环121铰接,使多个支撑腿122由收纳到打开状态,当套环121抵触到位于主杆11底端上端的止挡件13后,即套环121无法向下移动,即多个支撑腿122为全打开状态,止挡件13固定住套环121不会发生移动,避免在摄影过程中发生脚架不稳定的问题,使拍摄的画面稳定且清晰。

主杆11可以为空心杆,且主杆11的材料可以是碳纤维,既保证了主杆11具有足够的强度,又维持主杆11具有较轻的重量,增加脚架的使用效果。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内支撑腿的结构示意图;图5 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外支撑腿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止挡件与主杆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4-6所示,所述止挡件13包括夹紧部131和止挡部132,所述夹紧部131的外径小于所述止挡部132的外径,以使所述止挡件 13呈阶梯型套管形;所述套环121朝向所述止挡件13的端面上设置有凹槽123,所述凹槽123与所述夹紧部131对应,以使所述套环121 与止挡件13抵接后,所述夹紧部131卡紧在所述凹槽123内。

夹紧部131的外径小于止挡部132的外径,以使止挡件13成阶梯型套管形,环套朝向止挡件13的端面上设置有凹槽123,凹槽123 与夹紧部131对应,套环121与止挡件13抵接后,夹紧部131卡紧在凹槽123内;套环121沿主杆11自上而下移动时,与套环121铰接的多个支撑腿122由收纳到打开状态,当套环121抵触到位于主杆 11底端上侧的夹紧部131后,套环121的凹槽123夹紧在夹紧部131 上,位于夹紧部131下侧的止挡部132,且比夹紧部131外径大的止挡部132,限制套环121夹紧固定在止挡件13上的位置,套环121 的位置紧紧的限制,多个支撑腿122与无法向下移动,即多个支撑腿 122为全打开状态,止挡件13固定住套环121不会发生移动,避免在摄影过程中发生脚架不稳定的问题,使拍摄的画面稳定且清晰。

其中,止挡件13可以是橡胶材料的,橡胶材料的止挡件13套设在主杆11的外侧,防止主杆11被磨损;重要的是橡胶材料的止挡件 13防磨性、使用寿命等较好,套环121的凹槽123需要与止挡件13 的上部分的夹紧部131夹紧,避免在套环121与止挡件13多次力的作用下,损害止挡部132,使用效果更好。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腿122包括内支撑腿124和外支撑腿125,所述内支撑腿124一端与所述主杆11底端铰接,所述内支撑腿124 另一端与所述外支撑腿125的内侧铰接,所述外支撑腿125包括镂空部,且所述内支撑腿124的尺寸不大于所述镂空部,以使所述内支撑腿124能够收纳在所述外支撑腿125内。

内支撑腿124的下端与主杆11底端铰接,内支撑杆上端域外支撑腿125的内侧铰接,外支撑腿125的朝向内支撑腿124的方向设置有镂空部,内支撑腿124的尺寸不大于镂空部,一会内支撑腿124 能够收纳在外支撑腿125内。其中,滑动套环121向上运动时,内支撑腿124和外支撑腿125同时收缩,内支撑腿124的尺寸与外支撑腿 125的镂空部尺寸相同时,内支撑腿124正好可以收纳在外支撑腿125 内,当然,内支撑腿124的尺寸小于镂空部尺寸时,内支撑腿124 也可以收纳在外支撑腿125内。内支撑腿124可以是镂空,可以减轻脚架整体的重量。

进一步的,所述内支撑腿124的外侧壁设置有第一连接部126,所述镂空部内设置有第二连接部127,所述第一连接部126与所述第二连接部127连接,以使所述内支撑腿124固定在所述外支撑腿125 内。

内支撑腿124的外侧壁设置有第一连接部126,镂空部内设置有第二连接部127,第一连接部126和第二连接部127连接,以使内支撑腿124收纳在外支撑腿125的镂空部内,可以固定在镂空部内,避免在收纳携带脚架时,内支撑腿124和外支撑腿125之间发生松动,携带不便的问题。

其中,内支撑腿124外侧壁的第一连接部126可以是凸起卡条,镂空部内设置的第二连接部127可以是凹陷卡条,凸起卡条和凹陷卡条配合,实现卡接,以使内支撑腿124可以稳固的固定在镂空部内,携带更加安全便捷,使用效果好。其中,第一连接部126和第二连接部127也可以是其他的连接形式,只要能够实现将内支撑腿124固定在外支撑腿125内即可。

进一步的,所述内支撑腿124一端与所述主杆11铰接轴为空心,所述内支撑腿124另一端与所述外支撑腿125铰接轴为空心,用于悬挂挂兜,以增加所述脚架的稳定性。

内支撑腿124的下端与主杆11铰接轴为空心,内支撑腿124的上端与外支撑腿125铰接轴为空心,空心的位置可以悬挂挂兜,增加脚架的向下的重力,以使脚架的稳定性,并且能过将随身携的物品进行规范的放置,使用效果好。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腿122还包括脚套128,所述脚套128套设在所述支撑腿122底端,用于避免所述支撑腿122磨损。

外支撑腿125的下端套有脚套128,避免支撑腿122磨损。其中,脚套128的端脚为倾斜的两个方形面,支撑腿122在收纳起来时,最低端的端脚是端面,可以直立在地面上,支撑腿122在打开时,侧边的端脚也是端面,可以稳固的立在地面上,使用效果好。脚套128 的材料可以是橡胶,橡胶材料具有较好的耐磨性,符合作为脚套128 材料的要求,当然脚套128的材料也可以是其他耐磨的材料,只要满足使用需求即可。

进一步的,所述止挡件13的外侧壁设置有固定长槽133,用于在移动所述支撑腿122与所述主杆11为平行时,所述支撑腿122与所述固定长槽133卡接。

止挡件13的外侧壁设置有固定长槽133,收纳支撑腿122过程中,移动支撑腿122与主杆11水平时,支撑腿122与固定长槽133 卡接,以使支撑腿122与固定长槽133具有连接关系,以使收纳支撑腿122后,支撑腿122可以紧贴止挡件13,避免在携带过程中出现松动打开,造成携带不便的问题。

进一步的,还包括容纳件14,所述容纳件14固定在所述主杆11 或者止挡件13的侧壁上,所述容纳件14内设置有固定槽141,用于固定放置在所述容纳件14内的蓝牙。

容纳件14固定在主杆11或者止挡件13的侧壁上,容纳件14内设置有固定槽141,用于固定放置在容纳件14内的蓝牙等电子产品。其中,容纳件14固定在止挡件13的侧壁上时,可以是与止挡件13 一体形成的,并且其中多个支撑腿122的两个支撑腿122可以夹持在容纳件14的两侧,提高产品的使用效果。容纳件14也可以设置有盖板,在需要放置或者没有放置蓝牙等电子产品时,可以将盖板打开或者是盖合。

进一步的,所述主杆11的底端面设置有连接口111,用于与固定件连接将脚架与地面固定。

主杆11的底端面连接口111,固定件穿过连接口111将脚架与地面固定,增加脚架的稳定性。在户外使用脚架时,考虑不同的地势上固定脚架,避免脚架发生晃动,在主杆11的下端面设置有连接口111,固定件一端穿过连接口111,固定件另一端固定在地面上,增加脚架的稳定性。其中,连接口111可以为螺帽口,固定件可以为地钉,地钉上端与螺帽口连接,下端固定在地面上,实现增加固定脚架稳定性的效果。

进一步的,所述主杆11的外侧壁上设置有滑槽112,所述套环 121内壁上设置有与所述滑槽112配合的凸块,以使所述支撑腿组件 12沿所述滑槽112移动。

主杆11的外侧壁设置滑槽112,套环121内侧上设置有滑槽112 配合的凸块,以使支撑腿组件12沿滑槽112移动;套环121内侧设置的凸块与主杆11内的滑槽112配合滑动,规范套环121沿主杆11 的滑动方向,增强脚架的使用效果。其中,滑槽112的数量可以两个,两个滑槽112的位置相对设置,套环121内的凸块与滑槽112的数量个位置相对应。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支架,包括连接杆和所述的脚架,所述连接杆与所述脚架的上端连接,用于连接相机。

使用支架时,将连接杆连接在脚架的上端,连接杆上连接相机,以使支架具有高度,满足拍摄更大的场景,再将连接杆连接在位于下端的脚架,向下滑动套环121,即支撑腿122打开,当套环121固定在止挡件13上端时,支撑脚实现完全打开的状态,且套环121不会发生移动,使拍摄时支架放置的稳定,即拍摄画面效果好。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脚架的多个支撑腿122分别与套环 121铰接,套环121套设在主杆11上,套环121能够沿主杆11长度方向移动,止挡件13也套设在主杆11上,并且止挡件13位于主杆 11底端和套环121之间;套环121沿主杆11自上而下移动时,由于多个支撑腿122一端与套环121铰接,使多个支撑腿122由收纳到打开状态,当套环121抵触到位于主杆11底端上端的止挡件13后,即套环121无法向下移动,即多个支撑腿122为全打开状态,止挡件 13固定住套环121不会发生移动,避免在摄影过程中发生脚架不稳定的问题,使拍摄的画面稳定且清晰。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