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座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721818发布日期:2018-10-19 22:55阅读:247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产品配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底座。



背景技术:

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通过会使用到智能设备来进行通信,例如和远方的朋友、家人进行视频通话。但是,在进行视频通话过程中需要调整智能设备的方位时使用十分不方便。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底座。

本实用新型解决技术问题的方案是提供一种底座,其用于承载智能设备,所述底座包括承载组件、封装件和连接件,所述承载组件用于承载智能设备,连接件的一端收容在封装件中且连接件相对于封装件可转动,相对的另一端穿过封装件与承载组件固定连接。

优选地,所述承载组件包括支撑件、承载盘和限位件,所述支撑件的两侧设置有第一定位孔,所述限位件一端限位在承载盘内,相对的另一端限位在第一定位孔,支撑件相对于承载盘可转动。

优选地,所述承载盘远离封装件的表面上设置有容纳槽,所述支撑件可收容在容纳槽中,所述承载盘靠近封装件的表面上开设有限位槽,所述限位件一端限位在限位槽中,所述承载盘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与限位槽连通,所述支撑件设置有第一定位孔的部分可伸入通孔中与限位件连接。

优选地,所述承载盘和封装件两者相对的两个表面之一设置有凸起,另一者设置有卡槽,所述凸起与卡槽配合,且所述通孔穿过卡槽,所述凸起和卡槽均为圆环形或者弧形。

优选地,当所述支撑件收容在容纳槽中时,所述承载盘远离封装件的表面和所述支撑件远离封装件的表面相平齐。

优选地,所述承载盘上设置有第二定位孔,所述封装件上开设有限位孔,所述限位孔为沉孔,所述第二定位孔与限位孔的位置相对应,所述连接件的一端收容在限位孔中,另一端穿过限位孔并固定于第二定位孔中。

优选地,所述连接件包括定位件和套合件,所述定位件与套合件可拆卸式紧固连接,所述套合件收容在限位孔中,所述定位件穿过限位孔并与第二定位孔固定连接;或者所述连接件为一体成型制成,所述连接件的一端收容在限位孔中,另一端穿过限位孔并与第二定位孔紧固连接。

优选地,所述支撑件的厚度从远离第一定位孔的部位到靠近第一定位孔的部位是逐渐增加的或者所述容纳槽开设有缺口。

优选地,所述承载盘远离封装件的表面上还设置有多个通槽和/或多个凸棱,转动支撑件后,所述智能设备的部分抵靠在容纳槽或通槽或者凸棱上,一部分抵靠在支撑件上,不同的通槽或者凸棱提供不同的倾斜角度。

优选地,所述底座还包括防滑件,所述防滑件设置在封装件远离承载组件的表面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底座,其用于承载智能设备,所述底座包括承载组件、封装件和连接件,所述承载组件用于承载智能设备,连接件的一端收容在封装件中且连接件相对于封装件可转动,相对的另一端穿过封装件与承载组件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的底座可以进行转动,当智能设备放置在底座上时便于调整智能设备的方位,更加方便地使用智能设备进行通信,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便利。

另外,本实用新型的支撑件可以相对承载盘进行转动,从而便于调整智能设备在底座上的承载角度。

另外,本实用新型的承载盘和封装件通过圆环形或弧形凸起与圆环形或弧形凹槽配合,所述承载盘和封装件之间可以进行多角度转动,甚至360°转动。

另外,支撑件的厚度从远离第一定位孔的部位到靠近第一定位孔的部位是逐渐增加的或者所述容纳槽开设有缺口,可以很方便地取放支撑件。

另外,所述承载盘远离封装件的表面上还设置有多个通槽和/或多个凸棱,转动支撑件后,所述智能设备的部分抵靠在容纳槽或通槽或者多个凸棱上,一部分抵靠在支撑件上,不同的通槽或者凸棱提供不同的倾斜角度,从而可以实现智能设备在底座上的多角度调整。

另外,所述底座还包括防滑件,所述防滑件设置在封装件远离承载组件的表面上,可以确保底座放置在平面上时不会轻易地发生滑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底座承载智能设备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底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底座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4a是本实用新型中封装件从图3中B-B处剖开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b是本实用新型中封装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中承载组件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中承载组件从图3中A-A处剖开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6a是本实用新型中承载盘的形状为正多边形的示意图。

图6b是本实用新型中承载盘的形状为方形的示意图。

图6c是本实用新型中承载盘的形状为梯形的示意图。

图7a是本实用新型中承载盘的俯视图。

图7b是本实用新型中承载盘的仰视图。

图8a是本实用新型中支撑件收纳在容纳槽中时智能设备放置在底座上的示意图。

图8b是本实用新型中支撑件转动后智能设备放置在底座上的示意图。

图8c是本实用新型中支撑件转动后智能设备放置在底座上的另一种放置方式的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的底座的一种变形实施例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实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请参考图1,本实用新型的底座10用于承载智能设备20,智能设备20放置在底座10上,所述智能设备20为平板电脑或视频通话设备等。

请一并参考图2和图3,所述底座10包括承载组件11、封装件13、连接件15和防滑件17,其中承载组件11用于承载智能设备20,承载组件11和封装件13通过连接件15连接,所述连接件15的一端收容在封装件13中且连接件15相对于封装件13可转动,相对的另一端穿过封装件13与承载组件11固定连接,从而承载组件11和封装件13之间不会发生脱离且可以进行相对转动。由于底座10可进行旋转,从而便于调整智能设备20的方位,在人们使用智能设备20时带来了很大的便利。所述防滑件17设置在封装件13远离承载组件11的表面上,所述防滑件17与封装件13的连接方式可以是胶水黏合或者纳米微吸。当所述底座10放置在桌面或者其他平面上时,防滑层17与桌面相接触的表面具有较大的摩擦力,从而防止底座10在桌面上轻易地就发生滑动。所述防滑件17的材质优选为硅胶。可以理解,作为一种变形,所述防滑件17可以省略,所述封装件13远离承载组件11的表面还可以设计成非光滑表面以增加摩擦力。

请一并参考图4a、图4b以及图7b,所述封装件13靠近承载组件11的表面上还设置凸台131,所述承载组件11靠近封装件13的表面上还设置有凹槽1137,所述凹槽1137与封装件13的凸台131相配合。所述封装件13在凸台131上开设有限位孔135,所述承载组件11还在凹槽1137的底部设置有第二定位孔1139,所述第二定位孔1139的位置与限位孔135的位置对应,所述限位孔135为沉孔,即所述限位孔135在远离承载组件11的表面上的开口尺寸要大于其在靠近承载组件11的表面上的开口尺寸。所述连接件15的一端穿过限位孔135并定位在第二定位孔1139中,所述连接件15相对的另一端收容在限位孔135中。连接件15与第二定位孔1139进行限位的方式可以是过盈配合实现紧固连接,或者是第二定位孔1139的孔壁上设置有内螺纹,所述连接件15的一端的外壁上设置有外螺纹,两者通过螺纹实现连接件15跟承载组件11的紧固连接。可以理解,所述凸台131和凹槽1137都可以省略,而限位孔135和第二定位孔1139直接分别开设在封装件13和承载组件11相对应配合的表面上即可。

请再参考图3,所述连接件15包括定位件151和套合件153,所述定位件151穿过套合件153且与套合件153可拆卸式紧固连接,两者紧固连接的方式为螺纹连接或者过盈配合。所述套合件153收容在限位孔135中且套合件153在限位孔135中可转动,所述定位件151穿过限位孔135并与承载组件11的第二定位孔1139固定连接,从而既实现了承载组件11与封装件13之间的组装,又可以实现承载组件11和封装件13之间可相对转动。所述定位件151优选为螺钉,所述套合件153优选为螺栓或螺帽。可以理解,作为一种变形,所述定位件151和套合件153可以是一体成型制成的。

请一并参考图5和图6,所述承载组件11包括支撑件111、承载盘113和限位件115,所述支撑件111和承载盘113通过限位件115连接,所述限位件115一端限位在承载盘113内,相对的另一端与支撑件111连接,且所述支撑件111相对于限位件115的一端可转动。优选的,所述限位件115为插销或者轴。所述支撑件111大致呈C型,其相对的两侧均设置有第一定位孔1111,所述限位件115的一端即伸入到第一定位孔1111中且可转动。作为一种变形,所述第一定位孔1111中设置有内螺纹,所述限位件115的一端设置有外螺纹,所述限位件115伸入到第一定位孔1111中通过螺纹连接实现限位件115和支撑件111的相对固定。所述承载盘113的形状可以是正多边形(如图6a所示)、菱形、圆形(如图5所示)、方形(如图6b所示)、梯形(如图6c所示)或者其它不规则形状。

请一并参考图7a和图7b,所述承载盘113远离封装件13的表面上设置有容纳槽1131,所述支撑件111可收容在容纳槽1131中。如图8a所示,当支撑件111收容在容纳槽1131中时,所述承载盘113远离封装件13的表面和支撑件111远离封装件13的表面平齐,此时智能设备20平放在承载组件11上,并且可在承载盘113远离封装件13的表面上和支撑件111远离封装件13的表面上制作完整的图案。可以理解,作为一种变形,所述容纳槽1131也可以贯穿承载盘113。也可以理解,当所述支撑件111为C型时,所述容纳槽1131也为C型。请再一并参考图2和图5,所述支撑件111的厚度从远离第一定位孔1111的部位到靠近第一定位孔1111的部位是逐渐增加的,当所述支撑件111收纳在容纳槽1131中时,所述支撑件111与容纳槽1131之间留有空隙以方便取放支撑件111。可以理解,作为一种变形,可以在所述容纳槽1131上开设一缺口(图未示),以便于取放支撑件111。可以理解,作为一种变形,所述支撑件111相对的两侧也可以与承载盘113的外轮廓连接,所述支撑件111相对的两侧的内壁上开设有第一定位孔1111,所述承载盘113的外壁上也开设有一第三定位孔(图未示),所述限位件115的一端收容在第一定位孔1111中,另一端收容在第三定位孔中,从而实现支撑件111与承载盘113外部枢接,使支撑件111相对于承载盘113可转动;同时在承载盘113远离封装件13的表面上设置一个可转动且可固定的支撑板(图未示),当支撑件111相对于承载盘113转动后,调整支撑板的位置并固定,支撑件111可抵靠在支撑板上实现位置固定。

所述承载盘113靠近封装件13的表面上设置有限位槽1132,所述限位件115的一端即收容在限位槽115中。所述承载盘113上还开设有通孔1133且所述通孔1133与限位槽1132连通,所述支撑件111设置有第一定位孔1111的部分可伸入该通孔1133,所述限位件115的另一端在通孔1133处与支撑件111连接,从而支撑件111可相对于承载盘113进行转动。如图8b和图8c所示,所述支撑件111转动一定角度后,所述智能设备20一部分抵靠在容纳槽1131中,一部分靠在支撑件111上,图8b和图8c的区别仅在于智能设备20在底座10的放置角度不同。如图5所示,所述承载盘113在其远离封装件13的表面与通孔1133的连接处还设置有倾斜板1136,当支撑件111相对于承载盘113转动一定角度后即抵靠在该倾斜板1136上。可以理解,所述倾斜板1136的倾斜角度即为支撑件111的倾斜角度。可以理解,所述倾斜板1136是活动连接在承载盘113上,比如枢接在承载盘113上,并可相对承载盘113转动,从而当支撑件111抵靠在倾斜板1136上时实现支撑件111的不同支撑角度。

请一并参阅图4a、图4b和图7b,所述承载盘113靠近封装件13的表面上还设置有卡槽1135,相应的,所述封装件13靠近承载组件11的表面上设置有凸起133,所述卡槽1135与封装件13的凸起133配合以实现承载盘113和封装件13的紧密配合。所述卡槽1135和凸起133的形状均为弧形,从而可以实现承载盘113与封装件13两者可相对转动。所述卡槽1135和凸起133的形状均优选为圆环形,从而使承载盘113和封装件13之间可以360°相对转动。可以理解,作为一种变形,所述凸起133也可以设置在承载盘113靠近封装件13的表面上,所述封装件13靠近承载盘113的表面上设置有卡槽1135。可以理解,所述通孔1133需穿过卡槽1135,当封装件13与卡槽1135相配合时,所述封装件13可以将限位件115与支撑件111连接的一端限位在通孔1133内,而限位件115的另一端限位在限位槽1132中,从而实现了支撑件111与承载盘113不会发生脱离。也可以理解,前述的凹槽1137即开设在承载盘113靠近封装件13的表面。

请参考图9,作为另一种变形,所述承载盘113远离封装件13的表面上还设置有通槽119,而所述支撑件111的转动角度固定,当所述支撑件111转动固定角度后,所述智能设备20的部分可以抵靠在容纳槽1131中或者通槽119中,一部分抵靠在支撑件111上,当所述通槽119的数量为多个时且间隔设置,同样可以实现智能设备20在底座10上的多角度调整。可以理解,在承载盘113远离封装件13的表面上间隔设置多个凸棱(图未示)也能实现智能设备20在底座10上的多角度调整,即智能设备20的部分抵靠在凸棱上,一部分抵靠在支撑件111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底座,其用于承载智能设备,所述底座包括承载组件、封装件和连接件,所述承载组件用于承载智能设备,连接件的一端收容在封装件中且连接件相对于封装件可转动,相对的另一端穿过封装件与承载组件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的底座可以进行转动,当智能设备放置在底座上时便于调整智能设备的方位,更加方便地使用智能设备进行通信,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便利。

另外,本实用新型的支撑件可以相对承载盘进行转动,从而便于调整智能设备在底座上的承载角度。

另外,本实用新型的承载盘和封装件通过圆环形或弧形凸起与圆环形或弧形凹槽配合,所述承载盘和封装件之间可以进行多角度转动,甚至360°转动。

另外,支撑件的厚度从远离第一定位孔的部位到靠近第一定位孔的部位是逐渐增加的或者所述容纳槽开设有缺口,可以很方便地取放支撑件。

另外,所述承载盘远离封装件的表面上还设置有多个通槽和/或多个凸棱,转动支撑件后,所述智能设备的部分抵靠在容纳槽或通槽或者多个凸棱上,一部分抵靠在支撑件上,不同的通槽或者凸棱提供不同的倾斜角度,从而可以实现智能设备在底座上的多角度调整。

另外,所述底座还包括防滑件,所述防滑件设置在封装件远离承载组件的表面上,可以确保底座放置在平面上时不会轻易地发生滑动。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