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机动车、尤其用于机动车的混合驱动装置的多重离合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437588发布日期:2019-04-17 04:19阅读:162来源:国知局
用于机动车、尤其用于机动车的混合驱动装置的多重离合器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根据专利权利要求1的前序部分的特征的用于机动车、尤其用于机动车的混合驱动装置的多重离合器。



背景技术:

用于机动车、尤其还用于机动车的混合驱动装置的多重离合器在大量现有技术中已经是已知的。

通常,这样的多重离合器具有第一、第二和第三分离离合器,它们尤其构造成摩擦-片式-离合器。在此,第一分离离合器设置成用于使第一变速器输入轴与驱动装置、尤其与内燃机和/或与电动机联结或脱开联结。于是,尤其在双重离合变速器的情形中设置有第二分离离合器,其设置成用于使于是所设置的第二变速器输入轴与驱动装置、尤其与内燃机或与电动机联结或脱开联结。在此,第一和第二分离离合器基本上分别构造成片式离合器并且具有内片支架和外片支架或者相应的内片和外片。最后,第三分离离合器用于使第一和第二分离离合器的外片支架与驱动装置、尤其与内燃机和/或与电动机联结或脱开联结,或者还可被称为所谓的“k0-离合器”的第三分离离合器尤其为了选择作用到第一或第二分离离合器上的驱动装置、尤其为了实现内燃机驱动被设置。

因此由文件de102011120809a1已知一种多重离合器系统,其具有第一、第二和第三分离离合器,其中,第一和第二分离离合器分别具有单独的内片支架和外片支架。此外,该多重离合器系统为了冷却三个分离离合器具有相应的冷却油系统。冷却油系统如此实施,即首先共同的冷却油输入部在进一步的伸延中于是划分成第一和第二流动路径,其中第一流动路径相应地利用冷却油供给第一和第二分离离合器且第二流动路径相应地利用冷却油供给第三分离离合器。优选地,在此说明的多重离合器系统适用于双重离合变速器或基本上尤其实施成带有第一和第二分离离合器或加上的(angliedert,有时称为并入的)第三分离离合器(k0-离合器)的双重离合器。

此外,由文件de112007002842t5已知一种用于机动车的多重离合器,其中,尤其实施成双重离合器的多重离合器、即在此第一和第二分离离合器具有内片支架和外片支架。在此,第一离合器的外片支架同时构造成第二分离离合器的内片支架。最后还设置有冷却油系统,其中经由两个彼此分离地设置的输入通道一方面可利用冷却油供给第一分离离合器,另一方面可利用冷却油供给第二分离离合器。

在现有技术中已知的多重离合器或多重离合器系统尚未最佳地构造。一方面,已知的多重离合器的结构和装配耗费提高、尤其必须部分地为第一和第二分离离合器以及还为第三分离离合器制造不同的片、尤其不同地构造的和/或不同地尺寸化的摩擦片,其还必须以多个装配步骤来相应地布置或定位。这导致高的成本耗费。此外,冷却油系统在已经已知的多重离合器或多重离合器系统的情形中尚不是最佳的。由于第一、第二和第三分离离合器的相应的内片支架和外片支架的复杂的空间布置方案必须构造或实现部分复杂的冷却油通道,这又相应地提高了制造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因此,本发明的任务在于,现在如此设计和改进开头提到的多重离合器,即减少结构和装配耗费和尤其与此相关的成本,尤其还简化冷却油系统的实现。

前面指明的任务现在对于开头提到的多重离合器而言首先通过专利权利要求1的特征来解决。

首先,第三分离离合器构造成片式离合器并且具有内片支架和外片支架,其中,现在第一、第二和第三分离离合器的外片支架然而构造成共同的外片支架以用于容纳、支承和/或引导第一、第二和第三分离离合器的外片。换种方式来表述,仅仅设置用于第一、第二和第三分离离合器的外片支架、即共同的外片支架。由此现在可实现多个优点。共同的外片支架尤其具有连续的齿状部(verzahnung,有时称为啮合部),即尤其在内周缘处基本上在外片支架的轴向长度上贯穿的轴向槽。由此引起的是,显著减少或简化用于布置外片的装配耗费,即第一、第二和第三分离离合器的相应的外片可分别连续依次被推入到共同的外片支架的轴向槽中并且如期望那样定位在相应的部位处。

通过构造带有共同的外片支架的第一、第二和第三分离离合器可尤其使第一、第二和第三分离离合器的外片、尤其由钢构成的外片基本上相同地来构造和/或相同地来尺寸化。制造耗费和制造成本被显著减少。

第一、第二和第三分离离合器分别具有单独的内片支架,其中现在相应的内片支架的齿状部然而基本上相同地来构造和/或相同地来尺寸化。由此引起的是,现在基本上还可使第一、第二和第三分离离合器的内片、尤其衬片相同地来构造和/或相同地来尺寸化。因此,由此也显著减少制造耗费和与此相关的成本。

在相应的分离离合器的各个片之间、尤其在第一、第二和/或第三分离离合器的外片之间设置有弹性元件,尤其以便在相应的分离离合器的未加载的状态中使该相应的分离离合器的内片和外片远离彼此运动或使可能的拖拽力矩最小化。由于外片在共同的外片支架中的构造和/或布置方案,现在还可使第一、第二和/或第三分离离合器的弹性元件基本上相同地来构造和/或相同地来尺寸化。由此又相应地减少装配和制造耗费以及与此相关的成本。

尤其对于每个分离离合器、即对于第一、第二和第三分离离合器设置冷却油输入部,尤其对于每个分离离合器设置或实现单独的冷却油输入部。由于第一、第二和第三分离离合器的基本上连续依次或平行布置的内片和外片以及基本上同轴于内片和外片布置的第一和第二变速器输入轴或内燃机的同轴布置的驱动轴(这在接下来还将更详细阐述),基本上在相应的变速器输入轴之内伸延的冷却油通道的构造可非常成本适宜地来制造。

由于基本上处于依次布置的第一、第二和第三分离离合器的布置方案,其中,中间的分离离合器、尤其第一分离离合器可通过操纵活塞来操纵,该操纵活塞至少部分支承和/或引导在相邻的分离离合器、尤其第二分离离合器的内片支架之内,可相应地使所需的结构空间最小化。

在操纵活塞的相应地上述布置方案的情形中,操纵活塞具有“双重支承”,从而通过第一和第二分离离合器作用到操纵活塞上的转动运动彼此脱开联结。由此以少的力耗费实现或确保操纵活塞的轴向移位,这又相应地简化了操纵活塞的操纵。

第一、第二和第三分离离合器的共同的外片支架尤其构造成转子支架并且与或可与电动机的转子有效地相连接。如此构造的多重离合器尤其还由于之前上述少的结构空间需求可因此基本上布置在电动机的“内部中”。

内燃机的驱动轴尤其与第三分离离合器、即所谓的“k0-离合器”的内片支架有效地相连接或者可与此相应有效地相连接。第三分离离合器、更确切地说“k0-离合器”因此将共同的外片支架尤其转动有效地与内燃机的驱动轴相连接,或者使共同的外片支架与该驱动轴脱开联结。

第一、第二和第三分离离合器的操纵的简单的操控通过如下方式来确保,即,尤其可通过相应的操纵活塞从外片支架的一侧(端侧)起操纵第一和第二分离离合器,并且可通过操纵活塞从外片支架的另一侧(端侧)起操纵第三分离离合器(k0-离合器),或者相应各自的部件可支承和/或可布置在一端侧或另一端侧处。

结果是避免了开头提到的缺点并且获得相应的优点。

附图说明

现在存在大量以有利的方式设计和改进用于机动车的根据本发明的多重离合器的可能性。为此能够首先参照后置于专利权利要求1的权利要求。接下来能够根据图纸和与此有关的说明来更详细阐述本发明的多个优选的设计方案。在图纸中:

图1以简化的部分剖切的示意图(其中示出了主要部件)显示根据本发明的多重离合器的第一实施方式,以及

图2以简化的部分剖切的示意图(其中示出了主要部件)显示根据本发明的多重离合器的第二实施方式。

具体实施方式

图1和图2至少部分示意性地以截面图显示了用于基本上未更详细示出的机动车、尤其用于未更详细示出的机动车的混合驱动装置的多重离合器1。接下来的实施方案基本上涉及在图1和图2中示出的两个实施方式。

多重离合器1具有至少一个第一分离离合器k1、第二分离离合器k2和第三分离离合器k0。第一、第二和第三分离离合器k1,k2和k0尤其构造成片式离合器或摩擦离合器。

在此示出的多重离合器1尤其构造或实施成带有加上的所谓“k0-离合器”来作为第三分离离合器的双重离合器1a。在此示出的多重离合器1或示出的带有加上的“k0-离合器”的双重离合器1a尤其用于操控未详尽示出的双重离合变速器的两个变速器输入轴2或3,即第一变速器输入轴2和第二变速器输入轴3。

第一分离离合器k1设置成用于使第一变速器输入轴2与驱动装置4或5、即尤其与内燃机4和/或电动机5联结和/或脱开联结。内燃机4和电动机5在此现在仅仅基本上仅粗略地示意性地示出或粗略表示。

第二分离离合器k2设置成用于使第二变速器输入轴3与驱动装置4或5、即尤其与之前已经提到的内燃机4和/或与之前已经提到的电动机5联结或脱开联结。

第一和第二分离离合器k1和k2分别实施成片式离合器并且分别具有内片支架6或7和外片支架8a或8b。

尤其还可被称为所谓的“k0-离合器”的第三分离离合器k0设置成用于使第一和第二分离离合器k1和k2的外片支架8a或8b与驱动装置4或5联结或脱开联结,即在此尤其与内燃机4联结或脱开联结。

开头提到的缺点首先通过如下方式来避免,即第三分离离合器k0构造成片式离合器并且具有内片支架9和外片支架8c,其中,现在第一、第二和第三分离离合器k1,k2和k0的外片支架8a,8b和8c构造成共同的外片支架8以用于容纳、支承、力传递和/或引导第一、第二和第三分离离合器k1,k2,k0的外片10,11和12。

通过构造尤其具有相应的各自的区域“8a,8b,8c”(它们于是类似地充当用于相应的第一、第二和第三分离离合器k1,k2和k0的外片10,11和12的外片支架区域)的共同的外片支架8,获得或实现决定性的优点,从而相应地减少结构和装配耗费以及与此相关的成本。

首先,共同的外片支架8具有连续的、在此未详尽示出的齿状部,其尤其在共同的外片支架8的内周缘处基本上构造在外片支架8的整个轴向长度上或者具有基本上贯穿的轴向槽。由此引起的是,可将外片10,11和12基本上从一侧逐个地连续地相继推入到共同的外片支架8中并且容纳和/或定位在那里。在此可使第一、第二和第三分离离合器k1,k2和k0的外片10,11和12基本上相同地来构造和/或相同尺寸化地来实施。外片10,11和12尤其可构造成一致的钢片,从而统一化、尤其由此简化且成本适宜地优化用于制造外片10,11和12的制造过程。

此外,第一、第二和第三分离离合器k1,k2和k0分别具有单独的内片支架6,7和9。内片支架6,7和9的在此未示出的齿状部基本上相同地来构造和/或相同地来尺寸化,从而第一、第二和第三分离离合器k1,k2和k0的相应的内片13,14和15也基本上相同地来构造和/或相同尺寸化地来实施。内片13,14和15尤其构造成一致构造的衬片。由此还使制造过程优化、简化或相应地成本适宜地优化。

如尤其由图1和2显而易见的是,第一、第二和第三离合器k1,k2和k0分别具有相应的外片10,11和12或各自的内片13,14和15。在片(10,11,12或13,14,15)之间、尤其在第一、第二和/或第三分离离合器k1,k2和k0的外片10,11和12之间现在设置有弹性元件16,其在图1和2中基本上布置在外片10,11,12、尤其钢片的外直径附近,如显而易见的那样。在此,第一、第二和/或分离离合器k1,k2或k0的弹性元件16基本上相同地来构造和/或相同地来尺寸化。这尤其通过分离离合器k1,k2和k0的相应的外片10,11和12或内片13,14和15的相同的构造和/或尺寸化以及通过共同的外片支架8来实现或获得。

前述实施方案基本上适用于在图1和图2中示出的优选的相应的第一和第二实施方式。

此外,基本上适用于在图1和2中显示的优选的相应的第一和第二实施方式的是,尤其对于每个分离离合器,即对于第一、第二和第三分离离合器k1,k2和k0设置冷却油输入部17。尤其对于每个分离离合器k1,k2和k0可设置或实现单独构造的冷却油输入部17a,17b和17c,如在图2中所显示的那样。

在此,在图2中,单独的第一冷却油输入部17a在相应的未更详细标明的冷却油通道上被设置以用于第一分离离合器k1或单独的第二冷却油输入部17b在未更详细标明的冷却油通道上被设置以用于第二分离离合器k2。在此,单独的第一冷却油输入部17a基本上设置或构造在第一变速器输入轴2之内并且单独的第二冷却油输入部17b基本上设置或构造在第二变速器输入轴3之内或邻近到其处。在图2中示出的第二优选的实施方式的情形中,单独的第三冷却油输入部17c相应地设置或构造以用于第三分离离合器k0,尤其为此还构造有设置在第一变速器输入轴2之内的未更详细标明的冷却油通道。反之,在图1示出的优选的第一实施方式的情形中虽然也对于第三分离离合器k0实现了冷却油输入部17,其然而构造成用于第一分离离合器k1的单独的第一冷却油输入部17a的“分开的冷却油流”。分开的冷却油流的大小还可通过可能设置的隔板来控制。在图1中显示的实施方式因此具有带有基本上两个单独的冷却油输入部17a和17b的冷却油输入部17,其中单独的第一冷却油输入部17a供给第一和第三分离离合器k1和k0且单独的第二冷却油输入部17b供给第二分离离合器k2。反之,在图2中显示的实施方式的情形中,分离离合器k1,k2和k0的每个通过相应的单独的冷却油输入部17a,17b和17c来供给,如所示出或显而易见的那样。

如图1和图2所示,第一、第二和第三分离离合器k1,k2和k0基本上处于依次布置,其中,在图2中示出的实施方式的情形中,中间的分离离合器、尤其第一分离离合器k1可通过操纵活塞18来操纵,其至少部分支承和/或引导在相邻的分离离合器、尤其第二分离离合器k2的内片支架7之内。该实施方式尤其在图2中示出。在图2中示出的优选的实施方式的情形中,在此支承在第二分离离合器k2的内片支架7之内的操纵活塞18具有“双重支承”、尤其第一和第二支承件19和20,从而借助于第一和第二支承件19和20使得通过第一和第二分离离合器k1和k2作用在操纵活塞18上的转动运动彼此相应地脱开联结。由此引起的是,可轴向地、尤其轻易地轴向地推动操纵活塞18,从而使得操纵活塞18在内片支架7之内的简单的且结构上成本适宜的支承和/或操纵成为可能。

如图1和2进一步所示,共同的外片支架8尤其还构造成转子支架21并且与或可与仅示意性表示的电动机5的未更详细示出的转子有效地相连接。换种方式来表述,电动机5可借助于电动机5的在此未详尽示出的转子将相应的转矩施加到共同的外片支架8或如此构造的转子支架21上,或者将相应的有效的转矩传递到共同的外片支架8上。此外,在此仅仅示意性示出的内燃机4的驱动轴4a与或可与第三分离离合器k0的内片支架9有效地相连接。这在图1和2中基本上在右侧上显而易见地示出,内燃机4的驱动轴4a在这里基本上是显而易见或有效地与第三分离离合器k0的内片支架9相连接。在此在图1和2中示出的实施方式的情形中,因此第三分离离合器k0使共同的外片支架8与内燃机4的驱动轴4a联结或脱开联结。

此外,由图1和2显而易见的是,第一和第二分离离合器k1和k2可通过相应的操纵活塞、在图2中可通过操纵活塞18和22尤其从外片支架8的一侧来操纵,并且第三分离离合器k0可通过操纵活塞23从外片支架8的另一侧来操纵。因此在图1中示出的实施方式的情形中第一分离离合器k1的操纵活塞18在此基本上位于内部区域中被“操纵”,即基本上通过在此设置的单独的液压-压力系统24来操纵,其借助于相应的通道构造在第一变速器输入轴2中。

结果是,在优选的实施方式的情形中避免开头提到的缺点并且获得相应的优点。

参考符号列表

1多重离合器

1a双重离合器

2第一变速器输入轴

3第二变速器输入轴

4内燃机

4a驱动轴

5电动机

6内片支架

7内片支架

8共同的外片支架

8a用于分离离合器k1的外片支架或外片支架区域

8b用于分离离合器k2的外片支架或外片支架区域

8c用于分离离合器k0的外片支架或外片支架区域

9内片支架

10外片

11外片

12外片

13内片

14内片

15内片

16弹性元件

17冷却油输入部

17a第一冷却油输入部

17b第二冷却油输入部

17c第三冷却油输入部

18操纵活塞

19第一支承件

20第二支承件

21转子支架

22操纵活塞

23操纵活塞

24液压-压力系统

k1第一分离离合器

k2第二分离离合器

k0第三分离离合器。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