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定车辆的DCT变速器的致动器新位置的方法及装置与流程

文档序号:17942829发布日期:2019-06-18 23:16阅读:262来源:国知局
确定车辆的DCT变速器的致动器新位置的方法及装置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一种包括双离合变速器(或dct)的车辆,并且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在车辆寿命期间确定这种变速器的致动器新位置。



背景技术:

dct变速器包括分别专用于偶数挡和奇数挡的两个部分(有时称为“半变速器”)。

该变速器的每个部分包括:主轴,该主轴联接到其专有离合器并用于联接到至少一个副轴;以及至少一个致动器,其适于作用在相关同步器上,以在同步阶段使惰轮的速度与从动轴的速度同步并在锁合阶段将该惰轮联接至从动轴。

这种类型的设置允许在不同挡位上同时接合两个主轴,以允许在扭矩下实现非常快速的换档,也就是说不中断车辆的加速。

每次换挡以两个步骤实现。在第一步骤中,当奇数挡或偶数挡接合在变速器中时,控制变速器的计算机通过预选奇数挡或偶数挡来提前接合下一挡位。这被称为“预选切换”。在第二步骤中,当满足某些条件时,计算机通过使与预选挡位相关联的离合器闭合并使与正在结合的挡位相关联的另一离合器打开而控制下一挡位接合。

在惰轮的同步和锁合阶段期间,通过致动器以及与其相关联的同步器来实现对挡位的预选。在这些阶段的每个阶段中,该致动器在精确的位置中位移,在该精确位置中,致动器通过换挡叉作用于相关同步器。通过存在位置传感器使得可位于这些精确位置,该位置传感器与致动器相关联并负责在每个时刻测量该致动器相对于参考位置的当前位置。

在同步阶段时,相关致动器在位置控制子阶段结束时采用第一位置,并且在应力控制子阶段结束时采用第二位置。在锁合阶段,相关的致动器采用第三位置。

在工厂学习阶段期间学习每个同步阶段和相关的每个锁合阶段期间的每个致动器的这些精确位置。更具体地,构造对应表,该对应表构建了在预选期间由变速器的一部分的每个致动器所采取的位置与在该预选期间传递到该变速器的另一部分的发动机扭矩之间的对应关系。因此,该对应表包括在存在不同发动机扭矩时由每个致动器采取的不同位置,以及用于挡位预选的同步阶段和锁合阶段的不同位置。

在挡位预选时借助于该对应表,与该档位相关联的致动器可以在同步阶段和锁合阶段中精确地定位,考虑到扭矩被传递到的变速器的部分不是该扭矩所属于的变速器的部分,使得该预选不会引起可能干扰驾驶员的噪音、冲击或爆裂声。

由于变速器dct的不同致动器、换挡叉以及同步器是机械可动零件(或零件组),因此它们会承受磨损和/或疲劳,逐渐由变速器的同步器的非最佳定位并因此由变速器的机械障碍、甚至是卡死产生这些磨损和/或疲劳。

目前,在出现这种故障的情况下,应该尽快将车辆带到售后服务处(例如修理厂)以确定致动器新位置,以便可能在更换变速器的某些部件之后替换存储在车辆中的对应表中的旧位置。应当理解,这种情况使得车辆在一定时间内不可用并浪费了驾驶员的时间。



技术实现要素:

因此,本发明尤其旨在改善这种情况。

为此目的,本发明特别提出了一种方法,其用于允许确定在车辆的双离合变速器中的致动器新位置,该车辆产生可变发动机扭矩,该变速器包括两个部分,这两个部分各自包括至少一个致动器,在惰轮的同步和锁合阶段期间,该致动器能够在被置于表中所存储的已知位置时作用于相关同步器,该已知位置与已知并传输到变速器的另一部分的发动机扭矩相对应。

该确定方法的特征在于,在检测到由于变速器的一部分的致动器的位移而导致的问题的情况下,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在对应表中确定该致动器的已知位置,该已知位置与已知发动机扭矩相关联,该已知发动机扭矩对应于在所检测到的该问题期间传递到变速器的另一部分的发动机扭矩,然后

-确定该确定的已知位置与在所检测到的该问题期间所测量的该致动器的位置之间的差值,并且

-在对应表中将该确定的已知位置替换成根据该确定的差值而变化的新位置。

因此,在车辆的使用寿命期间,车辆将可以自动地并因此在没有驾驶员或售后服务的技术人员干预的情况下确定其dct类型的变速器的致动器新位置,以更新(或校正)其(位置/扭矩)对应表。

根据本发明的确定方法可以包括可以单独或组合采用的其他特征,并且特别地:

-在其步骤中,新位置可以等于所确定的已知位置和所确定的差值的总和;

-在其步骤中,在存在传递到变速器的另一部分的发动机扭矩且该发动机扭矩对应于与所确定的已知位置相关联的已知发动机扭矩的情况下,可以在对应表中n2次地逐渐将所确定的已知位置替换成新位置,其中n2≥2,第一次发生在确定新位置之后,并且随后每次均发生在致动器的、类似于先前位移的新位移之后;

-在其步骤中,可以根据所确定的差值确定n2;

-在其步骤中,可以在已知发动机扭矩和发动机扭矩之间的差小于第一预定阈值时确定差值,该已知发动机扭矩与所确定的已知位置相关联,该发动机扭矩在所检测到的问题期间传递到变速器的另一部分;

-在其步骤中,可以在差值大于第二预定阈值时进行替换;

-可以在检测到等于预定值的次数的问题的情况下执行该方法的步骤。

本发明还提出了一种确定装置,其用于确定在车辆的双离合变速器中的致动器新位置,该车辆产生可变发动机扭矩,该变速器包括两个部分,这两个部分各自包括至少一个致动器,在惰轮的同步和锁合阶段期间,该致动器能够在处于表中所存储的已知位置时作用于相关同步器,该已知位置对应于已知并传输到变速器的另一部分的发动机扭矩。

该确定装置的特征在于,其包括处理装置,该处理装置能够在检测到由于变速器的一部分的致动器的位移而引起的问题的情况下:

-在该对应表中确定该致动器的已知位置,该已知位置与已知发动机扭矩相关联,该已知发动机扭矩对应于在检测到的该问题期间传递到变速器的另一部分的发动机扭矩,然后

-确定该所确定的已知位置与在检测到的该问题期间所测量到的该致动器位置之间的差值,并且

-在对应表中,将该确定的已知位置替换成根据该所确定的差值而变化的新位置。

本发明还提出了一种计算机,其包括上述类型的确定装置。

本发明还提出了一种车辆,其可能是机动车辆类型,并且包括双离合变速器以及上述类型的确定装置或上述类型的计算机。

附图说明

通过研究下面的详细描述和附图,本发明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显现,附图中:

图1示意性地和功能性地示出了dct型变速器示例,其联接到配备有根据本发明的确定装置的计算机,并且

图2示意性地示出了实现根据本发明的确定方法的算法示例。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尤其旨在提出一种方法和相关装置dd,该方法和相关装置dd用于在预选挡位时所发生的同步阶段和锁合阶段期间允许确定dct型变速器bv的致动器acj所采用的新位置,该dct型变速器bv用于装备车辆。

在下文中,作为非限制性示例地认为,车辆是机动车辆类型的。这涉及例如汽车。然而,本发明不限于这种类型的车辆。本发明实际上涉及包括dct类型变速器的任意载具。因此,本发明特别涉及陆地车辆(汽车、摩托车、商用车辆、长途汽车(或公共汽车)、卡车、公路机械、建筑机械、搬运机械以及火车)和海上(或河流)载具。

图1示意性地示出了dct类型的变速器bv的示例,该变速器bv联接到根据本发明的确定装置dd并在车辆内经由双离合器em1、em2联接到热力发动机mth(未示出)。

该热力发动机mth负责提供可变发动机扭矩以使车辆移位。

变速器bv具有双离合器(或dct),变速器bv被细分为两个部分(或半箱)pbj(j=1或2),这两个部分各自包括:主轴apj,其联接到该部分pbj自身的离合器emj并用于联接到至少一个副轴ask;以及至少一个致动器acj,其能够作用于相关的同步器sj,以在同步阶段中使惰轮pf的速度与其从动轴的速度同步并在锁合阶段中使该惰轮pf联接到其从动轴。

应该注意的是,在图1中非限制性地示出的示例中,变速器bv包括两个副轴ask(k=1或2),其各自成为两个部分pbj中的一部分,并因此各自携有第一部分pb1的至少一个同步器s1和第二部分pb2的至少一个同步器s2。因此,每个同步器sj在此与副轴ask相关联,从而在同步阶段使副轴(ask(其构成该部分的从动轴))的惰轮pf的速度与该副轴ask的速度同步,并在锁合阶段将该惰轮pf联接到其副轴(从动轴)ask。然而,其他设置也是可能的,只要每个部分(或半变速器)pbj包括主轴以及一个或多个副轴,其中同步器放置在主轴上或副轴上。

每个致动器acj设置成作用在换挡叉(未示出)上,该换挡叉本身能够作用在同步器sj上。此外,每个致动器acj与位移传感器和应力传感器(未示出)相关联。应力传感器用于测量致动器acj施加在相关同步器sj上的应力。位置传感器负责在每个时刻确定致动器acj相对于参考位置的当前位置pm。这允许根据同步器所涉及的操作阶段而在位置、应力或速度方面控制不同同步器sj。

车辆存储有对应表,该对应表建立变速器bv的部分pbj的每个致动器acj的位置pc与传递到该变速器bv的另一部分pbj’(当其离合器emj’处于(离合器)关闭位置时)的发动机扭矩cc之间的对应关系。因此,该对应表包括在存在不同发动机扭矩cc的情况下由每个致动器acj所采用的不同位置,以及用于同步阶段和锁合阶段的不同位置。

离合器em1和em2由离合致动器ae1和ea2控制。

如上所述,本发明提出一种实施方法,用于允许确定挡位预选的同步和锁合阶段期间由变速器bv的致动器acj采用的新位置pc’。

该方法可以通过根据本发明的确定装置dd来实现,该确定装置dd至少包括处理装置(或计算装置)mt。

在图1中所示的非限制性示例中,确定装置dd是计算机ca的一部分,特别地,该计算机ca联接到致动器acj并联接到变速器bv的不同传感器(特别是应力传感器、位置传感器以及速度传感器),并且联接到离合致动器aej。但这不是强制性的。实际上,该确定装置dd可以是直接或间接联接到该计算机ca的设备,或者可以包括确定装置dd自身的计算机,其直接或间接联接到计算机ca。因此,确定装置dd可以软件模块(或信息模块或“软件”)或电子电路(或“硬件”)和软件模块的组合的形式实现。

注意到,上述对应表可以存储在计算机ca或存储在确定装置dd中。

根据本发明的方法包括在检测到由于变速器bv的部分pbj的致动器acj的位移而导致的问题pb的情况下由确定装置dd启动的步骤。该问题pb可能是引起噪声、爆裂、在挡位预选时阻止相关挡位与致动器acj接合的卡死、或者已接合挡位的无意间脱离(挡位跳脱)的故障。

注意到,为了不考虑仅发生一次的问题,有利地,对于传递到非致动器acj所属部分pbj的变速器bv的部分pbj’(j’≠j)的同一值的发动机扭矩ctk,当问题pb重复发生在致动器acj上时,认为在致动器acj上确实存在问题pb。换句话说,优选地,在检测到相同问题pb达等于预定值n1的次数的情况下执行该方法的步骤。例如,该预定值n1可以等于3或4。

在该方法的步骤中,一旦实际检测到由于变速器bv的部分pbj的致动器acj的位移而导致的问题pb,则处理装置mt在对应表中确定与已知发动机扭矩cc相关联的该致动器的已知位置pc,已知发动机扭矩cc对应于在检测到的问题期间已经传递到另一部分pbj’的发动机扭矩ctk。

然后,该方法的步骤继续(通过处理装置mt)确定该所确定的已知位置pc与在检测到的问题期间已经测量到的该致动器acj的位置pm之间的差值ε(即ε=pc-pm)。

应该注意的是,优选的是,在该方法的步骤中,仅当已知发动机扭矩cc和发动机扭矩ctk之间的差小于第一预定阈值s1时才确定差值ε,该已知发动机扭矩cc在表格中与所确定的已知位置pc相关联,该发动机扭矩ctk在所检测到的问题pb期间已经传递到另一部分pbj’。由于无效位置对应于与该发动机扭矩cc大不相同的所传递的发动机扭矩,因此上述步骤允许避免将对应于发动机扭矩cc的已知位置pc替换成该无效位置。

例如,该第一阈值s1可以介于10n.m和20n.m之间。

例如,如果s1=10n.m,如果与ac1相关联的对应表的发动机扭矩cc的值是20n.m、50n.m、100n.m、150n.m和200n.m,并且如果相关联挡位的接合失败发现在70n.m,则不会更正对应表。但是如果接合失败发生在52n.m,则在对应表中将与等于50n.m的扭矩cc相关联的致动器ac1的位置替换成针对等于52n.m的所传输的发动机扭矩ctk而测量的致动器ac1的新位置pc’。

最后,该方法的步骤结束为在对应表中(通过处理装置mt)将所确定的已知位置pc替换成根据所确定的差值ε而变化的新位置pc’。

例如,该新位置pc’可以等于所确定的已知位置pc和所确定的差值ε的总和。

注意到,优选的是,在对应表中并非将pc一次性替换成pc’。实际优选的是,处理装置mt以n2次逐渐执行该替换,其中n2≥2。在这种情况下,在存在传递到另一部分pbj’的发动机扭矩ctk且该发动机扭矩ctk对应于与所确定的已知位置pc相关联的已知发动机扭矩cc的情况下,第一次引起第一替换并发生在确定新位置pc’之后,并且之后每次引起另一次替换并发生在致动器acj的新位移之后,类似于之前的位移。这里的词语“类似”意味着新位移是针对与之前位移期间存在的情况基本相同的情况。

应当理解的是,在这些n2次替换中的每次替换期间,替换前一位置的位置等于前一位置增加(或减小)所确定的差值ε的预定部分,这些预定部分的总和例如等于所确定的差值ε。

例如,n2可以等于三(3)或四(4)。

还注意到,在该方法的步骤中,处理装置mt可选地可以根据所确定的差值ε确定n2。

还应注意,在该方法的步骤中,在差值ε大于第二预定阈值s2时,处理装置mt可将pc替换成pc’。这允许避免由于承受过小的变化而过于频繁地替换位置。

图2示意性地示出了实现根据本发明的确定方法的算法示例,该确定方法用于参照图1所描述的类型的dct变速器。

该算法以子步骤10开始,在该步骤中,在存在传递到变速器bv的第二部分pb2的发动机扭矩ct1的情况下,例如处理装置mt检测到由变速器bv的第一部分pb1的致动器ac1的位移引起的问题pb。

在子步骤20中,处理装置mt确定在存在该发动机扭矩ct1的情况下,表示在致动器ac1上所发生的该问题pb的次数的变量npb是否等于预定值n1。如果npb小于n1,则处理装置mt仅在子步骤30中将变量npb的当前值递增一个单位,然后处理装置mt返回到子步骤10。

当npb变为等于n1时,这意味着在存在发动机扭矩ct1的情况下问题pb是重复的并因此应该确定致动器ac1的新位置。在这种情况下,在子步骤40中处理装置mt在对应表中确定致动器ac1的已知位置pc,该已知位置pc与对应于发动机扭矩ct1的已知发动机扭矩cc相关联。

然后,在子步骤50中,处理装置mt执行测试以确定已知的发动机扭矩cc(与所确定的已知位置pc相关联)与发动机扭矩ct1之间的差是否小于第一预定阈值s1。

在否定的情况(否-(cc-ct1)<s1)下,处理装置mt在子步骤60中结束算法(或步骤)。

在肯定的情况(是-(cc-ct1)>s1)下,处理装置mt在子步骤70中确定所确定的已知位置pc与在所检测到的问题期间已经测量出的致动器ac1的位置pm之间的差值ε(即ε=pc-pm)。

然后,在子步骤80中,处理装置mt执行测试以确定差值ε是否大于第二阈值s2。

在否定的情况(否-ε<s2)下,处理装置mt在子步骤90中结束算法(或步骤)。

在肯定的情况(是-ε>s2)下,处理装置mt在子步骤100中在对应表中将所确定的已知位置pc替换成根据所确定的差值ε而变化的新位置pc’。

优选地,该替换以n2次逐渐实施,其中n2≥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