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传动机械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连杆机构以及连杆装置。
背景技术:
连杆机构又称低副机构,是机械的组成部分中的一类,指由若干(两个以上)有确定相对运动的构件用低副(转动副或移动副)联接组成的机构。
平面连杆机构中最基本也是应用最广泛的一种型式是由四个构件组成的平面四杆机构。由于机构中的多数构件呈杆状,所以常称杆状构件为杆。低副是面接触,耐磨损;加上转动副和移动副的接触表面是圆柱面和平面,制造简便,易于获得较高的制造精度。连杆机构广泛应用于各种机械和仪表中。
发明人研究发现,现在的平面连杆机构运动轨迹简单单一,不能完成稍微复杂的运动。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发明旨在提出一种连杆机构,结构简单,运动可靠,零件少,能够完成复杂轨迹的运动,以适用于特定情况的机械传动。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连杆机构,包括第一连杆、第二连杆和导滑件,第一连杆的一端具有第一回转中心,第二连杆的一端具有第二回转中心,第一回转中心与第二回转中心位于同一轴线,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均与导滑件连接,导滑件能够沿预设路径滑动,预设路径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路径和第二路径,第一路径与第二路径呈夹角设置,当导滑件在第一路径上滑动时,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均绕轴线转动,当导滑件在第二路径上滑动时,第一连杆绕轴线转动,第二连杆处于静止状态。
进一步地,第一连杆上设置有第一槽孔,第二连杆上设置有第二槽孔,导滑件能够在第一槽孔和第二槽孔内滑动。
进一步地,第一槽孔和第二槽孔均为腰型孔。
进一步地,第一槽孔和第二槽孔的宽度相同,导滑件呈柱状,导滑件分别与第一槽孔和第二槽孔配合。
进一步地,第一连杆的长度大于第二连杆的长度。
进一步地,当导滑件在第一路径上滑动时,第一连杆的转动速度小于第二连杆的转动速度。
进一步地,第一连杆设置有转动轴,转动轴从第一回转中心向第二回转中心延伸,第二回转中心设置有圆孔,转动轴与圆孔相互配合。
进一步地,夹角在90度至180度的范围内。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所述的连杆机构具有以下优势:
本发明所述的连杆机构,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均与导滑件连接,当导滑件在第一路径上滑动时,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均绕轴线转动,当导滑件在第二路径上滑动时,第一连杆绕轴线转动,第二连杆处于静止状态。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所述的连杆机构由于采用了分别与导滑件连接的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以及由导滑件滑动的第一路径和第二路径,所以能够实现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形成不同的运动轨迹,从而使得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完成特定的机械传动,运动可靠,零件少,实用高效。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连杆装置,结构简单,运动可靠,零件少,能够完成复杂轨迹的运动,以适用于特定情况的机械传动,稳定实用。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连杆装置,包括容置盒和如上述的连杆机构,容置盒的侧面设置有轨道槽,导滑件滑动设置于轨道槽内,轨道槽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轨道槽和第二轨道槽,第一轨道槽与第二轨道槽呈夹角设置,当导滑件在第一轨道槽上滑动时,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均绕轴线转动,当导滑件在第二轨道槽上滑动时,第一连杆绕轴线转动,第二连杆处于静止状态。
进一步地,轨道槽的数量为两个,两个轨道槽相对设置于容置盒的两侧,导滑件依次穿过一个轨道槽、第一连杆、第二连杆和另一个轨道槽。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所述的连杆装置具有以下优势:
本发明所述的连杆装置,包括连杆机构,结构简单,运动可靠,零件少,能够实现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形成不同的运动轨迹,从而使得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完成特定的机械传动,实用高效,稳定耐用。
所述连杆装置与上述连杆机构相对于现有技术所具有的优势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附图说明
构成本发明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连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空调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连杆装置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空调器中导风门分别与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空调器处于关闭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空调器处于制热模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空调器处于制冷模式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连杆装置;100-连杆机构;110-第一连杆;111-第一回转中心;112-第一端部;113-第一槽孔;114-连接部;115-转动轴;116-第二端部;130-第二连杆;131-第二回转中心;132-第三端部;133-第二槽孔;134-联结部;135-圆孔;136-第四端部;150-导滑件;200-容置盒;210-轨道槽;211-第一轨道槽;213-第二轨道槽;30-空调器;310-导风门;320-出风口;330-驱动电机。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发明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
实施例
请参照图1,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连杆装置10,用于实现特定的机械传动,适用于电子机械设备,例如风扇、电子门或者空调器。其结构简单,运动可靠,零件少,能够完成复杂轨迹的运动,以适用于特定情况的机械传动,稳定实用。该连杆装置10包括容置盒200和连杆机构100。连杆机构100安装于容置盒200内,容置盒200对连杆机构100起到限位作用,连杆机构100用于完成特定的机械传动。
请参照图2,本实施例中,以连杆装置10适用于空调器30为例,作具体说明。空调器30包括导风门310和驱动电机330,连杆装置10与导风门310连接,驱动电机330通过连杆装置10带动导风门310运动。空调器30设置有出风口320,导风门310用于打开或者封闭出风口320。连杆装置10能够带动导风门310进行运动,从而实现导风门310的转向,进而满足空调器30关闭或制冷或制热的导风角度要求。在关闭状态下,导风门310将出风口320完全封闭;在制冷模式下,导风门310旋转到与地面平行的角度附近,导引冷风吹向空中,使冷气逐渐下沉,均匀降低室内温度;而在制热模式下,导风门310旋转到与地面垂直的角度附近,导引热风吹向地面,尽量使暖气下沉,温暖用户的腿脚,以此来提高空调器30的舒适性,增加用户的体验感。
请参照图3,连杆机构100包括第一连杆110、第二连杆130和导滑件150。其中,第一连杆110的长度大于第二连杆130的长度。第一连杆110的一端具有第一回转中心111,第二连杆130的一端具有第二回转中心131,第一回转中心111与第二回转中心131位于同一轴线,第一连杆110和第二连杆130均可绕该轴线发生转动。第一连杆110和第二连杆130均与导滑件150连接,第一连杆110、导滑件150和第二连杆130均可作为主动件,使得整个连杆机构100发生运动。容置盒200的侧面设置有轨道槽210,导滑件150滑动设置于轨道槽210内,并选择性地在轨道槽210内滑动。
轨道槽210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轨道槽211和第二轨道槽213。第一轨道槽211与第二轨道槽213呈夹角设置,该夹角在90度至180度的范围内。本实施例中,夹角为135度,能够实现导滑件150在第一轨道槽211和第二轨道槽213之间的平稳过渡。在其它实施例中,第一轨道槽211与第二轨道槽213所呈的夹角可以为90度,也可以为180度。值得注意的是,轨道槽210的轨迹即为导滑件150运动的预设路径,第一轨道槽211的轨迹即为第一路径,第二轨道槽213的轨迹即为第二路径。
本实施例中,轨道槽210的数量为两个,两个轨道槽210相对设置于容置盒200的两侧,导滑件150依次穿过一个轨道槽210、第一连杆110、第二连杆130和另一个轨道槽210,以使得导滑件150的滑动更加平稳。但并不仅限于此,对轨道槽210的数量不作具体限定。
当导滑件150在第一轨道槽211上滑动时,第一连杆110和第二连杆130均绕轴线转动,且第一连杆110的转动速度小于第二连杆130的转动速度。当导滑件150在第二轨道槽213上滑动时,第一连杆110绕轴线转动,第二连杆130处于静止状态,导风门310绕第二连杆130远离第二回转中心131的一端转动。
本实施例中,第一连杆110为主动件,空调器30中的驱动电机330带动第一连杆110转动,第一连杆110带动导滑件150在轨道槽210内运动,导滑件150带动第二连杆130转动,从而实现整个连杆机构100的运动。
第一连杆110上设置有第一槽孔113,第二连杆130上设置有第二槽孔133。导滑件150穿过第一槽孔113和第二槽孔133,导滑件150能够在第一槽孔113和第二槽孔133内滑动。本实施例中,第一连杆110通过第一槽孔113的侧壁带动导滑件150沿轨道槽210发生运动,导滑件150通过第二槽孔133的侧壁带动第二连杆130发生运动。
值得注意的是,第一槽孔113和第二槽孔133均为腰型孔,便于导滑件150的滑动。第一槽孔113和第二槽孔133的宽度相同,导滑件150呈柱状,导滑件150分别与第一槽孔113和第二槽孔133配合。
本实施例中,当导滑件150在第二轨道槽213上滑动时,第二槽孔133的延伸方向与第二轨道槽213的方向相同,在此过程中,导滑件150不会对第二槽孔133的侧壁施加压力,因此第二连杆130不会发生运动。
本实施例中,第一连杆110设置有转动轴115,转动轴115从第一回转中心111向第二回转中心131延伸,第二回转中心131设置有圆孔135,转动轴115与圆孔135相互配合,从而实现第一连杆110和第二连杆130能够发生同轴转动。
请参照图4,本实施例中,第一连杆110远离第一回转中心111的一端与导风门310的一端连接,第二连杆130远离第二回转中心131的一端与导风门310的另一端连接。
第一连杆110包括第一端部112、连接部114和第二端部116。第一端部112通过连接部114与第二端部116连接,第一回转中心111设置于第一端部112上。第二端部116呈弧状,且从连接部114向第一端部112弯曲延伸。第一槽孔113设置于连接部114上,连接部114与导滑件150连接。第二端部116与导风门310铰接,本实施例中,导风门310设置有腰型孔,第二端部116的端头呈柱状,且滑动设置于腰型孔内,以实现导风门310相对于第一连杆110发生位移和旋转,从而完成导风门310的转向。
第二连杆130包括第三端部132、联结部134和第四端部136。第三端部132通过联结部134与第四端部136连接,第二回转中心131设置于第三端部132上。第四端部136呈弧状,且从联结部134向第三端部132弯曲延伸。第四端部136的弧长小于第二端部116的弧长,以使得第四端部136静止后第二端部116还能绕第一回转中心111继续转动,从而使得导风门310绕第四端部136转动。第二槽孔133设置于联结部134上,联结部134与导滑件150连接。第四端部136与导风门310铰接。
请结合参照图5、图6和图7,在空调器30处于关闭状态时,导滑件150位于第一轨道槽211远离第二轨道槽213的一端,导风门310封闭出风口320。在空调器30处于制热模式时,导滑件150位于第一轨道槽211与第二轨道槽213交叉处,导风门310旋转到与地面垂直的角度附近。在空调器30处于制冷模式时,导滑件150位于第二轨道槽213远离第一轨道槽211的一端,导风门310旋转到与地面平行的角度附近。
在空调器30从关闭状态切换到制热模式的过程中,驱动电机330带动第一连杆110正向转动,第一连杆110带动导滑件150沿第一轨道槽211向靠近第二轨道槽213的一端滑动,导滑件150带动第二连杆130发生转动,第一连杆110和第二连杆130同步转动,第二连杆130的转动速度大于第一连杆110的转动速度,导风门310在第一连杆110和第二连杆130的共同作用下发生转动,直到导风门310旋转到与地面垂直的角度附近。
在空调器30从制热模式切换到制冷模式的过程中,驱动电机330带动第一连杆110正向转动,第一连杆110带动导滑件150沿第二轨道槽213向远离第一轨道槽211的一端滑动,由于第二槽孔133的延伸方向与第二轨道槽213的方向相同,所以在此过程中导滑件150不会带动第二连杆130运动,第二连杆130始终处于静止状态,导风门310在第一连杆110的作用下以第四端部136为圆心发生转动,直到导风门310旋转到与地面平行的角度附近。
在空调器30从制冷模式切换到制热模式的过程中,驱动电机330带动第一连杆110反向转动,第一连杆110带动导滑件150沿第二轨道槽213向靠近第一轨道槽211的一端滑动,由于第二槽孔133的延伸方向与第二轨道槽213的方向相同,所以在此过程中导滑件150不会带动第二连杆130运动,第二连杆130始终处于静止状态,导风门310在第一连杆110的作用下以第四端部136为圆心发生回转,直到导风门310旋转到与地面垂直的角度附近。
在空调器30从制热模式切换到关闭状态的过程中,驱动电机330带动第一连杆110反向转动,第一连杆110带动导滑件150沿第一轨道槽211向远离第二轨道槽213的一端滑动,导滑件150带动第二连杆130发生转动,第一连杆110和第二连杆130同步转动,第二连杆130的转动速度大于第一连杆110的转动速度,导风门310在第一连杆110和第二连杆130的共同作用下发生回转,直到导风门310封闭出风口320。
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连杆机构100,第一连杆110和第二连杆130均与导滑件150连接,当导滑件150在第一路径上滑动时,第一连杆110和第二连杆130均绕轴线转动,当导滑件150在第二路径上滑动时,第一连杆110绕轴线转动,第二连杆130处于静止状态。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所述的连杆机构100由于采用了分别与导滑件150连接的第一连杆110和第二连杆130以及由导滑件150滑动的第一路径和第二路径,所以能够实现第一连杆110和第二连杆130形成不同的运动轨迹,从而使得第一连杆110和第二连杆130完成特定的机械传动,运动可靠,零件少,实用高效,使得连杆装置10稳定实用,自动化程度高。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