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有自动截止功能的快插接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015827发布日期:2018-07-24 23:32阅读:287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新能源汽车内的部件,尤其是涉及一种带有自动截止功能的快插接头。



背景技术:

新能源电动汽车,完全采用零排放、零污染、纯绿色的可再生的电力能源,能源效率高,来源多样化。新能源电动汽车的研究表明,其能源利用效率已超过汽油机汽车,特别是在城市运行时,汽车走走停停,行驶速度不高,新能源电动汽车更加适宜。新能源电动汽车停止时不消耗电量,在制动过程中,电动机还可以自动转化为发电机,实现减速制动时能量的回收利用,另一方面,新能源电动汽车的应用可有效地减少对石油资源的依赖。向蓄电池充电的电力可以由煤炭、天然气、水力、核能、太阳能、风力、潮汐等能源转化而来,除此之外,如果夜间向蓄电池充电,还可以避开用电高峰,有利于电网均衡负荷,减少费用。现国内大力发展新能源电动汽车。

新能源电动汽车的组成包括:电力驱动及控制系统、驱动力传动等机械系统、完成既定任务的工作装置等。电力驱动及控制系统是电动汽车的核心,也是区别于内燃机汽车的最大不同点。电力驱动及控制系统由驱动电动机、电源和电动机的调速控制装置等组成。电动汽车的其他装置基本与内燃机汽车相同。

电池为电动汽车的驱动电动机提供电能,电动机将电源的电能转化为机械能。目前,蓄电池存在充电速度慢的问题。若电动汽车需要跑长途,蓄电池内的电量不足,若中途为蓄电池充电则耽误时间过长。现考虑直接为电动汽车更换蓄电池,本发明涉及的带有自动截止功能的快插接头,即用于蓄电池与电动汽车之间的连接。若采用传统的螺纹连接加塑料密封带等形式实现连接,此结构存在着更换会很不方便,而且螺纹拧进转出次数多了,会引起管路泄漏。又因为蓄电池与电动汽车之间连接后还涉及到冷却液的循环。若接头之间的插拔使得冷却液流出,长期使用后,使得冷却液剩余量不足,导致车辆受损。因此,现针对上述问题设计一款带有自动截止功能的快插接头,确保结构在插拔过程中,阀口能立刻关上,避免冷却液的流出。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带有自动截止功能的快插接头,可以实现快速插拔,且具有自动截止阀功能的结构形式,有效避免了经常需要将螺纹接头拧进转出带来的困扰,且使用寿命比原来增加了数倍。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带有自动截止功能的快插接头,包括插拔连接的公接头与母接头,所述的母接头包括固定板、安装在固定板上的尾件与固套在尾件外的母头本体,所述的尾件中空且头部设有供流体通过的通孔,所述的尾件上方设置上大下小的、圆台结构的抵件,所述的母头本体的内壁面设置一圈凸起,所述的凸起下端面为倾斜面且不高于抵件顶面的所在位置,所述的尾件的头部外套设有连接弹性元件的密封件,所述的密封件在弹性件的作用下抵在凸起下端面与抵件外侧面之间处于密封状态,所述的公接头包括可插入母头本体内的公头本体、以及通过弹性元件安装在公头本体内的阀芯,所述的公头本体的下端开口可供抵件穿过,所述的阀芯的下端为圆台状结构且外侧面安装有第一密封圈;所述的公接头插入母接头的母头本体内,所述的母头本体与密封件接触并将密封件下压,同时抵件将作用在阀芯上将阀芯上顶,此时公接头、母接头导通。

本发明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的密封件为圆管状结构,密封件的外侧面安装有第二密封圈,所述的密封件的内侧面安装第三密封圈,所述的密封件内置第一弹簧与尾件接触,第一弹簧将密封件顶起。

本发明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的公头本体的外壁面设置一圈凹陷,所述的凹陷的上方设置有一圈挡环。

本发明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的母头本体外表面的上端设置凸边,所述的凸边的下方规则排列有多个槽口,多个槽口排列在同一个水平面上,所述的槽口内安装钢珠,所述的公头本体插入母头本体内,母头本体的上端面与挡环接触,钢珠将嵌入凹陷,此时公头本体与母头本体连接被锁定。

本发明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的母头本体外侧面套设有中部限位环、头部限位环,所述的中部限位环固定在母头本体外侧面的中部,所述的头部限位环卡接在中部限位环的上方,所述的头部限位环与中部限位环之间设置有第二弹簧,所述的头部限位环内壁面上端设置与凸边相适应的凹槽,所述的头部限位环将卡接凸边、中部限位环之间,在外力作用下头部限位环可向下移动、压缩第二弹簧,此时槽口将与凹槽对应,位于槽口内的钢珠可向外移动到凹槽,此时公头本体可从母头本体中抽出。

本发明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的尾件为上小下大的阶梯管状结构,尾件按外径的不同可分为底座、中管与上管,所述的中管上部穿出固定板,所述的中管的上部外表面设置有外螺纹,所述的母头本体内壁面的下端设置内螺纹,所述的母头本体与尾件螺纹连接。

本发明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的上管的顶面为锥面结构且在锥面结构上开设多个通孔。

本发明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的固定板上设置阶梯孔,所述的底座、中管下端安装在固定板内。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首先本发明是采用插拔连接的公接头与母接头,可以实现快速插拔。尾件中空且头部设有供流体通过的通孔,尾件上方设置上大下小的、圆台结构的抵件,母头本体的内壁面设置一圈凸起,凸起下端面为倾斜面且不高于抵件顶面的所在位置,密封件在弹性件的作用下抵在凸起下端面与抵件外侧面之间。因设置凸起,且凸起下端面为倾斜面,设置抵件为上大下小的、圆台结构的抵件,在密封件作用下,非使用状态下,这部分结构处于非常好的密封状态。公接头包括可插入母头本体内的公头本体、以及通过弹性元件安装在公头本体内的阀芯,公头本体的下端开口可供抵件穿过,阀芯的下端为圆台状结构且外侧面安装有第一密封圈。在公头本体、阀芯、密封圈的作用下,公接头也处于非常好的密封状态。公接头插入母接头的母头本体内,母头本体与密封件接触并将密封件下压,同时抵件将作用在阀芯上将阀芯上顶,此时公接头、母接头导通。本发明在公接头、母接头连接时,密封件移动的位移始终与阀芯移动的位移保持相同,也就是说母接头在插拔过程中、在非密闭状态时,公接头也是非密闭状态,公接头、母接头依旧保持导通。而一旦母接头内的密封件移动到位,使得母接头为密闭状态,公接头也同步进入密闭状态。确保公接头、母接头在插拔过程中,阀口能立刻关上,避免冷却液的流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装配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公接头的剖视图;

图3为母接头的剖视图;

图4为公接头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5为母接头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详细的说明。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如图1至图5所示:带有自动截止功能的快插接头,包括插拔连接的公接头与母接头,母接头包括固定板1、安装在固定板1上的尾件2与固套在尾件2外的母头本体3,尾件2中空且头部设有供流体通过的通孔4,尾件2上方设置上大下小的、圆台结构的抵件5,母头本体3的内壁面设置一圈凸起6,凸起6下端面为倾斜面且不高于抵件5顶面的所在位置,尾件2的头部外套设有连接弹性元件的密封件7,密封件7在弹性件的作用下抵在凸起6下端面与抵件5外侧面之间处于密封状态,公接头包括可插入母头本体3内的公头本体8、以及通过弹性元件安装在公头本体8内的阀芯9,公头本体8的下端开口可供抵件5穿过,阀芯9的下端为圆台状结构且外侧面安装有第一密封圈10;公接头插入母接头的母头本体3内,母头本体3与密封件7接触并将密封件7下压,同时抵件5将作用在阀芯9上将阀芯9上顶,此时公接头、母接头导通。

密封件7为圆管状结构,密封件7的外侧面安装有第二密封圈21,密封件7的内侧面安装第三密封圈22,密封件7内置第一弹簧23与尾件2接触,第一弹簧23将密封件7顶起。在密封件7的外侧面、内侧面分别安装第二密封圈21、第三密封圈22,确保密封件7与母头本体3接触面的密封性良好,密封件7与尾部接触面的密封性良好。

公头本体8的外壁面设置一圈凹陷31,凹陷31的上方设置有一圈挡环32。设置挡环32避免公头本体8、母头本体3过度装配。

母头本体3外表面的上端设置凸边41,凸边41的下方规则排列有多个槽口42,多个槽口42排列在同一个水平面上,槽口42内安装钢珠43,公头本体8插入母头本体3内,母头本体3的上端面与挡环32接触,钢珠43将嵌入凹陷31,此时公头本体8与母头本体3连接被锁定。设置槽口42与钢珠43,配合公头本体8上的凹陷31,在公接头、母接头安装后,通过钢珠43与凹陷31的作用,将两者位置锁定,装配稳定。

母头本体3外侧面套设有中部限位环51、头部限位环52,中部限位环51固定在母头本体3外侧面的中部,头部限位环52卡接在中部限位环51的上方,头部限位环52与中部限位环51之间设置有第二弹簧53,头部限位环52内壁面上端设置与凸边41相适应的凹槽54,头部限位环52将卡接凸边41、中部限位环51之间,在外力作用下头部限位环52可向下移动、压缩第二弹簧53,此时槽口42将与凹槽54对应,位于槽口42内的钢珠43可向外移动到凹槽54,此时公头本体8可从母头本体3中抽出。在安装后,公接头、母接头要拆卸时,则通过外力将头部限位环52向下移动,钢珠43可以脱离凹陷31,从而成功将公接头从母接头中抽出。

尾件2为上小下大的阶梯管状结构,尾件2按外径的不同可分为底座61、中管62与上管63,中管62上部穿出固定板1,中管62的上部外表面设置有外螺纹,母头本体3内壁面的下端设置内螺纹,母头本体3与尾件2螺纹连接。尾件2结构的设置,确保尾件2与固定板1的稳定连接,以及尾件2与母头本体3的稳定连接。

上管63的顶面为锥面结构且在锥面结构上开设多个通孔4。通孔4供液体通过,实现导通。

固定板1上设置阶梯孔,底座61、中管62下端安装在固定板1内。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