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油活塞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608985发布日期:2018-10-09 20:08阅读:149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储油活塞,尤其是用于能够电子调节滑动率的车辆制动设备的液压总成的压力介质储存器。



背景技术:

这样的储油活塞例如从de10135544a1中已知。这种已知的储油活塞具有空心柱筒状构造的活塞杆,储油活塞通过该活塞杆可以移动地容纳在并且被轴向引导在缸筒中。在该活塞杆的一个端部处形成活塞底部。活塞底部覆盖了空心柱筒状的活塞杆的开口横截面,并且因此形成储油活塞的端侧,该端侧朝向储油活塞的周围环境并且能够施加压力介质。

这种构造的压力介质储存器使用在能够电子调节滑动率的车辆制动设备中,以便在制动压力调节的情况下缓冲从车轮制动器释放的压力介质。该压力介质储存器前置于压力发生器,压力发生器在后续给制动回路提供经缓冲的压力介质,以用于新的压力建立,或者在制动过程结束后使不需要的压力介质容积返回到储备容器中。

不利的是,压力介质可能含有杂质。如果涉及高硬度的颗粒(例如金属屑),则这些颗粒可能损坏布置在储油活塞的周部上的密封环和/或引导环。此外,进入彼此可以相对移动的构件之间的缝隙中的颗粒可能会阻塞这种相对移动,并且因此在极端情况下引发系统故障。后者也可能发生在调节制动压力的部件处,这些部件布置在压力介质储存器下游或被从压力介质储存器供给压力介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优点

相应地,根据本发明的储油活塞具有的优点是,可以将颗粒从不纯的压力介质中分离出来,而不必为此使用单独的过滤装置。通过省去过滤装置,在被接触的压力介质系统中较少出现流动损失,并且因此可以实现较高的压力介质通过量或较高的压力建立动态。本发明所基于的手段增加了压力介质系统的稳健性,不会造成额外的部件成本或组装成本,并且可以成本低廉地表现。

根据本发明,储油活塞的活塞底部设有具有通向活塞底部端侧的开口的盲孔形凹槽,其中该凹槽的横截面在开口的区域中的尺寸小于在凹槽的与开口相对的基底处的尺寸。换句话说,该凹槽的横截面沿其开口的方向减缩或形成底切。通过根据本发明所设计的凹槽,流过压力介质储存器的压力介质在压力介质通过压力介质储存器的途中被偏转,并且由于有效流动力而与包含在压力介质中的颗粒分离。

从下述的说明中得出本发明的其它优点或有利的改型方案。

通过一种凹槽可以实现从压力介质中特别有效地分离颗粒,该凹槽在其横截面中阶梯状构造,并且该凹槽具有在周向方向上环绕的和伸入到凹槽内部中的至少一个肩部。流向凹槽的压力介质因此在凹槽的基底处、在通往凹槽的周侧的壁的过渡部处、在从该壁通往肩部的过渡部处并且最终在从肩部通往开口的过渡部处多次偏转,使得在流动方向上看来,所包含的颗粒积聚在肩部下方的环绕壁的区域中,并且已经沉积在那里的颗粒不会被压力介质流夹带。

利用在凹槽的肩部和基底之间的、在储油活塞的纵轴线上所观察到的距离的长度,可以确定颗粒容纳容积。

通过构造在凹槽底部处的流动引导装置,可以在流入到压力介质储存器中的压力介质第一次偏转时促进流动引导。在此,一种流动转向优选于突然的直角流动转向,因为该流动转向减小了储油活塞的机械负载,并且使流动的不被期望的湍流最小化。

当储油活塞被构造为一件式的构件和/或由塑料制成时,尤其能够成本低廉地制造储油活塞。然而原则上也能够设想由多个活塞部件构成的储油活塞。

附图说明

在附图中示出且在接下来的说明书中详细阐释本发明的实施例。

图1在纵剖图中示出具有根据本发明构造的储油活塞的压力介质储存器。

具体实施方式

图1中所示的压力介质储存器10包括存储壳体11,存储壳体具有被构造该存储壳体处的用于储油活塞14的柱筒状的容纳部12。容纳部12以盲孔状构造,并且具有位于存储壳体11内部的闭合端部。在闭合端部处,例如相互平行延伸的两个供应通道16、18汇接到容器12中,其中通过一个供应通道16使得压力介质流向压力介质储存器10,并且通过另一个供应通道18使得压力介质从压力介质储存器10中流出。

在容纳部12中,储油活塞14在其纵轴线l的方向上能够轴向移动。为此,引导环20和密封环22例如分别被布置在储油活塞14的外周处的相应的环槽内。从而,储油活塞14使得可加载压力介质加载的压力介质腔24相对于没有压力介质的弹簧腔26分离。在弹簧腔26中设置有复位弹簧28,该复位弹簧沿着使压力介质腔24的容积最小化的方向操纵储油活塞14。螺旋弹簧例如用作复位弹簧28。螺旋弹簧不可见地支撑在其背离于储油活塞14的端部处。

储油活塞14具有空心柱筒状的活塞杆30,复位弹簧28部分伸入到活塞杆的中空内部中。此外,储油活塞14在活塞杆30的一端处具有覆盖该活塞杆的活塞底部32。活塞底部封闭活塞杆30的开放横截面并且具有面向压力介质腔24的端侧34。复位弹簧28利用其第二端部作用在活塞底部32的相对于端侧34的后侧36处。

根据本发明,在活塞底部32处存在口袋形或盲孔形的凹槽38。该凹槽38在周侧闭合并且具有朝向压力介质腔24定向的开口40。凹槽38在横截面中被构造成使得在凹槽38的开口40的区域中的横截面的尺寸小于与开口相对的在凹槽38的基底处的横截面的尺寸。

凹槽38的横截面在此有利地构造成阶梯状。例如借助于从凹槽38的基底轴向走出的环绕的柱筒壁展示这一点,该柱筒壁在与凹槽38基底的轴向间距中以一种半径过渡到基本上径向定向的肩部42中。凹槽38的开口40由肩部42的内周限定,其中在实施例中,从肩部42通往凹槽38开口40的过渡部构造成直角。

此外,在凹槽38的基底处形成流动引导装置44。装置44位于凹槽38的基部的中心,并且轴向伸入到凹槽38的内部中。限定该引导流动的装置44的周壁是锥形倾斜的,使得流动引导装置44朝向凹槽38的内部截锥状地缩小。

所阐释的储油活塞14是单件式的构件。这样的构件可以尤其成本低廉地在注塑技术上制造,特别是由塑料制造。然而与此不同的是,根据本发明的储油活塞14当然也可以由多个活塞部件构成。优选地,在此第一活塞构件可以具有在周侧闭合的凹槽38,而第二活塞构件表示活塞杆30并且与第一活塞构件固定连接。还能够考虑的是,储油活塞14或储油活塞14的活塞构件在注塑技术上由金属制成,在成型技术上由金属片制成和/或通过切削方法制成。

储油活塞14的活塞底部32中的所描述的凹槽38造成:流向压力介质储存器的压力介质在凹槽38的基底处接触到流动引导装置44并且从该装置径向向外偏转。压力介质流在围绕凹槽38的壁处第二次(这次在图1中向上)偏转。压力介质流从那里到达肩部42,该肩部将压力介质流再一次径向向内偏转,直到压力介质流最后穿过开口40进入到导出压力介质的通道18中。

压力介质流在其穿过压力介质储存器10的途中的所阐释的多次偏转造成径向力,该径向力使得包含在压力介质中的颗粒直向着围绕凹槽38的壁挤压。颗粒在那里与压力介质分离,其中特别是凹槽38的肩部42防止颗粒被压力介质流夹带。据此,从压力介质储存器10中流出被清除了颗粒的压力介质,并且储油活塞14在压力介质储存器10中的引导部(如以及在其余情况中后置于压力介质储存器10的控制压力的部件)被更好地保护免受由颗粒造成的损伤或免受提前的磨损。

当然,在不脱离本发明所基于的思想的情况下,能够考虑对所描述的实施例进行改变或补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