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闭式架子固定夹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334318发布日期:2018-09-04 21:22阅读:224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是关于一种用于固定架子的开闭式架子固定夹,具体来说,是关于能够简便地对架子安装及解体,并能够对柱状物(post)简便又稳定地捆扎的开闭式架子固定夹。



背景技术:

通常,相互固定交叉的2-3个管子或在管子上安装架子等时使用固定夹(clamp)。这种固定夹按照固定夹夹紧管子的不同方法可以区分为螺丝型和杠杆型。大体上,螺丝型的把持力较强的反面其缺点是安装方法略有不便,相比而言杠杆型则是安装方法简便的反面存在把持力较弱的缺点。

图1是以往使用的杠杆型固定夹的一例,介绍了韩国公开实用新型第20-2009-7325号中介绍的架子固定装置。

前述架子固定装置的特征在于其构成包含了本体部100,其内侧面形成包裹住支撑架20外侧面一部分的第1密合凹槽120,外侧面形成固定架子框架15的折曲片110;包含了与前述本体部100能够回动结合的开闭部200,其内侧面形成包裹住支撑架20外侧面剩余部分的第2密合凹槽210,外侧面形成凸出台阶220;包含了由夹在前述凸出台阶220而固定开闭部200的固定拉手310,以及,分别与前述固定拉手310和前述本体部100能够回动结合的拉手连接部320所构成的固定部300。

该等架子固定装置的安装方法是,在前述本体部100和开闭部200包裹支撑架20外周面的状态下,在凸出台阶220间夹住拉手连接部320后将固定拉手310进行回转,则固定拉手310的挂接部314落入前述凸出台阶220的陷没部220a,令前述本体部100和开闭部200得以相互坚固地结合。

此时,前述挂接部314形成偏心结构,前述本体部100和开闭部200的把持力与前述挂接部314的偏心距离(eccentricdistance)成正比。

但是这种结构的架子固定装置如图1所示,在支撑架20上安装的状态下,由于固定拉手310向开闭部200外侧突出,因此在使用过程中存在其他物品被前述固定拉手310绊住的顾虑,这样的话则前述固定拉手310与使用人的意志无关地被掀开,导致本体部100和开闭部200相互开放的可能性较高。

而且,前述本体部100和开闭部200仅靠固定拉手310的挂接部314和凸出台阶220的接触而获支持,整体上连接结构非常脆弱。如果为了提升前述支撑台20的把持力而加大前述挂接部314的偏心距离,则由于前述本体部100和开闭部200之间作用相应强度的反拨力,在使用过程中造成反复冲击的话,则存在固定拉手310逐渐松弛最终导致本体部100和开闭部200自行解开的顾虑。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前述以往技术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将架子简便地安装和解体,能够稳定支持并防止扭曲的开闭式架子固定夹。

而且,本发明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将架子固定夹与柱状物结合的时候能够坚固结合、容易装卸的开闭式架子固定夹。

而且,本发明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与以往发明不同的即以往发明的固定夹是由4个连接部和3个转轴(hinge)构成,但本发明是由3个连接部和2个转轴构成,生产和组装程序更简单,使用时容易装卸的开闭式架子固定夹。

作为为实现上述目的的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本发明即开闭式架子固定夹的特征在于包含了

与构成架子(1)两侧边缘的金属丝(3)相连接,并与柱状物连接的本体(100);及

在本体的一侧通过转轴连接,:包裹并固定柱状物(5)全面的固定盖子(300);及

在本体的另一侧通过转轴连接,将固定盖子向本体方向施加压力,令架子得以更稳定地固定于柱状物上的固定杠杆(500)。

此时,前述本体(100)与构成架子两侧边缘的金属丝(3)连接,并与柱状物连接,其特征在于由上下部具备可脱式插入架子的金属丝而形成的插入槽(111)的第1固定块(110)们;及

在第1固定块(110)们之间以半圆形形成的,令柱状物能够全面结合的柱状物插入部(130);及

柱状物插入部两端形成的通过转轴以铰链方式与固定盖子(300)和固定杠杆(500)连接的第2固定块(150);及

与本体的柱状物插入部结合,防止架子从柱状物上下降的垫子(170)所构成。

而且,其特征在于前述插入槽(111)前面形成金属丝固定凸起(113),即使在柱状物没有夹住的状态下也能够防止金属丝的脱离,令使用者调整架子位置时能够便利地调节位置;

第1固定块(110)的中央部更形成可插入一部分柱状物的插入部(115),与前述插入槽相连接的架子的金属丝能够紧密贴合,防止金属丝从插入槽脱离。

而且,前述固定盖子(300)通过转轴(10)连接于本体(100)的一侧,包裹并固定柱状物(5)全面,其特征在于包含了具备能够令柱状物连接的半圆形形成的柱状物插入部(311)的主体(310);及

主体一侧形成的插入于本体(100)的固定块(150)中央形成的插入部(151)并通过转轴连接于本体并能够回动的连接块(330);及

主体另一侧形成的能够插入固定杠杆(500)上形成的密合凸起,被固定杠杆拽向本体侧,令柱状物能够稳定固定的密合凹槽(350);

密合凹槽一侧形成的与固定杠杆(500)上形成的第2双重锁紧凸起相结合,被固定杠杆拽向本体侧,令柱状物能够稳定固定的第1双重锁紧凸起(370);及

与柱状物插入部连接,防止架子从柱状物上下降的垫子(390)。

而且,前述固定杠杆(500)通过转轴连接于本体(100)的另一侧,将固定盖子(300)向本体方向施加压力,令架子(1)能够更稳定地固定于柱状物(5)上,其特征在于,由主体(510)一侧形成的可插入于本体(100)的固定块(150)中央形成的插入部(151)并通过转轴连接于本体且能够回动的连接块(530);及

插入槽一侧形成的可插入于固定盖子(300)上形成的密合凹槽(350),能够将固定盖子向本体侧坚固紧密贴合,令柱状物稳定固定同时能够令固定盖子(300)与本体(100)稳定结合的密合凸起(550);及

主体上形成的连接于固定盖子(300)上形成的第1双重锁紧凸起(370),将固定杠杆拽向本体侧,令柱状物稳定固定同时令固定盖子(300)稳定地连接于本体(100),防止因外力自行解开,起到双重锁紧作用的第2双重锁紧凸起(570)所构成。

根据本发明,根据本发明的开闭式架子固定夹,其效果在于不解除柱状物的安装状态也能够将架子固定夹从柱状物上便利地安装和解体。

而且,效果还在于,将架子固定夹结合于柱状物时,由于双重的固定杠杆所以能够更坚固地结合,并能够便利地分离和结合。

即便是本发明的说明书中未具体言及的效果,如果属于根据本发明的技术特征能够期待的暂定效果,应与本发明说明书记载一视同仁。

附图说明

图1为显示以往固定夹的立体图。

图2、图3为显示本发明架子固定夹的截面图。

图4为本发明架子固定夹的横向剖视图。

图5-图7为显示本发明架子固定夹的安装过程的立体图。

图8-图9为显示本发明架子固定夹的安装状态立体图。

附图仅为为了帮助对本发明的技术思想的理解而提供的参考示例,本发明的权利范围不应局限于此。

具体实施方式

本说明书及请求项中使用的用语或用词不应以通常的或词典上的含义被局限地解释,应当立足于“发明人为了以最佳方法说明自己的发明,可以对用语概念进行合理的定义”的原则,以符合本发明的技术思想的含义和概念进行解释。

而且,本说明书中记载的实施例和附图中图示的构成,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不能代表本发明的全部技术思想,应当理解在申请本发明当时可能存在可替代的各种等同物和变形例。

对于可能会对本发明要旨造成不必要模糊的公知功能及构成的详细记述予以省略。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本发明如图3~图9所示,包含了与构成架子1两侧边缘的金属丝结合,并与柱状物结合的本体100;以及,通过转轴与本体一侧结合,包裹并固定柱状物全面的固定盖子300;以及,通过转轴与本体另一侧结合,将固定盖子向本体方向施加压力,令架子更稳定固定于柱状物上的固定杠杆500。

前述本体100与构成架子1两侧边缘的金属丝结合,并与柱状物结合,是由上下部具备可脱式插入架子金属丝而形成的插入槽111的第1固定块110

们;以及,在第1固定块110们之间以半圆形形成的,令柱状物能够全面结合的柱状物插入部130;以及,柱状物插入部两端形成的通过转轴以铰链方式与固定盖子300和固定杠杆500连接的第2固定块150;以及与本体的柱状物插入部结合,防止架子从柱状物上下降的垫子170所构成。

此时,前述插入槽111能够从架子的内部向外部与金属丝结合,并且前面形成金属丝固定凸起113,即使在柱状物没有夹住的状态下也能够防止金属丝的脱离,令使用者调整架子位置时能够便利地调节位置;第1固定块110的中央部更形成可插入一部分柱状物的插入部115,使得与前述插入槽相连接的架子金属丝紧密贴合,防止金属丝从插入槽脱离。

而且,前述垫子可以利用第1双重锁紧凸起夹紧结合或通过粘贴方式结合。

前述固定盖子300通过转轴10连接于本体100的一侧,包裹并固定柱状物5全面,是由具备能够令柱状物连接的半圆形形成的柱状物插入部311的主体310;以及,主体一侧形成的插入于本体100的固定块150中央形成的插入部151并通过转轴连接于本体且能够回动的连接块330;以及,主体另一侧形成的能够插入固定杠杆500上形成的密合凸起,被固定杠杆拽向本体侧,令柱状物能够稳定固定的密合凹槽350;以及,密合凹槽一侧形成的与固定杠杆500上形成的第2双重锁紧凸起相结合,被固定杠杆拽向本体侧,令柱状物能够稳定固定的第1双重锁紧凸起370;以及,与柱状物插入部连接,防止架子从柱状物上下降的垫子390所构成。

前述固定杠杆500通过转轴连接于本体100的另一侧,将固定盖子300向本体方向施加压力,令架子1能够更稳定地固定于柱状物5上,是由主体510一侧形成的可插入于本体100的固定块150中央形成的插入部151并通过转轴连接于本体且能够回动的连接块530;以及,插入槽一侧形成的可插入于固定盖子300上形成的密合凹槽350,能够将固定盖子向本体侧坚固紧密贴合,令柱状物稳定固定同时能够令固定盖子300与本体100稳定结合的密合凸起550;以及,主体上形成的连接于固定盖子300上形成的第1双重锁紧凸起370,将固定杠杆拽向本体侧,令柱状物稳定固定同时令固定盖子300稳定地连接于本体100,防止因外力自行解开,起到双重锁紧作用的第2双重锁紧凸起570所构成。

以上说明的本发明不应局限于陈述的实施例和附图,在不超过本发明的技术思想的范围内,可以存在各种置换、变形及变更,对此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中具备常识者均应能够知晓。

【符号说明】

100:本体110:第1固定块

111:插入槽113:金属丝固定凸起

115:柱状物插入部

130:柱状物插入部150:第2固定块

151:插入部170:垫子

300:固定盖子310:主体

311:柱状物插入部330:连接块

350:密合凹槽370:第1双重锁紧凸起

500:固定杠杆510:主体

530:连接块550:密合凸起

570:第2双重锁紧凸起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