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隧道内的供水轨道、轨交机车及相应供水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434562发布日期:2018-09-14 22:01阅读:173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轨道工程领域,尤其是一种用于隧道内的供水轨道、轨交机车及相应供水系统。



背景技术:

交通网络的不断扩张与丰富,为人们的出现带来了极大的便利。而外其中隧道、桥梁的建设,又进一步地缩短了道路距离,提高人们出行的效率。

但是,隧道的建设因其地理环境等原因,普遍存在一个问题,那就是空气的不流通,同时,因汽车尾气的排放以及汽车通过时带起的粉尘,就使得隧道内长期保持在一个高度污染的空气环境。而这在一方面,对于隧道检修人员等需要在隧道内长时间停留的人员来说,会造成极大的伤害;另一方面,隧道相对稳定的空间在长久的粉尘积压后,容易引起尘暴或火灾等险情。

无论对于除尘还是灭火,采用活水是一个有效地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发明目的在于: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在隧道环境中,及时供水的方案,以解决对于隧道环境中,用水除尘或灭灾的供水问题。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用于隧道内的供水轨道,该供水轨道包括:第一控制器、第一轨道、输水管道和供水管道,第一轨道沿隧道长度方向成环形设置;第一轨道上设置有若干供水口,每一个供水口均连接有一根供水管道,每一根供水管道的另一端连接到输水管道;每一个供水口均设置有电磁阀,每一个电磁阀均连接到第一控制器。

进一步的,输水管道平行于第一轨道,设置于所述第一轨道的顶部。

进一步的,供水轨道还包括:第二轨道,第二轨道位于隧道中部,垂直于隧道长度方向设置;第二轨道的两端分别连接到第一轨道。

进一步的,第一轨道上设置有用于供轨交机车行走的第一导轨;第二轨道上设置有用于供机车行走的第二导轨,第二导轨两端与第一导轨连通。

进一步的,第一导轨和第二导轨的横截面为‘t’形。

进一步的,第一导轨和第二导轨的横部两端靠近竖部的一侧均设置有凹槽。上述导轨的横部,即t形导轨的‘一’部,靠近竖部的一侧即横部的底侧,横部两端即非中竖部的位置。

为解决上述全部或部分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上述用于隧道内的供水轨道的轨交机车,该轨交机车包括:第二控制器、补水管道、运动机构和储水机构;运动机构连接第二控制器,运动机构用于驱动轨交机车在供水轨道上行走;补水管道一端连接到储水机构的入水口,补水管道的另一端用于与供水管道的供水口连通;补水管道上设置有第一控制阀,第一控制阀连接于第二控制器。

进一步的,运动机构形状为‘t’形;所述t形运动机构的横部两端靠近竖部的一侧分别设置有若干驱动轮,每一个驱动轮连接到驱动器,该驱动器连接于第二控制器。

进一步的,上述t形运动机构的横部两侧分别设置有至少一个滑轮。

为解决上述全部或部分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隧道内的供水系统,该系统包括上述用于隧道内的供水轨道,以及运行与该供水轨道上的轨交机车。

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在隧道内设置环形轨道,可供机车在隧道内壁侧面随意活动,沿轨道架设输水管道,并在相应区域设置供水口,可方便地为机车供水,进一步解决隧道内的用水问题。

2、在隧道中部横向设置第二轨道,便于在紧急情况时,机车可从隧道的一侧快速到达隧道的另一侧,而无需绕第一轨道半周,进而提高响应效率。

3、通过设置导轨供机车行走,在一方面,可对机车行走路径进行限制和引导,另一方面,可防止机车脱轨。

4、通过设置t形导轨,可进一步防止机车脱轨,同时,增大机车与轨道的接触,提高机车运行稳定性。

5、在导轨上设置凹槽,可进一步限定运动机构的活动范围,进而进一步防止机车脱轨。

6、将轨交机车上的补水管道口设置于机车顶部,可便于与供水口的快速对接和快速接收补水,同时以水自身重力作为供水压力,在提高补水效率的同时,有效防止水的溢出。

7、在机车运动机构上设置滑轮,将运动机构在运动过程中,与轨道的滑动摩擦代替为滚动摩擦,有效防止了对运动机构的磨损,进而延长机车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本发明将通过例子并参照附图的方式说明,其中:

图1是供水管道的结构图。

图2是图1中101区域的侧视图。

图3是图2中沿a-a’的剖视图。

图4是图1中102区域的仰视图。

图5是第一导轨/第二导轨的一个实施例。

图6是轨交机车的一个实施例。

图中,01为隧道,10为第一轨道,10a为第一导轨,10b为导轨上的凹槽,10a1为导轨横部,10a2为导轨竖部,20为第二轨道,20a为第二导轨,30为供水口,301为输水管道,302为供水管道,302a为电磁阀,41为驱动轮,42为滑轮,401a为运动机构的横部,401b为运动机构的竖部,402为补水管道,402a为补水管道的管口,403为轨交机车的腔体,404为储水机构,501为第一控制阀。

具体实施方式

本说明书中公开的所有特征,或公开的所有方法或过程中的步骤,除了互相排斥的特征和/或步骤以外,均可以以任何方式组合。

本说明书(包括任何附加权利要求、摘要)中公开的任一特征,除非特别叙述,均可被其他等效或具有类似目的的替代特征加以替换。即,除非特别叙述,每个特征只是一系列等效或类似特征中的一个例子而已。

如图1-3所示,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隧道内的供水轨道,以解决为隧道内相应对象的供水问题。该供水轨道包括:第一控制器(未示出)、第一轨道、输水管道和供水管道,第一轨道沿隧道长度方向成环形设置;第一轨道上设置有若干供水口,每一个供水口均连接有一根供水管道,每一根供水管道的另一端连接到输水管道;每一个供水口均设置有电磁阀,每一个电磁阀均连接到第一控制器。该供水轨道的工作原理为:在需要为轨交机车供水时,即轨交机车运动到供水口处时,第一控制器控制电磁阀开启,进而为轨交机车供水。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轨道沿隧道长度方向设置的跑道形状的环形,其整体均设置在隧道内部,以防止外部环境对其的腐蚀。进一步的,其包括两段沿隧道两侧壁设置的直线部,以及两段两端分别连接两直线部的弧线部。在两直线部之一或全部上,设置有若干供水口,供水口在竖直方向上贯穿第一轨道,每一个供水口均贯穿有供水管道,每一根供水管道的另一端(即入水端)连通到输水管道;在每一根供水管道靠近供水口一端,均设置有电磁阀,该电磁阀受第一控制器的控制,可开启或关闭供水管道向供水口的供水。

在一个设置输水管道的实施例中,输水管道平行于第一轨道,设置于所述第一轨道的顶部。

在一个实施例中,输水管道紧贴第一轨道设置。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输水管道固定于第一轨道顶部,以防止因水压的变化,引起输水管道的活动,进而引起管道的破裂。

在一个实施例中,供水轨道还包括:第二轨道,第二轨道位于隧道中部,垂直于隧道长度方向设置;第二轨道的两端分别连接到第一轨道。此处的隧道中部,在一个实施例中,为隧道长度的中部,或者为第一轨道在隧道长度方向上的中部位置。第二轨道两端在一个实施例中,通过焊接方式连接到第一轨道上。

如图4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轨道上设置有用于供轨交机车行走的第一导轨;第二轨道上设置有用于供机车行走的第二导轨,第二导轨两端分别与第一导轨连通。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二导轨与第一导轨的尺寸和形状一致。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第一导轨和第二导轨的横截面为t形。

如图5所示,在一个t形导轨的实施例中,第一导轨和第二导轨的横部两端靠近竖部的一侧均设置有凹槽。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两凹槽设置在导轨横部的两个末端。

如图6所示,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轨交机车,该机车运行于上述实施例中的供水轨道上。该轨交机车包括:第二控制器(未示出)、补水管道、运动机构和储水机构;运动机构连接第二控制器,运动机构用于驱动轨交机车在供水轨道上行走;补水管道一端连接到储水机构的入水口,补水管道的另一端用于与供水管道的供水口连通;补水管道上设置有第一控制阀,第一控制阀连接于第二控制器。该轨交机车的补水运行原理为:在轨交机车需要补水时,轨交机车运行到供水轨道的供水口,使补水管道的一端与供水口连通,进一步的,此处补水管道与供水口可以无缝连接,以避免水溢出。进一步的,第二控制器控制开启补水管道的第一控制阀,以控制补水管道接收供水口的供水,进而将水引入储水机构中。在一个实施例中,轨交机车包括用于驱动轨交机车行走的运动机构和其连接的腔体,储水机构设置于腔体中,储水机构选用上端开口的储水箱体。运动机构的形状为‘t’形,且尺寸与导轨的尺寸适配;所述t形运动机构的横部(即在导轨内运动部分)两端靠近竖部(连接横部与腔体的机构)的一侧分别设置有若干驱动轮,每一个驱动轮连接到驱动器,该驱动器连接于第二控制器;通过第二控制器控制驱动器工作,进而驱动运动机构带动腔体行走。补水管道贯穿运动机构的竖部,并延伸贯穿运动机构的横部。进一步的,补水管道的补水口延伸出运动机构横部的上表面,以保持与供水口的良好接触和保证连通供水口的密封性。

在一个运动机构的实施例中,t形运动机构的横部两侧分别设置有至少一个滑轮。该滑轮轴心固定于运动机构的横部,沿竖直方向设置;在机车行进过程中,该滑轮可在运动机构接触到导轨内壁时滚动,以减小摩擦。在一个实施例中,该滑轮可选用表面覆有耐磨材料层的轴承。

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用于隧道内的供水系统,该系统包括上述实施例中的用于隧道内的供水轨道,以及上述实施例中的轨交机车,该轨交机车在供水轨道上运行。

本发明并不局限于前述的具体实施方式。本发明扩展到任何在本说明书中披露的新特征或任何新的组合,以及披露的任一新的方法或过程的步骤或任何新的组合。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