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龙头式净水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832748发布日期:2018-11-07 07:30阅读:179来源:国知局
一种龙头式净水器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净水设备,具体涉及一种龙头式净水器。

背景技术

人们日常所用的自来水都普遍存在二次污染,尘埃、藻类、铁锈、和细菌等水中的悬浮污染物超标,有的蓄水池水中甚至出现肉眼可见红虫等,这种水长期作为人们日常生活用水,对人们的身体健康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人们越来越追求健康和高质量的生活体验,其中,对水的质量尤为关注。

在日常的生活中,直接饮用的水必须要求做到无菌、无害,因此需要使用高规格的净水器;而其他用途的水也要确保出水干净、安全,例如煮饭、洗菜、洗刷等用水,这就需要比较便捷的净水器。龙头式净水器,是可以直接安装且悬挂在水龙头上的微型净水装置,能直接对管道中的水进行过滤,具有出水干净、安全、富含矿物质和流速快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家庭生活中。

一般地,现有的龙头式净水器主要包括两个组成部位,分别为切换机构和过滤装置,其中,切换机构主要用于改变出水的方式,直接与水龙头连接,这样,原水可以从水龙头流到分流件中,经过分流件中的切换机构分流后,流进过滤装置中,或直接从出水口流出。但是,现有的龙头式净水器中存在以下的不足:

1、在切水过程中,需要往相应的方向操作手柄,使得手柄带动分流件中的切换机构,从而完成切换水的动作;其中,两种出水方式对应着手柄所处的两种位置,在进行切水操作时,必须要往准确的方向操作手柄才能完成操作,同时,手柄在两个不同的位置上来回变动,这样的操作不够简便,不利于行动不便者和初次使用者使用。

2、当用于驱动切水的手柄转动的幅度过小时,即手柄驱动不到位时,可能会造成净水和原水同时出水或者出水量减小的现象。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龙头式净水器,该净水器中的操作手柄能够在完成切水后自动复位,只需往同一个方向驱动操作手柄即可完成两种不同出水方式的切换,而且在切水过程中,必须要足够的驱动幅度,才能完成切水的操作,不会出现净水和原水同时出水等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龙头式净水器,包括壳体以及设置在壳体内的过滤装置、切水装置和切水驱动机构;

其中,所述切水装置包括进水件、分流件以及切水机构;所述切水机构设置在进水件和分流件之间,包括切水件、抬升件、限位件以及压缩弹簧;所述切水件包括用于封在分流件的原水进水口或净水进水口上的封水部以及多个沿着圆周方向均匀排布且竖直向下延伸的受力驱动部;所述受力驱动部的下端设有倾斜的抬升面;所述抬升件的顶端沿着圆周的方向设有多个竖直向上延伸的抬升部,下端延伸至切水驱动机构的操作手柄上;所述分流件上设有与过滤装置中的滤芯筒连通的净水进水通道;

所述限位件为空心结构,内孔中沿着圆周的方向设有多个限位部;相邻的限位部之间的间隙构成限位槽,所述抬升部和受力驱动部均延伸至限位槽中,且抬升部位于受力驱动部的正下方;所述限位部的顶端设有倾斜的转动导向面,相邻的转动导向面和抬升面的倾斜方向相同;所述压缩弹簧的下端抵紧在封水部的转动中心上,当切水件上升运动时,压缩弹簧被压缩,并对切水件施加往下的驱动力;

所述切水驱动机构包括操作手柄、固定件以及弹性复位件;其中,所述固定件固定设置壳体内;所述操作手柄包括操作端和驱动端,所述操作端延伸至壳体的外侧,所述驱动端穿过固定件延伸至分流件中;所述弹性复位件的一端固定在操作手柄的操作端上,另一端固定在固定件上;当操作手柄往切水的方向转动时,弹性复位件蓄能;当切水操作完成后,弹性复位件释放势能驱动操作手柄复位。

上述龙头式净水器的工作原理是:

一般地,原水从进水件流到分流件上,在切水件的作用下,原水从原水进水口流向原水出水口,或者从净水进水口流向净水进水通道,再流向滤芯,经过过滤后,再流出。

当需要切换出水时,转动操作手柄,使得其驱动端驱动抬升件往上移动,进行切换,当操作手柄转过一定角度后,切水操作完成,改变了出水的方式。具体地,切水的过程为:由于抬升件的抬升部和切水件的受力驱动部均位于限位槽中,且抬升部位于受力驱动部之下,所以当抬升件往上移动时,抬升部会顶在受力驱动部的抬升面上;其中,由于抬升面为倾斜的,根据受力分析,抬升部对受力驱动部的作用力垂直于抬升面,且朝着受力驱动部斜向上,从而可以分解为竖直向上的竖直分力和水平朝向受力驱动部的水平分力;但是,由于限位槽的限位,前期的受力驱动部只能竖直往上移动,直到受力驱动部位于最下端的部位的高度超过限位部位于最上端的部位的高度,此时,在水平的方向上,受力驱动部已不受限位槽的限位,但仍受到压缩弹簧往下的压力,所以随着抬升件继续往上提升,相对地,抬升部沿着倾斜的抬升面往上移动,从而驱动受力驱动部往水平的方向移动;进一步地,由于受力驱动部和抬升部均为多个,且沿着圆周的方向均匀排布,从而可以实现切水件在水平面上转动。

随着抬升件往上移动,切水件的受力驱动部从限位槽中转动到限位部的转动导向面上,由于限位件的限位部的顶端设有倾斜的转动导向面,且相邻的转动导向面和抬升面的倾斜方向相同,再在压缩弹簧的作用下,受力驱动部沿着转动导向面向下移动到下一个限位槽中,从而使得封水部在原水进水口和净水进水口之间切换。

因此,在切水的过程中,如果操作手柄的驱动幅度过小时,即转动的角度过小,受力驱动部仅仅在限位槽内向上移动,并没有越过限位部进行水平面上的转动,从而不能带动封水部转动,当操作手柄取消驱动后,在压缩弹簧的作用下,受力驱动部沿着限位槽往下移动,而封水部随着复位,封水的位置不变,即出水的方式不变。

当操作手柄完成驱动后,松开操作手柄,在弹性复位件的作用下,操作手柄复位,其原理为:由于弹性复位件的两端分别固定在操作手柄和固定件上,所以在操作手柄切水的过程中,弹性复位件逐渐变形,并储蓄势能;当松开操作手柄后,弹性复位件释放势能并开始复原,从而驱动操作手柄往与切水操作相反的方向转动,进而驱动操作手柄复位。这样,每次切换水时,只需在同一个位置上往同一个方向转动操作手柄即可,操作简单、快捷。

本发明的一个优选方案,其中,所述滤芯筒包括通过螺纹连接结构相连的上滤芯筒以及下滤芯筒,所述下滤芯筒设有延伸至分流件上的连接臂,该连接臂中设有与净水进水通道连通的过水通道;

所述壳体包括上壳体和下壳体,所述上壳体和下壳体通过卡扣固定结构共同将下滤芯筒和分流件固定于其中;所述下壳体的下端分别设有与分流件上的原水出水口连通的第一出水口和与下滤芯筒的净水出水口连通的第二出水口。

由于上滤芯筒固定于上壳体和下壳体之间,且下壳体为一体式设计,只需旋拧上滤芯筒,并将其拿走,即可对滤芯进行清洗或更换,操作十分便捷。

本发明的一个优选方案,其中,所述操作手柄和固定件之间设有沿着切水的方向转动的转动显示圈;所述转动显示圈的外缘面沿着圆周的方向上设有多个均匀排布用于显示不同的出水状态的标识;

所述上壳体上开设有用于观察转动显示圈上的标识的显示窗。由于本净水器的操作手柄可以自动复位,使用者难以从操作手柄所在的位置来判断出水的状态,所以在操作手柄完成切水的操作后,使用者可以透过显示窗来观察转动显示圈上的标识,从而判断出水的状态。

本发明的一个优选方案,其中,所述转动显示圈和操作手柄之间设有用于驱动转动显示圈往切水的方向转动的驱动结构,该驱动结构包括多个沿着转动显示圈的内壁的圆周方向均匀排布的棘条和设置在操作手柄上的驱动钩。一般地,操作手柄往切水的方向转动时,驱动钩抵在棘条的末端,从而驱动转动显示圈往切水的方向转动,使得转动显示圈上对应的标识转动至显示窗的下方,以便使用者观察。

本发明的一个优选方案,其中,所述转动显示圈和固定件之间设有用于防止转动显示圈反向转动的限位结构,该限位结构包括多个沿着转动显示圈的内壁的圆周方向均匀排布的卡槽和设置在固定件上的弹性卡扣;

所述卡槽中设有卡位面,当操作手柄进行复位转动时,弹性卡扣抵在卡位面上。

上述转动显示圈的动作原理为:由于操作手柄的驱动钩抵紧在转动显示圈的棘条上,所以转动显示圈可以随着操作手柄的转动而转动;其中,当操作手柄转过一定的角度后,切水操作完成,与此同时,相对地,固定件上的弹性卡扣也从上一个卡槽转动至下一个卡槽中,并抵紧在卡位面上。当松开操作手柄后,扭簧带动操作手柄往与切水相反的方向复位,其中,沿着与切水相反的方向,固定件的弹性卡扣固定在卡位面上,且操作手柄的驱动钩只能驱动转动显示圈往切水的方向转动,所以在操作手柄复位的过程中,转动显示圈相对固定件不动。上述结构带来的好处是,操作手柄在完成切水后自动复位,而转动显示圈在切水完成后则与固定件保持不动,从而能够提示使用者净水器实时的出水方式。

本发明的一个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弹性复位件为扭簧。

本发明的一个优选方案,其中,所述操作手柄与转动显示圈之间设有定位机构,该定位机构包括定位凹槽和定位珠;所述定位凹槽为多个,且沿着圆周的方向均匀地排布在转动显示圈的内壁上;所述定位珠横向镶嵌在操作手柄上。通过上述结构,在操作手柄复位的过程中,在扭簧的势能驱动下,定位珠从上一个定位凹槽转动到下一个定位凹槽中,进而对操作手柄进行定位,使得操作手柄复位后能够位于固定的位置上。

优选地,所述定位珠为两个,且对称地设置在操作手柄中。这样,可以使得操作手柄在复位转动的过程中更加平稳。

本发明的一个优选方案,其中,所述棘条、卡槽和定位凹槽的数量相等。

本发明的一个优选方案,其中,所述棘条和卡槽均为圆弧状结构,且均向内凹;所述棘条的一端固定在转动显示圈的内圈上,另一端斜向内延伸;所述卡槽从设有卡位面的一端由深变浅逐渐延伸至转动显示圈的内壁。通过上述结构,可以减小操作手柄在复位过程中转动的摩擦力,以及减小转动显示圈在切水的过程中转动的摩擦力,使得切水的操作更加顺畅。

本发明的一个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固定件上设有与壳体连接的固定部。

本发明的一个优选方案,其中,所述操作端的外侧固定设有操作外壳,该操作外壳上设有操作面。通过设置操作面,由于操作面的形状与操作外壳的其他部位的形状不同,这样可以为使用者提供一个操作部位的提示,简化操作。

本发明的一个优选方案,其中,所述驱动端呈扁平状,设有远程驱动面和近程驱动面;当操作手柄进行切水驱动时,绕着中心转动,切水机构的抬升件从近程驱动面滑动至远程驱动面上。

本发明的一个优选方案,其中,所述抬升部呈三角形状,顶部设有作用在抬升面上的圆弧滑动面。通过设置圆弧滑动面,使得抬升部可以更加顺畅地沿着抬升面往上移动,同时驱动受力驱动部往水平方向移动。

本发明的一个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压缩弹簧与切水件之间设有转动固定件,该转动固定件包括转动固定部和固定设置在转动固定部上的安装部;所述转动固定部设置于封水部上位于转动中心的配合槽中;所述压缩弹簧的一端环绕在安装部外并抵紧在转动固定部上。通过上述结构,在受力驱动部的驱动下,封水部可以绕着转动固定件转动,从而在原水进水口和净水进水口之间切换。

本发明的一个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分流件上设有两个进水口和两个出水口,两个进水口包括所述原水进水口和所述净水进水口,两个出水口包括原水出水口和净水过渡口;

所述原水进水口与原水出水口连通,所述净水进水口与净水过渡口连通。当原水从原水进水口流进后,直接从原水出水口流出;当原水从净水进水口流进后,从净水过渡口流向滤芯,经过过滤后再从滤芯的净水出水口流出。

本发明的一个优选方案,其中,所述限位部、受力驱动部和抬升部均为四个;所述封水部为两个,且呈180°对称设置;

所述原水进水口和净水进水口相差的角度为90°。每驱动一次,受力驱动部从上一个限位槽转动到相差90°的下一个限位槽中,同时封水部也转过90°,从而在原水进水口和净水进水口之间转换;这样,在不断的切水中,受力驱动部始终单向循环地沿着限位槽转动,同时封水部不断循环地在原水进水口和净水进水口之间交替转动。

本发明的一个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封水部的下端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中设有密封垫。

本发明的一个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分流件上设有用于安装限位件的安装孔,所述抬升件的下端往下延伸至操作手柄上。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在本发明的切水装置中,如果操作手柄的驱动幅度过小时,受力驱动部仅在限位槽内向上移动,并没有越过限位部进行水平面上的转动,从而不能带动封水部转动。当操作手柄取消驱动后,在压缩弹簧的作用下,受力驱动部沿着限位槽往下移动,而封水部随着复位,封水的位置不变,即出水的方式不变。

2、在本发明的切水装置中,必须要足够的驱动幅度,才能完成切水的操作,从而可以避免因驱动的幅度过小而导致的净水和原水同时出水等问题。

3、在切水的过程中,设置在操作手柄和固定件之间的弹性复位件发生形变,并蓄能,所以松开操作手柄后,弹性复位件释放势能并开始复原,从而驱动操作手柄往与切水相反的方向转动,使得操作手柄复位。

4、由于本发明的切水操作机构的操作手柄能够在完成切水后自动复位,所以只需往同一个方向驱动操作手柄即可完成两种不同出水方式的切换,操作更加简单、快捷。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龙头式净水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龙头式净水器的另一方向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龙头式净水器的主视图,其中,隐藏了壳体。

图4为本发明的切水装置和切水驱动机构的爆炸视图。

图5为本发明的切水机构和操作手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4中的分流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1中的切水机构的主视图。

图8为图1中的切水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9为图1中的切水机构的剖视图。

图10为图3中的限位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1为图3中的切水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2为图3中的抬升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发明的切水操作机构和切水机构的主视图。

图14为本发明的龙头式净水器的局部立体图。

图15为本发明的切水操作机构的爆炸视图。

图16-17为本发明的切水操作机构的另一方向的爆炸视图,其中,图17相对于图5隐藏了转动显示圈。

图18为图13中的转动显示圈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9为图13中的转动显示圈的俯视图。

图20-21为图13中的操作手柄的驱动端作用在切水机构的抬升件上的简图,其中,图20为近程驱动面作用在抬升件的简图,图21为远程驱动面作用在抬升件的简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很好地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不仅限于此。

参见图4-12,本实施例中的龙头式净水器,包括壳体以及设置在壳体内的过滤装置、切水装置和切水驱动机构;其中,所述切水装置包括进水件7a、分流件8a以及切水机构;所述切水机构设置于进水件7a和分流件8a之间,包括切水件1a、抬升件2a、限位件3a以及压缩弹簧4a;其中,所述切水件1a包括用于封在原水进水口8-1a或净水进水口8-2a上的封水部1-1a以及多个沿着圆周方向均匀排布且竖直向下延伸的受力驱动部1-2a;所述受力驱动部1-2a的下端设有倾斜的抬升面1-21a;所述抬升件2a的顶端沿着圆周的方向设有多个竖直向上延伸的抬升部2-1a,下端延伸至操作手柄1b上。所述限位件3a为空心结构,内孔中沿着圆周的方向设有多个限位部3-1a;相邻的限位部3-1a之间的间隙构成限位槽3-2a,所述抬升部2-1a和受力驱动部1-2a均延伸至限位槽3-2a中,且抬升部2-1a位于受力驱动部1-2a的正下方;所述限位部3-1a的顶端设有倾斜的转动导向面3-11a,相邻的转动导向面3-11a和抬升面1-21a的倾斜方向相同。

所述压缩弹簧4a的上端抵紧在进水件7a上,下端抵紧在封水部1-1a的转动中心上。当切水件1a上升运动时,压缩弹簧4a被压缩,并对切水件1a施加往下的驱动力。

参见图1-3,所述分流件8a上设有滤芯筒连通的净水进水通道,所述滤芯筒包括通过螺纹连接结构相连的上滤芯筒3c以及下滤芯筒4c,所述下滤芯筒4c设有延伸至分流件上的连接臂4-1c,该连接臂4-1c中设有与净水进水通道连通的过水通道;所述壳体包括上壳体1c和下壳体2c,所述上壳体1c和下壳体2c通过卡扣固定结构共同将下滤芯筒4c和分流件固定于其中;所述下壳体2c的下端分别设有与原水出水口连通的第一出水口2-1c和与净水出水口连通的第二出水口2-2c。

由于上滤芯筒3c固定于上壳体1c和下壳体2c之间,且下壳体2c为一体式设计,只需旋拧上滤芯筒3c,并将其拿走,即可对滤芯进行清洗或更换,操作十分便捷。

参见图4-6,所述分流件8a上设有两个进水口和两个出水口,两个进水口包括所述原水进水口8-1a和所述净水进水口8-2a,两个出水口包括原水出水口和净水过渡口8-3a;所述原水进水口8-1a与原水出水口连通,所述净水进水口8-2a与净水过渡口8-3a连通。原水从进水件7a流进分流件8a中,在切水机构的切换下,流向过滤装置或直接流出。当原水从原水进水口8-1a流进后,直接从原水出水口流出;当原水从净水进水口8-2a流进后,从净水过渡口8-3a流向滤芯,经过过滤后再从滤芯的净水出水口流出。

参见图8-12,所述抬升部2-1a呈三角形状,顶部设有作用在抬升面1-21a上的圆弧滑动面。通过设置圆弧滑动面,使得抬升部2-1a可以更加顺畅地沿着抬升面1-21a往上移动,同时驱动受力驱动部1-2a往水平方向移动。

参见图8-12,所述压缩弹簧4a与切水件1a之间设有转动固定件6a,该转动固定件6a包括转动固定部6-1a和固定设置在转动固定部6-1a上的安装部6-2a;所述转动固定部6-1a设置于封水部1-1a上位于转动中心的配合槽中;所述压缩弹簧4a的一端环绕在安装部6-2a外并抵紧在转动固定部6-1a上。通过上述结构,在受力驱动部1-2a的驱动下,封水部1-1a可以绕着转动固定件6a转动,从而在原水进水口8-1a和净水进水口8-2a之间切换。

参见图8-12,所述限位部3-1a、受力驱动部1-2a和抬升部2-1a均为四个;所述封水部1-1a为两个,且呈180°对称设置;所述原水进水口8-1a和净水进水口8-2a相差的角度为90°。每驱动一次,受力驱动部1-2a从上一个限位槽3-2a转动到相差90°的下一个限位槽3-2a中,同时封水部1-1a也转过90°,从而在原水进水口8-1a和净水进水口8-2a之间转换;这样,在不断的切水中,受力驱动部1-2a始终单向循环地沿着限位槽3-2a转动,同时封水部1-1a不断循环地在原水进水口8-1a和净水进水口8-2a之间交替转动。所述封水部1-1a的下端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中设有密封垫9a。

参见图6,所述分流件8a上设有用于安装限位件3a的安装孔10a,所述抬升件2a的下端往下延伸至操作手柄1b上。

参见图13-17,所述切水驱动机构包括操作手柄1b、固定件2b以及弹性复位件3b;其中,所述固定件2b通过固定部2-1b固定设置在壳体内;所述操作手柄1b包括操作端1-1b和驱动端1-2b,所述操作端1-1b延伸至壳体的外侧,所述驱动端1-2b穿过固定件2b延伸至分流件8a中;所述弹性复位件3b的一端固定在操作手柄1b的操作端1-1b上,另一端固定在固定件2b上。所述弹性复位件3b为扭簧,当操作手柄1b往切水的方向转动时,扭簧发生形变并蓄能;当切水操作完成后,扭簧释放势能驱动操作手柄1b复位。

参见图13-17,所述操作手柄1b和固定件2b之间设有沿着切水的方向转动的转动显示圈6b;所述转动显示圈6b的外缘面沿着圆周的方向上设有多个均匀排布用于显示不同的出水状态的标识;所述上壳体1c上开设有用于观察转动显示圈6b上的标识的显示窗1-1c。由于本净水器的操作手柄1b可以自动复位,使用者难以从操作手柄1b所在的位置来判断出水的状态,所以在操作手柄1b完成切水的操作后,使用者可以透过显示窗1-1c来观察转动显示圈6b上的标识,从而判断出水的状态。

参见图13-19,所述转动显示圈6b和操作手柄1b之间设有用于驱动转动显示圈6b往切水的方向转动的驱动结构,该驱动结构包括多个沿着转动显示圈6b的内壁的圆周方向均匀排布的棘条7b和设置在操作手柄1b上的驱动钩8b。一般地,操作手柄1b往切水的方向转动时,驱动钩8b抵在棘条7b的末端,从而驱动转动显示圈6b往切水的方向转动,使得转动显示圈6b上对应的标识转动至显示窗1-1c的下方,以便使用者观察。

参见图13-19,所述转动显示圈6b和固定件2b之间设有用于防止转动显示圈6b反向转动的限位结构,该限位结构包括多个沿着转动显示圈6b的内壁的圆周方向均匀排布的卡槽9b和设置在固定件2b上的弹性卡扣10b;所述卡槽9b中设有卡位面9-1b,当操作手柄1b进行复位转动时,弹性卡扣10b抵在卡位面9-1b上。

上述转动显示圈6b的动作原理为:由于操作手柄1b的驱动钩8b抵紧在转动显示圈6b的棘条7b上,所以转动显示圈6b可以随着操作手柄1b的转动而转动;其中,当操作手柄1b转过一定的角度后,切水操作完成,与此同时,相对地,固定件2b上的弹性卡扣10b也从上一个卡槽9b转动至下一个卡槽9b中,并抵紧在卡位面9-1b上。当松开操作手柄1b后,扭簧带动操作手柄1b往与切水相反的方向复位,其中,沿着与切水相反的方向,固定件2b的弹性卡扣10b固定在卡位面9-1b上,且操作手柄1b的驱动钩8b只能驱动转动显示圈6b往切水的方向转动,所以在操作手柄1b复位的过程中,转动显示圈6b相对固定件2b不动。上述结构带来的好处是,操作手柄1b在完成切水后自动复位,而转动显示圈6b在切水完成后则与固定件2b保持不动,从而能够提示使用者净水器实时的出水方式。

参见图13-19,所述操作手柄1b与转动显示圈6b之间设有定位机构,该定位机构包括定位凹槽11b和定位珠12b;所述定位凹槽11b为多个,且沿着圆周的方向均匀地排布在转动显示圈6b的内壁上;所述定位珠12b横向镶嵌在操作手柄1b上。通过上述结构,在操作手柄1b复位的过程中,在扭簧的势能驱动下,定位珠12b从上一个定位凹槽11b转动到下一个定位凹槽11b中,进而对操作手柄1b进行定位,使得操作手柄1b复位后能够位于固定的位置上。

所述定位珠12b为两个,且对称地设置在操作手柄1b中。这样,可以使得操作手柄1b在复位转动的过程中更加平稳。

参见图13-19,所述棘条7b、卡槽9b和定位凹槽11b的数量相等。所述棘条7b和卡槽9b均为圆弧状结构,且均向内凹;所述棘条7b的一端固定在转动显示圈6b的内圈上,另一端斜向内延伸;所述卡槽9b从设有卡位面9-1b的一端由深变浅逐渐延伸至转动显示圈6b的内壁。可以减小操作手柄1b在复位过程中转动的摩擦力,以及减小转动显示圈6b在切水的过程中转动的摩擦力,使得切水的操作更加顺畅。

参见图13-14,所述操作端1-1b的外侧固定设有操作外壳13b,该操作外壳13b上设有操作面。通过设置操作面,由于操作面的形状与操作外壳13b的其他部位的形状不同,这样可以为使用者提供一个操作部位的提示,简化操作。

参见图20-21,所述驱动端1-2b呈扁平状,设有远程驱动面1-21b和近程驱动面1-22b;当操作手柄1b进行切水驱动时,绕着中心转动,抬升件2a从近程驱动面1-22b滑动至远程驱动面1-21b上。

参见图1-17,本实施例中的龙头式净水器的工作原理为:

一般地,原水从进水件7a流到分流件8a上,在切水件1a的作用下,原水从原水进水口8-1a流向原水出水口,或者从净水进水口8-2a流向净水进水通道,再流向滤芯,经过过滤后,再流出。

当需要切换出水时,转动操作手柄1b,使得其驱动端1-2b驱动抬升件2a往上移动,进行切换,当操作手柄1b转过一定角度后,切水操作完成,改变了出水的方式。具体地,切水的过程为:由于抬升件2a的抬升部2-1a和切水件1a的受力驱动部1-2a均位于限位槽3-2a中,且抬升部2-1a位于受力驱动部1-2a之下,所以当抬升件2a往上移动时,抬升部2-1a会顶在受力驱动部1-2a的抬升面1-21a上;其中,由于抬升面1-21a为倾斜的,根据受力分析,抬升部2-1a对受力驱动部1-2a的作用力垂直于抬升面1-21a,且朝着受力驱动部1-2a斜向上,从而可以分解为竖直向上的竖直分力和水平朝向受力驱动部1-2a的水平分力;但是,由于限位槽3-2a的限位,前期的受力驱动部1-2a只能竖直往上移动,直到受力驱动部1-2a位于最下端的部位的高度超过限位部3-1a位于最上端的部位的高度,此时,在水平的方向上,受力驱动部1-2a已不受限位槽3-2a的限位,但仍受到压缩弹簧4a往下的压力,所以随着抬升件2a继续往上提升,相对地,抬升部2-1a沿着倾斜的抬升面1-21a往上移动,从而驱动受力驱动部1-2a往水平的方向移动;进一步地,由于受力驱动部1-2a和抬升部2-1a均为多个,且沿着圆周的方向均匀排布,从而可以实现切水件1a在水平面上转动。随着抬升件2a往上移动,切水件1a的受力驱动部1-2a从限位槽3-2a中转动到限位部3-1a的转动导向面3-11a上,由于限位件3a的限位部3-1a的顶端设有倾斜的转动导向面3-11a,且相邻的转动导向面3-11a和抬升面1-21a的倾斜方向相同,再在压缩弹簧4a的作用下,受力驱动部1-2a沿着转动导向面3-11a向下移动到下一个限位槽3-2a中,从而使得封水部1-1a在原水进水口8-1a和净水进水口8-2a之间切换。

因此,在切水的过程中,如果操作手柄1b的驱动幅度过小时,受力驱动部1-2a仅仅在限位槽3-2a内向上移动,并没有越过限位部3-1a进行水平面上的转动,从而不能带动封水部1-1a转动,当操作手柄1b取消驱动后,在压缩弹簧4a的作用下,受力驱动部1-2a沿着限位槽3-2a往下移动,而封水部1-1a随着复位,封水的位置不变,即出水的方式不变。

当操作手柄1b完成驱动后,松开操作手柄1b,在弹性复位件3b的作用下,操作手柄1b复位,其原理为:由于弹性复位件3b的两端分别固定在操作手柄1b和固定件2b上,所以在操作手柄1b切水的过程中,弹性复位件3b逐渐变形,并储蓄势能;当松开操作手柄1b后,弹性复位件3b释放势能并开始复原,从而驱动操作手柄1b往与切水操作相反的方向转动,进而驱动操作手柄1b复位。这样,每次切换水时,只需在同一个位置上往同一个方向转动操作手柄1b即可,操作简单、快捷。

上述为本发明较佳的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并不受上述内容的限制,其他的任何未背离本发明的精神实质与原理下所做的改变、修饰、替代、组合、简化,均应为等效的置换方式,都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