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铁路轨道自动养护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540829发布日期:2019-01-08 20:22阅读:232来源:国知局
一种智能铁路轨道自动养护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铁路养护设备,具体涉及一种智能铁路轨道自动养护装置,尤其涉及一种能够对轨道两侧的固定螺栓进行自动养护的智能铁路轨道自动养护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铁路行业的不断发展进一步的存进了轨道铺设长度的不断增加,其中在现在的轨道铺设的过程中会在枕梁上设置有固定螺栓,从而能够通过固定螺栓进一步的对轨道进行固定,从而进一步的达到固定轨道的目的,虽然通过螺栓固定的方式能够达到固定轨道的目的,但是由于日积月累风吹日晒,固定螺栓会进一步的出现生锈的问题,从而给轨道的稳定性造成严重的威胁,所以就需要对轨道的固定螺栓进行频繁的保养,其中在现在的轨道螺栓养护的过程中大多都是通过在固定螺栓上设置润滑油,从而进一步的防止固定螺栓生锈的问题,虽然通过润滑油能够解决固定螺栓的生锈的问题,但是还存在以下问题:

在对固定螺栓进行涂刷润滑油的过程中大多都是通过人工的方式进行,由于轨道铺设的距离较长的所以润滑油涂刷会进一步的增加工作量,进一步的增加了铁路维护的成本,同时通过人工的方式进行润滑油的涂刷进一步的降低了铁路维护的效率,增加了铁路维护的周期。

所以,有必要设计一种智能铁路轨道自动养护装置,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智能铁路轨道自动养护装置,在养护机体上设置有转动的第一转轮和第二转轮,从而能够通过所述第一转轮和第二转轮在所述轨道上转动从而能够进一步的带动所述养护机体在轨道上的滑动,在所述养护机体的两侧分别设置有转动的养护转轮,在养护转轮上分别设置有喷油凹槽,在所述喷油凹槽内分别设置有一个喷油孔,从而能够通过所述养护机体的滑动能够进一步的通过固定螺栓与养护转轮的触碰,能够进一步的使养护转轮自转,从而能够进一步的通过所述喷油孔喷洒润滑油,从而能够进一步的对固定螺栓进行润滑油的喷洒,从而能够进一步的达到养护固定螺栓的目的。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智能铁路轨道自动养护装置,包括有并排设置的枕梁,所述枕梁上设置有轨道,所述枕梁上分别设置有固定轨道的固定螺栓,还包括有一个养护机体,所述养护机体的两侧设置有在轨道上转动的第一转轮和第二转轮。能够通过所述第一转轮和所述第二转轮能够进一步的使所述养护机体在轨道上滑动,从而对固定螺栓进行养护。

所述养护机体内设置有一个油腔,所述养护机体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两个第二转槽,所述第二转槽内分别设置有一个在所述养护机体内转动的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上分别设置有一个养护转轮,所述养护转轮上设置有一圈呈半圆形设置的喷油凹槽,所述喷油凹槽与所述固定螺栓相对应,所述固定螺栓触动所述养护转轮转动,所述喷油凹槽内分别设置有一个喷油孔,所述养护转轮的一侧分别设置有一个控制转槽,所述控制转槽分别呈圆型设置,所述养护转轮内分别设置有一个与所述喷油孔相对应连通的第一油孔,所述控制转槽内分别设置有一个控制所述喷油孔喷油的控制头,所述控制头控制所述喷油孔和所述第一油孔的连通和闭合,所述油腔分别给所述第一油孔供油,所述养护机体的底部分别设置有一个控制所述控制头开启和闭合的控制磁头。能够在养护机体滑动的过程中,能够进一步的通过所述控制磁头对所述控制头进行控制,并且能够通过养护机体的滑动能够进一步的使固定螺栓与养护转轮发生触碰,从而能够使养护转轮自转,从而能够进一步的控制喷油孔的喷油,从而达到对固定螺栓自动喷油的目的。

所述养护机体上设置有一个支撑机体,所述支撑机体上设置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内设置有一个滑动的顶压滑块,所述顶压滑块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两个摆动的顶压杆,顶压杆的端部分别设置有一个转动的支撑转轮,所述养护机体内设置有一个带动所述顶压滑块滑动的第一电机,所述支撑转轮支撑所述养护机体的滑动。在养护机体上设置有一个支撑机体,在支撑机体上设置有摆动的顶压杆,从而能够通过所述顶压杆的摆动,能够进一步的带动支撑转轮的上下动作,从而能够进一步的通过支撑转轮对养护机体进行支撑,能够进一步的推动养护机体在地面上的滑动,从而方便对养护机体的推动。

进一步的,所述油腔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一个油泵,所述油泵上分别设置有一个第一油管,所述养护机体内分别设置有一个支撑所述第二转轴转动的第一转孔,所述第二转轴的一端分别设置有一个密封转头,所述养护机体内分别设置有一个支撑所述密封转头转动的第一转腔,所述养护转轮内分别设有一个连接腔,所述第一油孔分别与所述连接腔相对应连通,所述第二转轴上分别设置有一个与所述连接腔相对应连通的第二油孔,所述密封转头分别设置有一个与所述第二油孔相对应连通的油槽,所述养护剂内分别设置有一个与所述第一转腔相对应连通的第二油管,所述第二油管分别与所述第一油管相对应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养护机体内分别设置有一个与所述喷油孔相对应连通的第一滑槽,控制头分别包括有一个在所述第一滑槽内滑动的滑动块,所述滑动块上分别设置有一个在所述喷油孔内滑动的密封滑轴,所述密封滑轴滑动控制所述第一油孔和所述喷油孔的连通和闭合,所述第一滑槽内分别设置有一个拉紧所述滑动块滑动的第一弹簧,所述滑动块上分别设置有一个第一磁块,所述养护机体的底部分别设置有一个在所述控制转槽内滑动的支撑轴,所述支撑轴的端部分别设置有一个控制磁头,所述控制磁头分别与所述第一磁块相对应磁吸连接,所述支撑轴分别与所述固定螺栓相对应。

进一步的,所述喷油凹槽内分别设置有一个与所述喷油孔相对应的喷油盘,所述喷油盘呈喇叭形设置且分别与所述固定螺栓相对应。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凹槽设置有两个,所述养护机体内设置有一个第二滑槽,所述第一凹槽分别与所述第二滑槽相对应连通,所述顶压滑轴在所述第二滑槽内滑动,所述第一电机设置在所述第二滑槽内,所述第一电机上设置有一个第四转轴,所述第四转轴上设置有一个第一螺纹孔,所述顶压滑轴的中心位置设置有一个第一螺纹杆,所述第一螺纹杆与所述第一螺纹孔相对应啮合连接,所述顶压滑轴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两个第五转轴,所述顶压杆的一端分别设置有一个第三滑槽,所述第三滑槽呈长圆形设置,所述第三滑槽分别套装设置所述第五转轴上,所述第二凹槽内分别设置有一个连接在所述养护机体上的第三转轴,所述顶压杆分别在所述第三转轴上转动,所述顶压杆的另一端分别设置有一个第五转轴,所述第五转轴分别呈l型设置,所述支撑转轮分别在所述第五转轴上转动,所述养护机体上还设置有一个把手。

进一步的,所述养护机体的一端设置有两个转动的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轮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转轴上;

所述养护机体的另一端设置有一个转动的第六转轴,所述第二转轮分别设置在所述第六转轴的两端,所述养护机体内设置有一个驱动所述第六转轴转动的第二电机,所述养护机体内设置有支撑所述第一转轮和第二转轮转动的第一转槽。

进一步的,所述把手上设置有控制所述第二电机转动的控制按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能够通过养护机体在轨道上的滑动,在养护机体上设置有养护转轮,在养护转轮上分别设置有一圈喷油凹槽,从而能够在养护机体滑动的过程中能够进一步的使固定螺栓与养护转轮发生触碰,从而能够进一步的使养护转轮自转,在养护机体内设置油腔,从而能够使喷油孔喷洒出润滑油,从而能够进一步的利用润滑油对固定螺栓进行润滑,从而能够进一步的防止因固定螺栓生锈导致的事故问题的发生,并且能够进一步的实现对固定螺栓进行自动养护,从而能够避免了人工养护固定螺栓导致的工作量的增加,从而提高铁路养护的效率,降低铁轨的维护成本;

在养护机体上设置有一个支撑机体,在支撑机体上设置有摆动的顶压杆,在顶压杆上设置有转动的支撑转轮,从而能够通过所述顶压杆的摆动能够进一步的带动支撑转轮的上下动作,从而能够进一步的利用支撑转轮对养护机体进行支撑,从而能够进一步的方便推动养护机体的滑动,进一步方便对养护机体进行位置的调整。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智能铁路轨道自动养护装置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智能铁路轨道自动养护装置整体结构侧视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智能铁路轨道自动养护装置整体结构俯视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养护转轮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控制头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1枕梁、2轨道、3固定螺栓、4养护机体、5第一转轮、6第一转轴、7第一转槽、8第二转槽、9第二转轴、10油腔、11油泵、12第一油管、13第二油管、14养护转轮、15支撑机体、16第一凹槽、17第三转轴、18顶压滑轴、19顶压杆、20第一电机、21第四转轴、22第一螺纹杆、23第一螺纹孔、24第五转轴、25第五转轴、26支撑转轮、27第二转轮、28第六转轴、29第二电机、30把手、31喷油孔、32喷油凹槽、33连接腔、34第一转孔、35喷油盘、36第一油孔、37控制头、38第二油孔、39控制转槽、40支撑轴、41控制磁头、42第一转腔、43密封转头、44油槽、45第一滑槽、46滑动块、47第一磁块、48密封滑轴、49第一弹簧、50第二滑槽、51第三滑槽。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5所示,一种智能铁路轨道自动养护装置,包括有并排设置的枕梁1,所述枕梁1上设置有轨道2,所述枕梁1上分别设置有固定轨道2的固定螺栓3,还包括有一个养护机体4,所述养护机体4的两侧设置有在轨道2上转动的第一转轮5和第二转轮27。

在轨道2的两侧通过枕梁1上设置的固定螺栓3进行设置,在所述轨道2上设置有一个养护机体4,在所述养护机体4的两侧分别设置有转动的第一转轮5和第二转轮27,从而能够通过所述第一转轮5和所述第二转轮27的转动能够进一步的带动养护机体4在轨道2上的滑动,从而能够进一步的对轨道2两侧的固定螺栓3进行养护。

所述养护机体4内设置有一个油腔10,所述养护机体4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两个第二转槽7,所述第二转槽7内分别设置有一个在所述养护机体4内转动的第二转轴9,所述第二转轴9上分别设置有一个养护转轮14,所述养护转轮14上设置有一圈呈半圆形设置的喷油凹槽32,所述喷油凹槽32与所述固定螺栓3相对应,所述固定螺栓3触动所述养护转轮14转动,所述喷油凹槽32内分别设置有一个喷油孔31,所述养护转轮14的一侧分别设置有一个控制转槽39,所述控制转槽39分别呈圆型设置,所述养护转轮14内分别设置有一个与所述喷油孔31相对应连通的第一油孔36,所述控制转槽39内分别设置有一个控制所述喷油孔31喷油的控制头37,所述控制头37控制所述喷油孔31和所述第一油孔36的连通和闭合,所述油腔10分别给所述第一油孔36供油,所述养护机体4的底部分别设置有一个控制所述控制头37开启和闭合的控制磁头41。

在养护机体4内设置有一个油腔10,在养护机体4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一个第二转槽7,在第二转槽9内分别设置有一个第二转轴9,在第二转轴9上分别设置有一个养护转轮14,所述养护转轮14分别设置在轨道2两侧固定螺栓3的位置,所述养护转轮14分别与所述固定螺栓3相对应,所述养护转轮14呈圆盘状设置,在养护转轮14上设置有一圈喷油凹槽32,所述喷油凹槽32分别呈半圆形设置,当所述养护机体4在滑动的过程中,能够进一步的使所述养护转轮14与固定螺栓3发生碰撞,从而能够进一步的触动养护转轮14的转动,从而能够进一步的使喷油凹槽32与固定螺栓3相对应,在喷油凹槽32内分别设置有一个喷油孔31,在所述养护转轮14内分别设置有一个与所述喷油孔31相对应连通的第一油孔36,从而能够通过所述油腔10内的润滑油能够进一步的流通到所述第一油孔36内,在所述养护机体4内分别设置有一个与所述喷油孔31相对应的控制头37,从而能够通过控制头37进一步的控制所述第一油孔36和所述喷油孔31的连通和闭合,从而能够进一步的控制所述喷油孔31的喷油,在所述养护机体4的底部设置有一个控制磁头41,当所述养护机体4在滑动的过程中,能够通过所述固定螺栓3对所述养护转轮14的触碰能够进一步的触动所述养护转轮14的转动,所述控制磁头41设置在所述养护机体4的底部,从而能够进一步的通过所述控制磁铁41对所述控制头37进行进一步的控制,从而能够进一步的控制所述第一油孔36和所述喷油孔31的连通,从而能够进一步的通过所述喷油孔31喷油,将润滑油喷涂在固定螺栓3上,从而能够进一步的达到自动喷涂润滑油的目的,从而避免了利用人工喷涂润滑油造成的工作量增加的问题,能够进一步的减少工人的工作量,提高润滑油的喷涂效率,缩短铁路的养护周期,进一步的降低铁路的维护成本。

所述养护机体4上设置有一个支撑机体15,所述支撑机体15上设置有第一凹槽16,所述第一凹槽16内设置有一个滑动的顶压滑块18,所述顶压滑块18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两个摆动的顶压杆19,顶压杆19的端部分别设置有一个转动的支撑转轮26,所述养护机体4内设置有一个带动所述顶压滑块18滑动的第一电机20,所述支撑转轮26支撑所述养护机体4的滑动。

在养护机体4上设置有一个支撑机体15,在所述支撑机体15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两个第一凹槽16,所述第一凹槽16分别呈凹形设置,在所述养护机体4内设置有一个滑动的顶压滑块18,所述顶压滑块18的长度两侧设置的第一凹槽16的间距相对应,在所述顶压滑块18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两个顶压杆19,所述顶压杆19分别在所述第一凹槽16内摆动,在所述顶压杆19的端部分别设置有一个转动的支撑转轮26,能够通过所述第一电机20的转动能够进一步的带动所述顶压滑块18的上下滑动,从而能够进一步的带动所述顶压杆19的摆动,从而能够进一步的控制所述支撑转轮26的上下滑动,从而能够通过支撑转轮26的上下滑动能够进一步的对养护机体4进行支撑,从而能够使养护机体4在道路上滑动,从而控制养护机体4滑动到轨道3上。

如图1和图4所示,所述油腔10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一个油泵11,所述油泵11上分别设置有一个第一油管12,所述养护机体4内分别设置有一个支撑所述第二转轴9转动的第一转孔34,所述第二转轴9的一端分别设置有一个密封转头43,所述养护机体4内分别设置有一个支撑所述密封转头43转动的第一转腔42,所述养护转轮14内分别设有一个连接腔33,所述第一油孔36分别与所述连接腔33相对应连通,所述第二转轴9上分别设置有一个与所述连接腔33相对应连通的第二油孔38,所述密封转头43分别设置有一个与所述第二油孔38相对应连通的油槽44,所述养护剂4内分别设置有一个与所述第一转腔42相对应连通的第二油管13,所述第二油管13分别与所述第一油管12相对应连通。

在所述油腔10内设置有油泵11,从而能够通过油泵11进一步的抽取润滑油以后能够进一步的通过第一油管12进行进一步的输送,在所述养护机体4内分别设置有支撑所述第二转轴9转动的第一转孔34,能够通过所述第一转孔34对所述第二转轴9进行支撑,能够进一步的保证到所述第二转轴9的正常转动,在所述第二转轴9的一端设置有一个密封转头43,在所述养护机体4内设置有一个第一转腔42,所述密封转头43在所述第一转腔42内转动,所述第一转腔42与所述密封转头43为密封连接,在所述密封转头43上设置有一个油槽44,所述油槽44呈凹形设置,在所述第二转轴9上设置有一个第二油孔38,在所述养护转轮14内设置有一个连接腔33,从而能够通过油泵11将润滑油通过所述第一油管12进一步的输送到所述第二油管13内,从而能够进一步的输送到所述油槽44内,然后进一步的通过所述第二油孔38输送到所述连接腔33内,能够通过连接腔33将润滑油分别的通过所述第一油孔36输送到所述喷油孔32内,从而完成了润滑油的输送。

如图4和图5所示,所述养护机体4内分别设置有一个与所述喷油孔31相对应连通的第一滑槽45,控制头37分别包括有一个在所述第一滑槽45内滑动的滑动块46,所述滑动块46上分别设置有一个在所述喷油孔31内滑动的密封滑轴48,所述密封滑轴48滑动控制所述第一油孔36和所述喷油孔31的连通和闭合,所述第一滑槽45内分别设置有一个拉紧所述滑动块46滑动的第一弹簧49,所述滑动块46上分别设置有一个第一磁块47,所述养护机体4的底部分别设置有一个在所述控制转槽39内滑动的支撑轴40,所述支撑轴40的端部分别设置有一个控制磁头41,所述控制磁头41分别与所述第一磁块47相对应磁吸连接,所述支撑轴40分别与所述固定螺栓3相对应。

在所述养护机体4内分别设置有一个与所述喷油孔31相对应连通的第一滑槽45,所述第一滑槽45分别呈凹形设置,在所述第一滑槽45内分别设置有一个滑动的滑动块46,在滑动块46上分别设置有一个密封滑轴48,所述密封滑轴48在所述喷油孔31内滑动,所述密封滑轴48与所述喷油孔31密封连接,能够通过所述密封滑轴48的滑动能够进一步的控制所述喷油孔31和所述第一油孔36的连通和闭合,在所述第一滑槽45内设置有一个第一弹簧49,能够通过所述第一弹簧49进一步的拉紧所述滑动块46,从而能够进一步的使所述密封滑轴48将所述第一油孔36进行密封,从而能够进一步的防止润滑油发生泄漏,在所述滑动块46上设置有一个第一磁块47,在支撑轴40的端部设置有一个控制磁头41,在养护转轮14的一侧设置有一个控制转槽39,所述控制转槽39呈圆型设置,所述控制磁头41能够在所述控制转槽39内转动,所述控制磁头41与所述第一磁块47相对应磁吸连接,当所述养护机体4在滑动的过程中,能够进一步的通过固定螺栓3触碰到养护转轮14的过程中能够进一步的使养护转轮14的转动,从而能够在养护转轮14转动的过程中能够进一步的使所述控制磁头41与所述第一磁块47相对应,从而能够进一步的通过所述控制磁头41与所述第一磁块47相对应的磁吸连接,从而能够进一步的控制所述喷油孔31的喷油,从而能够进一步的通过所述养护转轮14的转动实现对喷油孔31的喷油进行控制,从而达到自动喷油并且准确喷油的目的。

如图4所示,所述喷油凹槽32内分别设置有一个与所述喷油孔31相对应的喷油盘35,所述喷油盘35呈喇叭形设置且分别与所述固定螺3栓相对应。

在所述喷油凹槽32内设置有一个喷油盘35,所述喷油盘35分别呈喇叭形设置,能够通过喷油盘35对所述喷油孔31喷出的润滑油进行导向,从而能够进一步的保证到润滑油能够准确的喷涂到固定螺栓3上。

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第一凹槽16设置有两个,所述养护机体4内设置有一个第二滑槽50,所述第一凹槽16分别与所述第二滑槽50相对应连通,所述顶压滑轴18在所述第二滑槽50内滑动,所述第一电机20设置在所述第二滑槽50内,所述第一电机20上设置有一个第四转轴21,所述第四转轴21上设置有一个第一螺纹孔23,所述顶压滑轴18的中心位置设置有一个第一螺纹杆22,所述第一螺纹杆22与所述第一螺纹孔23相对应啮合连接,所述顶压滑轴18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两个第五转轴24,所述顶压杆19的一端分别设置有一个第三滑槽51,所述第三滑槽51呈长圆形设置,所述第三滑槽51分别套装设置所述第五转轴24上,所述第二凹槽16内分别设置有一个连接在所述养护机体4上的第三转轴17,所述顶压杆19分别在所述第三转轴17上转动,所述顶压杆19的另一端分别设置有一个第五转轴25,所述第五转轴25分别呈l型设置,所述支撑转轮26分别在所述第五转轴25上转动,所述养护机体4上还设置有一个把手30。

在养护机体4的中心位置设置有一个第二滑槽50,所述第一凹槽16分别与所述第二滑槽50相对应连通,所述顶压滑轴18在所述第二滑槽50内滑动,所述第一电机20设置在所述第二滑槽50内,从而能够通过所述第一电机20的转动能够进一步的带动所述第四转轴21的转动,在所述第四转轴21上设置有一个第一螺纹孔23,在所述顶压滑轴18的中心位置设置有一个第一螺纹杆22,所述第一螺纹杆22与所述第一螺纹孔23相对应的啮合连接,从而能够通过所述第四转轴21的转动能够进一步的带动所述第一螺纹杆22的上下滑动,从而能够进一步的顶压所述顶压滑轴18上下的滑动,在所述顶压滑轴18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两个第五转轴24,所述顶压杆19的一端分别设置有一个第三滑槽51,所述第三滑槽51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五转轴24上,在所述第一凹槽16内分别设置有一个第三转轴17,所述顶压杆19分别在所述第三转轴17上转动,从而能够通过所述顶压滑轴18的上下滑动能够进一步的带动所述顶压杆19的摆动,在所述顶压杆19的另一端分别设置有一个第五转轴25,在所述第五转轴25上分别设置有一个转动的支撑转轮26,从而能够进一步的带动所述支撑转轮26的上下滑动,能够进一步的通过所述支撑转轮26的上下滑动对所述养护机体4进行支撑,从而能够推动养护机体4的在路面上滑动,从而能够进一步的方便推动养护机体4至轨道3上。

如图1至图3所示,所述养护机体4的一端设置有两个转动的第一转轴6,所述第一转轮5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转轴6上。能够通过所述第一转轴6对所述第一转轮5进行支撑,从而能够保证到所述第一转轮5的正常转动。

所述养护机体4的另一端设置有一个转动的第六转轴28,所述第二转轮27分别设置在所述第六转轴28的两端,所述养护机体4内设置有一个驱动所述第六转轴28转动的第二电机29,所述养护机体4内设置有支撑所述第一转轮5和第二转轮27转动的第一转槽7。

在所述养护机体4的另一端设置有一个第六转轴28,能够通过所述第二电机29的转动能够进一步的驱动所述第六转轴28的转动,从而能够进一步的带动所述第二转轮27的转动,从而能够进一步的使所述养护机体4在轨道2上自动的滑动,从而能够进一步的对固定螺栓3进行养护。

如图2所示,所述把手30上设置有控制所述第二电机29转动的控制按钮。能够通过控制按钮对第二电机29的转动进行控制,从而能够进一步的方便对养护机体4的滑动进行过控制,从而方便操作。

在所述支撑机体15上设置有座椅,从而能够通过座椅进一步的方便工人的坐在上面,从而进一步的提高对固定螺栓的养护。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