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自动变速箱的压力控制电磁阀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583600发布日期:2019-01-14 18:11阅读:953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自动变速箱的压力控制电磁阀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汽车辅助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自动变速箱的压力控制电磁阀。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双离合器变速箱一般均采用电控液动的控制方式,该形式的变速箱通过液压模块中的电磁阀实现主油路、换挡支路、离合器支路的控制。变速箱内的离合器压力控制阀通过调节离合器支路的压力,将离合器的钢片与摩擦片结合,实现发动机端动力向变速箱轴系的传递,进而实现驱动整车运动。因此压力快速、精确的控制对整车驾驶性具有重要的影响。

目前变速箱在电磁阀开发及应用匹配过程中,均能够保证在常温及以上工况下具有较好的性能表现。但考虑到自动变速箱工作环境涉及到低温工况,而在低温下由于变速箱内油液粘度的增加,电磁阀的响应特性将大大降低,进而可能产生整车响应慢、冲击等易引起客户抱怨的问题现象。而变速箱油品一般均选用市场上较成熟的产品,同时油品低温粘度的改进从技术难度以及成本方面,均不利于变速箱产品开发以及成本控制。因此在不改变变速箱其他零部件的情况下,设计一种具备快速响应特性的电磁阀,对整车低温性能表现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自动变速箱的压力控制电磁阀,解决现有电磁阀在变速箱内油液粘度大易存在响应特性低的问题,能提高电磁阀的响应速度,改善整车低温性能。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自动变速箱的压力控制电磁阀,包括:电磁头、阀芯、阀套、弹簧和反馈销;

所述阀套设有内腔、供油口、出油口和泄油口,在所述内腔的第一圆周上均匀设置多个所述供油口,在所述内腔的第二圆周上均匀设置多个所述出油口,在所述内腔的第三圆周上均匀设置多个所述泄油口;

所述阀芯、所述反馈销和所述弹簧依序设置在所述内腔里,所述阀芯随着在轴向上的移动能够使所述供油口、所述出油口和所述泄油口之间连通和遮断;

所述电磁头用于通电时使所述阀芯沿轴向移动,并挤压设置有弹簧的反馈销,在所述电磁头断电时,所述弹簧使所述反馈销驱动所述阀芯回复初始位置。

优选的,在所述内腔的所述第二圆周的位置设置一个环形凹槽,所述环形凹槽使多个所述出油口互相连通,以增加所述出油口的流通空间。

优选的,所述环形凹槽的开口宽度大于所述出油口的宽度。

优选的,所述环形凹槽的截面凹槽为圆弧状。

优选的,所述供油口、所述出油口和所述泄油口均为圆孔。

优选的,所述阀芯为轴状构件,内设有反馈孔;

在所述出油口内的工作油压过大时,工作油液通过所述反馈孔对所述反馈销产生挤压力,使所述反馈销轴向移动以压缩所述弹簧,并通过所述泄油口泄压,进而在反向弹簧力作用下推动所述阀芯移动,以调整供油口的开口。

优选的,所述反馈孔为倒t型分布,在所述反馈孔与所述出油口导通时,工作油液通过所述反馈孔的第一端口和第二端口流入,并通过所述反馈孔的第三端口流出,以挤压所述反馈销。

优选的,所述出油口、所述供油口和所述泄油口的数量均为4个。

优选的,还包括:滤网;

所述滤网设置在所述供油口处,以过滤工作油液的杂质。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自动变速箱的压力控制电磁阀,通过在阀套上设置多个供油口、出油口和泄油口,以增加工作油液的流通空间。解决现有电磁阀在变速箱内油液粘度大易存在响应特性低的问题,能提高电磁阀的响应速度,改善整车低温性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

图1:是本发明提供的一种自动变速箱的压力控制电磁阀的立体图;

图2:是本发明提供的压力控制电磁阀的剖面图;

图3:是本发明提供的a-a截面图;

图4:是本发明提供的阀套结构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电磁头

2阀芯

21反馈孔

3阀套

31供油口

32出油口

33泄油口

34环形凹槽

35内腔

4反馈销

5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发明实施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针对当前在低温下由于变速箱内油液粘度的增加,电磁阀的响应特性将大大降低,进而可能产生整车响应慢、冲击等易引起客户抱怨的问题现象。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自动变速箱的压力控制电磁阀,通过在阀套上设置多个供油口、出油口和泄油口,以增加工作油液的流通空间。解决现有电磁阀在变速箱内油液粘度大易存在响应特性低的问题,能提高电磁阀的响应速度,改善整车低温性能。

如图1、图2和图4所示,一种用于自动变速箱的压力控制电磁阀,包括:电磁头1、阀芯2、阀套3、弹簧5和反馈销4。所述阀套3设有内腔35、供油口31、出油口32和泄油口33,在所述内腔35的第一圆周上均匀设置多个所述供油口31,在所述内腔35的第二圆周上均匀设置多个所述出油口32,在所述内腔35的第三圆周上均匀设置多个所述泄油口33。所述阀芯2、所述反馈销4和所述弹簧5依序设置在所述内腔35里,所述阀芯2随着在轴向上的移动能够使所述供油口31、所述出油口32和所述泄油口33之间连通和遮断。所述电磁头1用于通电时使所述阀芯2沿轴向移动,并挤压设置有弹簧5的反馈销4,在所述电磁头1断电时,所述弹簧5使所述反馈销4驱动所述阀芯2回复初始位置。

具体地,未通电状态下,无电磁力作用,阀芯2在弹簧5的作用下位于阀套的左侧位置,供油口位置的油液无法流通至出油口,即输出压力为0。在电磁头部分通电后,随着电磁头部分电流增加,电磁力逐渐增大,克服弹簧5的弹簧力,推动阀芯2向右侧轴向移动,当阀芯2与阀套3处于重合区域(即电磁阀重合度)时,供油口的压力油液向出油口流通。通过在内腔上设置多个供油口、出油口和泄油口使油液的流通空间增大,使电磁阀在相同条件(油液粘度,电磁力)下,需要较短的时间就能达到期望的压力,能提高电磁阀的响应速度。

如图3和图4所示,在所述内腔35的所述第二圆周的位置设置一个环形凹槽34,所述环形凹槽34使多个所述出油口32互相连通,以增加所述出油口的流通空间。

具体地,通过将阀套3对应的出油口32位置进行开全周开口设计,即在该位置设置一环形凹槽,使多个出油口互相连通,并增大油液的通流面积,使供油口油液能够快速填充到出油口后端腔体,进而快速建立压力,以达到增加电磁阀响应速度,油液通流面积即为全周作用。该环形凹槽能大大提高了通流截面,以达到提升电磁阀响应特性的作用。

如图4所示,所述环形凹槽34的开口宽度大于所述出油口32的宽度。

进一步,所述环形凹槽34的截面凹槽为圆弧状,以使油液流通更顺畅。当然也可使用梯形槽或矩形槽,具体以实际需要设置。

更进一步,所述供油口、所述出油口和所述泄油口均为圆孔。以便外部接口的通用性。

如图2所示,所述阀芯2为轴状构件,内设有反馈孔21,在所述出油口32内的工作油压过大时,工作油液通过所述反馈孔21对所述反馈销4产生挤压力,使所述反馈销4轴向移动以压缩所述弹簧5,并通过所述泄油口33泄压,进而在反向弹簧力作用下推动所述阀芯2移动,以调整供油口31的开口。

进一步,所述反馈孔21为倒t型分布,在所述反馈孔21与所述出油口31导通时,工作油液通过所述反馈孔的第一端口和第二端口流入,并通过所述反馈孔21的第三端口流出,以挤压所述反馈销4。

具体地,在电磁头通电时,随着供油口持续打开,压力持续增大,为了维持对应电流(电磁力)下的压力值,出油口位置油液通过位于阀芯2上t型分布的反馈孔21进行调节。出油口压力油液流入阀芯2内部,作用在反馈销4上,由于反馈销4右端阀套3接触,无法向右移动,此时在反馈力以及弹簧力的作用下,使阀芯2向左移动,减小供油口到出油口的开口大小,使压力从泄油口位置泄出。相应的,当供油口压力偏低时,在电磁力作用下增大供油口开口大小,通过电磁阀本身的自调节功能,使输出供油口维持较稳定的压力值,实现后端油路的控制。

如图1所示,所述出油口、所述供油口和所述泄油口的数量均为4个。

进一步,还包括:滤网(图中未示出);所述滤网设置在所述供油口处,以过滤工作油液的杂质。

可见,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自动变速箱的压力控制电磁阀,通过在阀套上设置多个供油口、出油口和泄油口,以增加工作油液的流通空间。解决现有电磁阀在变速箱内油液粘度大易存在响应特性低的问题,能提高电磁阀的响应速度,改善整车低温性能。

以上依据图示所示的实施例详细说明了本发明的构造、特征及作用效果,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但本发明不以图面所示限定实施范围,凡是依照本发明的构想所作的改变,或修改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仍未超出说明书与图示所涵盖的精神时,均应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