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左右型三通窥镜球阀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607281发布日期:2018-10-09 19:51阅读:241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流体控制技术领域,涉及到一种球阀,具体是一种左右型三通窥镜球阀。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球阀问世于20世纪50年代,随球阀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生产工艺及产品结构的不断改进,在短短的十几年时间里,已迅速发展成为一种主要的阀类。在西方工业发达的国家,球阀的使用正在逐年不断的上升。

在我国,球阀被广泛的应用在石油炼制、长输管线、化工、造纸、制药、水利、电力、市政、钢铁等行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球阀是现代工业级日常生活中的必需品,其为流体控制部件,在管路中主要用来做切断、分配和改变介质的流动方向,它具有旋转 90度的操作和很小的转动力矩就能关闭严密。

目前的三通球阀根据阀芯的连接通道结构不同而被划分为T型三通球阀和L型三通球阀。T型流道的三通4面阀座球阀,采用4面阀座,受力平衡,保证闭止通道上可靠密封。主要用于分流、混流、换向以及三通道的完全开放。L型流道的三通4面阀座球阀,采用2面阀座。主要用于流路的换向。

但是在管路安装布局中,特别是L型三通球阀,需要按特定的布局来选用左型三通球阀或右型三通球阀,这样通用性不强非常局限,在安装前,需要购买不同类型的三通球阀,当然在安装过程中也造成了一定的麻烦,不够便捷。另外,在使用过程中,一些场合需要观察、监视、流体实时情况,如需判断球阀是处于打开还是关闭状态就很不方便,假如需要在阀体上开设透视效果,则需要对压力和结构的连接性有很高的要求,即对结构的合理性有较高的要求,在考虑操作性和实用性的同时,确保球阀的质量与便捷性等因素。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左右型三通窥镜球阀。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左右型三通窥镜球阀,包括“L型”窥镜球阀体,在所述“L型”窥镜球阀体上设置有阀腔、以及与阀腔相贯通的流体通道,该流体通道包括有流体通道I、流体通道II和流体通道III,在流体通道I和流体通道II处分别开设有阀腔I 和阀腔II,在流体通道I、流体通道II和流体通道III的交汇处设置有聚碳防爆透明镜片;所述的流体通道I的开口处螺接有活接头。

在上述左右型三通窥镜球阀中,所述的聚碳防爆透明镜片设置在“L型”窥镜球阀体的一侧面上,在“L型”窥镜球阀体上还设置有一连接口,该连接口与所述聚碳防爆透明镜片相对设置在“L型”窥镜球阀体的两侧。

在上述左右型三通窥镜球阀中,所述的聚碳防爆透明镜片与“L 型”窥镜球阀体之间设置有O型圈,且其通过内六角压帽将其紧固在“L型”窥镜球阀体上。

在上述左右型三通窥镜球阀中,所述的“L型”窥镜球阀体上开设有透明镜片置放槽,在透明镜片置放槽的外沿口上成型有内螺纹,所述的内六角压帽的外圆周上开设有与所述内螺纹相适配的外螺纹,通过该内螺纹和外螺纹的配合,所述内六角压帽螺接在所述的“L型”窥镜球阀体上。

在上述左右型三通窥镜球阀中,所述的活接头包括内六角连接帽、八角连接帽和八角转接头,所述内六角连接帽的内端部螺接在流体通道I内,所述内六角连接帽外端部上活动卡接有所述八角连接帽,该八角连接帽的外端部设置有内螺纹,所述的八角转接头螺接在该内螺纹上。

在上述左右型三通窥镜球阀中,所述的内六角连接帽的外端面上延伸出有凸缘,在凸缘上周向向外延伸成型有定位槽,在定位槽内设置有空心垫片I,所述八角转接头通过八角连接帽的旋转使其内端面紧贴或远离所述的空心垫片I。

在上述左右型三通窥镜球阀中,所述的流体通道I的外沿口I开设有凹槽I,在该凹槽I与内六角连接帽之间设置有O型圈。

在上述左右型三通窥镜球阀中,所述的流体通道II的开口处螺接有外螺纹帽,在流体通道II的外沿口II开设有凹槽II,在该凹槽II与外螺纹帽之间设置有O型圈。

在上述左右型三通窥镜球阀中,所述的阀腔I内设置有阀座I,在阀座I上设置有平底球I,在平底球I上连接有三槽外螺纹阀杆,在三槽外螺纹阀杆与“L型”窥镜球阀体的内壁之间设置有O型圈,所述的三槽外螺纹阀杆的上端部伸出所述的“L型”窥镜球阀体外,在该伸出部上套装有双爪平板手柄I并用六角螺母I将双爪平板手柄 I固定在所述的三槽外螺纹阀杆上。

在上述左右型三通窥镜球阀中,所述的阀腔II内设置有阀座II,在阀座II上设置有平底球II,在平底球II上连接有双槽外螺纹阀杆,在双槽外螺纹阀杆与“L型”窥镜球阀体的内壁之间设置有O型圈,所述的双槽外螺纹阀杆的上端部伸出所述的“L型”窥镜球阀体外,在该伸出部上套装有双爪平板手柄II并用六角螺母II将双爪平板手柄II固定在所述的双槽外螺纹阀杆上。

本实用新型相比现有技术突出且有益的技术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合理,在制作左型球阀和右型球阀时带来便利,易加工,在一定程度上能够降低生产成本,在管路安装布局中,通用性较强,在安装过程中非常方便。实用性强,在管道布局时灵活性大;在方便观察、监视流体的实时情况的同时,也兼顾到了产品的质量稳定性。

2、本实用新型在日常使用和维修维护时非常实用;本结构在流体通道I的开口处螺接有活接头,这样在安装连接时较为方便,基本上不再受布局的影响,此外,本结构采用聚碳防爆透明镜片作为窥镜,透明度好和机械性能好,能够保证产品质量的可靠性,不仅可以在中低压的环境下使用,也能在高压的环境下使用。

3、本实用新型密封性能好,采用双重密封,在确保产品连接的稳定可靠性的同时,进一步保证产品在高压的环境下使用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图1中G部的局部放大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图1中E-E向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图3中H部的局部放大图。

图中标号含义:

1-“L型”窥镜球阀体:2-凸缘;3-内六角连接帽;

4-八角连接帽;5-空心垫片I;6-八角转接头;

7-平底球I;8-阀座I;9-三槽外螺纹阀杆;

10-凹槽I;11-凹槽II;12-双爪平板手柄I;

13-阀腔I;14-六角螺母I;15-外螺纹帽;

16-阀腔II;17-阀座II;18-平底球II;

19-O型圈;20-透明镜片置放槽;21-聚碳防爆透明镜片;

22-内凸沿;23-内六角压帽;24-双槽外螺纹阀杆;

25-外凸沿;26-外沿口I;27-双爪平板手柄II;

28-外沿口II;29-六角螺母II;30-定位槽;

40-六角堵头;50-连接口;60-活接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以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选择描述:

参见图1-图4所示,一种左右型三通窥镜球阀,包括“L型”窥镜球阀体1,在所述“L型”窥镜球阀体1上设置有阀腔、以及与阀腔相贯通的流体通道,该流体通道包括有流体通道I、流体通道II和流体通道III,在流体通道I和流体通道II处分别开设有阀腔I 13和阀腔 II 16,在流体通道I、流体通道II和流体通道III的交汇处设置有聚碳防爆透明镜片21;所述的流体通道I的开口处螺接有活接头60。本结构设计合理,在制作左型球阀和右型球阀时带来便利,在一定程度上能够降低生产成本,在管路安装布局中,通用性较强,在安装过程中非常方便。另外,可以通过设置在流体通道I、流体通道II和流体通道III的交汇处的有聚碳防爆透明镜片21进行观察、监视流体的实时情况,在判断球阀是处于打开还是关闭状态时一目了然,在日常使用和维修维护时非常实用;本结构在流体通道I的开口处螺接有活接头60,这样在安装连接时较为方便,基本上不再受布局的影响,此外,本结构采用聚碳防爆透明镜片21作为窥镜,透明度好和机械性能好,能够保证产品质量的可靠性,不仅可以在中低压的环境下使用,也能在高压的环境下使用。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的聚碳防爆透明镜片21设置在“L型”窥镜球阀体1的一侧面上,在“L型”窥镜球阀体1上还设置有一连接口50,该连接口50与所述聚碳防爆透明镜片21相对设置在“L型”窥镜球阀体1的两侧。该连接口50可以作为多功能接口,根据实际需求来作为安装编织管或聚碳防爆透明镜片21,即可以使得本产品具有四个流体通道或者具有两个聚碳防爆透明镜片21,在不需要的时候采用六角堵头40堵住;本结构如此设置,可以从功能上能够适配更多的需求,当连接口50上安装编织管时,可以根据管路布局进行流通使用;当连接口50上安装聚碳防爆透明镜片21时,那么不管球阀如何布局都能够最大程度发挥出观察内部流体的状态,当然也能确保使用和安装的便捷性,在管路安装布局时灵活性更好。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的聚碳防爆透明镜片21与“L型”窥镜球阀体1之间设置有O型圈19,且其通过内六角压帽23将其紧固在“L 型”窥镜球阀体1上。所述的“L型”窥镜球阀体1上开设有透明镜片置放槽20,在透明镜片置放槽20的外沿口上成型有内螺纹,所述的内六角压帽23的外圆周上开设有与所述内螺纹相适配的外螺纹,通过该内螺纹和外螺纹的配合,所述内六角压帽23螺接在所述的“L 型”窥镜球阀体1上。本结构中,透明镜片置放槽20内依次放入O 型圈19、聚碳防爆透明镜片21和内六角压帽23,内六角压帽23通过螺纹形式旋入L型”窥镜球阀体1,这样的设置不但可以保证产品的密封性能,同时也能够确保产品连接的稳定可靠性,进一步保证产品在高压的环境下使用的安全性。

作为其他选择,此处图纸省略,用卡簧来替代内六角压帽23,具体为:所述的“L型”窥镜球阀体1上开设有透明镜片置放槽20,聚碳防爆透明镜片21通过卡簧将其固定在透明镜片置放槽20内。相对上述的采用内螺纹和外螺纹的配合的螺纹式连接更加简便,在针对中低压的环境下使用更加具备实用性,当然螺纹式的更加稳定,也更加能够承受高压。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的活接头60包括内六角连接帽3、八角连接帽4和八角转接头6,所述内六角连接帽3的内端部螺接在流体通道I内,所述内六角连接帽3外端部上活动卡接有所述八角连接帽4,该八角连接帽4的外端部设置有内螺纹,所述的八角转接头6螺接在该内螺纹上。所述的内六角连接帽3的外端面上延伸出有凸缘2,在凸缘2上周向向外延伸成型有定位槽30,在定位槽30内设置有空心垫片I 5,所述八角转接头6通过八角连接帽4的旋转使其内端面紧贴或远离所述的空心垫片I 5。本结构能够增加产品连接后的密封可靠性。本结构与流体通道I的具体连接为:在八角连接帽4上设置有向内延伸的内凸沿22,在内六角连接帽3上设置有向外延伸的外凸沿25;所述八角连接帽4套装在内六角连接帽3上通过所述内凸沿 22与外凸沿25的配合卡接。将空心垫片I 5放置在定位槽30内,将八角转接头6螺接在八角连接帽4的内部,旋紧时,八角转接头6 的内端面与空心垫片I 5紧贴。本结构操作方便,安全可靠,提高了产品的密封性和稳定性。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的流体通道I的外沿口I 26开设有凹槽I 10,在该凹槽I 10与内六角连接帽3之间设置有O型圈。本结构能够进一步增加产品连接后的密封可靠性,与活接头内的空心垫片I 5构成了双重密封效果,在确保密封效果的前提下,进一步提升便携性和稳定性。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的流体通道II的开口处螺接有外螺纹帽15,在流体通道II的外沿口II 28开设有凹槽II 11,在该凹槽II 11 与外螺纹帽15之间设置有O型圈。本结构能够进一步增加产品连接后的密封可靠性。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的阀腔I 13内设置有阀座I 8,在阀座I 8 上设置有平底球I 7,在平底球I 7上连接有三槽外螺纹阀杆9,在三槽外螺纹阀杆9与“L型”窥镜球阀体1的内壁之间设置有O型圈,所述的三槽外螺纹阀杆9的上端部伸出所述的“L型”窥镜球阀体1 外,在该伸出部上套装有双爪平板手柄I 12并用六角螺母I 14将双爪平板手柄I 12固定在所述的三槽外螺纹阀杆9上。本结构中,在双爪平板手柄I 12的下侧边设置有空心垫片IV、上侧边设置有弹簧垫圈,即三槽外螺纹阀杆9的上端部伸出“L型”窥镜球阀体1外的位置依次装设有空心垫片IV、双爪平板手柄I 12和弹簧垫圈,再通过六角螺母I 14将空心垫片IV、双爪平板手柄I 12和弹簧垫圈紧固在“L型”窥镜球阀体1上。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的阀腔II 16内设置有阀座II 17,在阀座 II 17上设置有平底球II 18,在平底球II 18上连接有双槽外螺纹阀杆24,在双槽外螺纹阀杆24与“L型”窥镜球阀体1的内壁之间设置有O型圈,所述的双槽外螺纹阀杆24的上端部伸出所述的“L 型”窥镜球阀体1外,在该伸出部上套装有双爪平板手柄II 27并用六角螺母II 29将双爪平板手柄II 27固定在所述的双槽外螺纹阀杆 24上。本结构中,在双爪平板手柄II 27的下侧边设置有空心垫片 II、上侧边设置有弹簧垫圈,即双槽外螺纹阀杆24的上端部伸出“L 型”窥镜球阀体1外的位置依次装设有空心垫片II、双爪平板手柄II 27和弹簧垫圈,再通过六角螺母II 29将空心垫片II、双爪平板手柄II 27和弹簧垫圈紧固在“L型”窥镜球阀体1上。

上述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