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系统冷媒无泄漏加注器的阀门控制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332403发布日期:2018-09-04 21:05阅读:307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加注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空调系统冷媒无泄漏加注器的阀门控制杆。



背景技术:

空调具有调节室内温度的作用,可使人们处于适宜的温度下,尤其是在炎热的夏季,空调在人们的生活中是必不可少的,冷媒是空调能够制冷的核心因素之一,由于冷媒为液态,故在加注过程中加注器的密封效果十分重要。

例如,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黄油加注器[申请号:201320001407.7],该实用新型专利包括筒体,筒体上设有压盖,压盖上设有手柄,筒体底部中心设有出油管,出油管连接引入软管。

该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加注器,其可以实现加注液体的目的,但其仍然存在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空调系统冷媒无泄漏加注器的阀门控制杆。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下列技术方案:

一种空调系统冷媒无泄漏加注器的阀门控制杆,包括固定连接的控制杆主体和调节杆,所述控制杆主体包括调节冷媒流量的调节部、使控制杆主体在直线方向上运动的表面具有螺纹的螺接部和使控制杆主体快速安装的安装部,还包括呈环状的第一密封圈和呈圆筒状的第二密封圈,所述第一密封圈卡设在控制杆主体与阀门内管壁之间,所述第二密封圈套设在控制杆主体上。

在上述的空调系统冷媒无泄漏加注器的阀门控制杆中,所述调节部与螺接部之间设有密封圆台,密封圆台横截面积较小的一端与调节部连接,另一端与螺接部连接,所述螺接部与安装部之间设有密封导向圆台,密封导向圆台横截面积较小的一端与螺接部连接,另一端与安装部连接。

在上述的空调系统冷媒无泄漏加注器的阀门控制杆中,所述第一密封圈卡设在密封圆台与阀门内管壁之间,所述第二密封圈套设在密封导向圆台上。

在上述的空调系统冷媒无泄漏加注器的阀门控制杆中,所述螺接部表面螺纹为滚牙螺纹。

在上述的空调系统冷媒无泄漏加注器的阀门控制杆中,还包括套设在安装部表面的缓冲弹簧,所述缓冲弹簧一端与安装部表面固定连接,另一端压设在突出阀门内管壁的定位环上。

在上述的空调系统冷媒无泄漏加注器的阀门控制杆中,所述调节部包括一体成型的主调节部和精细调节部,所述主调节部较精细调节部更靠近螺接部。

在上述的空调系统冷媒无泄漏加注器的阀门控制杆中,所述精细调节部的直径长度小于主调节部的直径长度,且二者的直径长度差小于主调节部直径长度的五分之一。

在上述的空调系统冷媒无泄漏加注器的阀门控制杆中,所述精细调节部包括若干个横截面积各不相同的分级调节部,分级调节部之间一体成型,所述分级调节部由靠近主调节部的一端向另一端横截面积逐渐变小。

在上述的空调系统冷媒无泄漏加注器的阀门控制杆中,最接近主调节部的分级调节部的直径长度与主调节部的直径长度差小于主调节部直径长度的五分之一。

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1、本实用新型采用多层次分段密封的方式,具有较高的密封效果,很好的防止了加注过程冷媒泄露的问题发生。

2、本实用新型利用具有若干个分级调节部的精细调节部提高了调节的精细程度,实现了冷媒加注的精细化。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应用于阀门内的示意图;

图中:控制杆主体1、调节杆2、调节部3、螺接部4、安装部5、第一密封圈6、第二密封圈7、密封圆台8、密封导向圆台 9、缓冲弹簧10、滚牙螺纹11、定位环12、主调节部31、精细调节部32、分级调节部33。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空调系统冷媒无泄漏加注器的阀门控制杆,包括固定连接的控制杆主体1和调节杆2,所述控制杆主体1包括调节冷媒流量的调节部3、使控制杆主体1在直线方向上运动的表面具有螺纹的螺接部4和使控制杆主体1快速安装的安装部 5,还包括呈环状的第一密封圈6和呈圆筒状的第二密封圈7,所述第一密封圈6卡设在控制杆主体1与阀门内管壁之间,所述第二密封圈7套设在控制杆主体1上。

本实用新型,使用时,将控制杆主体1安装于阀门内,第一密封圈6和第二密封圈7对控制杆主体1与阀门之间的间隙进行多层次的密封,转动调节杆2可带动螺接部4使控制杆主体1沿阀门的轴心线方向滑动,从而起到关闭或连通加注管道的作用,由此可见,本实用新型采用多层次分段密封的方式,具有较高的密封效果,很好的防止了加注过程冷媒泄露的问题发生。

控制杆主体1包括固定连接的调节部3、螺接部4和安装部5,螺接部4位于调节部3和安装部5之间,螺接部4与阀门的内壁螺纹连接,转动调节杆2时,螺接部4可随之转动,从而使得控制杆主体1整体沿阀门的轴心线方向移动,使用时,将控制杆主体1安装于阀门内,第一密封圈6和第二密封圈7对控制杆主体 1与阀门之间的间隙进行多层次的密封,转动调节杆2可带动螺接部4使控制杆主体1沿阀门的轴心线方向滑动,从而起到关闭或连通加注管道的作用,由此可见,本实用新型采用多层次分段密封的方式,具有较高的密封效果,很好的防止了加注过程冷媒泄露的问题发生。

优选地,所述螺接部4表面螺纹为滚牙螺纹11,滚牙螺纹11 具有较高的精度和螺纹强度,可在保证加注精度的同时延长产品的使用寿命。

具体的说,所述调节部3与螺接部4之间设有密封圆台8,密封圆台8横截面积较小的一端与调节部3连接,另一端与螺接部4连接,所述螺接部4与安装部5之间设有密封导向圆台9,密封导向圆台9横截面积较小的一端与螺接部4连接,另一端与安装部5连接,所述第一密封圈6卡设在密封圆台8与阀门内管壁之间,所述第二密封圈7套设在密封导向圆台9上。

调节部3和螺接部4之间通过密封圆台8连接,螺接部4与安装部5之间通过密封导向圆台9连接,第一密封圈6卡设在密封圆台6与阀门的内壁之间以完成第一层的密封,第二密封圈7 套设在密封导向圆台9上以完成第二层的密封,并且,密封导向圆台9的侧面为光滑的倾斜弧面,故在控制杆主体1的安装过程还可起到导向的作用,使得安装过程更加方便快速。

结合图1和图2所示,还包括套设在安装部5表面的缓冲弹簧10,所述缓冲弹簧10一端与安装部5表面固定连接,另一端压设在突出阀门内管壁的定位环12上。

缓冲弹簧10套设在安装部5表面且一端与安装部5表面固定连接,阀门的内壁还具有突出有表面的安装定位环12,在安装过程中,当螺接部4与阀门具有内螺纹的部分相接触时,缓冲弹簧 10压设在安装定位环12表面以起到缓冲的作用,防止螺纹受到较大的垂直方向的力而导致螺纹的精度下降。

如图1所示,所述调节部3包括一体成型的主调节部31和精细调节部32,所述主调节部31较精细调节部32更靠近螺接部4。

调节部3包括一体成型的主调节部31和精细调节部32,为了可使加注管道完全封闭,故主调节部31的长度应大于或等于加注管道的直径长度,主调节部31通过密封圆台8与螺接部4固定连接,加注管道的管壁上还设有与精细调节部32的大小形状相适配的容纳凹槽,当调节部3使得加注管道完全封闭时,精细调节部32位于容纳凹槽内,优选地,所述精细调节部32的直径长度小于主调节部31的直径长度,且二者的直径长度差小于主调节部 31直径长度的五分之一,这样在加注过程中可起到缓慢加大通道开度的作用,从而实现了冷媒加注精细化的目的。

优选地,所述精细调节部32包括若干个横截面积各不相同的分级调节部33,分级调节部33之间一体成型,所述分级调节部 33由靠近主调节部31的一端向另一端横截面积逐渐变小,最接近主调节部31的分级调节部33的直径长度与主调节部31的直径长度差小于主调节部31直径长度的五分之一,这样可进一步提高对加注过程调节的精度。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使用时,将控制杆主体1安装于阀门内,第一密封圈6卡设在密封圆台8与阀门内壁之间,第二密封圈7套设在密封导向圆台9上从而对控制杆主体1与阀门之间的间隙进行多层次的密封,转动调节杆2带动螺接部4使控制杆主体1沿阀门轴心线方向滑动,从而起到关闭或连通加注管道的作用,当精细调节部32恰好容纳在容纳凹槽内时,则加注管道完全关闭,本实用新型采用多层次分段密封的方式,具有较高的密封效果,很好的防止了加注过程冷媒泄露的问题发生。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尽管本文较多地使用了控制杆主体1、调节杆2、调节部3、螺接部4、安装部5、第一密封圈6、第二密封圈7、密封圆台8、密封导向圆台9、缓冲弹簧10、滚牙螺纹11、定位环12、主调节部31、精细调节部32、分级调节部33等术语,但并不排除使用其它术语的可能性。使用这些术语仅仅是为了更方便地描述和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本质;把它们解释成任何一种附加的限制都是与本实用新型精神相违背的。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