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医疗设备支撑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310781发布日期:2018-08-31 21:46阅读:155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用具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医疗设备支撑装置。



背景技术:

医疗设备的放置和保护是各大医院十分重视的问题,工作人员为了增强对医疗设备的维护以及在使用过程中减少不必要的损伤,需要在运输医疗设备的过程中小心谨慎,由于现代医疗设备的支撑装置不能很好的实现对医疗设备的保护以及最大程度上减少对设备的损伤,所以对于医疗设备的支撑装置需要做进一步改良,针对这一问题,公告号为CN206786286U的一种医疗设备支撑装置,设计了一种带有螺杆、花篮螺丝和夹紧块的装置,由于第一伸缩杆在确定的某一高度下不能实现锁死固定,从而影响对三角形框架结构的角度和高度变化,不能保证较好的工作稳定性,因此有待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上述技术缺点提供一种医疗设备支撑装置,利用弹簧B,可减少设备在运输过程中的颠簸损伤,利用两用固定板,实现对平面形和圆弧形设备的固定,利用弹簧C和气动结构,实现对相应固定板的左右移动,利用轴和凸轮,实现对支撑座的上下位置调节,利用支撑座,实现对整个装置的支撑固定,减少不必要的移动。

本实用新型解决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医疗设备支撑装置,包括底座、支撑座、支撑板、气囊和转手,所述底座是一个空腔结构且其下端面设置有四个万向轮,底座内部设置有轴、固定盘和凸轮,轴共有两个且每个轴上面均套接有两个固定盘和两个凸轮,两个轴分别位于靠近底座前后万向轮的位置,轴的两端均穿过底座内壁且穿过内壁的距离为底座壁厚的2/3,底座的壁厚约为50mm,固定盘紧贴于底座内壁,目的是避免轴的中心偏移,所述转手共有两个且均由中心杆、竖杆和转把组成,中心杆穿过底座并与所述轴固定连接,中心杆的长度大于底座壁厚约20mm,底座上端面设置有四根支撑柱,所述支撑座由弹簧A、第一圆柱和第二圆柱组成,第二圆柱的直径大于第一圆柱的直径约20mm,支撑座共有四个且均位于凸轮的正下方,每个支撑座有两个弹簧A且弹簧A一端固连第一圆柱、另一端固连轴,凸轮下半部分位于两个弹簧A之间,所述支撑板位于支撑柱的上端面,支撑板内部对称设置有两个相同的方形槽,方形槽内部设置有多个弹簧B,支撑板上端面设置有四个伸缩筒,伸缩筒的外筒内部设置有螺栓,用于固定伸缩筒的伸缩位置,每两个伸缩筒为一组对称放置,每个伸缩筒上端面均设置有弧形板,弧形板与伸缩筒固定连接,弧形板另一端设置有连接块,其中两个连接块的左端面设置有弹簧C固连于弧形板、下端面设置有挡板,挡板左端面设置有气动结构,气动结构与弧形板固定连接且所述气囊穿过弧形板与所述气动结构相连通,通过挤压气囊实现对气动结构的调节,然后实现对挡板的移动,连接块内部设置有圆形卡槽,圆形卡槽内部设置有连接柱,连接柱下部设置有卡块且卡块与卡槽卡接,连接柱上端面设置有固定板,固定板由平面固定板和弧面固定板两部分组成,平面固定板和弧面固定板背靠背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凸轮最凸出部分的形状为平面结构,目的是增加凸轮的最凸出部分与第一圆柱的接触面积,为整个装置的支撑提高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所具有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合理,利用弹簧B,可减少设备在运输过程中的颠簸损伤,利用两用固定板,实现对平面形和圆弧形设备的固定,利用弹簧C和气动结构,实现对相应固定板的左右移动,利用轴和凸轮,实现对支撑座的上下位置调节,利用支撑座,实现对整个装置的支撑固定,减少不必要的移动。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支撑板上方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弧形板与连接块的连接示意图。

附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固定板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轴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支撑座的放大图。

附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转手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1-附图7对本实用新型做以下详细说明。

如图1-图7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底座1、支撑座2、支撑板6、气囊12-1和转手4,所述底座1是一个空腔结构且其下端面设置有四个万向轮3,底座1内部设置有轴1-1、固定盘1-2和凸轮1-3,轴1-1共有两个且每个轴1-1上面均套接有两个固定盘1-2和两个凸轮1-3,两个轴1-1分别位于靠近底座1前后万向轮3的位置,轴1-1的两端均穿过底座1内壁且穿过内壁的距离为底座1壁厚的2/3,底座1的壁厚约为50mm,固定盘1-2紧贴于底座1内壁,目的是避免轴1-1的中心偏移,所述转手4共有两个且均由中心杆4-1、竖杆4-2和转把4-3组成,中心杆4-1穿过底座1并与所述轴1-1固定连接,中心杆4-1的长度大于底座1壁厚约20mm,底座1上端面设置有四根支撑柱5,所述支撑座2由弹簧A2-3、第一圆柱2-2和第二圆柱2-1组成,第二圆柱2-1的直径大于第一圆柱2-2的直径约20mm,支撑座2共有四个且均位于凸轮1-3的正下方,每个支撑座2有两个弹簧A2-3且弹簧A2-3一端固连第一圆柱2-2、另一端固连轴1-1,凸轮1-3下半部分位于两个弹簧A2-3之间,所述支撑板6位于支撑柱5的上端面,支撑板6内部对称设置有两个相同的方形槽6-1,方形槽6-1内部设置有多个弹簧B6-2,支撑板6上端面设置有四个伸缩筒7,伸缩筒7的外筒内部设置有螺栓7-1,用于固定伸缩筒7的伸缩位置,每两个伸缩筒7为一组对称放置,每个伸缩筒7上端面均设置有弧形板8,弧形板8与伸缩筒7固定连接,弧形板8另一端设置有连接块10,其中两个连接块10的左端面设置有弹簧C10-1固连于弧形板8、下端面设置有挡板11,挡板11左端面设置有气动结构12,气动结构12与弧形板8固定连接且所述气囊12-1穿过弧形板8与所述气动结构12相连通,通过挤压气囊12-1实现对气动结构12的调节,然后实现对挡板11的移动,连接块10内部设置有圆形卡槽10-1,圆形卡槽10-1内部设置有连接柱9-3,连接柱9-3下部设置有卡块9-4且卡块9-4与卡槽10-1卡接,连接柱9-3上端面设置有固定板9,固定板9由平面固定板9-1和弧面固定板9-2两部分组成,平面固定板9-1和弧面固定板9-2背靠背固定连接。

本实施例中,所述凸轮1-3最凸出部分的形状为平面结构,目的是增加凸轮1-3的最凸出部分与第一圆柱2-2的接触面积,为整个装置的支撑提高稳定性。

使用时,将装置移动到指定位置,然后转动转手4,轴1-1开始转动并且带动凸轮1-3运转,凸轮1-3向下挤压支撑座2,当凸轮1-3的最凸出部分接触到支撑座2后,支撑座2下端面到底座1下端面的距离大于万向轮3的最大直径,从而实现支撑座2对装置的支撑,然后将医疗设备放置于支撑板6的方形槽6-1的上方,如果设备是方形结构,则将平面固定板9-1朝向设备,再将设备靠近不带有气动结构12的伸缩筒7,最后挤压气囊12-1,实现对固定板9的左右位置移动,直到固定板9紧贴在医疗设备的外壁上。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