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集成阀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214961发布日期:2018-08-21 16:44阅读:169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集成阀。



背景技术:

在冷却系统的膨胀水箱中为使箱体内部压力保持恒力,常会在水箱与外界之间设置阀门,在水箱中压力超出调定值时,能通过阀门向外界排气而使水箱中压力降至期望值;在水箱中压力低于调定值时,外界气体能通过阀门充入水箱中而使水箱中压力升至期望值。现有技术中可通过同时使用多个阀门的形式实现上述功能,但同时使用多个阀门却不够方便,因而有需要研发一种能满足上述使用需求的集成阀。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实现双向恒压且高度集成的集成阀。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集成阀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集成阀,包括中部具有腔体的阀体及安装在腔体内的阀芯,阀芯包括导向安装在腔体中的第一活门总成和第二活门总成,第一活门总成的导向方向沿上下方向,第一活门总成包括第一密封部,阀体上设置有用于与第一密封部密封挡止配合的第一阀座,第一密封部与第一阀座密封挡止配合时第一活门总成将腔体分隔成第一腔体与第二腔体、第一密封部向上脱离第一阀座时第一腔体与第二腔体连通,阀体上设置有与第一腔体连通的第一连通口和与第二腔体连通的第二连通口,第一活门总成与阀体之间设置有用于向第一活门总成施加向下作用力以将第一密封部压紧固定在第一阀座上的第一活门总成压缩弹簧;第一活门总成上开设有连通第一腔体与和第二腔体的连通通道,第二活门总成包括第二密封部,第一活门总成上设置有与第二密封部密封配合的第二阀座,第二密封部与第二阀座密封挡止配合时第二活门总成将连通通道分隔成互不相通的两部分、第二密封部向下脱离第二阀座时第一腔体与第二腔体通过连通通道连通,其中一部分与第一腔体连通、另一部分与第二腔体连通,第一活门总成与第二活门总成之间设置有可向第二活门总成施加向上作用力以将第二密封部压紧固定在第二阀座上的第二活门总成压缩弹簧。

所述腔体包括上端的大径段和下端的小径段,大径段的直径大于小径段的直径,大径段与小径段之间的台阶面形成所述第一阀座,第一密封部位于第一阀座的上方。

第一密封部与第一阀座之间设置有密封垫,腔体的小径段上设置有内螺纹面,腔体中通过内螺纹面螺纹安装有用于将密封垫压紧在第一阀座上的压紧螺套。

第一活门总成包括第一活门体及第一活门盖,第一活门体包括上端开口的筒状段,第一活门盖螺纹固定在筒状段的上端且套设于筒状段的外围,第一活门盖上设置有连通第一腔体与筒状段内腔的第一连通孔第一活门体上设置有连通第二腔体与筒状段内腔的第二连通孔,所述连通通道包括筒状段的内腔、第一连通孔及第二连通孔;第一活门盖的下端面形成所述第一密封部。

第一活门体还包括位于筒状段下端的导杆段,阀体的下端开设有供导杆段导向安装的导向孔,导向孔沿上下方向延伸,第一活门总成压缩弹簧套装在导杆段伸出导向孔的杆段上,导杆段的下端固定有锁紧螺母,第一活门总成压缩弹簧顶装在阀体与锁紧螺母之间。

第二活门总成安装在筒状段的内腔中且其直径小于筒状段的直径,第二活门总成压缩弹簧顶压在第二活门总成与内腔的腔底之间,第一连通孔的孔口沿处向下悬伸有环状凸缘,环状凸缘的下端面形成所述第二阀座。

筒状段的内腔包括上端的大径段和下端的小径段,大径段的直径大于小径段的直径,第二活门总成安装在内腔的大径段中,第二活门总成的直径大于小径段的直径、且小于大径段的直径,筒状段上于大径段和小径段之间的过渡台阶处开设有用于连通内腔与第二腔体的第三连通孔,第三连通孔在径向方向上位于第二活门总成的外围。

筒状段的内腔底部设置有倒T型的弹簧座,弹簧座与内腔的腔底之间设置有用于调整弹簧座高度的调整垫片,第二活门总成压缩弹簧的下端套设在弹簧座的小径段上,第二活门总成的下端设置有供第二活门总成压缩弹簧上端套装的装配段。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将第一连通口与第二连通口对应接通大气与膨胀水箱,当进入第一连通口的气压足以克服第二活门总成压缩弹簧的预应力时,第二活门总成受压向下运动而使第一腔体与第二腔体通过连通通道相连通,此时大气中气体即可流入膨胀水箱中使水箱中压力升高。当进入第二连通口的气压足以克服第一活门总成压缩弹簧的预应力时,第一活门总成受压向上运动而使第一密封部脱离第一阀座,此时第一腔体与第二腔体直接连通,膨胀水箱内气体可直接排出至大气。调节第一活门总成压缩弹簧和第二活门总成压缩弹簧的预应力即可调节膨胀水箱所需要维持的压力。本实用新型将第二阀芯总成安装在第一阀芯总成的连通通道中,在满足双向恒压使用需求的情况下还实现了阀门结构的高度集成。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集成阀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第一活门总成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第二活门总成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 阀体,2 第一活门总成,3 第二活门总成,11 第一连通口,12 第二连通口,13 第一腔体,14 第二腔体,15 第一阀座,16 密封垫,17 导向孔,18 压紧螺套,21 第一活门体,22 第一活门盖,23 弹簧座,24 调整垫片,25 第一活门总成压缩弹簧,26 锁紧螺母,211 导杆段,212 筒状段,213 内腔,214 第二连通孔,215 过渡台阶,216 第三连通孔,221 第一连通孔,222 第一密封部,223 第二阀座,231 小径段,232 大径段,233 轴肩,31 压板,32 第二活门密封垫,33 第二活门体,34 螺栓,321 第二密封部。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集成阀的具体结构如图1~图3所示,包括阀体1,阀体1的中部具有腔体,阀体1上还设置有与腔体连通的第一连通口11和第二连通口12,腔体中安装有第一活门总成2和第二活门总成3。

第一活门总成2和第二活门总成3均闭合时,腔体被第一活门总成2和第二活门总成3分隔成第一腔体13和第二腔体14,第一腔体13与第一连通口11连通,第二腔体14与第二连通口12连通。在冷却系统中使用时第一连通口11连通外界,第二连通口12连通膨胀水箱。

第一活门总成2包括第一活门体21,第一活门体21包括沿上下方向延伸的导杆段211,导杆段211的上方设置有直径大于导杆段211直径的、上端开口的筒状段212,筒状段212中部具有内腔213,筒状段212的上端螺纹连接有第一活门盖22,第一活门盖22的中部开设有连通第一腔体13与内腔213的第一连通孔221。第一活门盖22的直径大于筒状段212的直径,其下端面形成了第一密封部222。筒状段212的侧壁上开设有连通内腔213与第二腔体14的第二连通孔214。

第二活门总成3安装在内腔213中,由上向下依次包括通过螺栓34固定在一起的压板31、第二活门密封垫32及第二活门体33。

内腔213的底部设置有弹簧座23,弹簧座23与内腔213的腔底之间设置有用于调整弹簧座23高度的调整垫片24,弹簧座23呈倒T字型,包括小径段231、大径段232和两者之间的轴肩233,弹簧座23的小径段的外围套设有第二活门总成压缩弹簧27,第二活门总成压缩弹簧27的上端被第二活门体33挡止、下端被轴肩233所挡止。为使第二活门总成压缩弹簧27只能沿上下方向伸张,第二活门体33呈T字形,第二活门总成压缩弹簧27的上段套设在第二活门体33的小径段外围,第二活门总成压缩弹簧27的上端被第二活门体33的轴肩所挡止。第二活门体33的小径段形成供第二活门总成压缩弹簧27上端套装的装配段。

内腔213的上端直径大于下端直径,大径段与小径段的过渡处形成过渡台阶215,第二活门密封垫32及第二活门体33的直径均小于大径段的直径,因而在第二活门密封垫32与第二活门体33之间形成了环腔,第二活门体33的直径大于内腔213中小径段的直径。过渡台阶215上开设有用于连通内腔213与第二腔体14的第三连通孔216,第三连通孔216在径向方向上位于第二活门总成3的外围。也即是说即使第二活门体33向下运动至压紧过渡台阶215也不会遮挡第三连通孔216,环腔依然能通过第三连通孔216与第二腔体14连通。

常态下,在第二活门总成压缩弹簧27的作用下,第二活门密封垫32被压紧在第一活门盖22上并封堵第一连通孔221,此时第一腔体13与内腔213被第二活门总成3隔断。第一腔体13与第二腔体14被隔断而不能互相连通。第一连通孔221的孔口沿处向下悬伸有环状凸缘,环状凸缘的下端面形成第二阀座223,第二活门密封垫32的上端面上与第二阀座223对应位置处形成第二密封部321。

在膨胀水箱内压力低于设定值时,外界气体压力由第一连通口11流入第一腔体13中,再通过第一活门盖22中部的第一连通孔221作用于压板31与第二活门密封垫32上。当压力大于一定值时,第二活门总成压缩弹簧27被挤压,外界气体经内腔213、第二连通孔214、第二腔体14及第二连通口12之后流入膨胀水箱中使其内压力增加,当其内压力增加到设定值时,第二活门总成在第二活门总成压缩弹簧27的作用下复位隔断第一腔体13与内腔213,气体不能再进入膨胀水箱中。通过调整第二活门总成压缩弹簧27的预压缩量即可调节触发第二活门总成3打开的压差。

内腔213、第一连通孔221、第二连通孔214、第三连通孔216形成了用于连通第一腔体13与第二腔体14的连通通道。第二活门总成3闭合时相当于将连通通道隔断成两部分,这两部分分别与第一腔体13与第二腔体14相连通,连通通道被隔断后,第一腔体13与第二腔体14即不能互通。

阀体1中部的腔体也包括上端的大径段和下端的小径段,大径段的直径大于小径段的直径,大径段与小径段之间形成有台阶面,台阶面的上端面形成用于与第一密封部222密封挡止配合的第一阀座15。为保证第一密封部222与第一阀座15之间的密封性能,台阶面与第一密封部之间设置有密封垫16。内腔213的小径段上设置有内螺纹面,该内螺纹面上螺纹连接有用于压紧密封垫16的压紧螺套18。筒状段212与压紧螺套18间隙配合。

阀体1的下端设置有供导杆段211导向安装的导向孔17,导杆段211伸出导向孔17的杆段上套设有第一活门总成压缩弹簧25,导杆段211的下端固定有锁紧螺母26,第一活门总成压缩弹簧25顶装在阀体1与锁紧螺母26之间。在其他实施例中,压紧螺套还可以省去,而是使用粘接方式将密封垫固定在第一阀座上。

常态下,在第一活门总成压缩弹簧25的作用下,第一密封部222被压紧在密封垫16上,此时第一腔体13与第二腔体14被第一活门总成2与第二活门总成3同时隔断。第一腔体13与第二腔体14被隔断而不能互相连通。

在膨胀水箱内压力高于设定值时,膨胀水箱内气体压力经过第二连通口12、第二腔体14之后作用在第一活门总成2与第二活门总成3上,推动第一活门总成2与第二活门总成3整体向上移动。第一密封部222脱离密封垫16,而使第一腔体13与第二腔体14直接连通,膨胀水箱内气体可经第一接通口11排放至大气中。当膨胀水箱内气压降低到设定值时,第一活门总成压缩弹簧25回位而使第一密封部222重新压紧在密封垫16上并隔断第一腔体11与第二腔体12。

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连通口与第二连通口中的任意一个均可以连接液体入口,以本实用新型控制液体流通过程的双向恒压。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