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全悬挂式机车驱动轴承防护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331233发布日期:2018-09-04 20:54阅读:333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全悬挂式机车驱动组装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全悬挂式机车驱动轴承防护装置。



背景技术:

全悬挂式机车是将牵引电动机固装在转向架上,因而牵引电动机全部质量属于簧上部分。牵引电动机与轮对之间需用能适应各向相对运动的弹性联轴器作为中间联结装置传递扭矩即轮对空心轴驱动装置。轮对空心轴驱动装置是机车的核心组成部分之一,在空心轴驱动组装过程中,轴承内圈采用热装的方式进行装配,热装完成后,轴承内圈温度须降至室内温度后方可进行下工序的操作,在此过程中,须对轴承进行防护,以避免因异物进入轴承内,造成装车后发生轴承报警、机破等安全隐患的发生,基于现有组装条件的诸多缺陷,即因套装时袋子里会充有气体,造成套装不方便;且塑料袋容易被刮伤,对轴承的防护带来安全隐患;所使用的塑料袋是黑色的,若袋子上有异物时不易被发现;因此需要设计一种全悬挂式机车驱动轴承防护装置,来解决因防护不当所带来的组装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全悬挂式机车驱动轴承防护装置,其设计结构简单、科学合理,使用轻便;该装置不仅解决了现有塑料袋防护的弊端,还节约了时间且制造成本低廉;能够使对驱动轴承防护变的简单便捷。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全悬挂式机车驱动轴承防护装置,包括外圆防护罩、顶盖、提手和提手座,外圆防护罩呈中空的锥体结构且壁厚为2mm,外圆防护罩的小端焊接有顶盖,顶盖上表面焊接有两个相对于外圆防护罩的中心对称的提手座,在两个提手座上安装有提手,提手与提手座之间为间隙配合。

所述外圆防护罩为铝质,这样设置是为了降低制作的难度以及强度,并且在使用时达到轻便的目的,可以避免锈蚀,在提高外圆防护罩的使用寿命的同时保证驱动轴承的防护质量。

所述提手为折弯成型的铝合金材质。

这种全悬挂式机车驱动轴承防护装置的使用过程为:将驱动轴承内圈热装至空心轴套的指定位置后,操作人员提起提手将空心轴套与轴承罩住即可。

提手座焊接在顶盖中心处,根据操作者操作习惯,选择合适直径的提手并安装在提手座上,两者为间隙配合,根据密封环直径确定其底部外径大小,根据轴承内圈及空心轴套顶部直径及其高度确定外圆防护罩的锥度,根据外圆防护罩顶端圆口大小,确定顶盖直径,并焊接在外圆防护罩顶端。

所述外圆防护罩呈中空的锥体结构且壁厚为2mm,外圆防护罩的小端焊接有顶盖;这样设置的目的是:设置外圆防护罩是为了对驱动轴承周围环境的防护,通过顶盖是用以对驱动轴承的上部环境进行保护,避免异物进入轴承内,造成轴承的报废。

所述顶盖上表面焊接有两个相对于外圆防护罩的中心对称的提手座,在两个提手座上安装有提手,提手与提手座之间为间隙配合;这样设置的目的是:可以通过提手将该轴承防护装置进行移动,由于提手与提手座之间为间隙配合,可以方便提手绕着连接处进行摆动,既方便提手的安装,也能够在闲置时使提手贴合在顶盖上表面,避免空间的占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纵轻便、灵活,制作成本低,可以解决现有防护塑料袋带来的弊端,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提高了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外圆防护罩主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外圆防护罩俯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提手座主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提手主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顶盖主视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顶盖俯视图。

图中标记:1、外圆防护罩;2、顶盖;3、提手座;4、提手。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如图所示,一种全悬挂式机车驱动轴承防护装置,包括外圆防护罩1、顶盖2、提手4和提手座3,外圆防护罩1呈中空的锥体结构且壁厚为2mm,外圆防护罩1的小端焊接有顶盖2,顶盖2上表面焊接有两个相对于外圆防护罩1的中心对称的提手座3,在两个提手座3上安装有提手4,提手4与提手座3之间为间隙配合。

所述外圆防护罩1为铝质,这样设置是为了降低制作的难度以及强度,并且在使用时达到轻便的目的,可以避免锈蚀,在提高外圆防护罩1的使用寿命的同时保证驱动轴承的防护质量。

所述提手4为折弯成型的铝合金材质,提手4展开长度为308mm,提手4两端对接距离为50mm,高度为76mm。

这种全悬挂式机车驱动轴承防护装置的使用过程为:将驱动轴承内圈热装至空心轴套的指定位置后,操作人员提起提手4将空心轴套与轴承罩住即可。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