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度可调节的显示屏连接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411157发布日期:2018-09-11 21:06阅读:217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连接部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度可调节的显示屏连接组件。



背景技术:

显示屏在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其最初的连接方式是通过连接件固定在某一个位置,人们需要根据显示屏的位置,调整自己的位置,来满足自己的需求;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这种固定连接方式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并且现有的显示屏需要有可根据需求随时移动位置的功能,所以连接组件经常可通过锁紧件固定在支撑台上,当显示屏在支撑台上的位置受连接组件高度的影响时,就会降低用户的体验。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高度可调节的显示屏连接组件。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高度可调节的显示屏连接组件,包括纵向支撑件、设于纵向支撑件下端的锁紧件、设于纵向支撑件上端用于连接显示屏的横向支撑件;所述纵向支撑件包括竖管、设于竖管内的移动条,设于竖管内与移动条连接的移动限位组件,所述竖管上部开设有避让槽,所述移动条上部设有连接部,所述连接部伸出所述避让槽与横向支撑件连接且可带动横向支撑件沿避让槽上下移动。

所述移动限位组件包括蜗卷弹簧、弹簧固定片和弹簧盒,所述弹簧固定片固设与竖管上端,所述弹簧和设于移动条上,所述蜗卷弹簧的活动端置于弹簧盒内,蜗卷弹簧的固定端固设于固定片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移动条上下两端设有与竖管内径相适配的上移动块和下移动块。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上移动块和下移动块上均设有第一凸壁和第二凸壁,所述竖管内设有与第一凸壁和第二凸壁适配的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所述第一凸壁和第二凸壁分别嵌入所述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第一凸壁和第二凸壁之间的过渡面为第三凹槽,所述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之间设有与第三凹槽向适配的第四凹槽,所述弹簧固定片置于所述第三凹槽与第四凹槽之间。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上移动块和下移动块上与第三凹槽相对的一端设有第三凸壁,所述竖管上设有与第三凸壁相适配的第五凹槽。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竖管上第四凹槽与第五凹槽之间对称的设有第四凸壁和第五凸壁,所述移动块上设有与第四凸壁和第五凸壁相适配的第六凹槽和第七凹槽。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第一凸壁和第二凸壁的数量均为两个,两个第一凸壁对称的设于第六凹槽两侧,两个第二凸壁对称的设于第七凹槽两侧;对应的,所述竖管上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的数量均为两个,两个第一凹槽对称的设于第四凸壁两侧,两个第二凹槽对应的设于第五凸壁两侧。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移动条通过转轴与上移动块枢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竖管上下两端分别设有上限位块和下限位块,所述弹簧固定片上端固设于所述上限位块下方,所述上限位块上设有限位板,所述移动条上设有与限位板相适配的限位键槽。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高度可调节的显示屏连接组件具有以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高度可调节的显示屏连接组件,所述纵向支撑件包括竖管、设于竖管内的移动条,设于竖管内与移动条连接的移动限位组件,所述竖管上部开设有避让槽,所述移动条上部设有连接部,所述连接部伸出所述避让槽与横向支撑件连接且可带动横向支撑件沿避让槽上下移动;移动限位组件给移动条以相反的作用力;当用户移动显示屏时,外界的作用力大于移动限位组件给予移动条的作用力时,移动条在外力的作用下上升或下降,当外界作用力取消时,移动限位组件给予移动条大于其自身及显示屏的重力的反方向作用力,避免移动条下滑,使显示屏保持稳定。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高度可调节的显示屏连接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纵向支撑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移去竖管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竖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3上移动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纵向支撑件、11.竖管、111.第一凹槽、112.第二凹槽、113.第四凹槽、114.第五凹槽、115.第四凸壁、116.第五凸壁、117.避让槽、118.上限位块、1181.限位板、119.下限位块、12.移动条、121.连接部、122.限位键槽、13.移动限位组件、131.蜗卷弹簧、132.弹簧固定片、133.弹簧盒、14.上移动块、141.第一凸壁、142.第二凸壁、143.第三凹槽、144.第三凸壁、145.第六凹槽、146.第七凹槽、15.下移动块、16.转轴、2.锁紧件、3.横向支撑件、4.显示屏

本实用新型功能的实现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较佳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至图5所示,一种高度可调节的显示屏连接组件,包括纵向支撑件1、设于纵向支撑件1下端的锁紧件2、设于纵向支撑件1上端用于连接显示屏4的横向支撑件3;所述纵向支撑件1包括竖管11、设于竖管11内的移动条12,设于竖管11内与移动条12连接的移动限位组件13,所述竖管11上部开设有避让槽117,所述移动条12上部设有连接部121,所述连接部121伸出所述避让槽117与横向支撑件3连接且可带动横向支撑件3沿避让槽117上下移动。

所述移动限位组件13包括蜗卷弹簧131、弹簧固定片132和弹簧盒133,所述弹簧固定片132固设与竖管11上端,所述弹簧和设于移动条12上,所述蜗卷弹簧131的活动端置于弹簧盒133内,蜗卷弹簧131的固定端固设于固定片上,所述的移动限位组件13数量为两个,两个移动限位组13件共用一个弹簧固定片132。

优选地,移动条12上下两端设有与竖管11内径相适配的上移动块14和下移动块15;上移动块14和下移动块15套设在竖管11内,可以增加竖管11的强度,同时在调节显示屏4高度时上、下移动块15可以沿竖管11滑动,使显示屏4上下移动时运行平稳。

优选地,上移动块14和下移动块15上均设有第一凸壁141和第二凸壁142,所述竖管11内设有与第一凸壁141和第二凸壁142适配的第一凹槽111和第二凹槽112;所述第一凸壁141和第二凸壁142分别嵌入所述第一凹槽111和第二凹槽112,第一凸壁141和第二凸壁142分别与第一凹槽111和第二凹槽112适配,可以起到导向作用,使用户作用到竖管11上的力始终保持在上下方向。

优选地,第一凸壁141和第二凸壁142之间的过渡面为第三凹槽143,所述第一凹槽111和第二凹槽112之间设有与第三凹槽143向适配的第四凹槽113,所述弹簧固定片132置于所述第三凹槽143与第四凹槽113之间;第三凹槽143与第四凹槽113之间对弹簧固定片132起到避让作用,同时弹簧固定片132被限制在第三凹槽143与第四凹槽113之间不会在受力使发生扭动。

优选地,上移动块14和下移动块15上与第三凹槽143相对的一端设有第三凸壁144,所述竖管11上设有与第三凸壁144相适配的第五凹槽114;第三凹槽143与第四凹槽113需要避让弹簧固定片132,使上移动块14和下移动块15与竖管11的套接不牢固,第三凸壁144和第五凸壁116配合可以增强上移动块14和下移动块15与竖管11套接的稳定性。

优选地,竖管11上第四凹槽113与第五凹槽114之间对称的设有第四凸壁115和第五凸壁116,所述上移动块14和下移动块15上设有与第四凸壁115和第五凸壁116相适配的第六凹槽145和第七凹槽146,竖管11上的第四凸壁115和第五凸壁116与移动块上的第六凹槽145和第七凹槽146配合,使竖管11也有嵌入上移动块14和下移动块15的部分,使两者连接关系更稳定。

优选地,第一凸壁141和第二凸壁142的数量均为两个,两个第一凸壁141对称的设于第六凹槽145两侧,两个第二凸壁142对称的设于第七凹槽146两侧;对应的,所述竖管11上第一凹槽111和第二凹槽112的数量均为两个,两个第一凹槽111对称的设于第四凸壁115两侧,两个第二凹槽112对应的设于第五凸壁116两侧;整体结构保持平稳,使连接关系更稳定。

优选地,移动条12通过转轴16与上移动块14枢接;当通过显示屏4需要沿竖管11向上或线下移动时,用户对显示屏4或横向支撑件3施加作用力,移动条12与上移动块14枢接,可以使移动条12发生轻微的转动,分散一些应力,不仅可以保护横向支撑件3,还可以使整体结构更稳定。

优选地,竖管11上下两端分别设有上限位块118和下限位块119,所述弹簧固定片132上端固设于所述上限位块118下方,所述上限位块118上设有限位板1181,所述移动条12上设有与限位板1181相适配的限位键槽122;下限位块119可以对显示屏4起到保护作用,避免移动条12向下移动过多损伤显示屏4;由于竖管11上设有避让槽117,其避让槽117上端开通,所以限位板1181可以阻止移动条12向上移动过多,从避让槽117脱出。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或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