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打捆机用分动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637973发布日期:2018-10-12 21:42阅读:246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农业机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打捆机用分动箱。



背景技术:

18世纪,许多国家的交通运输、农业生产都以马为动力,这样在广大的城市和农村都需要大量的干草来饲养马匹,在运输这些干草时草要压紧、捆实。1853年,美国的埃默里发明了草打捆机,使草捆结实,方便运输。这种打捆机是一种水平压力机,在打捆箱两端的延伸部分各装一个功能如活塞的挡板,当把草放在箱内的时候,由马来拉动一套链子和滑轮机构,这样打捆箱两端的挡板做相向运动,从而将草压紧,这种打捆机每小时可打5捆草,每捆重125公斤,它的弊病就是当机器运行时,仍需工人作辅助工作。1872年,美国的戴德里克在埃默里基础上研制出连续生产的打捆机,在美国和英国取得极大成功,从而加快了生产节奏。由于需要不断地提高生产能力,1884年,又研制出了蒸汽压力打捆机。这种打捆机将草压成捆后,用人将草捆好,然后自动将草捆弹出。1871年,美国人沃尔特-伍德获得了钢丝打捆机的专利,在当时这种打捆机是很出色的,还曾经在英国展览过。1858年,约翰-费-阿普尔比发明了绳子打捆机,但由于绳子的价格昂贵,所以直到20年后这项技术才得以发展,这种打捆机使用方便,机型灵巧。1878年,制造商迪林生产的打捆机采用了阿普尔比的打捆方式。在1958年以前,打捆机只能把麦捆打成矩形体,1958年美国的艾利斯-查默斯公司把罗托-巴勒研制的圆柱体打捆机投入商品生产,该机可以把麦秆捆成直径为36-56厘米,长0.91米,每捆18--45公斤的圆柱体,直到现在,这种打捆机有些地方仍在使用。

如今打捆机通常分为两种,一种是拖拉机拖挂式收割打捆机,这种打捆机由拖拉机牵引,将田地里剩下的秸秆收拾并打结成捆,另一种是自走式收割打捆机,它依靠自身的驱动装置行走。这两种打捆机都是在农作物收割之后进行二次作业,显然,将农作物的收割与秸秆的打捆分为两步,无论是对于工作效率还是设备成本来说,都是一个需要改进的累赘。

现在已经有相关企业在研制收割打捆一体机,打捆的部分包括传动机构、料机构、推料机构、打捆机构和出料机构,其中,上述机构运作时需要借助收割机的动力来驱动,这时就需要用到分动箱将收割机传递到打捆机中的动力进行分配,并有效的传输到上述机构,由于功能需要的各不相同,传统的分动箱并不适用于收割打捆一体机中的打捆机。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打捆机用分动箱的技术方案。

所述的一种打捆机用分动箱,包括箱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具有多个侧面,其中至少有两个侧面设置为连接端,所述连接端固定连接连接端壳体,所述连接端壳体内转动连接第一传动轴,所述第一传动轴上固定设置第一伞齿,箱体内转动连接第二传动轴,所述第二传动轴上固定设置第二伞齿,所述第二伞齿与第一伞齿啮合。

所述的一种打捆机用分动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具有四个侧面,其中有两个侧面设置为连接端。

所述的一种打捆机用分动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具有四个侧面,其中有三个侧面设置为连接端。

所述的一种打捆机用分动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具有四个侧面,四个侧面均设置为连接端。

所述的一种打捆机用分动箱,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端与第一传动轴之间设置一组第一轴承,连接端壳体配合连接第一端盖。

所述的一种打捆机用分动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动轴与连接端壳体之间设置一组第一孔用挡圈,所述第一孔用挡圈设置在所述第一轴承旁边,所述第一端盖内设置第一密封圈,所述第一密封圈套设在所述第一传动轴上。

所述的一种打捆机用分动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传动轴穿出箱体并与箱体之间通过第二轴承配合连接,第二传动轴上设置第二端盖。

所述的一种打捆机用分动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端盖内设置第二密封圈,所述第二密封圈套设在所述第二传动轴上。

所述的一种打捆机用分动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传动轴配合连接推料曲柄。

本实用新型专为收割打捆一体机设计的分动箱,可以将动力通过输出端传递给下一个工作机构,同时分动箱直接带动推料机构的推料曲柄运动,解决了打捆机动力传输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A-A剖面图;

图4为图2中B-B剖面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安装在打捆机的推送机构上时结构示意图。

图中:1箱体、100连接端、2第一伞齿、3第二密封圈、4第二伞齿、5第一传动轴、6第二传动轴、7第一轴承、8第一端盖、9第二轴承、10第二端盖、11推料曲柄、12连接端壳体、13第一密封圈、14第一孔用挡圈。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5所示,一种打捆机用分动箱,包括箱体1,所述箱体1具有四个侧面,四个侧面中有两个侧面设置为连接端100,两个侧面最好是相邻的。所述连接端100固定连接连接端壳体12,所述连接端壳体12内转动连接第一伞齿2,箱体1内设置第二伞齿4,第二伞齿4与第一伞齿2啮合。其中,第二伞齿4的齿轮部分近似一个圆环,齿轮斜度小于另外两个伞齿。所述第一伞齿2固定连接第一传动轴5,所述第二伞齿4固定连接第二传动轴6,其中一个侧面所对应的第一传动轴5作为动力输入端,另一个第一传动轴5为动力输出端。所述连接端100与第一传动轴5之间设置一组第一轴承7,连接端壳体12配合连接第一端盖8。所述第一传动轴5与连接端壳体12之间设置一组第一孔用挡圈14,所述第一孔用挡圈14设置在所述第一轴承7旁边,所述第一端盖8内设置第一密封圈13,所述第一密封圈13套设在所述第一传动轴5上。

所述第二传动轴6穿出箱体1并与箱体1之间通过第二轴承9配合连接,第二传动轴6上设置第二端盖10。所述第二端盖10内设置第二密封圈3,所述第二密封圈3套设在所述第二传动轴6上,所述第二传动轴6配合连接推料曲柄11,并带动推料曲柄11工作。

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方式中,所述箱体1四个侧面中还可以有三个或四个侧面设置为连接端100,并设置相应的连接端壳体12和第一伞齿2,其中有一个侧面所对应的第一传动轴5作为动力输入端,其余第一传动轴5动力为输出端。

在本实用新型中,也可以将第二传动轴6作为动力输入端,而第一传动轴5作为动力输出端。

本实用新型专为收割打捆一体机设计的分动箱,可以将收割机的传动系统传递来的动力合理有效的分配出去,具体是通过动力输入端接收动力,然后通过动力输出端传递给下一个工作机构,其中,分动箱直接带动推料机构的推料曲柄运动,解决了打捆机动力传输的问题。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