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弹簧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多维度钢丝弹簧。
背景技术:
弹簧是一种利用弹性来工作的机械零件。用弹性材料制成的零件在外力作用下发生形变,除去外力后又恢复原状。一般用弹簧钢制成。弹簧的种类复杂多样,按形状分,主要有螺旋弹簧、涡卷弹簧、板弹簧、异型弹簧等。按受力性质,弹簧可分为拉伸弹簧、压缩弹簧、扭转弹簧和弯曲弹簧,按形状可分为碟形弹簧、环形弹簧、板弹簧、螺旋弹簧、截锥涡卷弹簧以及扭杆弹簧等,按制作过程可以分为冷卷弹簧和热卷弹簧。普通圆柱弹簧由于制造简单,且可根据受载情况制成各种型式,结构简单,故应用最广。弹簧的制造材料一般来说应具有高的弹性极限、疲劳极限、冲击韧性及良好的热处理性能等,常用的有碳素弹簧钢、合金弹簧钢、不锈弹簧钢以及铜合金、镍合金和橡胶等。有些弹簧在制成后还要进行强压或喷丸处理,可提高弹簧的承载能力。
普通的弹簧在使用时的效果单一,只能控制单一方向上的减震蓄能和卸压作用,且弹簧在蓄能和泄能过程中进行来回切换进行抗震,蓄能和泄能的过程中,能量转移速度无法进一步进行控制,抗震效果较差;且普通的弹簧无法实现多个方向上的减震使用。因此,我们需要提出一种可以减缓泄能且可以多个方向上实现减震的多维度钢丝弹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维度钢丝弹簧,减缓了压簧的能量释放速度,提高缓冲效果;振动时为旋转件提供缓冲减震,减少旋转件的振动摩擦,提高旋转件的使用寿命。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多维度钢丝弹簧,包括上弹簧座,所述上弹簧座的下部固定连接有压簧,所述压簧的下端固定连接有套筒,所述套筒的下端固定连接有拉簧,所述拉簧的下端固定连接有下弹簧座,所述套筒的外侧上部套接有扭力弹簧,且套筒的外侧下部固定套接有棘轮,所述扭力弹簧的上下两端分别固定连接上插杆和下插杆,所述下插杆上固定连接有摆杆,所述摆杆的一端固定连接于棘轮的一侧。
优选的,所述拉簧包括有螺旋钢丝,所述螺旋钢丝上固定套接有耐压橡胶护套。
优选的,所述上插杆和下插杆均为光滑插杆,且上插杆和下插杆分别与套筒平行设置。
优选的,所述上弹簧座和下弹簧座均为环形弹簧座。
优选的,所述棘轮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固定套,所述固定套上滑动插接有滑杆,所述滑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固定块,所述滑杆上套接有复位弹簧,所述滑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止回棘爪。
优选的,所述止回棘爪呈圆杆状结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通过拉簧和压簧的设计,在向下振动时,通过压簧进行缓冲蓄能,在向上振动时,压簧和拉簧同时进行缓冲,减缓了压簧的能量释放速度,提高缓冲效果;
2、通过扭力弹簧的设计,在进行振动时,扭力弹簧的两端分别固定在拉簧和压簧周围的旋转件上,振动时为旋转件提供缓冲减震,减少旋转件的振动摩擦,提高旋转件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拉簧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棘轮的仰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上弹簧座、2压簧、3套筒、4拉簧、41耐压橡胶护套、42螺旋钢丝、5下弹簧座、6扭力弹簧、61上插杆、62下插杆、7棘轮、71固定套、72固定块、73复位弹簧、74滑杆、75止回棘爪、8摆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该多维度钢丝弹簧,包括上弹簧座1,所述上弹簧座1的下部固定连接有压簧2,所述压簧2的下端固定连接有套筒3,所述套筒3的下端固定连接有拉簧4,所述拉簧4的下端固定连接有下弹簧座5,所述套筒3的外侧上部套接有扭力弹簧6,且套筒3的外侧下部固定套接有棘轮7,所述扭力弹簧6的上下两端分别固定连接上插杆61和下插杆62,所述下插杆62上固定连接有摆杆8,所述摆杆8的一端固定连接于棘轮7的一侧。
具体的,所述拉簧4包括有螺旋钢丝42,所述螺旋钢丝42上固定套接有耐压橡胶护套41,耐压橡胶护套41防止拉簧4受压时,拉簧4之间的钢丝直接发生碰撞,降低噪音。
具体的,所述上插杆61和下插杆62均为光滑插杆,且上插杆61和下插杆62分别与套筒3平行设置,上下插杆便于直接进行插装,安装方便。
具体的,所述上弹簧座1和下弹簧座5均为环形弹簧座,环形弹簧座的设计,不影响压簧2和拉簧4之间插入圆杆支撑柱。
具体的,所述棘轮7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固定套71,所述固定套71上滑动插接有滑杆74,所述滑杆74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固定块72,所述滑杆74上套接有复位弹簧73,所述滑杆74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止回棘爪75,棘轮7的设计,可以使得扭力弹簧6在产生扭力后保持原状,始终保持有一定的扭力,减小旋转件在圆弧上旋转振动的弧度,减小摩擦。
具体的,所述止回棘爪75呈圆杆状结构,圆杆状止回棘爪75使用方便,便于手持调节。
工作原理:在使用时,通过拉簧4和压簧2的设计,在向下振动时,通过压簧2进行缓冲蓄能,在向上振动时,压簧2和拉簧4同时进行缓冲,减缓了压簧2的能量释放速度,提高缓冲效果;通过扭力弹簧6的设计,在进行振动时,扭力弹簧6的两端分别固定在拉簧4和压簧2周围的旋转件上,振动时为旋转件提供缓冲减震,减少旋转件(支腿上的垫圈、环形垫块等)的振动摩擦,提高旋转件的使用寿命。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