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列角接触球轴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782577发布日期:2018-10-30 21:55阅读:448来源:国知局
双列角接触球轴承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轴承,尤其是涉及一种双列角接触球轴承。



背景技术:

现有的双列角接触球轴承如图4所示,外圈1′和内圈2′均为一体结构,保持架4′为冠型,保持架4′由钢球3′引导。钢球数量会使填球角在186°左右(大了钢球装不进去);由于外圈1′和内圈2′均为一体结构,不能预加载荷,轴承在承受轴向载荷时其中一列钢球不受力,承受载荷的这一列钢球和滚道很容易失效,轴承也就很快失效,使用寿命较短。



技术实现要素:

本申请人针对上述的问题,进行了研究改进,提供一种双列角接触球轴承,结构简单紧凑,制造成本低,改善轴承在工作时两列钢球承受轴向载荷的状况,提高了系统的刚性,延长轴承的使用寿命。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双列角接触球轴承,包括外圈、2个内圈、2个保持架、分别位于2个所述保持架中的2列钢球及隔套,所述外圈的内孔中设有2个滚道,所述保持架为通用型保持架;所述内圈的外圆周面上设有滚道,所述内圈的滚道的一侧设有高挡边,另一侧设有低挡边,2个所述内圈相对设置,并且所述隔套设置在2个所述内圈之间;所述保持架与所述外圈的内孔之间的间隙在0.2~0.4毫米之间。

进一步的:

所述保持架与所述外圈的内孔之间的间隙为0.3毫米 。

所述内圈的低挡边侧的外圆周面呈锥台状。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双列角接触球轴承,结构简单紧凑,制造成本低,采用分体的两个内圈及隔套结构,改善轴承在工作时两列钢球承受轴向载荷的状况,提高了系统的刚性,延长轴承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处放大图。

图3为保持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现有技术中双列角接触球轴承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图1、2、3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外圈1、2个内圈2、2个保持架4、分别位于2个保持架4中的2列钢球3及隔套5,外圈1的内孔中设有2个滚道,保持架4为通用型保持架。内圈2的外圆周面上设有滚道,内圈2的滚道的一侧设有高挡边21,另一侧设有低挡边22,内圈2的低挡边侧的外圆周面呈锥台状。2个内圈2相对设置,即2个内圈2的高挡边21均处于外侧,低挡边22均处于内侧,并且隔套5设置在2个内圈2之间,隔套5的两端分别与2个内圈2的内侧端相抵。保持架4与外圈1的内孔之间的间隙B在0.2~0.4毫米之间,在本实施例中,保持架4与外圈1的内孔之间的间隙B为0.3毫米 。

在本实用新型中,内圈2设计成两个并且中间设有隔套5,内圈2的滚道的外侧设置高挡边21,内侧设置低挡边22,轴承预载荷可通过选配隔套5的宽度来得到相应的预载荷,轴承在工作时两列钢球可以同时承受轴向载荷,提高了系统的刚性和使用寿命。另外,内圈2设计成一侧高挡边,一侧低挡边,并且内圈2的低挡边侧的外圆周面呈锥台状,轴承在生产组装时较为方便,生产效率可提高30%。保持架4采用通用型结构,增加了保持架的强度同时可以比现有技术中的冠型架多增加2~3粒钢球,轴承寿命可以提高1~2倍。同时,保持架4与外圈1的内孔之间的间隙B控制在较小的0.2~0.4毫米之间,保持架4由外圈1引导,轴承的极限转速可以提高1~2倍,适合于高速运转。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