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联电磁线圈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158730发布日期:2018-12-05 19:13阅读:312来源:国知局
一种双联电磁线圈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气动元件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双联电磁线圈。



背景技术:

气阀广泛应用于各技术领域的流体控制, 目前市场上的气阀种类繁多,应用的场合也多不胜数。气阀通过工作部件控制气路的开闭,实现设备的使用要求。随着气路数量的不断增加,一阀一气路的控制模式已经不能满足需要,于是,多通路气阀就应运而生了。

多通路气阀通常由多个电磁线圈来控制启闭,而且一般设有多个接线插口和排气通道,影响了执行效率和响应速度,并需要更多的安装空间。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和缺陷,提供一种双联电磁线圈,将两个电磁线圈集成至一个,线圈可以同时分别对两个先导头进行控制,有效的提高了执行机构的执行效率、反应速度和可靠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双联电磁线圈,包括阀体,阀体内设有第一阀腔和第二阀腔,阀体上设有进气口,第一阀腔底部通过第一通道与进气口连通,第二阀腔底部通过第二通道与进气口连通,第一阀腔顶部和第二阀腔的顶部均连通于排气槽,阀体上设有将排气槽与外界连通的排气口,第一阀腔内设有第一先导头,第二阀腔内设有第二先导头,阀体内还设有电磁线圈,电磁线圈分别同时控制第一先导头和第二先导头动作。

进一步的,阀体顶部设有将排气槽密封的盖板,盖板通过螺钉与阀体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盖板与阀体之间设有密封圈。

进一步的,第一先导头包括第一动铁芯、第一静铁芯、第一弹簧和第一套筒,第一动铁芯、第一静铁芯设于第一套筒内,第一弹簧抵设于第一动铁芯和第一套筒之间,第一动铁芯灶第一弹簧的作用下与第一通道相抵以将第一通道封堵,第二先导头包括第二动铁芯、第二静铁芯、第二弹簧和第二套筒,第二动铁芯、第二静铁芯设于第二套筒内,第二弹簧抵设于第二动铁芯和第二套筒之间,第二动铁芯灶第二弹簧的作用下与第二通道相抵以将第二通道封堵。

进一步的,第一动铁芯和第二动铁芯上分别嵌设有密封堵头。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将两个电磁线圈集成至一个,结构紧凑,便于安装测试,节省了安装空间,线圈可以同时分别对两个先导头进行控制,以控制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启闭,从而便于控制不同的执行元件,有效的提高了执行机构的执行效率、反应速度和可靠性。此外,排气时,第一阀腔顶部和第二阀腔的顶部均连通于排气槽,阀体上设有将排气槽与外界连通的排气口,第一先导头和第二先导头的排气均从同一排气口排出,减少了排气口的数量,使得加工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阀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1.阀体;2.第一阀腔;3.第二阀腔;4.进气口;5.第一通道;6.第二通道;7.排气槽;8.排气口;9.电磁线圈;10.盖板;11.第一动铁芯;12.第一静铁芯;13.第一弹簧;14.第一套筒;15.第二动铁芯;16.第二静铁芯;17.第二弹簧;18.第二套筒。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阐释。

参见图1至图2所示的一种双联电磁线圈,包括阀体1,阀体1内设有第一阀腔2和第二阀腔3,阀体1上设有进气口4,第一阀腔2底部通过第一通道5与进气口4连通,第二阀腔3底部通过第二通道6与进气口4连通,第一阀腔2顶部和第二阀腔3的顶部均连通于排气槽7,阀体1上设有将排气槽7与外界连通的排气口8,阀体1顶部设有将排气槽7密封的盖板10,盖板10通过螺钉与阀体1固定连接,盖板10与阀体1之间设有密封圈,以保证密封性良好。

第一阀腔2内设有第一先导头,第二阀腔3内设有第二先导头,第一先导头包括第一动铁芯11、第一静铁芯12、第一弹簧13和第一套筒14,第一动铁芯11、第一静铁芯12设于第一套筒14内,第一弹簧13抵设于第一动铁芯11和第一套筒14之间,第一动铁芯11灶第一弹簧13的作用下与第一通道5相抵以将第一通道5封堵,第二先导头包括第二动铁芯15、第二静铁芯16、第二弹簧17和第二套筒18,第二动铁芯15、第二静铁芯16设于第二套筒18内,第二弹簧17抵设于第二动铁芯15和第二套筒18之间,第二动铁芯15灶第二弹簧17的作用下与第二通道6相抵以将第二通道6封堵,第一动铁芯11和第二动铁芯15上分别嵌设有密封堵头,以保证密封性良好,阀体1内还设有电磁线圈9,电磁线圈9分别同时控制第一先导头和第二先导头动作,电磁线圈9分别控制第一动铁芯11向第一静铁芯12移动、第二动铁芯15向第二静铁芯16移动。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将两个电磁线圈9集成至一个,结构紧凑,便于安装测试,节省了安装空间,线圈可以同时分别对两个先导头进行控制,以控制第一通道5和第二通道6启闭,从而便于控制不同的执行元件,有效的提高了执行机构的执行效率、反应速度和可靠性。此外,排气时,第一阀腔2顶部和第二阀腔3的顶部均连通于排气槽7,阀体1上设有将排气槽7与外界连通的排气口8,第一先导头和第二先导头的排气均从同一排气口8排出,减少了排气口8的数量,使得加工方便。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故凡依本实用新型专利申请范围所述的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均包括于本实用新型专利申请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