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冷流型双偏心蝶阀及其阀座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158282发布日期:2018-12-05 19:11阅读:661来源:国知局
一种防冷流型双偏心蝶阀及其阀座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阀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防冷流型双偏心蝶阀及其阀座。



背景技术:

现有双偏心蝶阀的结构,如图1中所示,阀座与蝶板的接触面的密封压缩量保持均匀,在理想工作状态下,阀座受力均匀,阀座与蝶板密封良好,但实际应用中,由于阀座与蝶板的接触面的密封压缩量均匀,阀座与蝶板之间不存在变形容纳空间,阀座闭合时受挤压而塑性变形的部分没有容纳空间,使得阀座向两侧挤压变形,最终阀座与蝶板的接触面的密封压缩量逐渐减小而导致阀座失效。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有效避免因阀座冷流而导致失效的防冷流型双偏心蝶阀阀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防冷流型双偏心蝶阀阀座,包括蝶板,阀座与蝶板的接触面的密封压缩量自阀座唇口向阀座底部方向逐渐减小或逐渐增大。

阀座与蝶板的接触面的密封压缩量自阀座唇口向阀座底部方向逐渐减小。

阀座与蝶板的接触面为正锥形面,蝶板与阀座的接触面为正锥面或截球面。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还在于提供一种可有效避免因阀座冷流而导致失效的防冷流型双偏心蝶阀。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防冷流型双偏心蝶阀,包括阀体、蝶板和压板,还包括上述结构的阀座。

本实用新型的防冷流型双偏心蝶阀,包括阀体、蝶板、阀座和压板,阀座与蝶板的接触面的密封压缩量自阀座唇口向阀座底部方向逐渐减小或逐渐增大,则阀座闭合受挤压时,由于阀座与蝶板的接触面的密封压缩量的变化,阀座与蝶板之间存在变形容纳空间,阀座受挤压塑性变形的部分可进入该变形容纳空间内,阀座变形后仍能够紧贴蝶板,实现良好密封,从而减小了阀座冷流的影响,同时该过程中阀座也具有一定的势能,进而增强了阀门的密封性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现有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阀座2和蝶板3密封副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阀座2受挤压变形状态图;

图4为图2中阀座2变形结束状态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防冷流型双偏心蝶阀的具体实施例一的阀座2和蝶板3密封副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中阀座2受挤压变形状态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防冷流型双偏心蝶阀的现有技术,如图1中所示,包括阀体1、阀座2、蝶板3和压板4,如图2中所示,阀座2与蝶板3的接触面的密封压缩量自阀座唇口21向阀座底部22方向保持不变,因此,如图3中所示,当阀座2闭合受挤压而塑性变形时,塑性变形的部分没有能够进入的变形容纳空间,因此,如图4中所示,使得阀座2向两边挤压变形,最终阀座2与蝶板3的接触面的密封压缩量逐渐减小而导致阀座2失效。

本实用新型的防冷流型双偏心蝶阀的具体实施例一,包括阀体、阀座2、蝶板3和压板,如图5中所示,阀座2与蝶板3的接触面的密封压缩量自阀座唇口21向阀座底部22方向逐渐减小,则阀座2与蝶板3之间存在变形容纳空间,如图6中所示,当阀座2受挤压变形时,塑性变形部分可进入该变形空间内,使得阀座2仍能够紧贴蝶板3,实现良好密封,从而减小了阀座冷流的影响,同时该过程中阀座也具有一定的势能,进而增强了阀门的密封性能。

优选的,阀座2与蝶板3的接触面为正锥形面,蝶板3与阀座2的接触面为正锥面或截球面,则阀座2受挤压塑性变形后,变形部分进入变形容纳空间后填充更加均匀,阀座2与蝶板3的密封性更好。

本实用新型的防冷流型双偏心蝶阀的具体实施例二,其和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阀座2与蝶板3的接触面的密封压缩量自阀座唇口21向阀座底部22方向逐渐增大,同样由于密封压缩量的变化而存在变形容纳空间,可供阀座2受挤压变形的部分进入,从而保证阀座2与蝶板3的良好密封。

本实用新型的防冷流型双偏心蝶阀阀座的具体实施例一,其阀座的结构和上述实施例中阀座的结构一致,此处不再赘述。

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所做的其他修改或者等同替换,只要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