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动锥阀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265137发布日期:2018-12-14 21:52阅读:458来源:国知局
液动锥阀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液动阀领域。



背景技术:

液动阀是一种用压力油操作的自动化元件,它受配压阀压力油的控制,通常与电磁配压阀组合使用,可用于远距离控制水电站油、气、水管路系统的通断。常用于夹紧、控制、润滑等油路。有直动型与先导型之分,多用先导型。

在目前高压水除鳞系统中除鳞泵的出口均采用手动闸阀做为开闭管路的阀门,不能实行远程控制。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液动锥阀,该液动锥阀与二位三通换向阀配全使用,实现远程精确控制阀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液动锥阀,包括阀杆、阀盖、弹簧、阀芯、阀套、阀座、和阀体,所述阀体主体为管状,所述阀盖安装在阀盖顶部端口,所述阀座安装在阀体内的底部,所述阀套安装在阀座上,阀芯安装在阀套内,且阀芯可在阀套内上下滑动并可通过可阀座顶面配合分隔进水口和出水口,所述阀芯和阀盖之间具有控制室,所述弹簧安装在控制室内,且弹簧第一端抵接在阀盖底面,弹簧的第二端抵接在阀芯顶面,所述阀体上设有至少两个流通管路,其中第一个流通管路通过三通阀和进水口连通,第二个流通管路通过三通阀与外部连通,所述第二个流通管路用于将控制室内液体排空;

所述阀盖中心位置设有通孔,所述阀杆穿过通孔伸出阀体,所述阀盖的顶面设有丝母,所述阀杆顶部与丝杆连接,所述丝杆和丝母配合调节阀杆的位置;所述阀杆上设有环形凸台,该环形凸台和阀芯配合并用于压制阀芯。

作为优选的,所述两个流通管路分别为上流通管路和下流通管路,其中下流通管路与控制室的连通处设置在流通管路的底部。

作为优选的,所述阀芯顶部具有定位凹槽,所述弹簧第二端插装在定位凹槽内。

作为优选的,所述定位凹槽内设有下弹簧座,所述阀盖底面具有上弹簧座,所述弹簧的第一端插装在上弹簧座内,所述弹簧的第二段插装在下弹簧座内。

作为优选的,所述阀盖的底面设有用于密封阀杆和阀杆间缝隙的活塞盖,所述弹簧第一端抵接在活塞盖上。

作为优选的,所述活塞盖压制在所述阀套的顶面。

作为优选的,所述阀芯和阀座配合的密封面为锥形面。

使用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液动锥阀通过丝杆和丝母配合,可控制阀杆的位置,通过阀杆上的环形凸台配合压制阀芯控制本液动锥阀的开闭状态,另外,通过阀体上的两个流通管路配合外置的二位三通阀,切换控制室内液压的状态,使得本液动锥阀可控制的开闭的时机和流量状态,通过入水口流体压力来调节阀门的开闭结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液动锥阀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C部局部示意图。

附图标记包括:

1-丝杆,2-丝母,3-阀杆,310-环形凸台,4-阀盖,410-活塞盖,420-上弹簧座,5-弹簧,6-阀芯,7-阀套,720-下弹簧座,8-阀座,9-阀体,910-下流通管路,920-上流通管路,A-进水口,B-出水口,K1-控制室,F1-密封口。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的描述。

如图1、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液动锥阀,包括阀杆3、阀盖4、弹簧5、阀芯6、阀套7、阀座8、和阀体9,阀体9主体为管状,阀盖4安装在阀盖4顶部端口,阀座8安装在阀体9内的底部,阀套7安装在阀座8上,阀芯6安装在阀套7内,且阀芯6可在阀套7内上下滑动并可通过可阀座8顶面配合分隔进水口A和出水口B,阀芯6和阀盖4之间具有控制室K1,弹簧5安装在控制室K1内,且弹簧5第一端抵接在阀盖4底面,弹簧5的第二端抵接在阀芯6顶面,阀体9上设有至少两个流通管路,其中第一个流通管路通过三通阀和进水口A连通,第二个流通管路通过三通阀与外部连通,第二个流通管路用于将控制室K1内液体排空;阀盖4中心位置设有通孔,阀杆3穿过通孔伸出阀体9,阀盖4的顶面设有丝母2,阀杆3顶部与丝杆1连接,丝杆1和丝母2配合调节阀杆3的位置;阀杆3上设有环形凸台310,该环形凸台310和阀芯6配合并用于压制阀芯6。

具体的,如图1所示,本液动锥阀处于封闭状态,打开液动阀的过程中,首先操作外接的二位三通电液换向阀,通过流通管路将控制室K1内的液体排空,然后旋转丝杆1,丝杆1带动阀杆3上移,阀芯6受到下方液体提供的压力和弹簧5提供的压力,此时下方液态大于弹簧5的压力,使得阀门关闭。

在本液动锥阀切换到封闭状态过程中,首先切换通过外接的二位三通电液换向阀,将控制室K1和进水口A连通,控制室K1内的液体压力和入水口的液压相同,阀芯6还受到弹簧5提供的推力,使得对丝杆1提供就较小的旋转扭力,即可使阀杆3带动阀芯6向下移动,进而使阀芯6和阀座8配合的密封口F1关闭,实现液动锥阀的关闭。

在本实施例中,密封口F1为锥形,使得切换液压闸阀开闭状态在瞬间完成。

两个流通管路分别为上流通管路和上流通管路920,其中上流通管路920与控制室K1的连通处设置在流通管路的底部。可通过上流通管路920排空控制室K1内的液体。使得控制室K1处于低压状态。

阀芯6顶部具有定位凹槽,弹簧5第二端插装在定位凹槽内。使得弹簧5可以稳固的抵接在阀芯6的顶面,弹簧5只能在轴向上伸缩,不会偏转。

定位凹槽内设有下弹簧座720,阀盖4底面具有上弹簧座420,弹簧5的第一端插装在上弹簧座420内,弹簧5的第二段插装在下弹簧座720内。如图2所示,上弹簧座420和下上弹簧座420结构相似,以下弹簧座720为例,下弹簧座720的底座为片状,底座的顶面具有圆柱状的凸起,弹簧5的第二端套装在圆柱状的凸起上。底座的外圆周面抵接在阀芯6的定位凹槽内。

上弹簧座420和下弹簧座720结构相似,其为倒置的状态,弹簧5的第一端套装在上弹簧座420的圆柱状凸起上。上弹簧座420的底座的外圆周面和活塞盖410的底面凹槽配合。

阀盖4的底面设有用于密封阀杆3和阀杆3间缝隙的活塞盖410,弹簧5第一端抵接在活塞盖410上。活塞盖410可将液体封闭在控制室K1内。

活塞盖410压制在阀套7的顶面。活塞盖410的另一个作用是控制阀套7的位置,使得液动锥阀的结构更紧凑。

本液动锥阀通过丝杆1和丝母2配合,可控制阀杆3的位置,通过阀杆3上的环形凸台310配合压制阀芯6控制本液动锥阀的开闭状态,另外,通过阀体9上的两个流通管路配合外置的二位三通阀,切换控制室K1内液压的状态,使得本液动锥阀可控制的开闭的时机和流量状态,通过入水口流体压力来调节阀门的开闭结构。

本液动锥阀为提高钢材的表面质量,在热轧生产线中,钢坯轧制前都要进行高压水除鳞这道工序,即用高压的水将因加热而在钢坯表面产生的氧化铁皮清除干净。这套用高压水来清除钢坯表面氧化铁皮的装置被称为高压水除鳞系统。

本实用新型的液动锥阀与二位三通电液换向阀配合使用,用于除鳞泵出口管路中,起到启闭管路作用,并能实现远程控制,并可实现阀门开度任意调节。

阀口(即密封面)采用喷焊碳化钨合金先进工艺,使其表面硬度达到HRC55以上,由于硬度高遇到较硬杂质不会出现密封面的损坏,延长了阀门的使用寿命。密封口F1硬度高,使用寿命长。

以上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可以作出许多变化,只要这些变化未脱离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