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变速箱,尤其是一种手动变速箱拨杆的限位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农用机械普遍使用手动机械变速箱。在作业过程中由于震动容易出现档位脱档的问题。中国发明专利申请CN 107504172 A公开了一种变速箱防脱挡结构,可以对变速箱档杆进行限位固定,防止发生档位脱档的情况。但是,这种限位结构在使用时需要进行复杂的手动调整和操作,使用便利性不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手动变速箱拨杆的限位装置,能够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便于司机操作。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手动变速箱拨杆的限位装置,包括箱体以及连接在箱体上的换挡杆,换挡杆的顶部轴接有连杆,连杆的外侧活动套接有拨杆,连杆和拨杆之间通过弹簧体连接,换挡杆外侧固定有第一齿盘,拨杆外侧通过支架固定有第二齿盘,第二齿盘位于第一齿盘下方,第一齿盘和第二齿盘选择性啮合,箱体外侧固定有限位器,拨杆侧面固定有限位销,限位器上设置有横向凹槽,横向凹槽的顶部设置有纵向凹槽,限位销随着拨杆的转动经过横向凹槽后与纵向凹槽相互卡接。
作为优选,所述纵向凹槽的两侧设置有导向斜面。
作为优选,所述限位销由磁性金属制成,纵向凹槽的顶部固定有磁铁。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带来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利用弹簧体对拨杆的弹性支撑力,实现第一齿盘和第二齿盘的啮合以及限位销与纵向凹槽的卡接。换挡操作过程中,只要单手向下按压并旋转拨杆,便可解除限位进行档位切换,档位切换完毕后,只要反向旋转拨杆,松手后便可自动锁止限位,便于司机单人单手操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限位器的结构图。
图中:1、箱体;2、换挡杆;3、连杆;4、拨杆;5、弹簧体;6、第一齿盘;7、支架;8、第二齿盘;9、限位器;10、限位销;11、横向凹槽;12、纵向凹槽;13、导向斜面;14、磁铁;15、限位凹槽;16、锁止块;17、滑轨;18、橡胶层。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中使用到的标准零件均可以从市场上购买,异形件根据说明书的和附图的记载均可以进行订制,各个零件的具体连接方式均采用现有技术中成熟的螺栓、铆钉、焊接、粘贴等常规手段,在此不再详述。
参照图1-2,本实用新型一个具体实施方式包括箱体1以及连接在箱体2上的换挡杆2,换挡杆2的顶部轴接有连杆3,连杆3的外侧活动套接有拨杆4,连杆3和拨杆4之间通过弹簧体5连接,换挡杆2外侧固定有第一齿盘6,拨杆4外侧通过支架7固定有第二齿盘8,第二齿盘8位于第一齿盘6下方,第一齿盘6和第二齿盘8选择性啮合,箱体1外侧固定有限位器9,拨杆4侧面固定有限位销10,限位器9上设置有横向凹槽11,横向凹槽11的顶部设置有纵向凹槽12,限位销10随着拨杆4的转动经过横向凹槽11后与纵向凹槽12相互卡接。纵向凹槽12的两侧设置有导向斜面13。限位销10由磁性金属制成,纵向凹槽12的顶部固定有磁铁14。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为:向下按压拨杆4,使得弹簧体5被压缩,拨杆4带动限位销10向下移动,使限位销10脱离纵向凹槽12,然后旋转拨杆4,使得限位销10脱离横向凹槽11,解除限位。然后进行换挡操作。换挡完成后,从新按压拨杆4,并反向旋转拨杆10,使限位销10滑入横向凹槽11,然后松手,弹簧体5复位,带动拨杆4上移,使限位销10插入纵向凹槽12内,完成限位锁止。
需要说明的是,限位器9根据变速箱的实际结构进行灵活安装,从而可以兼容市面上的绝大部分的变速箱产品,适用范围广。
另外,在限位销10的两侧设置有限位凹槽15,在纵向凹槽12内通过滑轨17滑动安装有锁止块16,锁止块16的外侧端位于限位器9的外部,限位凹槽15内铺设有橡胶层18,锁止块16与限位凹槽15相互选择性插接,并与橡胶层18过盈配合。在限位销10与纵向凹槽12插接限位的基础上,通过设置限位凹槽15与锁止块16的插接,使用时将锁止块16从限位器9的外侧向内侧推动,与限位凹槽15相互插接,可以实现二次限位,从而提高限位稳定性。
其中,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换挡杆和箱体的具体结构在背景技术引用的专利文献中已经进行了充分的公开,属于成熟的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详述其具体结构。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