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数控机械的真空吸附管阀五通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571951发布日期:2019-01-13 17:07阅读:283来源:国知局
一种数控机械的真空吸附管阀五通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数控机械设备真空吸附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数控机械的真空吸附管阀五通。



背景技术:

近年来,真空吸附技术在工业自动化生产中应用越来越广泛,真空吸附是利用真空发生装置产生真空压力作为动力源,由真空吸附的方式抓取或完成相应的工作,真空吸附在数控机械中数控平台安装工作中使用频率极高,然而在数控机械中的真空吸附使用时,往往存在真空主管道的分支真空副管道需要各自单独连接,且连接的设备是利用水暖件进行连接操作,或一个真空产生装置只能连接一个吸附工作单元,无法实现真空单个、多个区域的有效连接,连接过程操作难、调试难度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数控机械的真空吸附管阀五通,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数控机械的真空吸附管阀五通,包括一号副通气管道、二号副通气管道、三号副通气管道、四号副通气管道、主通气管道和真空腔盖体上体,所述真空腔盖体上体通过连接真空腔盖体下体主通气管道,所述主通气管道为L形通道,主通气管道一端连接真空腔盖体形成真空腔,主通气管道的另一端连接数控机械的真空吸附设备,真空腔盖体上端设有一号副通气管道、二号副通气管道、三号副通气管道和四号副通气管道,一号副通气管道、二号副通气管道、三号副通气管道和四号副通气管道的下端均固定连接在真空腔盖体上且连通真空腔盖体内的真空腔。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一号副通气管道、二号副通气管道、三号副通气管道、四号副通气管道和主通气管道均为截面为圆形的管道。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一号副通气管道、二号副通气管道、三号副通气管道和四号副通气管道上设有1-3个副通气管道密封环,副通气管道密封环为凸起圆环状。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主通气管道上设有1-3个主通气管道密封环7,主通气管道密封环为凸起圆环状。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一号副通气管道、二号副通气管道、三号副通气管道和四号副通气管道分别朝不同方向倾斜的连接在真空腔盖体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一号副通气管道、二号副通气管道、三号副通气管道和四号副通气管道单个管道外径尺寸为28-33mm。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一号副通气管道、二号副通气管道、三号副通气管道和四号副通气管道单个管道外径尺寸为48-53mm。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主通气管道的管道外进尺寸为28-33mm。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主通气管道的管道外进尺寸为48-53mm。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主通气管道的管道外进尺寸为58-63mm。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主通气管道通过主通气管道密封环连接真空吸真空泵等真空吸附设备,在主通气管道和真空腔盖体内形成真空腔,并通过一号副通气管道、二号副通气管道、三号副通气管道、四号副通气管道作用于不同的数控管路和设备,通过数控机械的真空吸附管阀五通实现单区、多区的真空负压连接要求,打破传统数控机械真空吸附台面安装作业的繁琐安装连接方式,其结构紧密,操作简单,可实多区多管道的真空吸附的连接操作,满足现有市场的钢丝软管直接接入,自带的密封环降低空气流失的同时方便卡箍的固定,实现方便快捷的安装或拆开作业操作,大大降低传统真空连接阀的调试难度,优化使用效率,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实用性强、易于使用和推广。

附图说明

图1为数控机械的真空吸附管阀五通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数控机械的真空吸附管阀五通的结构拆装示意图。

图3为数控机械的真空吸附管阀五通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数控机械的真空吸附管阀五通,包括:一号副通气管道1、二号副通气管道2、三号副通气管道3、四号副通气管道4、主通气管道5、副通气管道密封环6、主通气管道密封环7、真空腔盖体上体8、真空腔下体9。

所述真空腔盖体上体8通过真空腔下体9连接主通气管道5,在真空腔盖体上体8和真空腔下体9内形成密闭的真空腔,所述主通气管道5为L形通道,主通气管道5一端连接真空腔盖体上体8形成真空腔,主通气管道5的另一端连接数控机械的真空吸附设备,真空腔盖体上体8上端设有一号副通气管道1、二号副通气管道2、三号副通气管道3和四号副通气管道4,一号副通气管道1、二号副通气管道2、三号副通气管道3和四号副通气管道4的下端均固定连接在真空腔盖体上体8上且连通真空腔盖体上体8内的真空腔。

所述一号副通气管道1、二号副通气管道2、三号副通气管道3、四号副通气管道4和主通气管道5均为截面为圆形的管道。

所述一号副通气管道1、二号副通气管道2、三号副通气管道3和四号副通气管道4上设有1-3个副通气管道密封环6,副通气管道密封环6为凸起圆环状,降低空气流失的同时方便卡箍的固定,实现方便快捷的安装或拆开作业操作。

所述主通气管道5上设有1-3个主通气管道密封环7,主通气管道密封环7为凸起圆环状,降低空气流失的同时方便卡箍的固定,实现方便快捷的安装或拆开作业操作。

所述一号副通气管道1、二号副通气管道2、三号副通气管道3和四号副通气管道4分别朝不同方向倾斜的连接在真空腔盖体上体8上,一号副通气管道1、二号副通气管道2、三号副通气管道3、四号副通气管道4的朝向和倾斜角度根据不同数控机械的真空吸附管路的实际工作需求设定。

所述一号副通气管道1、二号副通气管道2、三号副通气管道3和四号副通气管道4单个管道外径尺寸为28-33mm,满足现有市场的钢丝软管直接接入。

所述一号副通气管道1、二号副通气管道2、三号副通气管道3和四号副通气管道4单个管道外径尺寸为48-53mm,满足现有市场的钢丝软管直接接入。

所述主通气管道5的管道外进尺寸为28-33mm,满足现有市场的钢丝软管直接接入。

所述主通气管道5的管道外进尺寸为48-53mm,满足现有市场的钢丝软管直接接入。

所述主通气管道5的管道外进尺寸为58-63mm,满足现有市场的钢丝软管直接接入。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主通气管道5通过连接真空泵等真空吸附设备,在主通气管道5和真空腔盖体上体8和真空腔下体9内形成真空腔,并通过一号副通气管道1、二号副通气管道2、三号副通气管道3、四号副通气管道4作用于不同的数控管路和设备,通过数控机械的真空吸附管阀五通实现单区、多区的真空负压连接要求,打破传统数控机械真空吸附台面安装作业的繁琐安装连接方式,其结构紧密,操作简单,可实多区多管道的真空吸附的连接操作,满足现有市场的钢丝软管直接接入,自带的密封环降低空气流失的同时方便卡箍的固定,实现方便快捷的安装或拆开作业操作,大大降低传统真空连接阀的调试难度,优化使用效率。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