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调式固持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278381发布日期:2019-04-03 00:40阅读:149来源:国知局
可调式固持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固持或定位装置的技术,特别是一种用以结合云台的可调式固持装置。



背景技术:

对于一般使用者而言,除可以手持摄影器材拍摄外,亦可利用三角架架设摄影器材拍摄。三脚架一般是指一种稳定照相机、摄像机等仪器的支架装置,能够具有稳定摄影或量测的作用,当使用三角架架设摄影器材时,因三角架稳定不会轻易晃动,因而提高了摄影器材使用时的稳定性。

传统三角架包括固持装置及云台,其中固持装置能够折叠或展开,用以调整平衡度,云台则是用以承载摄影器材;为了满足不同的拍摄需求,以及精准控制摄像装置的拍摄角度与方向,云台机构可谓拍摄作业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配件。然而,先前的云台装置为能够调整拍摄设备的旋转、俯仰角度,一般采用较为复杂的运动机构,导致云台装置的制造难度增大、成本偏高。再者,一般的相机三角架的固持装置体积比较大,结构复杂,携带不便,不适合出门旅游时用,而虽然目前市面上已出现轻小型的相机固持装置,但是此种固持装置结构存在有支撑不稳定、使用寿命短、使用不方便、支脚与支架容易脱离分开等缺点,未能普及应用。另外,对于不适合架设三角架的场地或环境,传统云台与固持装置所组合而成的三角架显然难以使用。

因此,各界均期待开发出一种除了可以能够改善上述各种固持装置结构复杂、容易受限于环境及场地、使用不便等共通缺陷以外,并且还能够进一步研发出一种结构简化、容易操作、适用于多种环境,并且可以同时多角度架设云台的新颖技术。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调式固持装置,其可用以外接至少一承接座组件,所述承接座组件可以是云台,或是用以结合云台的装置。所述可调式固持装置可以通过夹固方式定位于适当的一物件上,藉此解决传统云台需结合三角架而受限于使用场地及环境的缺点。

又,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调式固持装置,其能够夹固于不同形状及大小的一物件上,藉此达到方便及快速定位的效果。

另外,所述固持装置可以外接多个承接座组件,藉此达到调整及改变摄像装置的拍摄角度与方向的功效。

为达到上述目的与功效,本实用新型揭示的一种可调式固持装置包含一基座;一调整机构包含一连接杆及一操作杆,其中所述连接杆的一端连接所述基座的一端,所述操作杆可摆动地安装在所述基座;一第一夹颚可摆动地安装在所述基座且与所述操作杆的一端相结合;一第二夹颚设置在所述第一夹颚的相对面且可活动地与所述连接杆相连接。

如此所述第一夹颚与所述第二夹颚能够沿着所述连接杆的轴向位移,从而调整彼此的间距;所述第一夹颚与所述操作杆能够摆动,从而调整所述第一夹颚对所述第二夹颚的夹合角度。藉此所述第一夹颚及所述第二夹颚能够夹持及定位于一物件,达到依照实际需求调整可调式固持装置的固接方式及灵活运用的效果。

优选的,所述第一夹颚包含一第一座部、以及与所述第一座部的一端连结的一第一载部,并且所述第一座部与所述第一载部形成弯折构造的形态。

更优选的,所述第一夹颚还包含一第一抵止块,所述第一抵止块安装在所述第一载部的端部。

优选的,所述第二夹颚包含一第二座部、以及与所述第二座部的一端连结的一第二载部,并且所述第二座部与所述第二载部形成弯折构造的形态。

更优选的,其中所述第二夹颚还包含一第二抵止块,所述第二抵止块安装在所述第二载部的端部。

更优选的,还包含至少一承接座组件,并可依所述承接座组件的数量,分别将各所述承接座组件选择地安装在所述第一座部及/或所述第一载部,以及安装在所述第二座部及/或第二载部。

更优选的,所述连接杆的一端固接于所述基座,另一端穿过所述第二夹颚;所述第二夹颚具有一定位件,所述第二夹颚沿所述连接杆位移且所述定位件能够紧抵所述连接杆,使所述第二夹颚能够定位于所述连接杆。

更优选的,所述连接杆的表面设有多个凹槽,用以固持所述第二夹颚在不同的位置上。

更优选的,所述承接座组件包含一座体、以及安装于所述座体的轴向的一连接台,且所述座体配置有一迫紧件,所述连接台的底端为一球体结构,并嵌入于所述座体的内部,使得所述连接台能够以所述球体结构为支点自由旋转方向,并且可利用受所述迫紧件抵止所述球体结构而形成定位状。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外观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外接一承接座组件的外观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一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二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三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四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五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六的示意图;

图9为示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七的示意图。

其中:10:基座、12:轴块、20:第一夹颚、22:第一座部、 24:第一载部、26:第一抵止块、30:第二夹颚、32:第二座部、 34:第二载部、36:第二抵止块、38:定位件、40:调整机构、42:连接杆、44:操作杆、46:凹槽、48:第一杆体、49:第二杆体、50:承接座组件、52:座体、54:连接台、56:迫紧件、 70、71、72、73、74、75、76:物件。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针对本实用新型组成及技术内容等,列举合适的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加以详细说明;然而,本实用新型不仅限于所列举的实施例、附图或详细说明内容。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明白,所列举的实施例与附图仅用于解释说明,并非用来限定本实用新型。基于记载内容而进行的调整或改变,应视为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而这些实用新型也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首先,请参阅图1,其为显示本实用新型的可调式固持装置的一较佳实施例。在此实施例中,所述可调式固持装置是包括一基座10、一第一夹颚20、一第二夹颚30及一调整机构40。

所述基座10包含相同的二片体。二所述片体彼此相对且相接。所述第一夹颚20可摆动地安装在所述基座10。所述第一夹颚20 包含一第一座部22、与所述第一座部22的一端连结的一第一载部24、安装在所述第一载部24的端部的一第一抵止块26,并且所述第一座部22、与所述第一载部24形成弯折构造的形态。所述第一座部22搭配适当的枢接元件安装在所述基座10之中,由此所述第一夹颚20形成可摆动状态。

所述调整机构40包含一连接杆42及一操作杆44,所述连接杆42的一端与所述基座10的一端相连接,所述操作杆44可穿过安装在所述基座10的一轴块12(如虚线),由此使所述操作杆 44可摆动地安装在所述基座10。所述操作杆44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夹颚20连接而形成连动,因此当使用者移动所述操作杆44时,所述第一夹颚20亦随之移动,由此可以调整第一夹颚20的设置角度。

所述第二夹颚30位于所述基座10及所述第一夹颚20对面。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夹颚30包含一第二座部32、与所述第二座部32的一端连结的一第二载部34、以及安装在所述第二载部34 的端部的第二抵止块36;所述第二座部32与所述第二载部34 连接形成弯折构造的形态,并且使所述第二抵止块36位于和所述第一抵止块26相对应的位置。所述第二夹颚30的所述第二座部32与所述连接杆42的另一端相连接,使得所述第二夹颚30 可以沿着所述连接杆42的轴向位移。

上述的所述连接杆42为表面具有至少一个凹槽46的杆体,配合安装于第二夹颚30的定位件38的作用,能够使第二夹颚30 固持于凹槽46的位置;较佳地,所述连接杆42的表面具有至少两个凹槽46,由此能够根据被夹持物体尺寸大小调整的第二夹颚 30的位置。

所述操作杆44可以是一螺纹杆,所述轴块12具有一螺纹孔供所述操作杆44转动地穿设。如此所述操作杆44穿过所述轴块 12,并在所述操作杆44的轴向配置一适当的限位螺帽(未显示)。通过螺纹啮合形式及所述限位螺帽提供的抵止作用,可使所述操作杆44调整所述第一夹颚20的角度并使所述第一夹颚20形成定位状态。

请参阅图2,本实施例可以包含至少一个承接座组件50。依所述承接座组件50的选用数量,所述承接座组件50可以被安装在所述第一夹颚20及/或所述第二夹颚30。更进一步,所述承接座组件50可被安装在所述第一座部22及/或所述第一载部24,以及安装在所述第二座部32及/或第二载部34。所述承接座组件 50可以是用以连接一摄像或摄影装置的云台,或是用以连接各式云台的连接装置。

举例而言,所述承接座组件50包含一座体52、以及沿着所述座体52的轴向安装的一连接台54,且所述座体52配接一迫紧件56。所述座体52用以安装在所述第一夹颚20或所述第二夹颚30。所述连接台54用以连结一相机、摄影机或云台,且所述连接台54的底端为一球体结构(未图示),并嵌入于所述座体52的内部,使得所述连接台54能够以所述球体结构为支点自由旋转方向,并且可利用所述迫紧件56抵止所述球体结构而形成定位状。

请参阅图3,图中显示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一。在本使用状态一之中,使用者可以根据一物件70的外径尺寸,例如所述物件70为直径47mm的圆柱物,适当地将所述第一夹颚20摆向所述第二夹颚30,以使所述物件70容置于所述第一夹颚20内侧与所述第二夹颚30内侧所构成的一夹合空间内。此外,所述第一抵止块26与所述第二抵止块36可靠置在所述物件70的表面提高所述第一夹颚20与所述第二夹颚30对所述物件70的夹固效果。

此外,所述第一抵止块26与所述第二抵止块36的外表面可以进一步设置沟槽纹路,由此提升与所述物件70接触时的摩擦力,具有止滑的作用。

请参阅图4,图中显示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二。在本使用状态二之中,针对具有较大外径的一物件71,例如所述物件71 为直径73mm的圆柱物,使用者可以使用所述操作杆44调整所述第一夹颚20对所述第二夹颚30的角度,由此使所述第一夹颚20 与所述第二夹颚30能够夹合所述物件71。进一步地,可搭配所述第一抵止块26及所述第二抵止块36而达成上述的夹固状态。

请参阅图5,图中显示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三。在本使用状态三之中,对于另一较大外径的一物件72,例如所述物件72 为直径90mm的圆柱物,使用者除了可以使用所述操作杆44调整所述第一夹颚20对所述第二夹颚的30的角度以外,还可以搭配延伸所述连接杆40的长度或移动所述第二夹颚30的位置来调整所述第一夹颚20与所述第二夹颚30的距离,由此使所述第一夹颚20与所述第二夹颚30能够夹合所述物件72。进一步地,可搭配所述第一抵止块26及所述第二抵止块36而达成上述的夹固状态。

请参阅图6,图中显示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四。在本使用状态四之中,对于较小外径的一物件73,例如所述物件73为直径15mm的圆柱物,使用者可以通过延伸连接杆42或移动第二夹颚30的位置来调整所述第一夹颚20与所述第二夹颚30的间距;再使用所述操作杆44调整所述第一夹颚20的移动角度,使所述第一夹颚20的所述第一抵止块26朝向所述第二夹颚30的内侧面,由此所述第一抵止块26及所述第二夹颚30能够夹固所述物件73。

请参阅图7,图中显示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五。在本使用状态五之中,是根据一物件74的形状及外径尺寸,例如所述物件74为宽度65mm的方形物,使用者可将所述第一夹颚20摆向所述第二夹颚30,使得所述物件74容置在所述第一夹颚20内侧与所述第二夹颚30内侧所构成的一夹合空间,进而所述第一抵止块26与所述第二抵止块36可靠置在所述物件74的表面,从而提高所述第一夹颚20与所述第二夹颚30对所述物件74的夹固效果。

请参阅图8,图中显示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六。在本使用状态六之中,对另一较大外径的一物件75,例如所述物件75为宽度90mm的方形物,使用者可以调整所述第一夹颚20对所述第二夹颚的30的角度,以及搭配所述连接杆42调整所述第一夹颚 20与所述第二夹颚30的距离,由此使所述第一夹颚20与所述第二夹颚30能够夹合所述物件75。进一步地,可搭配所述第一抵止块26及所述第二抵止块36而达成夹固状态。

请参阅图9,图中显示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七。在本使用状态七之中,所述连接杆42是由第一杆体48与第二杆体49连接所构成。所述第一杆体48及第二杆体49的连接端分别具有相对应的公螺纹及母螺纹,由此第一杆体48及第二杆体49可经由螺合或其他方式固接,使得连接杆42可以延伸至更大的长度。

当用于较大外径的一物件76时,为了使所述第一夹颚20与所述第二夹颚30的间距能够容置较大外径的所述物件76,所述连接杆40长度可以取用较大长度,使得所述第一夹颚20与所述第二夹颚30之间可以有较大的位移距离;因此,使用者可以依照实际需求增加杆体的数量来组成连接杆42,从而匹配不同固持件的尺寸大小;另外,各个杆体的长度可以相同或不相同,且其外表面皆具有至少一个凹槽,因此能够配合固持件的尺寸大小,组成相应长度的连接杆42,并透过杆体上的凹槽固持所述第二夹颚30。搭配所述第一抵止块26及所述第二抵止块36可达成夹固所述物件76的效果。

另外,所述连接杆42也可以由多支不同管径的杆体由内至外套接而成,相邻的所述杆体之间设有扣合元件或伸缩接合元件 (未图示),因此可将所述多支管体依序拉出,而扣合元件或伸缩接合元件能够固持被拉出的各管体,使所述连接杆042延伸成不同的长度,从而调整所述第一夹颚20及所述第二夹颚30的间距。

如上述的实施例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可调式固持装置能够通过调整第一夹颚的摆动角度、以及第一夹颚与所述第二夹颚之间的距离来与不同形状、不同尺寸大小的所述物件进行固接,并且还可以同时与多个承接座组件或云台接合。换言之,使用者可以依照实际需求调整本实用新型的可调式固持装置的固接方式及云台的配置方式,而达到灵活运用的效果。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如上述的实施例举例所述,然而本实用新型并非仅限于所述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可以对技术方案加以改变和调整。例如,将前述实施例中所述的各技术内容加以组合或变更,而成为新的实施方式,这类实施方式也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