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圈带有定位槽的圆柱滚子轴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697901发布日期:2019-01-22 21:06阅读:706来源:国知局
内圈带有定位槽的圆柱滚子轴承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轴承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内圈带有定位槽的圆柱滚子轴承。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机械行业的迅速发展,轴承作为一种起着转动与支撑作用的连接零件,需求日益增加。轴承种类很多,其中由于圆柱滚子轴承能够在相同的有效空间内承受更高的载荷力,从而使用范围也是越来越广泛。常规圆柱滚子轴承只能承受径向载荷力,也有一些特殊的结构只能够承受一定量的轴向载荷。工作中轴承的可靠性直接影响传动精度以及使用寿命,因此对于轴承的质量要求非常严格,传统的轴承是由内圈、外圈、滚动体以及保持架构成,这种结构使得其装配比较繁琐,造价成本高,可靠性差。国内轴承供应一直被国际大品牌垄断,国内只能做一些低端的市场或售后市场,主要原因在于轴承生产的很多关键技术厂家都很难有新的技术突破。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不仅能省略保持架,而且装配方便的内圈带有定位槽的圆柱滚子轴承。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内圈带有定位槽的圆柱滚子轴承,包括外圈、内圈和滚动体,所述外圈套设在内圈外,滚动体位于外圈和内圈之间且沿内圈的周向均匀分布,所述内圈的外周面上设置有与滚动体适配的定位槽,定位槽沿内圈的周向均匀分布,滚动体的一部分嵌设在该定位槽内,所述外圈的内壁上设置有与滚动体适配的环形槽,环形槽与定位槽之间的空隙构成滚动体夹持腔,所述外圈包括呈上下结构的上外圈和下外圈,上外圈和下外圈由径向截面分割而成,该径向截面的位置位于环形槽处,上外圈和下外圈构成可拆卸设置。

上述技术方案中,滚动件为圆柱滚子,定位槽与圆柱滚子适配,即使一部分的圆柱滚子陷在定位槽内,又不影响滚动,定位槽的轴向挡边具有一定的挡边高度,满足轴承的正常使用能够承受一定的轴向载荷,省略保持架大大提高了装配效率,提高了载荷的均衡、受力一致性,避免应力集中,提高了轴承的可靠性且轴向载荷力强、精度高、同心度一致性强,可省略游隙调整,结构紧凑,载荷容量大,易于调整、稳定性好、油脂润滑良好降低摩擦等优点,大大提高了轴承使用寿命,用于精度要求高、承载较大的轴承使用场合,外圈采用上下结构,且分割点位于环形槽处,方便圆柱滚子的安装,避免磨损,组装性能好。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所述上外圈和下外圈的连接处设置有相互插接的插销和插孔,插销的个数至少为两个且均匀分布在上外圈或下外圈上,插孔沿上外圈或下外圈的轴向呈贯穿设置,插销的一端穿出插孔形成连接端,连接端上设置有卡槽,卡槽上穿设有防止上外圈和下外圈脱开的卡块。

上述技术方案中,当插销个数为两个时,可对应设置在上外圈或下外圈的两侧,插销也可以是多个均匀分布,连接更可靠稳定,插销穿过插孔后,连接端裸露在外,通过卡块插设在卡槽上与下外圈或上外圈构成卡接配合,避免上外圈与下外圈脱开,优选的还可以选择其他可拆卸的连接结构,如上外圈或下外圈的连接处设置有相互插接的环形插槽和环形插片,环形插片的外壁上设置有凸块,环形插槽的内壁上设置有与凸块适配的L形凹槽,L形凹槽的一侧沿外圈的轴向设置,另一侧沿外圈的周向设置,凸块与L形凹槽的一侧对齐并滑入,滑至与L形凹槽的另一侧对齐时,通过相对转动,使凸块与L形凹槽形成轴向卡接设置,结构简单,拆卸和安装方便。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所述插销的连接端上连接有环形圈,环形圈上设置有沿外圈的轴向分布的通孔,所述卡块设置在通孔的内壁上,卡块沿环形圈的周向分布设置,卡块的一端与通孔的一侧内壁固定连接,另一端与通孔的另一侧内壁之间构成可供插销穿过的空隙,插销的连接端穿入空隙后使卡槽与卡块对齐,环形圈经旋转使卡块穿入卡槽构成卡接设置。

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环形圈的外侧壁与外圈的外侧壁齐平,这样可视为环形圈与外圈是一个部件,方便安装到轴承座上,也能防止环形圈随意转动,导致与插销脱开,卡块设置在环形圈上,环形圈对卡块起到限位的作用,即各个卡块之间相互制约,避免移位,连接更可靠稳定。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所述上外圈和下外圈连接处的外周面上设置有沿其周向设置的橡胶槽,橡胶槽上设置有密封圈。

上述技术方案中,密封圈的设置是为了避免上外圈和下外圈之间存在间隙,而导致润滑油从间隙中漏出,延长使用寿命。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外观示意图;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结构爆炸图;

附图3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结构仰视图;

附图4为附图3的A-A剖视图;

附图5为附图3不含滚动体和密封圈的A-A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如图1-5所示,一种内圈带有定位槽的圆柱滚子轴承,包括外圈1、内圈2和滚动体3,所述外圈1套设在内圈2外,滚动体3位于外圈1和内圈2之间且沿内圈2的周向均匀分布,所述内圈2的外周面上设置有与滚动体3适配的定位槽21,定位槽21沿内圈2的周向均匀分布,滚动体3的一部分嵌设在该定位槽21内,所述外圈1的内壁上设置有与滚动体3适配的环形槽11,环形槽11与定位槽21之间的空隙构成滚动体夹持腔31,所述外圈1包括呈上下结构的上外圈12和下外圈13,上外圈12和下外圈13由径向截面分割而成,该径向截面的位置位于环形槽11处,上外圈12和下外圈13构成可拆卸设置。滚动件为圆柱滚子,定位槽21与圆柱滚子适配,即使一部分的圆柱滚子陷在定位槽21内,又不影响滚动,定位槽21的轴向挡边具有一定的挡边高度,满足轴承的正常使用能够承受一定的轴向载荷,省略保持架大大提高了装配效率,提高了载荷的均衡、受力一致性,避免应力集中,提高了轴承的可靠性且轴向载荷力强、精度高、同心度一致性强,可省略游隙调整,结构紧凑,载荷容量大,易于调整、稳定性好、油脂润滑良好降低摩擦等优点,大大提高了轴承使用寿命,用于精度要求高、承载较大的轴承使用场合,外圈1采用上下结构,且分割点位于环形槽11处,方便圆柱滚子的安装,避免磨损,组装性能好。

上述上外圈12和下外圈13的连接处设置有相互插接的插销121和插孔131,插销121的个数至少为两个且均匀分布在上外圈12上,插孔131沿下外圈13的轴向呈贯穿设置,插销121的一端穿出插孔131形成连接端,连接端上设置有卡槽1211,卡槽1211上穿设有防止上外圈12和下外圈13脱开的卡块51。当插销121个数为两个时,可对应设置在上外圈12或下外圈13的两侧,插销121也可以是多个均匀分布,连接更可靠稳定,插销121穿过插孔131后,连接端裸露在外,通过卡块51插设在卡槽1211上与下外圈13或上外圈12构成卡接配合,避免上外圈12与下外圈13脱开,优选的还可以选择其他可拆卸的连接结构,如上外圈12或下外圈13的连接处设置有相互插接的环形插槽和环形插片,环形插片的外壁上设置有凸块,环形插槽的内壁上设置有与凸块适配的L形凹槽,L形凹槽的一侧沿外圈1的轴向设置,另一侧沿外圈1的周向设置,凸块与L形凹槽的一侧对齐并滑入,滑至与L形凹槽的另一侧对齐时,通过相对转动,使凸块与L形凹槽形成轴向卡接设置,结构简单,拆卸和安装方便。

上述插销121的连接端上连接有环形圈5,环形圈5上设置有沿外圈1的轴向分布的通孔52,所述卡块51设置在通孔52的内壁上,卡块51沿环形圈5的周向延伸设置,卡块51的一端与通孔52的一侧内壁固定连接,另一端与通孔52的另一侧内壁之间构成可供插销121穿过的空隙,插销121的连接端穿入空隙后使卡槽1211与卡块51对齐,环形圈5经旋转使卡块51穿入卡槽1211构成卡接设置。优选的环形圈5的外侧壁与外圈1的外侧壁齐平,这样可视为环形圈5与外圈1是一个部件,方便安装到轴承座上,也能防止环形圈5随意转动,导致与插销121脱开,卡块51设置在环形圈5上,环形圈5对卡块51起到限位的作用,即各个卡块51之间相互制约,避免移位,连接更可靠稳定。

上述上外圈12和下外圈13连接处的外周面上设置有沿其周向设置的橡胶槽111,橡胶槽111上设置有密封圈112。密封圈112的设置是为了避免上外圈12和下外圈13之间存在间隙,而导致润滑油从间隙中漏出,延长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具体实施方式,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根据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内容,可以采用其他多种具体实施方式实施本实用新型的,或者凡是采用本实用新型的设计结构和思路,做简单变化或更改的,都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