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复合式多层齿轮泵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515139发布日期:2019-04-29 11:39阅读:162来源:国知局
一种复合式多层齿轮泵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齿轮泵领域,特别涉及应用于缝纫机中并用于向缝纫机内各部位供油的复合式多层齿轮泵。



背景技术:

在现有的缝纫机中,通常使用一个三层的齿轮泵(如图1所示)来对缝纫机内的各部位(上轴、油窗、蜗杆齿轮、上进给凸轮、水平进给凸轮、打环器前后凸轮、打环器摆动凸轮、摆动驱动杆等)等进行供油。该齿轮泵1包括:外壳10、平行布置的驱动轴11和从动轴12,在所述驱动轴11上从下向上依次设置有第一层驱动齿轮111、第二层驱动齿轮112以及第三层驱动齿轮113,在所述从动轴12上从下向上依次设置有第一层从动齿轮121、第二层从动齿轮122以及第三层从动齿轮123。其中,第一层驱动齿轮111与第一层从动齿轮121啮合,第二层驱动齿轮112与第二层从动齿轮122啮合,第三层驱动齿轮113与第三层从动齿轮123啮合。当驱动轴11旋转时,会带动设置在驱动轴11上的第一层驱动齿轮111、第二层驱动齿轮112以及第三层驱动齿轮113旋转,从而分别驱动第一层从动齿轮121、第二层从动齿轮122以及第三层从动齿轮123旋转。需要说明的是,相邻的驱动齿轮之间以及相邻的从动齿轮之间设置有分隔板13。在所述外壳10上对应于各层齿轮的相对两侧面设有开孔14(如图2所示),对油进行排出(供油)或者吸入(回流)。其中,三层中的两层用于回流(从润滑部返回至油箱),用于供油的仅有一层。并且,从用于供油的一层中需要进一步分支,从而向缝纫机内的各部位供油。

然而,被分支的润滑油容易流向液压阻力较低的部位,因此向液压阻力较高的部位的供油量变少,从而存在由于供油量较低的部位的发热而使温度升高的问题。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能够提高供油量且降低油温的复合式多层齿轮泵。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复合式多层齿轮泵,其使得供油层增加至三层,能够有效增加向油压阻力较高的部位的供油量。

本实用新型的再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复合式多层齿轮泵,通过使得油管从油箱下部吸取润滑油,能够使较低温度的润滑油用于供油,起到更加理想的润滑效果。

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复合式多层齿轮泵,其包括:

第一齿轮泵,其为三层的反转齿轮泵,并且具有两层供油层和一层回流层;所述第一齿轮泵具有第一驱动轴;

第二齿轮泵,其为三层的正转齿轮泵,并且具有两层回流层和一层供油层;所述第二齿轮泵具有第二驱动轴;

所述第一齿轮泵和第二齿轮泵能够同步转动。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复合式多层齿轮泵,其包括:

第一齿轮泵,其为三层的反转齿轮泵,并且具有两层供油层和一层回流层;所述第一齿轮泵具有第一驱动轴;

第二齿轮泵,其为四层的正转齿轮泵,并且具有三层回流层和一层供油层;所述第二齿轮泵具有第二驱动轴;

所述第一齿轮泵和第二齿轮泵能够同步转动。

所述的复合式多层齿轮泵,其中,所述复合式多层齿轮泵还包括:

第一蜗轮,其与所述第一齿轮泵的第一驱动轴连接并用于驱动所述第一驱动轴进行旋转;

第二蜗轮,其与所述第二齿轮泵的第二驱动轴连接并用于驱动所述第二驱动轴进行旋转;

第三驱动轴,其用于同步驱动所述第一蜗轮与第二蜗轮进行旋转。

所述的复合式多层齿轮泵,其中,第一齿轮泵包括:第一外壳、与第一驱动轴平行布置的第一从动轴,在所述驱动轴上从下向上依次设置有第一层驱动齿轮、第二层驱动齿轮以及第三层驱动齿轮,在所述从动轴上从下向上依次设置有第一层从动齿轮、第二层从动齿轮以及第三层从动齿轮,其中第一层驱动齿轮与第一层从动齿轮啮合,第二层驱动齿轮与第二层从动齿轮啮合,第三层驱动齿轮与第三层从动齿轮啮合;在所述外壳上对应于各层齿轮的相对两侧面设有开孔,以进行供油或者回流。

所述的复合式多层齿轮泵,其中,第二齿轮泵包括:第二外壳、与第二驱动轴平行布置的第二从动轴,在所述驱动轴上从下向上依次设置有第一层驱动齿轮、第二层驱动齿轮以及第三层驱动齿轮,在所述从动轴上从下向上依次设置有第一层从动齿轮、第二层从动齿轮以及第三层从动齿轮,其中第一层驱动齿轮与第一层从动齿轮啮合,第二层驱动齿轮与第二层从动齿轮啮合,第三层驱动齿轮与第三层从动齿轮啮合;在所述外壳上对应于各层齿轮的相对两侧面设有开孔,以进行供油或者回流。

或者,第二齿轮泵包括:第二外壳、与第二驱动轴平行布置的第二从动轴,在所述驱动轴上从下向上依次设置有第一层驱动齿轮、第二层驱动齿轮、第三层驱动齿轮以及第四层驱动齿轮,在所述从动轴上从下向上依次设置有第一层从动齿轮、第二层从动齿轮、第三层从动齿轮以及第四层从动齿轮,其中第一层驱动齿轮与第一层从动齿轮啮合,第二层驱动齿轮与第二层从动齿轮啮合,第三层驱动齿轮与第三层从动齿轮啮合,第四层驱动齿轮与第四层从动齿轮啮合;在所述外壳上对应于各层齿轮的相对两侧面设有开孔,以进行供油或者回流。

所述的复合式多层齿轮泵,其中,所述复合式多层齿轮泵放置于油箱中,从各供油层中开设的两个开孔中的一个开孔并经由油管吸取油箱中的润滑油,并从另一个开孔经由软管向缝纫机内的各部供给润滑油;从在各回流层中开设的两个开孔中的一个开孔并经由软管从缝纫机内的各部吸取润滑油,并从另一个开孔将润滑油回流至油箱。

所述的复合式多层齿轮泵,其中,所述油管延伸至油箱的下部。

所述的复合式多层齿轮泵,其中,所述第一齿轮泵与第二齿轮泵尺寸相同。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相较于单个齿轮泵,本实用新型采用的复合式多层齿轮泵使得供油层增加至三层(来自第一齿轮泵的二层、来自第二齿轮泵的一层),进油通路从一支变为三支,因此不必使仅有的一支进油软管产生多个分支,能够有效增加向油压阻力较高的部位的供油量。此外,通过使得油管从油箱下部吸取润滑油,能够使较低温度的润滑油用于供油,起到更加理想的润滑效果。

附图说明

在下文中将基于实施例并参考附图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详细的描述。其中:

图1是现有技术中的多层齿轮泵的剖视图;

图2是现有技术中的多层齿轮泵的外部示意图;

图3A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齿轮泵的剖视图;

图3B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二齿轮泵的第一实施例的剖视图;

图3C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二齿轮泵的第二实施例的剖视图;

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复合式多层齿轮泵的外部示意图;

图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复合式多层齿轮泵放置于油箱中的示意图。

在附图中,相同的部件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附图并未按照实际的比例。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3A至图5所示,其分别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齿轮泵的剖视图、第二齿轮泵的第一实施例的剖视图、第二齿轮泵的第二实施例的剖视图、复合式多层齿轮泵的外部示意图以及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复合式多层齿轮泵放置于油箱5中的示意图。

所述复合式多层齿轮泵主要包括第一齿轮泵1a和第二齿轮泵1b。其中,第一齿轮泵1a包括:第一外壳10a、平行布置的第一驱动轴11a和第一从动轴12a,在所述驱动轴11a上从下向上依次设置有第一层驱动齿轮111a、第二层驱动齿轮112a以及第三层驱动齿轮113a,在所述从动轴12a上从下向上依次设置有第一层从动齿轮121a、第二层从动齿轮122a以及第三层从动齿轮123a。其中,第一层驱动齿轮111a与第一层从动齿轮121a啮合,第二层驱动齿轮112a与第二层从动齿轮122a啮合,第三层驱动齿轮113a与第三层从动齿轮123a啮合。当驱动轴11a旋转时,会带动设置在驱动轴11a上的第一层驱动齿轮111a、第二层驱动齿轮112a以及第三层驱动齿轮113a旋转,从而分别驱动第一层从动齿轮121a、第二层从动齿轮122a以及第三层从动齿轮123a旋转。需要说明的是,相邻的驱动齿轮之间以及相邻的从动齿轮之间设置有分隔板13a。在所述外壳10a上对应于各层齿轮的相对两侧面设有开孔14a,对油进行排出(供油)或者吸入(回流)。

第二齿轮泵1b与第一齿轮泵1a的结构及尺寸完全相同,具体包括:第二外壳10b、平行布置的第二驱动轴11b和第二从动轴12b,在所述驱动轴11b上从下向上依次设置有第一层驱动齿轮111b、第二层驱动齿轮112b以及第三层驱动齿轮113b,在所述从动轴12b上从下向上依次设置有第一层从动齿轮121b、第二层从动齿轮122b以及第三层从动齿轮123b。其中,第一层驱动齿轮111b与第一层从动齿轮121b啮合,第二层驱动齿轮112b与第二层从动齿轮122b啮合,第三层驱动齿轮113b与第三层从动齿轮123b啮合。当驱动轴11b旋转时,会带动设置在驱动轴11b上的第一层驱动齿轮111b、第二层驱动齿轮112b以及第三层驱动齿轮113b旋转,从而分别驱动第一层从动齿轮121b、第二层从动齿轮122b以及第三层从动齿轮123b旋转。需要说明的是,相邻的驱动齿轮之间以及相邻的从动齿轮之间设置有分隔板13b。在所述外壳10b上对应于各层齿轮的相对两侧面设有开孔14b,对油进行排出(供油)或者吸入(回流)。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齿轮泵1b还可具有第四层驱动齿轮114b和第四层从动齿轮124b。当第二齿轮泵1b具有四层时,四层中的三层用于回流,其余的一层用于供油。

所述第一驱动轴11a从第一外壳10a伸出并由第一蜗轮3驱动,第一驱动轴11a上设置有与第一蜗轮3相匹配的齿。此外,所述第二驱动轴11b从第二外壳10b伸出并由第二蜗轮4驱动,第二驱动轴11b上设置有与第二蜗轮4相匹配的齿。所述第一蜗轮3与第二蜗轮4由第三驱动轴2进行驱动,因此第一蜗轮3与第二蜗轮4能够同步转动,进而同步驱动第一齿轮泵1a和第二齿轮泵1b。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齿轮泵1a为反转齿轮泵,第二齿轮泵1b为正转齿轮泵,因此能够实现采用同轴驱动的第一蜗轮3和第二蜗轮4同步旋转时,反转的第一齿轮泵1a的其中两层用于供油,其余一层用于回流,同时正转的第二齿轮泵1b为三层时,其中两层用于回流,其余一层用于供油,第二齿轮泵1b为四层时,其中三层用于回流,其余一层用于供油。鉴于齿轮泵正转和反转的工作原理为本领域的公知常识,因此不予赘述。

第一齿轮泵1a一侧开孔14a的上方两个作为进油口且连接油管15a,所述油管15a向下延伸至油箱5下部,用于吸取油箱5下部的润滑油。在本文中,具有供油口的层称为供油层。在供油层中与进油口相对的两个开孔14a分别作为出油口,出油口连接供油软管,所述供油软管通向缝纫机中需要润滑的各部位。例如,第一齿轮泵1a所连接的其中一个供油软管可通向缝纫机的摆动杆(图中未示出)处,另一个供油软管可通向缝纫机的前后金属件(图中未示出)处。所述进油口同一侧下方还设置有回流口,所述回流口连接回流软管,且所述回流软管通向缝纫机需要吸取润滑油的部位,例如下轴前金属件(也称输送臂部,图中未示出)。在本文中,具有回流口的层称为回流层。在回流层中与回流口相对的开孔可设置在第一齿轮泵1a的底部且通向油箱5内部。因此,反转的第一齿轮泵1a能够实现其中两层用于供油,其余一层用于回流。

在第二齿轮泵1b的第一实施例中,第二齿轮泵1b具有三层,第二齿轮泵1b一侧开孔14b的上方两个作为回流口且连接回流软管,所述回流软管通向缝纫机需要吸取润滑油的部位,例如缝纫机的面部(图中未示出)和下轴前金属件(也称输送臂部,图中未示出)。在回流层中与回流口相对的两个出油口且通向油箱5内部。所述第二齿轮泵1b的下方连接油管15b,所述油管15b向下延伸至油箱5下部,用于吸取油箱5下部的润滑油。在所述进油层中与所述进油口对应的设置有歧管16b,所述歧管16b连接多个供油软管,且缝纫机中需要润滑的各部位,例如缝纫机中的上轴中金属件(图中未示出)、下轴前金属件(图中未示出),甚至复合式多层齿轮泵的第一蜗轮3和第二蜗轮4。因此,正转的三层第二齿轮泵1b能够实现其中两层用于回流,其余一层用于供油。

在第二齿轮泵1b的第二实施例中,第二齿轮泵1b具有四层,相比于三层的第二齿轮泵1b,四层的第二齿轮泵1b增加了第四层驱动齿轮114b和第四层从动齿轮124b以及一个回流口,且该回流口同样连接回流软管,所述回流软管通向缝纫机需要吸取润滑油的部位,例如下轴前金属件(也称输送臂部,图中未示出)。因此,正转的四层第二齿轮泵1b能够实现其中三层用于回流,其余一层用于供油。

其中需要说明的是,在第二齿轮泵1b具有三层的情况下,所述歧管16b与第二齿轮泵1b的第三层的开孔连接;在第二齿轮泵1b具有四层的情况下,所述歧管16b与第二齿轮泵1b的第四层的开孔连接;使得从第二齿轮泵1b的油管15b吸取的润滑油在歧管16b中分流而向缝纫机的各部分供油。

换言之,从在各供油层中开设的两个开孔中的一个开孔并经由油管吸取油箱中的润滑油,并从另一个开孔经由软管向缝纫机内的各部供给润滑油。而从在各回流层中开设的两个开孔中的一个开孔并经由软管从缝纫机内的各部吸取润滑油,并从另一个开孔将润滑油回流至油箱。

上述利用齿轮泵回流的润滑油均进入到油箱的上部,而通过油管吸取的润滑油均来自油箱5下部,由于利用齿轮泵回流的润滑油的油温偏高,因此使得油箱上部的油温高于下部的油温。因此,通过使得油管从油箱下部吸取润滑油,能够使较低温度的润滑油用于供油,起到更加理想的润滑效果。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相较于单个齿轮泵,本实用新型采用的复合式多层齿轮泵使得供油层增加至三层(来自第一齿轮泵的二层、来自第二齿轮泵的一层),进油通路从一支变为三支,因此不必使仅有的一支进油软管产生多个分支,能够有效增加向油压阻力较高的部位的供油量。此外,通过使得油管从油箱下部吸取润滑油,能够使较低温度的润滑油用于供油,起到更加理想的润滑效果。

虽然已经参考优选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描述,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对其进行各种改进并且可以用等效物替换其中的部件。尤其是,只要不存在结构冲突,各个实施例中所提到的各项技术特征均可以任意方式组合起来。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文中公开的特定实施例,而是包括落入权利要求的范围内的所有技术方案。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