硅棒固化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966615发布日期:2019-02-26 17:40阅读:276来源:国知局
硅棒固化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伏设备领域,特别是涉及硅棒固化装置。



背景技术:

金刚线切片全生产流程由锭检、粘胶、切片、脱胶、清洗和分选六个工序组成。其中,粘胶工序主要包括待切硅棒与周转治具的粘接工序及固化工序。固化工序就是将与周转治具粘接后的硅棒放置一段时间后,使硅棒与周转治具之间的粘接强度达到后端工序要求。目前,一般是靠人工搬运粘接有周转治具的硅棒,并将其放置于小车上进行固化。此种操作方式劳动强度较大。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固化工序中硅棒搬运劳动强度大的问题,提供一种硅棒固化装置。

一种硅棒固化装置,包括:

行架;

固化架:所述固化架设于所述行架下方;

输送机构:所述输送机构设于所述行架上并可沿行架移动;

取放机构:所述取放机构设于所述输送机构上,用于将粘接有治具的硅棒放入所述固化架以及将固化架上的粘接有治具的硅棒取出;

控制系统:所述控制系统用于控制所述输送机构以及取放机构的运行。

上述硅棒固化装置通过取放机构可将粘接有治具的硅棒放入所述固化架以及将固化架上的粘接有治具的硅棒取出,输送机构可将取放机构沿行架进行输送。由于全程由机械完成,不但节省了人力,还可降低固化工序的劳动强度。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取放机构包括:

驱动件;

传动组件,所述传动组件与所述驱动件相连;

拾取件,所述拾取件与所述传动组件相连,由所述传动组件带动运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拾取件为两个对置设置的挂钩。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取放机构还包括与所述输送机构相连的导轨,所述两个挂钩在所述传动组件驱动下沿所述导轨上下移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固化架包括:

基座;

支撑架,所述支撑架设于所述基座上;

硅棒搁置架,所述支撑架的两侧由上到下依次设置有多个所述硅棒搁置架。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硅棒搁置架上或所述行架的入料口处设置有入料RFID读写器,所述入料RFID读写器与所述控制系统电连接,用于读取硅棒上粘接的治具上的RFID标签的标签信息。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行架上设置有出料口,所述出料口处设置有出料RFID读写器,所述出料RFID读写器与所述控制系统电连接,用于读取所述取放机构输送过来的硅棒上粘接的治具上的RFID标签的标签信息。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硅棒搁置架上设置有传感器,所述传感器与所述控制系统电连接,所述传感器检测到硅棒搁置架上搁置有硅棒后,发送信号给所述控制系统。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传感器为光电传感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硅棒搁置架上设置有计时器,所述计时器与所述控制系统电连接,用于计算和显示硅棒的搁置时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硅棒固化装置的俯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固化架、输送机构和取放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硅棒固化装置的侧视图。

其中:

100、硅棒固化装置 110、行架 120、固化架

121、硅棒搁置架 122、基座 123、支撑架

130、输送机构 140、取放机构 141、链轮

142、导轨 143、挂钩 144、链条

145、驱动电机 146、安装架 10、硅棒

20、治具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如图1至图3所示,本申请的实施例的硅棒固化装置100包括:行架110、固化架120、输送机构130、取放机构140和控制系统。

上述硅棒固化装置100通过取放机构140可将粘接有治具20的硅棒10放入固化架120以及将固化架120上的粘接有治具20的硅棒10取出,输送机构130可将取放机构140沿行架110输送到指定的固化架120处,也可将固化架120处的取放机构140沿行架110输送到行架110的出料口处。上述固化架120用于搁置粘结有治具20的硅棒10。由于全程由机械完成,不但节省了人力,还可降低固化工序的劳动强度。

本实施例中,行架110可由多根钢梁拼接形成。行架110上可设置轨道,供输送机构130安装使用。具体的,可将多个行架110并列设置,相应的每个行架110上都可设置输送机构130和取放机构140,这样可提高固化效率。

本实施例中,固化架120可以是一个由钢梁拼接形成的立体支架。例如,固化架120包括:硅棒搁置架121、基座122和支撑架123。上述支撑架123设于基座122上。上述支撑架123的两侧由上到下依次设置有多个上述硅棒搁置架121。这种结构的固化架120可用的储存空间较多,便于将硅棒10放置在其上,也便于从其上将硅棒10取出。上述固化架120可在行架110下方设置多个。设置时,相邻两个固化架120之间可留出一定间隙,便于取放机构140进行相应操作。上述固化架120上每一个硅棒搁置架121可根据需求随机放置不同类型的产品,以实现柔性化控制的目的。

本实施例中,输送机构130的实施方式有多种。例如,可包括一个车架,车架底部设置有车轮。车轮驱动机构设置在车架上。车轮驱动机构可与控制系统相连。例如,输送机构130也可由带有车轮的小车以及设置在行架110上的小车驱动机构组成。上述小车驱动机构可与控制系统相连。上述车轮可在上述行架110上设置的轨道上运行。进一步的是,可以在车架底部再设置一些导轮,导轮可沿上述轨道的侧壁运行。这样可使输送机构130移动更加平稳,也可以起到对输送机构130定位的效果。

本实施例中,取放机构140设于输送机构130上,由输送机构130带动运动。取放机构140的实施方式有多种。例如,取放机构140可包括驱动件、传动组件和拾取件。具体的,驱动件可为驱动电机145。传动组件可由设置在安装架146上的链轮141和链条144组成。安装架146可与输送机构130相连。拾取件可为两个对置设置的挂钩143。挂钩143可安装在链条144上。电机驱动链轮141带动链条144移动,链条144带动两个挂钩143上下移动。上述两个挂钩143可插入治具20。由于治具20上方是粘结的硅棒10,所以硅棒10可由两个挂钩143支撑。当硅棒10移动至固化架120处时,两个挂钩143可分别位于固化架120的两侧。接着可向下移动硅棒10使其放置在上述固化架120上。此时硅棒10可由固化架120支撑。两个挂钩143可在输送机构130带动下由治具20撤出。进而完成硅棒10的放置。当需要取出硅棒时,可在输送机构130带动下将两个挂钩143插入治具20下方,然后在链条144带动下使两个挂钩143上升一端距离。这样,硅棒10下方的治具20就由两个挂钩143支撑。然后在输送机构130带动下,带有治具20的硅棒10可离开固化架120并输送到目标位置。可以理解的是,如果固化架120是上述立体式固化架120,也就是包括多个硅棒搁置架121。这时,为了方便移动硅棒10,可先将挂钩143上搁置的硅棒10随上述链条144上升至固化架120的上方。例如,移动至固化架120与行架110之间的区域。这样,再移动硅棒10时,就不会受到固化架120的阻挡。可以理解的是,上述传动组件还可以为同步带和同步轮组成的传动组件等。上述拾取件还可以为机械手等。

本实施例中,取放机构140还可包括与输送机构130相连的导轨142,上述两个挂钩143在传动组件驱动下沿上述导轨142上下移动。具体的,上述挂钩143的一端可与导轨142滑动配合。这样有利于使硅棒10的取放过程更加顺畅和稳定。

本实施例中,控制系统可由现有的硬件实现。例如,可为PLC等。

本实施例中,硅棒搁置架121上或者在行架110的入料口处可设置入料RFID读写器。上述入料RFID读写器与上述控制系统电连接,用于读取硅棒10上粘接的治具20上的RFID标签的标签信息。也就是,在将硅棒10放置在固化架120上之前,在相应的治具20上设置RFID标签,并将硅棒10的相关信息录入该RFID标签内。这样,通过入料RFID读写器可读出该硅棒10的相关信息。并可将该信息输送给控制系统。以便于统一登记和管理。也方便后续通过控制系统将该硅棒10取出。

本实施例中,上述行架110上可设置出料口。在出料口处可设置出料RFID读写器。出料RFID读写器可与控制系统电连接,用于读取取放机构140输送过来的硅棒10上粘接的治具20上的RFID标签的标签信息。这样设置后,硅棒10由出料口送出时,出料RFID读写器可将该硅棒10的信息读取并输送给控制系统。这样设置便于统一登记和管理。

本实施例中,硅棒搁置架121上可设置有传感器。传感器与控制系统电连接。传感器检测到硅棒搁置架121上搁置有硅棒10后,发送信号给控制系统。这样可使控制系统登记该硅棒搁置架121已经放置有硅棒10。有利于控制系统快速查找出没有放置硅棒10的硅棒搁置架121。同时也有利于确定硅棒10具体放置在第几个硅棒搁置架121上。可以理解的是,通过上述设置,有利于使用上述输送机构130和取放机构140实现硅棒10的快速搁置和取出,也有利于实现硅棒10在固化架120上的就近搁置。

本实施例中,上述传感器可为光电传感器或超声波传感器等。

本实施例中,硅棒搁置架121上可设置计时器,计时器与控制系统电连接。计时器用于计算和显示硅棒的搁置时间。这样设置有利于快速和准确获知硅棒10的固化时间。计时器本身可具备存储功能,可将计时数据存储。当然也可以将计时数据发送给控制系统,控制系统可将该数据进行存储。具体的,当传感器检测到硅棒10后,计时器可开始计时。当硅棒10取出后,计时器停止计时。这样设置还便于事后核查该硅棒10的固化时间是否达到要求。

以下详细介绍本申请的实施例的硅棒固化装置100的运行过程。

首先,将硅棒10与治具20粘结,并在治具20上设置RFID标签。通过RFID读取器将硅棒的信息录入RFID标签内。

接着,可通过运输车或运输线等将硅棒10输送至上述行架110的入料口处。例如图1中箭头指向的行架110位置可为入料口。

然后,通过取放机构140和输送机构130将硅棒输送至固化架120上。具体放置在固化架120上的何处位置可通过控制系统输入,或通过上述传感器记录的信息由控制系统按照一定规则选择,比如就近原则。此外,入料RFID读取器会将上述RFID标签内的硅棒信息输送控制系统。该硅棒10实现入库。入库完成后,输送机构130和取放机构140会回到初始位置待命。控制系统会记录固化架120上该处位置由“无料”状态变为“有料”状态。

接着,当固化完成后。可通过控制系统输入需要取出的某种类型的硅棒10。控制系统可根据记录信息找出该类型硅棒10的位置。并可通过取放机构140和输送机构130将固化架120上的相应硅棒10依次取出。

然后,将该硅棒10输送到行架110的出料口。例如图1中箭头标出了出料位置和方向。行架110的出料口处的出料RFID读取器会将上述RFID标签内的硅棒信息输送控制系统。该硅棒10实现出库。控制系统会记录固化架120上相应位置由“有料”状态变为“无料”状态。

最后,该硅棒10可由运输车或运输线等输送至下一个工序。

本申请的实施例的硅棒固化装置100通过取放机构140可将粘接有治具20的硅棒放入固化架120以及将固化架120上的粘接有治具20的硅棒10取出,输送机构130可将取放机构140沿行架110输送到指定的固化架120处。固化架120用于搁置粘结有治具20的硅棒10,用于完成固化工序。由于全程由机械完成,不但节省了人力,还可降低固化工序的劳动强度。同时,由于设置有多个RFID读取器以及传感器,有利于统一登记和管理。可提高固化效率。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