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切断响应组件及切断阀及高精度钢珠二次挂靠切断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772363发布日期:2019-01-29 18:26阅读:310来源:国知局
一种切断响应组件及切断阀及高精度钢珠二次挂靠切断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燃气调压器领域,具体涉及到一种燃气调压器的切断器。



背景技术: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民经济得到快速增长,以“科技创新,自主创新”已成为目前国内工业发展的主流,“科技强、中国强”已成为推动我国科技革命的进程,我国工业正逐步向集约型、节能减排、低碳、高科技智能化的方向发展。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燃气的使用越来越广泛,燃气的输配管网建设离不开调压设备,当前,调压设备主要产品是燃气调压器。目前,燃气调压器的安全保护装置主要是切断器,该种切断器主要是针对安全放散和燃气调压器出口压力反馈超压切断,但是现有技术产品切断精度一般在10%.同时,目前现有技术产品的切断反应速度一般自爱2-3S,可知,目前的现有技术的精度不高,为了保护用户用气安全,需要一种精度更高,反应速度更快的燃气调压器切断器。

公告号为CN2432411的中国实用新型涉及的燃气调压器的,其调压器的阀体采用汇管结构,内设阀座及阀口;其中安全切断阀室与主调压阀连接在同一汇管上;主调压器采用杠杆形式以水平阀杆连接阀口的卧式结构;安全切断阀室采用与顶套相连的销卡住阀杆结构,当设定的切断压力大于出口时,安全切断阀室处于正常工作状态,燃气经切断阀室口进入主调压器阀口,调压器正常工作供气,当调压器出现外事故,致使出口压力向下推动皮膜,使顶套左移,从而带动与顶套相连的销脱离约束而使切断阀室阀杆在弹簧力的作用迅速上升通过密封胶垫关闭阀口,切断气流,以保护用户及用气设备的安全。该实用新型使用销卡住定顶套的执行机构存在卡滞现象,可能导致会使得切断反应速度降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中燃气调压阀切断器切断反应慢、切断精度低的问题,提供一种切断响应组件及切断阀及高精度钢珠二次挂靠切断器。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切断响应组件,包括螺套,螺套内套设有阀杆,阀杆可在螺套内沿螺套的轴线左右移动,阀杆上还套设有弹簧,弹簧的一端与螺套连接,弹簧的另一端与阀杆连接,螺套的外侧壁左侧上套设有托盘组件,托盘组件可在螺套上沿螺套的轴向往复移动,托盘组件上与螺套配合的孔的孔径沿螺套的轴线从左至右逐渐变大,螺套、孔的侧壁之间形成一空腔,空腔内沿阀杆的周向设置有若干个球体,阀杆上设置有轴肩,轴肩与球体连接,球体可在空腔内沿孔的内侧壁移动,孔的最小直径不大于阀杆的直径与2倍球体直径之和,孔的最大直径不小于轴肩的直径与2倍球体直径之和。

一种切断阀,包括切断阀室,切断阀室内套设有切断执行组件。

进一步地,螺套上套设有切断皮膜,切断皮膜被螺套和切断阀室固定,切断皮膜将切断阀室分为右气室、左气室,右气室上设置有反馈通道,左气室与外界联通。

进一步地,托盘组件包括套设在螺套外侧壁左端的托盘套筒,托盘套筒可在螺套上沿螺套的轴向往复移动,托盘套筒上套设有皮膜托盘,皮膜托盘的右端面与切断皮膜的左端面连接。

进一步地,阀杆上还套设有调压弹簧,调压弹簧的一端与切断阀室内侧壁连接,调压弹簧的另一端与托盘组件连接。

进一步地,孔设置为阶梯孔,孔包括与螺套配合的配合孔,配合孔的孔径不小于轴肩的直径与倍球体直径之和;还包括固定孔,固定孔的孔径不大于阀杆的直径与倍球体直径之和。

进一步地,还包括连接配合孔、固定孔的过渡孔,过渡孔设置为一锥形孔,螺套的左端面外缘上设置有与过渡孔相适配的倒角。

一种高精度钢珠二次挂靠切断器,包括阀体,阀体的右端铰接有杠杆,杠杆的顶端滚动连接有拨套,拨套内套设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也套装在所述阀体的侧壁上,所述转动杆可在阀体的侧壁上绕转动杆的轴线转动,阀体的左端设置有切断阀,阀杆的轴线与杠杆的轴线相交。

进一步地,阀体的右端面上还设置有手动操作孔,手动操作孔内套设有手动拉杆,手动拉杆可在手动操作孔内沿手动拉杆的轴向往复移动,手动拉杆的一端与杠杆铰接。

进一步地,手动拉杆上套设有手动弹簧,手动弹簧的一端与阀体连接,手动弹簧的另一端与手动拉杆连接。

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为内置钢珠式切断结构,改传统的阀杆直接与螺套端面连接的面接触为钢珠式的点接触,不但切断时轻便灵活,更克服了因长期面接触而导致阀杆的轴肩端部磨损产生锈蚀的问题,克服了切断的不稳定和切断不灵的弊端。且本实用新型的切断阀采用切断皮膜、皮膜托盘组成的大皮膜切断机构,使得切断压力精度更准确、稳定,同时动作灵敏度也大幅度提高。

2、本实用新型采用手动拉套切断机构,改变传统的手动压套结构,使其手动切断只要轻轻一拉便可自动手动切断,操作力矩大大降低。而且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手动挂靠机构同时依靠手动弹簧来实现,手动切断时仅需要克服手动弹簧的力,操作力矩非常小,挂靠时间短,效率高。克服了传统的手动挂靠需要克服调节弹簧所负载的气体压力、操作力矩大的弊端。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切断阀主视图;

图2为图1的A-A视图;

图3为图1的I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托盘组件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安装在燃气调压阀的位置示意图;

图6为图5的仰视图;

图中标记:1-螺套,2-阀杆,201-轴肩,3-弹簧,4-托盘组件,401-托盘套筒,4012- 配合孔,4013-固定孔,4014-过渡孔,402-皮膜托盘,5-球体,6-切断皮膜,7-调压弹簧, 10-切断阀,101-反馈通道,20-阀体,21-杠杆,22-拨套,23-转动杆,24-手动拉杆,25- 手动弹簧,30-燃气调压阀。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一种切断响应组件,包括螺套1,螺套1内套设有阀杆2,阀杆2可在螺套1内沿螺套 1的轴线左右移动,阀杆2上还套设有弹簧3,弹簧3的一端与螺套1连接,弹簧3的另一端与阀杆2连接,螺套1的外侧壁左侧上套设有托盘组件4,托盘组件4可在螺套1上沿螺套1的轴向往复移动,托盘组件4上与螺套1配合的孔的孔径沿螺套1的轴线从左至右逐渐变大,螺套1、孔的侧壁之间形成一空腔,空腔内沿阀杆2的周向设置有若干个球体5,阀杆2上设置有轴肩201,轴肩201与球体5连接,球体5可在空腔内沿孔的内侧壁移动,孔的最小直径不大于阀杆2的直径与2倍球体5直径之和,孔的最大直径不小于轴肩201 的直径与2倍球体5直径之和。

一种切断阀,包括切断阀室10,切断阀室10内套设有切断执行组件。

进一步地,螺套1上套设有切断皮膜6,切断皮膜6被螺套1和切断阀室10固定,切断皮膜6将切断阀室10分为右气室、左气室,右气室上设置有反馈通道101,左气室与外界联通。

进一步地,托盘组件4包括套设在螺套1外侧壁左端的托盘套筒401,托盘套筒401可在螺套1上沿螺套1的轴向往复移动,托盘套筒401上套设有皮膜托盘402,皮膜托盘402 的右端面与切断皮膜6的左端面连接。

进一步地,阀杆2上还套设有调压弹簧7,调压弹簧7的一端与切断阀室10内侧壁连接,调压弹簧7的另一端与托盘组件4连接。

进一步地,孔设置为阶梯孔,孔包括与螺套1配合的配合孔4012,配合孔4012的孔径不小于轴肩2的直径与2倍球体5直径之和;还包括固定孔4013,固定孔4013的孔径不大于阀杆2的直径与2倍球体5直径之和。

进一步地,还包括连接配合孔4012、固定孔4013的过渡孔4014,过渡孔4014设置为一锥形孔,螺套1的左端面外缘上设置有与过渡孔4014相适配的倒角。

一种高精度钢珠二次挂靠切断器,包括阀体20,阀体20的右端铰接有杠杆21,杠杆 21的顶端滚动连接有拨套22,拨套22内套设有转动杆23,转动杆23也套装在阀体20的侧壁上,所述转动杆23可在所述阀体20的侧壁上绕转动杆23的轴线转动,阀体20的左端设置有切断阀,阀杆2的轴线与杠杆21的轴线相交。

进一步地,阀体20的右端面上还设置有手动操作孔,手动操作孔内套设有手动拉杆24,手动拉杆24可在手动操作孔内沿手动拉杆24的轴向往复移动,手动拉杆24的一端与杠杆 21铰接。

进一步地,手动拉杆24上套设有手动弹簧25,手动弹簧25的一端与阀体20连接,手动弹簧25的另一端与手动拉杆24连接。

实施例1

一种切断响应组件,包括螺套1,螺套1内套设有阀杆2,阀杆2可在螺套1内沿螺套 1的轴线左右移动,阀杆2上还套设有弹簧3,弹簧3的一端与螺套1连接,弹簧3的另一端与阀杆2连接,螺套1的外侧壁左侧上套设有托盘组件4,托盘组件4可在螺套1上沿螺套1的轴向往复移动,托盘组件4上与螺套1配合的孔的孔径沿螺套1的轴线从左至右逐渐变大,螺套1、孔的侧壁之间形成一空腔,空腔内沿阀杆2的周向设置有若干个球体5,阀杆2上设置有轴肩201,轴肩201与球体5连接,球体5可在空腔内沿孔的内侧壁移动,孔的最小直径不大于阀杆2的直径与2倍球体5直径之和,孔的最大直径不小于轴肩201 的直径与2倍球体5直径之和。

本实施例中,阀杆2在螺套1内沿螺套1的轴线左右移动,在阀杆2上套设有弹簧3,弹簧3为压缩弹簧,弹簧3使得阀杆2有趋向于向右移动的趋势,此时,阀杆2的轴肩201 被球体5卡住,而使得阀杆2的轴肩201与螺套1之间存在一定的间隙。由于托盘组件4 可在螺套1的外侧壁上左右往复移动,因此当托盘组件4在外力作用下沿螺套1的轴线移动时,螺套1与孔的侧壁之间形成的空腔因为孔径的变换而随之变化,当孔径变化到不小于轴肩201的直径与2倍球体5直径之和时,轴肩201会将球体5向沿螺套1的径向向孔的内侧壁挤压,此时,球体5不能卡住轴肩201,使得阀杆2在弹簧3的作用下以极快的速度向螺套的1右端移动,直到冲撞到螺套1才停止运动,本执行组件由球体5、轴肩201、及空腔控制,由于弹簧3的力的存在,使得阀杆2右移的响应速度快,响应精度高。同时,轴肩201与球体5始终是点接触,不但切断时轻便灵活,不会产生现有技术中的卡滞现象,同时避免了长期面接触导致阀杆2端部或阀杆2上的轴肩201端面磨损,克服了阀杆2右移不稳定和响应不及时,不灵敏的弊端。

实施例2

参考图1、图2、图3、图4,一种切断阀,包括切断阀室10,切断阀室10内套设有切断执行组件。螺套1上套设有切断皮膜6,切断皮膜6被螺套1和切断阀室10固定,切断皮膜6将切断阀室10分为右气室、左气室,右气室上设置有反馈通道101,左气室与外界联通。托盘组件4包括套设在螺套1外侧壁左端的托盘套筒401,托盘套筒401可在螺套1 上沿螺套1的轴向往复移动,托盘套筒401上套设有皮膜托盘402,皮膜托盘402的右端面与切断皮膜6的左端面连接。阀杆2上还套设有调压弹簧7,调压弹簧7的一端与切断阀室 10内侧壁连接,调压弹簧7的另一端与托盘组件4连接。孔设置为阶梯孔,阶梯孔包括与螺套1配合的配合孔4012,配合孔4012的孔径不小于轴肩2的直径与2倍球体5直径之和;还包括固定孔4013,固定孔4013的孔径不大于阀杆2的直径与2倍球体5直径之和。还包括连接配合孔4012、固定孔4013的过渡孔4014,过渡孔4014设置为一锥形孔,螺套1 的左端面外缘上设置有与过渡孔4014相适配的倒角。

本实施例中,切断阀室10包括切断上盖和切断下盖,切断上盖与切断下盖通过螺栓、螺母构成一漏斗型腔室,其中,螺套1套装在切断下盖右端的孔内,且切断阀室10的轴线与螺套1的轴线共线,螺套1的外侧壁上也设置有一轴肩部,螺套1的外侧壁上还套设有偶切断皮膜6,轴肩部和切断下盖的内侧壁同时将切断皮膜6内缘固定,切断皮膜6的外缘被切断上盖和切断下盖固定,切断皮膜6将切断阀室10分为与外界连通的左气室、右气室。右气室通过反馈通道101与调压阀的出气管连通。螺套1的轴肩部的左侧套装有托盘套筒 401,托盘套筒401的外侧壁上固定套设有皮膜托盘402,皮膜托盘402的右端面与切断皮膜6的左端面始终相接触,托盘套筒401的移动是通过托盘套筒401上的配合孔4012的孔壁可在螺套1的外侧壁上沿螺套1的轴向移动实现的。调压弹簧7套装在托盘套筒401的外侧壁上,调压弹簧7的一端与托盘套筒401连接,调压弹簧7的另一端与切断上盖的内侧壁连接。

过渡孔4014设置为一锥形孔,过渡孔4014的孔壁与螺套1的左端面的外缘的倒角相适配。螺套1的左端面的圆心位置还沿螺套1的轴向设置有一盲孔,盲孔的孔径不小于轴肩 201的直径。阀杆2的右端还套装有一撞块,撞块与阀杆2通过销钉固定,撞块上还套装有一弹簧座,此时,弹簧3的一端与弹簧座抵接,弹簧3的另一端与切断下盖的外端面抵接。

正常状态时,过渡孔4014的内侧壁与螺套1的左端面外缘上的倒角相紧贴,此时固定孔4013、轴肩201、阀杆2、螺套1的左端面共同将球体5固定住,此时,弹簧3处于压缩状态,使得弹簧座、撞块有向右移动的趋势,撞块带动阀杆2也有向右移动趋势。

当反馈通道101把调压阀出气管内的出气压力传递给右气室,燃气压力正常时,切断皮膜6在出气压力和大气压力下保持平衡,当出气压力大于大气压力时,出气压力推动切断皮膜6向左凸,使得皮膜托盘402带动托盘套筒401在螺套1的外侧壁上沿螺套1的轴向向左移动,此时,过渡孔4014的内侧壁与螺套1的左端面外缘的倒角脱离,并且距离增大,当过渡孔4014的内侧壁与螺套1的左端面外缘的倒角的距离达到足以容纳球体5时,在此瞬间,轴肩201在弹簧3的作用下将球体5挤压到过渡孔4014的内侧壁与螺套1的左端面外缘的倒角之间,即阀杆2、撞块向右撞击,直到轴肩201的右端面撞击到盲孔的右端面上。

优选的,球体5使用钢珠。

本实施例采用内置钢珠式切断结构,改传统的面接触为点接触,不但切断时轻便灵活,更克服了因长期面接触而导致阀杆2的轴肩201端部磨损产生锈蚀,克服了切断的不稳定和切断不灵的弊端。

且本实施例的切断阀采用切断皮膜6、皮膜托盘402组成的大皮膜切断机构,使得切断压力精度更准确、稳定,同时动作灵敏度也大幅度提高。

实施例3

一种高精度钢珠二次挂靠切断器,包括阀体20,阀体20的右端铰接有杠杆21,杠杆 21的顶端滚动连接有拨套22,拨套22内套设有转动杆23,转动杆23也套装在阀体20的侧壁上,转动杆23可在所述阀体20的侧壁上绕转动杆23的轴线转动,阀体20的左端设置有切断阀,阀杆2的轴线与杠杆21的轴线相交。

参考图4、图5,本实施例安装在燃气调压阀30的侧部,右气室通过反馈通道101与燃气调压阀30的出气管相连通,而本实施例的转动杆23伸入燃气调压阀的进气管中,转动杆23的转动头位于燃气调压阀的平衡阀瓣的底部,并抵住平衡膜阀瓣,保持燃气调压阀的进气管与出气管的连通状态。拨套22套设在转动杆23上,且拨套22能与转动杆23一起绕转动杆23的轴线转动,此时杠杆21顶部的滚轮抵住拨套22上的拨块,此时,杠杆21 的轴线垂直,切断阀处于正常状态,即切断阀的阀杆2上的轴肩201抵住球体5,此时阀杆2、撞块均远离杠杆21。

当反馈通道101把调压阀出气管内的出气压力传递给右气室,燃气压力正常时,切断皮膜6在出气压力和大气压力下保持平衡,当出气压力大于大气压力时,出气压力推动切断皮膜6向左凸,使得皮膜托盘402带动托盘套筒401在螺套1的外侧壁上沿螺套1的轴向向左移动,此时,过渡孔4014的内侧壁与螺套1的左端面外缘的倒角脱离,并且距离增大,当过渡孔4014的内侧壁与螺套1的左端面外缘的倒角的距离达到足以容纳球体5时,在此瞬间,轴肩201在弹簧3的作用下将球体5挤压到过渡孔4014的内侧壁与螺套1的左端面外缘的倒角之间,即阀杆2、撞块向右撞击,直到撞块撞击杠杆21,杠杆21绕杠杆21与阀体20的铰接轴转动,杠杆21顶部的滚轮沿拨套22的拨块向远离拨套22的方向滚动,直到杠杆21顶部的滚轮与拨套22的拨块脱离,此时,转动杆23再不能抵住平衡阀瓣,转动杆23转动90°释放平衡阀瓣,平衡阀瓣下落堵住阀口,进而切断燃气调压阀的出气。

本实施例采用内置钢珠式切断结构,改传统的面接触为点接触,不但切断时轻便灵活,更克服了因长期面接触而导致阀杆2的轴肩201端部磨损产生锈蚀,克服了切断的不稳定和切断不灵的弊端。

且本实施例的切断阀采用切断皮膜6、皮膜托盘402组成的大皮膜切断机构,使得切断压力精度更准确、稳定,同时动作灵敏度也大幅度提高。无论在压力稳定、灵敏度、重复性等方面都大大超越了国内传统类型产品。如下表所示:

产品性能测试表

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本实施例在整个压力范围内,切断压力始终在29.5—31.5KPa之间微小波动,切断精度在2%-5%之间,而目前国内传统产品精度一般都在10%。同时,高精度钢珠二次挂靠切断器反应速度快,1s时间,而目前国内传统产品反应时间一般都在2-3s 左右。整个数据同样超出了目前国内同类型传统产品。

实施例4

在实施例3的基础上,阀体20的右端面上还设置有手动操作孔,手动操作孔内套设有手动拉杆24,手动拉杆24可在手动操作孔内沿手动拉杆24的轴向往复移动,手动拉杆24 的一端与杠杆21铰接。手动拉杆24上套设有手动弹簧25,手动弹簧25的一端与阀体20 连接,手动弹簧25的另一端与手动拉杆24连接。

本实施例中,向外拉动手动拉杆24,杠杆21绕杠杆21与阀体20的铰接轴转动,杠杆21顶部的滚轮沿拨套22的拨块向远离拨套22的方向滚动,直到杠杆21顶部的滚轮与拨套 22的拨块脱离,此时,转动杆23再不能抵住平衡阀瓣,转动杆23转动90°释放平衡阀瓣,平衡阀瓣下落堵住阀口,进而切断燃气调压阀的出气。

本实施例采用手动拉套切断机构,改变传统的手动压套结构,使其手动切断只要轻轻一拉便可自动手动切断,操作力矩大大降低。而且本实施例采用的手动挂靠机构同时手动弹簧25来实现,手动切断时仅需要克服手动弹簧25,操作力矩非常小,挂靠时间短,效率高。克服了传统的手动挂靠需要克服调节弹簧所负载的气体压力、操作力矩大的弊端。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