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脚架的底座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803413发布日期:2019-05-31 21:24阅读:268来源:国知局
双脚架的底座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是指一种双脚架的底座,涉及一种可以做360度任意方向倾斜旋转角度调整且又兼具有面接触方式稳固的紧迫固定效果的双脚架的底座的相关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按,目前市场上用于连接并支撑相机、望远镜、漆弹枪、玩具枪、游戏用品、3C产品等物品的双脚架种类虽多,唯仍缺乏既可以方便做 360度以及任意方向倾斜角度调整且兼具稳固紧迫固定效果的双脚架。

次查,先前的技术如第CN105650196A号专利案所揭露的双脚架虽然揭露可以做旋转角度的调整的相关技术内容,然而其旋转角度仍受到限制,而有待改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脚架的底座,其可以做 360度任意方向倾斜旋转角度的调整且又兼具有面接触方式稳固的紧迫固定效果。

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双脚架的底座,包括:

一导轨夹,包含一固定轨与一活动轨,该固定轨与活动轨之间形成一相对于该固定轨与活动轨前后方向的导轨槽,该固定轨的另一侧方向具有内螺孔,而该活动轨则设有相对应穿孔,另外该固定轨的上方至少设有一卡块;

一第一快拆组,至少包括一第一快拆把手、一第一枢轴、一第一螺杆与一第一垫片,其中该第一快拆把手的一侧具有偏心轴孔以枢接该第一枢轴,该第一枢轴的另一轴向具有第一螺孔,该第一螺孔并与该第一螺杆的一端旋锁连接,而该第一螺杆的另一端则穿过该第一垫片、该导轨夹的活动轨的穿孔后再旋锁入该导轨夹的固定轨的内螺孔,进而使该第一快拆把手顺、逆时针方向枢转后即相对可以紧迫或松开该活动轨;

一球体连接件,包含一杆体以及连接于其下方的球状部,该杆体的上方具有外螺牙用来与前述导轨夹的固定轨底部所配合设置的上、下方向的内螺孔旋锁连结;

一第一主体和一第二主体,分别于其一侧具有凸出的第一枢接部、第二枢接部,且该第一枢接部、第二枢接部各具有第一枢接孔、第二枢接孔,该第一主体、第二主体分别设有第一定位孔、第二定位孔以分别透过第一锁固组件、第二锁固组件与一第一脚架、第二脚架底座接合固定,且该第一脚架底座、第二脚架底座的一侧并分别设有凸出的第三枢接部、第四枢接部,且该第三枢接部、第四枢接部各具有第三枢接孔、第四枢接孔,进而透过一枢接组件将前述该第一主体的第一、枢接部的第一枢接孔、第二主体的第二枢接部的第二枢接孔、第一脚架底座的第三枢接部的第三枢接孔、第二脚架底座的第四枢接部的第四枢接孔活动的连接后,在于该枢接组件的下方旋锁一螺帽,而该第一主体、第二主体的另一侧分别设有第一凸出壁、第二凸出壁,且该第一凸出壁、第二凸出壁分别设有另一轴向的第一穿孔、第二穿孔,而前述第一脚架底座、第二脚架底座并分别设有第一枢接槽、第二枢接槽,用来分别连接第一脚架、第二脚架;

一第一球体衬套和一第二球体衬套,分别于其上设有该第一嵌槽、第二嵌槽以分别对应与前述第一主体、第二主体的中间部位嵌套固定,而该第一球体衬套、第二球体衬套的内侧则分别具有凹入的第一圆弧面、第二圆弧面,用来分别透过面接触的方式紧迫或松脱前述球体连接件的球状部;

一第二快拆组,包括一第二快拆把手、一第二枢轴、一第二螺杆、一第二垫片与一第二旋钮,其中该第二快拆把手的一端具有偏心轴孔以枢接该第二枢轴,而该第二枢轴的另一轴向具有第二螺孔,该第二螺孔并与该第二螺杆的一端旋锁连接,而该第二螺杆的另一端并穿过该第二垫片与前述第一主体、第二主体的第一凸出壁、第二凸出壁的第一穿孔、第二穿孔之后,再旋锁入该第二旋钮的内螺孔内,进而使该第二快拆把手顺、逆时针方向枢转后即相对可以松开或紧迫该第一主体、第二主体的第一凸出壁、第二凸出壁,相对也可以松开或紧迫该第一球体衬套、第二球体衬套。

所述导轨夹的固定轨另一侧方向进一步设有第一容置孔,而该活动轨则对应设有一第二容置孔,进而可以在该第一容置孔与第二容置孔安装一弹簧。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是:

1.第二快拆组松开时,该第一主体、第二主体可以连同第一球体衬套、第二球体衬套相对于球体连接件的球状部做360度任意倾斜旋转角度的调整,然后紧迫该第二快拆组,可以使该第一主体、第二主体以面接触的方式紧迫该球体连接件,而达到稳固的紧迫固定效果。

2.在组配作业时,第一主体、第二主体、第一球体衬套、第二球体衬套与第一脚架底座、第二脚架底座可以事先组装,而导轨夹与球体连接件也可以先组装,然后将第一主体及其接合固定的第一脚架底座即可与第二主体及其接合固定的第二脚架底座枢转打开,而方便的由第一球体衬套、第二球体衬套对准球体连接件,然后再由第二快拆组紧迫固定,进而达到组装准确且快速又方便的预期目的。

兹配合图式详加说明如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其中导轨夹、第一快拆组与球体连接件的部份构件分解状态立体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其中导轨夹、第一快拆组与球体连接件的立体组合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其中第一主体、第二主体、第一球体衬套、第二球体衬套与第一脚架底座、第二脚架底座的部份构件立体分解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其中第一主体、第二主体、第一球体衬套、第二球体衬套与第一脚架底座、第二脚架底座的立体组合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部份构件已组装但尚未完成组装的立体动作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另一角度立体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合断面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显示漆弹枪的滑块尚未连接于导轨夹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显示漆弹枪的滑块连接于导轨夹且已紧迫固定后的立体示意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显示漆弹枪的滑块连接于导轨夹且已紧迫固定后的部份组合断面示意图;

图1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调整为另一角度的立体示意图;

图1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调整为另一角度的立体示意图。

图中:1、导轨夹;11、固定轨;111、内螺孔;112、卡块;113、第一容置孔;12、活动轨;121、穿孔;123、第二容置孔;13、弹簧;2、第一快拆组;20、第一枢轴;201、第一螺孔;21、第一快拆把手;211、偏心轴孔;22、第一螺杆;222、另一端;23、第一垫片;3、球体连接件;31、杆体;311、外螺牙;32、球状部;41、第一主体;410、第一锁固组件;411、第一枢接部;4111、第一枢接孔;412、第一定位孔;413、第一凸出壁;4131、第一穿孔;42、第二主体;420、第二锁固组件;421、第二枢接部;4211、第二枢接孔;422、第二定位孔;423、第二凸出壁;4231、第二穿孔;43、第一脚架底座;431、第三枢接部;4311、第三枢接孔;432、第一枢接槽;44、第二脚架底座;441、第四枢接部;4411、第四枢接孔;442、第二枢接槽;45、第一球体衬套;451、第一嵌槽;452第一圆弧面、462、第二圆弧面; 46、第二球体衬套;461、第二嵌槽;5、第二快拆组;50、第二枢轴; 501、第二螺孔;51、第二快拆把手;511、偏心轴孔;52、第二螺杆; 522、另一端;53、第二垫片;54、旋钮;541、内螺孔;7、枢接组件;70、螺帽;8、漆弹枪;81、滑块;811、卡槽。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但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如图1~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双脚架的底座,包括:

一导轨夹1,包含一固定轨11与一活动轨12,该固定轨11与活动轨 12之间形成一相对于该固定轨11与活动轨12前后方向的导轨槽 10,该导轨槽10用来被漆弹枪8(如图11所示)所设的滑块81装入,该固定轨11的另一侧方向具有内螺孔111(如图2所示),而该活动轨12则设有相对应穿孔121(如图2所示),另外该固定轨11的上方至少设有一卡块112;

一第一快拆组2,至少包括一第一快拆把手21、一第一枢轴20(如图2 所示)、一第一螺杆22(如图2所示)与一第一垫片23,其中该第一快拆把手21的一侧具有偏心轴孔211以枢接该第一枢轴20,该第一枢轴20的另一轴向具有第一螺孔201,该第一螺孔201与该第一螺杆22的一端旋锁连接,而该第一螺杆22的另一端222(如图2所示) 则穿过该第一垫片23、该导轨夹1的活动轨12的穿孔121后再旋锁入该导轨夹1的固定轨11的内螺孔111(如图2所示),进而使该第一快拆把手21顺、逆时针方向枢转后即相对可以紧迫或松开该活动轨12;

一球体连接件3,包含一杆体31(如图2所示)以及连接于其下方的球状部32,该杆体31的上方具有外螺牙311(如图8所示)用来与前述导轨夹1的固定轨11底部所配合设置的上、下方向的内螺孔114(如图8所示)旋锁连结;

一第一主体41和一第二主体42,分别于其一侧具有凸出的第一枢接部411、第二枢接部421,且该第一枢接部411、第二枢接部421各具有第一枢接孔4111、第二枢接孔4211,该第一主体41、第二主体42分别设有第一定位孔412、第二定位孔422(如图4所示)以分别透过第一锁固组件410、第二锁固组件420(如图2所示)与一第一脚架底座43、第二脚架底座44接合固定,且该第一脚架底座43、第二脚架底座44的一侧并分别设有凸出的第三枢接部431、第四枢接部441(如6、图8所示),且该第三枢接部431、第四枢接部441 各具有第三枢接孔4311、第四枢接孔4411,进而透过一枢接组件 7(如图4~图8所示)将前述该第一主体41的第一枢接部411的第一枢接孔4111、第二主体42的第二枢接部421的第二枢接孔4211(如图4、图8所示)、第一脚架底座43的第三枢接部431的第三枢接孔 4311、第二脚架底座44的第四枢接部441的第四枢接孔4411(如图 8所示)活动的连接后,在于该枢接组件7的下方旋锁一螺帽70(如图6、图8所示),而该第一主体41、第二主体42的另一侧分别设有第一凸出壁413、第二凸出壁423,且该第一凸出壁413、第二凸出壁423分别设有另一轴向的第一穿孔4131、第二穿孔4231(如图4 所示),而前述第一脚架底座43、第二脚架底座44并分别设有第一枢接槽432、第二枢接槽442(如图1、图4所示),用来分别连接第一脚架(图未示)、第二脚架(图未示);

一第一球体衬套45和一第二球体衬套46(如图1、图4~图6、图8所示),分别于其上设有该第一嵌槽451、第二嵌槽461(如图4、图8 所示)以分别对应与前述第一主体41、第二主体42的中间部位嵌套固定(如图5、图8所示),而该第一球体衬套45、第二球体衬套46 的内侧则分别具有凹入的第一圆弧面452、第二圆弧面462(如图5、图8所示),用来分别透过面接触的方式紧迫(如图8所示)或松脱前述球体连接件3的球状部32;

一第二快拆组5(如图1、图4所示),包括一第二快拆把手51、一第二枢轴50、一第二螺杆52(如图1、图4所示)、一第二垫片53与一旋钮54,其中该第二快拆把手51的一端具有偏心轴孔511(如图1、图4所示)以枢接该第二枢轴50,而该第二枢轴50的另一轴向具有第二螺孔501,该第二螺孔501(如图1所示)并与该第二螺杆52的一端旋锁连接,而该第二螺杆52的另一端522(如图4所示)并穿过该第二垫片53与前述第一主体41、第二主体42的第一凸出壁413、第二凸出壁423的第一穿孔4131、第二穿孔4231(如图4所示)之后,再旋锁入该旋钮54的内螺孔541内,进而使该第二快拆把手51顺、逆时针方向枢转后即相对可以松开或紧迫该第一主体41、第二主体 42的第一凸出壁413、第二凸出壁423,相对也可以松开或紧迫该第一球体衬套45、第二球体衬套46;

通过前述构件的组成,当第一快拆组2的第一快拆把手21逆时针枢转后而松开该活动轨12时(如图9所示),该导轨夹1的导轨槽10 可以被漆弹枪8所设滑块81装入,并由该滑块81下方所设数卡槽 811(如图11所示)的其中一卡槽811与该导轨夹1的固定轨11的卡块112卡合,随即可以将第一快拆把手21顺时针方向枢转而紧迫该活动轨12,即相对可以将该导轨夹1的固定轨11、活动轨12与漆弹枪8 所设滑块81紧迫固定(如图10、图11所示);又当该第二快拆组5的第二快拆把手51顺时针方向枢转后而松开该第一主体41、第二主体 42的第一凸出壁413、第二凸出壁423时,相对使第一主体41、第二主体42所嵌套固定的第一球体衬套45、第二球体衬套46松开该球体连接件3的球状部32,进而使该导轨夹1可以透过其连结的球体连接件3的球状部32相对于第一主体41、第二主体42所分别嵌套固定的第一球体衬套45、第二球体衬套46做360度任意方向倾斜旋转角度的调整,而当调整至所需角度之后,随即再将第二快拆把手51逆时针方向枢转而紧迫该第一主体41、第二主体42的第一凸出壁413、第二凸出壁423,相对可以使第一球体衬套45、第二球体衬套46凹入的第一圆弧面452、第二圆弧面462同时以面接触的方式紧迫该球体连接件3的球状部32(如图11所示),进而具有更稳固的紧迫固定效果,如图12~图13所示是调整为不同角度的立体图。

再者,该导轨夹1的固定轨11另一侧方向进一步设有第一容置孔113(如图2所示),而该活动轨12则对应设有一第二容置孔123(另如图7所示),进而可以在该第一容置孔113与第二容置孔123安装一弹簧13(如图2所示),当前述第一快拆组2的第一快拆把手21枢转而松开时(如图7所示),可以通过该弹簧13的弹性张力略撑开该活动轨12 与固定轨11,可以更方便于前述漆弹枪8所设滑块81装入该导轨槽 10内(如图10所示)。

值得注意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对上述各种零部件的构造进行材料和结构的改进,或者是采用技术等同物进行替换。故凡运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及图示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化,或直接或间接运用于其他相关技术领域均同理皆包含于本实用新型所涵盖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