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改良式驱动牙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511217发布日期:2019-04-24 00:31阅读:245来源:国知局
一种改良式驱动牙箱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牙箱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改良式驱动牙箱。



背景技术:

牙箱即变速箱,是通过大小不同的齿轮啃合来增加或者降低转度的设备,已广泛用于工业和生活中需要降低转速的场合,然而现有技术中传统的牙箱装置大都结构比较复杂,且存在稳定性差,装配费时费力,其密闭性和防尘性,使用寿命短等不足,限制了其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和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装配方便、传动平稳可靠、寿命长、防尘性好的改良式驱动牙箱。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改良式驱动牙箱,包括驱动电机、传动机构、第一盖体、以及与第一盖体连接的第二盖体,所述第一盖体和第二盖体围设形成容置空间,所述传动机构设置于容置空间内,所述传动机构包括第一中心轴、电机齿轮、与电机齿轮啮合的过渡齿轮组、与过渡齿轮组啮合的离合装置、与离合装置啮合的输出齿轮以及与输出齿轮连接的输出轴,所述驱动电机的转轴贯穿第一盖体并与电机齿轮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盖体设置有用于供驱动电机的转轴穿过的第一通孔,所述驱动电机设置有套设于驱动电机的转轴并用于封闭第一通孔的密封环,所述第一中心轴的一端与第一盖体连接,所述第一中心轴的另一端穿过离合装置。

进一步地,所述离合装置包括离合齿轮、弹簧以及与过渡齿轮组啮合的离合齿盘,所述第一中心轴的一端与第一盖体连接,所述第一中心轴的另一端依次穿过离合齿盘、弹簧以及离合齿轮并与离合齿盘以及离合齿轮转动连接,所述离合齿盘设置有底板以及连接于底板的齿环,所述齿环的外环面设置有齿牙,所述齿环的外环面与过渡齿轮组啮合,所述离合齿轮包括大径离合齿轮以及与大径离合齿轮同轴设置的小径离合齿轮,所述小径离合齿轮与输出齿轮啮合,所述小径离合齿轮设置有缺口,所述齿环的内环面设置有与缺口相配合的凸块。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中心轴为光面轴。

进一步地,所述传动机构还包括第二中心轴,所述过渡齿轮组包括与电机齿轮啮合的第一过渡齿轮、与第一过渡齿轮啮合的第二过渡齿轮、与第二过渡齿轮啮合的第三过渡齿轮,所述第三过渡齿轮与离合齿盘啮合,所述第一中心轴依次穿过第二过渡齿轮、离合齿盘、弹簧以及离合齿轮,所述第二中心轴的一端与第一盖体连接,所述第二中心轴的另一端依次穿过第一过渡齿轮、第三过渡齿轮以及输出齿轮并与输出轴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中心轴包括与第一盖体连接的光面轴段以及与光面轴段的纹面轴段,所述光面轴段与第一过渡齿轮、第三过渡齿轮转动连接,所述纹面轴段与输出齿轮以及输出轴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输出轴远离输出齿轮的一端贯穿第二盖体,所述第二盖体设置有用于供输出轴穿过的第二盖体。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过渡齿轮包括第一大径齿轮以及与第一大径齿轮同轴设置的第一小径齿轮,所述第二过渡齿轮包括第二大径齿轮以及与第二大径齿轮同轴设置的第二小径齿轮,所述第三过渡齿轮包括第三大径齿轮以及与第三大径齿轮同轴设置的第三小径齿轮,所述第一大径齿轮与电机齿轮啮合,所述第一小径齿轮与第二大径齿轮啮合,所述第二小径齿轮与第三大径齿轮啮合,所述第三小径齿轮与离合齿盘啮合。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第一盖体和第二盖体连接配合形成容置空间,驱动电机设置于容置空间外,便于散热,且驱动电机的转轴穿过第一盖体并采用密封环封闭第一通孔,防尘效果好,离合装置可对电机起到保护作用;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紧凑、装配方便、传动平稳可靠、寿命长、防尘性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改良式驱动牙箱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包括:

11—第一盖体;12—第二盖体;13—驱动电机;14—电机齿轮;15—第一过渡齿轮;16—第二过渡齿轮;17—第三过渡齿轮;18—离合齿盘;19—离合齿轮;21—缺口; 22—输出轴; 23—第一中心轴;24—第二中心轴; 25—第一通孔;26—第二通孔;27—第一安装部; 28—第二安装部; 29—输出齿轮 31—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下面结合实施例与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地说明,实施方式提及的内容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请参阅图1,一种改良式驱动牙箱,包括驱动电机13、传动机构、第一盖体11、以及与第一盖体11连接的第二盖体12,所述第一盖体11和第二盖体12围设形成容置空间,所述传动机构设置于容置空间内,所述传动机构包括第一中心轴23、电机齿轮14、与电机齿轮14啮合的过渡齿轮组、与过渡齿轮组啮合的离合装置、与离合装置啮合的输出齿轮29以及与输出齿轮29连接的输出轴22,所述驱动电机13的转轴贯穿第一盖体11并与电机齿轮14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盖体11设置有用于供驱动电机13的转轴穿过的第一通孔25,所述驱动电机13设置有套设于驱动电机13的转轴并用于封闭第一通孔25的密封环,所述第一中心轴23的一端与第一盖体11连接,所述第一中心轴23的另一端穿过离合装置。

本实用新型通过第一盖体11和第二盖体12连接配合形成容置空间,驱动电机13设置于容置空间外,便于散热,且驱动电机13的转轴穿过第一盖体11并采用密封环封闭第一通孔25,防尘效果好,离合装置可对电机起到保护作用,过渡齿轮组可起到减速作用,从而降低输出轴22的转动速度。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紧凑、装配方便、传动平稳可靠、寿命长、防尘性好。

进一步地,所述离合装置包括离合齿轮19、弹簧31以及与过渡齿轮组啮合的离合齿盘18,所述第一中心轴23的一端与第一盖体11连接,所述第一中心轴23的另一端依次穿过离合齿盘18、弹簧31以及离合齿轮19并与离合齿盘18以及离合齿轮19转动连接,所述离合齿盘18设置有底板以及连接于底板的齿环,所述齿环的外环面设置有齿牙,所述齿环的外环面与过渡齿轮组啮合,所述离合齿轮19包括大径离合齿轮19以及与大径离合齿轮19同轴设置的小径离合齿轮19,所述小径离合齿轮19与输出齿轮29啮合,所述小径离合齿轮19设置有缺口21,所述齿环的内环面设置有与缺口21相配合的凸块。通过离合装置的设置,保证驱动电机13不会在遇到输出齿轮29被卡死突然停止转动的状况时,依然可以保持转动状态,防止电机不会从转动状态突然被卡死而停止转动,以致受损,保证电机处于小电流工作状态,延长驱动电机13的使用寿命。具体地,离合齿轮19相对于离合齿盘18转动,转动至凸块与缺口21对齐时,在弹簧31的作用下,离合齿轮19与离合齿盘18脱离,离合齿轮19跟随输出齿轮29停止转动,而驱动电机13依然可以保持转动状态,从而起到保护电机的作用,延长了牙箱的使用寿命。

进一步地,所述传动机构还包括第二中心轴24,所述过渡齿轮组包括与电机齿轮14啮合的第一过渡齿轮15、与第一过渡齿轮15啮合的第二过渡齿轮16、与第二过渡齿轮16啮合的第三过渡齿轮17,所述第三过渡齿轮17与离合齿盘18啮合,所述第一中心轴23依次穿过第二过渡齿轮16、离合齿盘18、弹簧31以及离合齿轮19,所述第二中心轴24的一端与第一盖体11连接,所述第二中心轴24的另一端依次穿过第一过渡齿轮15、第三过渡齿轮17以及输出齿轮29并与输出轴22固定连接。进一步地,所述第一中心轴23为光面轴。第二过渡齿轮16可在第一过渡齿轮15的带动下转动,并相对于第一中心轴23转动;第一过渡齿轮15、第二过渡齿轮16、第三过渡齿轮17依次啮合传动,从而降低输出轴22的转动速度。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中心轴24包括与第一盖体11连接的光面轴段以及与光面轴段的纹面轴段,所述光面轴段与第一过渡齿轮15、第三过渡齿轮17转动连接,所述纹面轴段与输出齿轮29以及输出轴22固定连接。由于纹面轴段的设置,使得输出齿轮29和第二中心轴24固定连接,离合装置带动输出齿轮29旋转,并带动第二中心轴24旋转,结构简单紧凑,传动平稳。

进一步地,所述输出轴22远离输出齿轮29的一端贯穿第二盖体12,所述第二盖体12设置有用于供输出轴22穿过的第二盖体12。输出轴22的一端贯穿第二盖体12后可与外界的被驱动装置如车轮连接,从而带动被驱动装置转动。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过渡齿轮15包括第一大径齿轮以及与第一大径齿轮同轴设置的第一小径齿轮,所述第二过渡齿轮16包括第二大径齿轮以及与第二大径齿轮同轴设置的第二小径齿轮,所述第三过渡齿轮17包括第三大径齿轮以及与第三大径齿轮同轴设置的第三小径齿轮,所述第一大径齿轮与电机齿轮14啮合,所述第一小径齿轮与第二大径齿轮啮合,所述第二小径齿轮与第三大径齿轮啮合,所述第三小径齿轮与离合齿盘18啮合。通过第一过渡齿轮15、第二过渡齿轮16、第三过渡齿轮17依次啮合传动,将驱动电机13的转轴转动转化为输出轴22的转动,且对转轴的转速进行减速,从而降低输出轴22的转动速度。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盖体11设置有第一安装部27和第二安装部28,所述第一中心轴23与第一安装部27连接,所述第二中心轴24与第二安装部28连接。

上述实施例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现方案,除此之外,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其它方式实现,在不脱离本技术方案构思的前提下任何显而易见的替换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