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稳定型散热润滑连接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643321发布日期:2019-05-11 00:49阅读:251来源:国知局
一种稳定型散热润滑连接轴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配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稳定型散热润滑连接轴。



背景技术:

连接紧固件是机械设备中比较常用的连接件,它能够确保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配合的零件能够进行紧密的连接。机械配件中有一类配件在使用过程中会产生较大的热量,如果这些热量不及时散热将会影响机械结构的正常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稳定型散热润滑连接轴,它将润滑结构与连接紧固件合并在一起,它的中心位置通过装配连接与机械结构紧密的连接在一起,上端一侧位置通过设备润滑输入连接槽,使润滑液能够流入到零件上,零件主体结构外侧通过设置上下不同位置的散热润滑流动槽结构,使零件外侧从上至下均匀围绕,能够使零件主体结构进行更好的润滑,在进行润滑过程中也能够对零件上产生的热量进行散热处理,使它在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更好,散热效果更可靠,从而能够有效增加零件的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稳定型散热润滑连接轴,其特征在于:包括圆柱形主体连接装配支撑柱,所述主体连接装配支撑柱的上端中心位置设有贯穿整个零件的圆柱形中心装配连接孔,所述中心装配连接孔的内圆柱面前端的位置设有一个长方形定位防松连接槽,所述定位防松连接槽将所述主体连接装配支撑柱的上下端面完全贯穿,所述主体连接装配支撑柱的上端左后方的位置设有一个截面为梯形的润滑输入连接槽,所述润滑输入连接槽将所述主体连接装配支撑柱的外圆柱面完全贯穿,所述主体连接装配支撑柱的外圆柱面上设有一个散热润滑流动槽,所述散热润滑流动槽将所述主体连接装配支撑柱的外圆柱面上端和下端位置均连通,所述散热润滑流动槽上端位置与所述润滑输入连接槽相通,所述散热润滑流动槽的上端为中心轴与所述主体连接装配支撑柱的中心轴相同的圆柱形流动槽输入连接段,所述流动槽输入连接段的周长小于所在同直径圆柱面周长的一半,所述润滑输入连接槽位于所述流动槽输入连接段的正下端,所述流动槽输入连接段的对面位于所述主体连接装配支撑柱的外圆柱面靠下端的位置设有中心轴与所述主体连接装配支撑柱的中心轴相同的圆柱形润滑稳定连接段,所述润滑稳定连接段的周长大于所在同直径圆柱面周长的一半,所述流动槽输入连接段和所述润滑稳定连接段的两端均通过对称的倾斜圆弧过渡段连接在一起,使散热润滑流动槽形成一个回路结构,所述润滑输入连接槽内侧位置距离所述主体连接装配支撑柱中心轴的距离小于所述流动槽输入连接段的内侧圆柱面中心所述主体连接装配支撑柱中心轴的距离。

进一步的,所述流动槽输入连接段和所述润滑稳定连接段的内圆柱面在同一圆柱面上。

进一步的,所述润滑输入连接槽的下端位置位于所述流动槽输入连接段下端面的上方。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将润滑结构与连接紧固件合并在一起,它的中心位置通过装配连接与机械结构紧密的连接在一起,上端一侧位置通过设备润滑输入连接槽,使润滑液能够流入到零件上,零件主体结构外侧通过设置上下不同位置的散热润滑流动槽结构,使零件外侧从上至下均匀围绕,能够使零件主体结构进行更好的润滑,在进行润滑过程中也能够对零件上产生的热量进行散热处理,使它在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更好,散热效果更可靠。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正面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左侧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右侧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仰视示意图;

图中:1、主体连接装配支撑柱,2、中心装配连接孔,3、定位防松连接槽,4、润滑输入连接槽,5、散热润滑流动槽,6、流动槽输入连接段,7、润滑稳定连接段。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6所示,一种稳定型散热润滑连接轴,它的结构功能更全面,比传统的连接轴功能更多,它将润滑结构与连接紧固件合并在一起,它的中心位置通过装配连接与机械结构紧密的连接在一起,上端一侧位置通过设备润滑输入连接槽,使润滑液能够流入到零件上,零件主体结构外侧通过设置上下不同位置的散热润滑流动槽结构,使零件外侧从上至下均匀围绕,能够使零件主体结构进行更好的润滑,在进行润滑过程中也能够对零件上产生的热量进行散热处理,使它在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更好,散热效果更可靠,从而能够有效增加零件的使用寿命。它包括圆柱形主体连接装配支撑柱1,它是本零件的主体结构。所述主体连接装配支撑柱1的上端中心位置设有贯穿整个零件的圆柱形中心装配连接孔2,所述中心装配连接孔2的内圆柱面前端的位置设有一个长方形定位防松连接槽3,使中心位置在进行装配后的牢固性更好,使零件的装配稳定性更可靠。所述定位防松连接槽3将所述主体连接装配支撑柱1的上下端面完全贯穿,在生产加工时更方便,并且在进行装配连接时也更容易。所述主体连接装配支撑柱1的上端左后方的位置设有一个截面为梯形的润滑输入连接槽4,它的上端能够与润滑输送液连接在一起,从而使润滑液能够流入到本零件上。所述润滑输入连接槽4将所述主体连接装配支撑柱1的外圆柱面完全贯穿。所述主体连接装配支撑柱1的外圆柱面上设有一个散热润滑流动槽5,润滑液通过润滑输入连接槽4流入到散热润滑流动槽5内,使润滑液能够对零件主体外圆柱面的位置进行更好的润滑,还可以通过散热润滑流动槽5对零件主体进行更好的散热,使零件在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更可靠,使用寿命更长。所述散热润滑流动槽5将所述主体连接装配支撑柱1的外圆柱面上端和下端位置均连通,所述散热润滑流动槽5上端位置与所述润滑输入连接槽4相通,所述散热润滑流动槽5的上端为中心轴与所述主体连接装配支撑柱1的中心轴相同的圆柱形流动槽输入连接段6,所述流动槽输入连接段6的周长小于所在同直径圆柱面周长的一半,使输入的润滑液能够更好的流入到流动槽输入连接段6上。所述润滑输入连接槽4位于所述流动槽输入连接段6的正下端,所述流动槽输入连接段6的对面位于所述主体连接装配支撑柱1的外圆柱面靠下端的位置设有中心轴与所述主体连接装配支撑柱1的中心轴相同的圆柱形润滑稳定连接段7,所述润滑稳定连接段7的周长大于所在同直径圆柱面周长的一半,使零件通过它进行润滑散热时的效果更可靠。所述流动槽输入连接段6和所述润滑稳定连接段7的两端均通过对称的倾斜圆弧过渡段连接在一起,使散热润滑流动槽5形成一个回路结构,从而使零件的散热效果更可靠。所述润滑输入连接槽4内侧位置距离所述主体连接装配支撑柱1中心轴的距离小于所述流动槽输入连接段6的内侧圆柱面中心所述主体连接装配支撑柱1中心轴的距离,使润滑液在进行输入时的效率更高,能够加速零件的散热,提高整体的使用性能。

作为优选,所述流动槽输入连接段6和所述润滑稳定连接段7的内圆柱面在同一圆柱面上,使它们在生产加工时更方便,并且能够使润滑液在它们之间流动时的流畅性更好。

作为优选,所述润滑输入连接槽4的下端位置位于所述流动槽输入连接段6下端面的上方,使润滑输入连接槽4内的润滑液能够更快更高效的流入到流动槽输入连接段6中,从而使零件整体的稳定性更好。

以上所述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所述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或替换,这些改进或替换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