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圆柱凸轮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511145发布日期:2019-04-24 00:30阅读:657来源:国知局
一种圆柱凸轮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凸轮机构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圆柱凸轮结构。



背景技术:

凸轮机构是由凸轮,从动件和机架三个基本构件组成的高副机构。凸轮是一个具有曲线轮廓或凹槽的构件,一般为主动件,作等速回转运动或往复直线运动。与凸轮轮廓接触,并传递动力和实现预定的运动规律的构件,一般做往复直线运动或摆动,称为从动件。凸轮机构在应用中的基本特点在于能使从动件获得较复杂的运动规律。

凸轮机构结构紧凑,最适用于要求从动件作间歇运动的场合。它与液压和气动的类似机构比较,运动可靠,因此在自动机床、内燃机、印刷机和纺织机中得到广泛应用。但凸轮机构易磨损,有噪声,高速凸轮的设计比较复杂,制造要求较高。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紧凑、稳定,可实现自动往复直线运动的圆柱凸轮结构,其工作时摩擦阻力很小,电机输出力矩很小,震动和噪音较低,各部件不容易磨损,并且能够避免两根导向柱在螺旋部上高速运动时由于惯力脱离螺旋部。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圆柱凸轮结构,包括圆柱外轮、内定轴、连接件A、连接件B、推杆、两根导向柱、电机和锥形底座,其中:所述圆柱外轮的上端为所述内定轴所贯穿,所述圆柱外轮的下端与所述电机连接,所述内定轴固定在所述连接件A的头部A内,所述连接件A的尾部A与所述推杆连接,所述电机固定在所述连接件B的头部B内,所述连接件B的尾部B与所述推杆连接,所述圆柱外轮的外壁上设有螺旋部,所述螺旋部位于两根导向柱之间,两根导向柱的一端分别与所述推杆连接,两根导向柱的另一端分别套接有一轴承,所述轴承与所述螺旋部的侧壁相接触,所述锥形底座固定在所述连接件B的头部B下端。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连接件A包括依次相连接的头部A、中部A和尾部A,所述头部A为固定座,所述中部A为连接块,所述尾部A为中空圆柱。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连接件B包括依次相连接的头部B、中部B和尾部B,所述头部B为固定座,所述中部B为连接块,所述尾部B为中空圆柱。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螺旋部的上下两端分别设有一限位结构,所述限位结构包括位于所述螺旋部一侧的限位凸块A以及位于所述螺旋部相对另一侧的限位凸块B。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锥形底座的底端设有一磁铁圈。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紧凑、稳定,可实现自动往复直线运动,两根导向柱与圆柱外轮之间的相对运动为滚动摩擦,摩擦阻力很小,电机输出力矩很小,震动和噪音较低,各部件不容易磨损,螺旋部上下两端的限位结构能够避免两根导向柱在螺旋部上高速运动时由于惯力脱离螺旋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结合附图说明与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根据图1所示,一种圆柱凸轮结构,包括圆柱外轮1、内定轴2、电机3、连接件A、连接件B、推杆6、两根导向柱7和锥形底座8,其中:所述圆柱外轮1的上端为所述内定轴2所贯穿,所述圆柱外轮1的下端与所述电机3连接,所述内定轴2固定在所述连接件A的头部A41内,所述连接件A的尾部A43与所述推杆6连接,所述电机3固定在所述连接件B的头部B51内,所述连接件B的尾部B53与所述推杆6连接,所述圆柱外轮1的外壁上设有螺旋部11,所述螺旋部11位于两根导向柱7之间,两根导向柱7的一端分别与所述推杆6连接,两根导向柱7的另一端分别套接有一轴承71,所述轴承71与所述螺旋部11的侧壁相接触,所述锥形底座8固定在所述连接件B的头部B51下端。

所述连接件A包括依次相连接的头部A41、中部A42和尾部A43,所述头部A41为固定座,所述中部A42为连接块,所述尾部A43为中空圆柱。

所述连接件B包括依次相连接的头部B51、中部B52和尾部B53,所述头部B51为固定座,所述中部B52为连接块,所述尾部B53为中空圆柱。

所述螺旋部的上下两端分别设有一限位结构,所述限位结构包括位于所述螺旋部11一侧的限位凸块A91以及位于所述螺旋部11相对另一侧的限位凸块B92。

所述锥形底座8设有一圆形凹槽81,所述圆形凹槽81的直径大于所述推杆6的直径;用于收纳推杆6的一部分,节约空间,使整个结构更加紧凑。

所述锥形底座8的底端设有一磁铁圈82;用于将本实用新型固定在金属物体上。

所述电机3安装有弹簧减震器,用于减轻电机3工作时产生的震动和噪音。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本实用新型工作时,圆柱外轮1在电机的带动下以内定轴2为轴做旋转运动,使两根导向柱7沿圆柱外轮上的螺旋部11运动,继而带动推杆6做上下直线运动。螺旋部11上下两端的限位结构用于避免两根导向柱7在螺旋部11上高速运动时由于惯力脱离螺旋部11。由于导向柱7上的轴承71与圆柱外轮1上的螺旋部11的侧壁接触,二者之间产生的是主要是滚动摩擦,摩擦阻力很小,电机3输出很小的力矩就能够带动整个结构运转。

综上所述,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阅读本实用新型文件后,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和技术构思无需创造性脑力劳动而作出其他各种相应的变换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所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