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自主学习平台的便携式支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383938发布日期:2019-04-13 00:02阅读:172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自主学习平台的便携式支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互动教学平台硬件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自主学习平台的便携式支架。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发展,网络教学作为一项新技术、新工具进入教学领域,给传统的教学带来了新的途径和方法,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学生对知识汲取的需要,建设基于网络环境的自主学习平台已是大势所趋。对于学习资源,主要以教学PPT为主,教师备课和讲课太过于依赖PPT等素材,上课与学生的交流和互动较少,基于远程教学的系统,其课堂积极性和多样性更加无法保证。

因此利用数码产品辅助上述远程教学是其重要的实施内容之一,其中平板电脑以便于随身携带,易于获取丰富信息等优点,被越来越多的用户用于学习和娱乐。目前平板电脑采用平板电脑保护套或电脑包进行收纳,平板电脑保护套能作为平板电脑支座,将平板电脑固定在桌子上,通过平板电脑保护套放置在桌子上,平板电脑的位置较低,使用者使用时,头部需长时间向下倾斜,易导致疲劳。

同时上述平板支撑结构一般只能够保持固定方向或者角度进行观看使用,而不同使用者视角高度以及位置不同,不便于多个使用者轮流或者同时使用。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应用于自主学习平台,能够便于在不同角度以及不同方向利用平板电脑进行观看和使用、便于携带的便携式支架。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用于自主学习平台的便携式支架,包括:

吸附组件,吸附组件内设有软胶吸盘、保护盘;软胶吸盘的前端设置有用于吸附的吸盘,软胶吸盘的背部设置有柱状的第一连接部,第一连接部的末端延展形成檐状第一定位部;保护盘包括前端的保护碗,保护碗的中间设置有第一过孔,第一连接部以及第一定位部穿过第一过孔以使保护碗罩住软胶吸盘;第一定位部与保护碗的背面之间设置有弹簧;保护盘的背部设置有围栏状连接框,连接框的左右两侧设置有连接柱;保护罩碗一方面对软胶吸盘进行保护,在折叠收纳以及使用过程中防止异物穿刺或者进入吸附面,防止破坏提高吸附效果,一方面同弹簧一起配合控制软胶吸盘吸附距离,使吸盘保持足够的吸附力,防止平板滑动或者掉落。

连杆组件,包括球窝连接件以及伸缩连接件,球窝连接件的上端左右两侧设置有连接臂,连接臂上设置有可套在连接柱上的连接孔,连接臂之间的距离与连接框的宽度相匹配;球窝连接件的下端设置有球窝结构,包括内含有球形空腔的球壳,球壳上设有沿竖直方向的避空限位槽;伸缩连接件包括球头杆以及支撑套筒,球头杆的上端为嵌入球壳内部的球头,球头的下端设置有连杆,球头与连杆之间设置有限位块,限位块的左右宽度与避空限位槽相适应以可卡入避空限位槽中;可伸缩的连杆组件便于调节平板支撑高度以及软胶吸盘吸附位置,便于使用,其中限位块以及避空限位槽一方面便于平板角度的调节以方便避免平板被撑起后左右晃动,在吸附中心并不在重心垂线附近时能够限制在吸附组件被平板带动倾斜。

支撑套筒包括中空的套筒部以及位于套筒部下端的第二连接部;第二连接部包括U形连接臂;U形连接臂的两臂之间不可旋转的固定有齿轮;U形连接臂的两侧设置有固定环;锁定组件,包括V形夹持件以及压杆件,V形夹持件包括可以扣住齿轮上齿的V形夹臂以及V形夹臂下方的支撑板,压杆件包括两个平行的压杆,平行的压杆之间设置有控制杆,控制杆伸入V形夹臂的两臂之间;利用压杆件的控制杆可以控制V形夹持件的张开角度,进而控制齿轮的可旋转性,在连杆组件角度确定之后松开压杆件即可锁定齿轮角度同时锁定连杆组件的倾斜角度;支撑组件,包括配重板,配重板的上端挖有收纳腔,收纳腔内设置有对称设置的两个安装臂,两个安装臂相对的面上分别设置有轴孔以及轴台,压杆件的一端设置有插入轴孔的连接轴;轴台分别插入U形连接臂上的固定环内以使支撑套筒连接至配重板。

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优化还包括,支撑组件还包括折叠绘板,配重板上的收纳腔穿透配重板,折叠绘板包括一端铰接至配重板的第一绘板,第一绘板折叠后封堵住收纳腔,还包括与第一绘板侧边铰接的第二绘板。

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优化还包括,U形连接臂的两臂上设有卡槽,齿轮包括轮体以及位于轮体两侧的卡条,卡条沿卡槽插入以使齿轮固定连接至U形连接臂。

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优化还包括,齿轮的轮体沿其轴线设有螺纹孔,U形连接臂的固定环底部设有沉孔,齿轮插入U形连接臂后通过螺栓固定在U形连接臂上。

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优化还包括,配重板的两侧对称地设置有撑脚,撑脚可插拔的连接在配重板侧面,配重板内部设有空腔以安装撑脚。

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优化还包括,球头杆以及支撑套筒之间的套接距离可调。

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优化还包括,配重板的上端面设置有多个平行设置的平板定位槽。

其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的用于自主学习平台的便携式支架,该用于自主学习平台的便携式支架体积小巧,便于携带,其折叠收缩后可以方便的存放,使用时可以快速的调节支撑的角度和高度,便于多个学员之间同时使用,方便互相交流,提高学习的效率。作为教学辅助工具,具备使用方便、部署快捷等特点。便于学生利用便携式移动设备获取学习信息、学习资源,也促使教师与学生之间展开丰富的教学交互,有利于教师动态了解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保证授课质量,同时也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中用于自主学习平台的便携式支架折叠后的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中用于自主学习平台的便携式支架的装配图;

图3是实施例中用于自主学习平台的便携式支架的使用状态图一;

图4是实施例中用于自主学习平台的便携式支架中球窝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实施例中用于自主学习平台的便携式支架中球头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实施例中用于自主学习平台的便携式支架的支撑套筒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实施例中用于自主学习平台的便携式支架的绘图板展开后的使用状态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线学习系统系统主要由以太网组网设备、本实施例中所述的平板设备、教师端设备组成。以太网组网设备可支持无线通讯,一般选用家用级或企业级无线路由器即可。老师可依据授课场地、学生数量、课件内容大小等因素来选择路由器级别或规格。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平板以具备无线通讯功能的平板电脑为主,为便于学习使用,一般需要配置相应的平板支撑结构,然而在具体使用过程中,现有的平板支撑结构一般只能够保持固定方向或者角度进行观看使用,但在教学时,由于不同使用者视角高度以及位置不同,单一的支撑结构不便于学生使用。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

因此,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如图1、图2所示的一种用于自主学习平台的便携式支架,其具体结构包括:

吸附组件,吸附组件内设有软胶吸盘(1)、保护盘(2);软胶吸盘的前端设置有用于吸附的吸盘(1a),软胶吸盘的背部设置有柱状的第一连接部(1b),第一连接部(1b) 的末端延展形成檐状第一定位部(1c);保护盘(2)包括前端的保护碗(2a),保护碗(2a) 的中间设置有第一过孔(2b),第一连接部(1b)以及第一定位部(1c)穿过第一过孔(2b) 以使保护碗(2a)罩住软胶吸盘(1);第一定位部(1c)与保护碗的背面之间设置有弹簧 (3);保护盘的背部设置有围栏状连接框(2c),连接框(2c)的左右两侧设置有连接柱;

连杆组件,包括图4所示的球窝连接件(4)以及图5所示的伸缩连接件(5),球窝连接件(4)的上端左右两侧设置有连接臂(4a),连接臂(4a)上设置有可套在连接柱上的连接孔(4b),连接臂(4a)之间的距离与连接框(2c)的宽度相匹配;球窝连接件(4) 的下端设置有球窝结构,包括内含有球形空腔的球壳(4c),球壳上设有沿竖直方向的避空限位槽(4d);伸缩连接件包括球头杆(5)以及图6所示的支撑套筒(6),球头杆(5) 的上端为嵌入球壳(4c)内部的球头(5a),球头(5a)的下端设置有连杆(5b),球头 (5a)与连杆(5b)之间设置有限位块(5c),限位块(5c)的左右宽度与避空限位槽(4d) 相适应以可卡入避空限位槽(4d)中;支撑套筒(6)包括中空的套筒部(6a)以及位于套筒部(6a)下端的第二连接部(6b);第二连接部(6b)包括U形连接臂(6c);U形连接臂(6c)的两臂之间不可旋转的固定有齿轮(7);U形连接臂(6c)的两侧设置有固定环(6d);

锁定组件,包括V形夹持件(8)以及压杆件(9),V形夹持件包括可以扣住齿轮上齿的V形夹臂(8a)以及V形夹臂下方的支撑板(8b),压杆件(9)包括两个平行的压杆(9a),平行的压杆(9a)之间设置有控制杆(9b),控制杆(9b)伸入V形夹臂(8a) 的两臂之间;

支撑组件,包括配重板(10),配重板(10)的上端挖有收纳腔(10a),收纳腔内设置有对称设置的两个安装臂(10b),两个安装臂(10b)相对的面上分别设置有轴孔(10c) 以及轴台(10d),压杆件(9)的一端设置有插入轴孔(10c)的连接轴(9c);轴台(10d) 分别插入U形连接臂(6c)上的固定环(6d)内以使支撑套筒(6)连接至配重板(10)。

如图2、图3所示,支撑组件还包括折叠绘板(11),配重板(10)上的收纳腔(10a) 穿透配重板(10),折叠绘板(11)包括一端铰接至配重板(10)的第一绘板(11a),第一绘板(11a)折叠后封堵住收纳腔(10a),还包括与第一绘板(11a)侧边铰接的第二绘板(11b)。

U形连接臂(6c)的两臂上设有卡槽(6e),齿轮(7)包括轮体(7a)以及位于轮体两侧的卡条(7b),卡条(7b)沿卡槽(6e)插入以使齿轮(7)固定连接至U形连接臂 (6c)。

齿轮(7)的轮体(7a)沿其轴线设有螺纹孔,U形连接臂(6c)的固定环(6d)底部设有沉孔,齿轮(7)插入U形连接臂(6c)后通过螺栓固定在U形连接臂(6c)上。配重板的两侧对称地设置有撑脚(12),撑脚(12)可插拔的连接在配重板侧面,配重板内部设有空腔以安装撑脚。

球头杆以及支撑套筒之间的套接距离可调。实际操作过程中,该结构可以通过弹性弹珠以及卡孔的结构,即在球头杆内嵌设弹珠以及弹簧,并在支撑套筒外侧设置定位孔的方式进行设计,由于这类套件定距离结构已有很多现有技术可以方便的实现,再次仅举例说明。配重板的上端面设置有多个平行设置的平板定位槽(10f)。本实用新型的用于自主学习平台的便携式支架有多种使用方式,以根据使用者的不同需求进行选择,在不使用时,压下压杆件(9),可以将吸附组件(1、2)和连杆组件(4、5、6)向下摆动直至吸附组件埋入配重板上的容纳腔(10a)中,此时吸附组件得到保护,可以防止内部的软质结构以及吸附表面(主要是指软胶吸盘1)磨损,以防止吸附时吸附力度下降。

在不需要使用绘板时,可以将绘板折叠后作为配重板的一部分同时作为配重,防止支架倾倒,提高稳定性,同时减小空间占用,平板13可以利用连杆组件支撑固定,还可以利用平板定位槽进一步固定倾斜角度。

本实用新型作为教学辅助工具,具备使用方便、部署快捷等特点。便于学生利用便携式移动设备获取学习信息、学习资源,也促使教师与学生之间展开丰富的教学交互,在教学素材多样性上,平板不仅支持PPT、图片、音频、文本等一般的教学资源,同时也支持虚拟仿真课件的使用。虚拟仿真教学作为目前机械设备、武器装备的结构和原理教学过程中常用的教学手段,互动教学平台中与传统教学资源进行融合教学,并配合以随堂测试和考核,有利于教师动态了解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保证授课质量,同时也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其中本实施例中所述的平板主要用于在线课堂、测试考核、下载管理、自习模式、在线交流组成。在线课堂主要同步教师端的操作,默认情况下,学生无法进行自主操作;测试考核主要完成教师端布置的考核任务;下载管理便于学生从教师端下载教学课件、题库等资源;自习模式主要在离线状态下或者课后,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在线交流则便于学生及时提出疑问,便于师生之间进行交流沟通。平板直接用于在线课堂的内容与教师端同步,支持多媒体课件的显示和三维交互虚拟仿真课件的显示,在教师端授权的情况下,可对三维交互虚拟仿真课件进行操作。

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了详细地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实质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