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钢塑转换闸阀。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的闸阀不能直接与管道相连,需要配套用于管道和闸阀之间连接的连接部件,使用非常不方便,也不利于维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钢塑转换闸阀,它可以与气管直接连接,使用起来很是方便。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钢塑转换闸阀,它包括:
中阀体,所述中阀体内设置有阀板,且所述中阀体上支承有阀板升降驱动装置,所述阀板升降驱动装置与所述阀板相连,以便通过阀板升降驱动装置驱动阀板升降,进而使得中阀体打开或关闭;
阀盖,所述阀盖连接在中阀体的上端部;
两个侧阀体,一个侧阀体与中阀体的一侧相连通,另一个侧阀体与所述中阀体的另一侧相连通,以便当所述中阀体打开时,流体从一个侧阀体流入中阀体后又经另一个侧阀体流出,两个侧阀体的自由端均安装有用于直接与管道相连的钢塑转换部分。
进一步提供了一种钢塑转换部分的具体结构,所述钢塑转换部分包括PE管,所述侧阀体的自由端设置有其外表面为齿形结构的套接口部,所述PE管的套装部分套装在相应的套接口部上。
进一步,所述PE管的套装部分的外壁设置有护套。
进一步提供了一种阀板升降驱动装置的具体结构,所述阀板升降驱动装置包括丝杆,所述丝杆可旋转地支承在阀盖上,所述阀板通过螺纹连接在丝杆上,进而将丝杆的旋转运动转换为阀板的升降运动。
进一步为了便于阀盖的拆卸,所述阀盖通过螺栓连接在中阀体上。
进一步为了保证中阀体的密封性,所述中阀体与阀盖之间设置有密封环。
进一步。为了免去在管道上安装放散管的麻烦,两个侧阀体均连通有放散管。
进一步为了更好地控制放散管的通闭,所述放散管的自由端设置有放散球阀。
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后, 本实用新型在两个侧阀体上均安装有钢塑转换部分,钢塑转换部分可以直接与管道连接,进而为本实用新型的安装使用提供了便利;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埋于地下,只需在阀盖上建一个小阀室,即可在地面上全面维修操作,本实用新型的阀盖易于拆卸、密封性能好,操作维修方便,是天然气、城市煤气、液化气等管线的理想的配套产品。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钢塑转换闸阀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内容更容易被清楚地理解,下面根据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钢塑转换闸阀,它包括:
中阀体1,所述中阀体1内设置有阀板2,且所述中阀体1上支承有阀板升降驱动装置,所述阀板升降驱动装置与所述阀板2相连,以便通过阀板升降驱动装置驱动阀板2升降,进而使得中阀体1打开或关闭;
阀盖3,所述阀盖3连接在中阀体1的上端部;
两个侧阀体4,一个侧阀体4与中阀体1的一侧相连通,另一个侧阀体4与所述中阀体1的另一侧相连通,以便当所述中阀体1打开时,流体从一个侧阀体4流入中阀体1后又经另一个侧阀体4流出,两个侧阀体4的自由端均安装有用于直接与管道相连的钢塑转换部分。
如图1所示,所述钢塑转换部分包括PE管5,所述侧阀体4的自由端设置有其外表面为齿形结构的套接口部6,所述PE管5的套装部分套装在相应的套接口部6上。
如图1所示,所述PE管5的套装部分的外壁设置有护套7。
如图1所示,所述阀板升降驱动装置包括丝杆8,所述丝杆8可旋转地支承在阀盖3上,所述阀板2通过螺纹连接在丝杆8上,进而将丝杆8的旋转运动转换为阀板2的升降运动。
如图1所示,为了便于阀盖3的拆卸,所述阀盖3通过螺栓连接在中阀体1上。
如图1所示,为了保证中阀体1的密封性,所述中阀体1与阀盖3之间设置有密封环。
如图1所示,为了免去在管道上安装放散管9的麻烦,两个侧阀体4均连通有放散管9。
如图1所示,为了更好地控制放散管9的通闭,所述放散管9的自由端设置有放散球阀10。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如下:
本实用新型在两个侧阀体4上均安装有钢塑转换部分,钢塑转换部分可以直接与管道连接,进而为本实用新型的安装使用提供了便利;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埋于地下,只需在阀盖3上建一个小阀室,即可在地面上全面维修操作,本实用新型的阀盖3易于拆卸、密封性能好,操作维修方便,是天然气、城市煤气、液化气等管线的理想的配套产品。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