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水系统及限压阀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958353发布日期:2019-06-19 01:07阅读:432来源:国知局
供水系统及限压阀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源输送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供水系统及限压阀门。



背景技术:

供水系统经过输水管道进行输水时,由于水泵、阀门的突然开启或关闭以及管道排气不畅等因素,导致输水管道内的压力突然升高或降低,进而使得输水管道内部产生巨大的压力波动。因此,采用限压阀对输水管道中的水源进行限压处理。但是,这种限压阀在两侧水压差值较小时,限压阀不能有效地恢复到预设状态,影响了水源的流通。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供水系统及限压阀门,水源能够有效地从输水管道末端排出。

其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限压阀门,包括:阀体,所述阀体上设有进水端与出水端,所述阀体内部设有第一通孔;导水管与活塞,所述导水管装设在所述第一通孔内部,且所述导水管的一端与所述进水端相连,所述活塞可滑动地装设在所述第一通孔内部,且所述活塞靠近所述出水端,所述导水管的一端与所述活塞的一端对应间隔设置,所述活塞上开设有容置孔,所述导水管能够伸入所述容置孔;张紧件,所述张紧件套设在所述导水管的外部,所述张紧件用于与所述活塞抵触配合。

一种供水系统,包括所述限压阀门与输水管道,所述限压阀门装设在所述输水管道上。

上述供水系统及限压阀门在使用时,将限压阀门装设在输水管路水压波动较为频繁的区域。当限压阀门出水端一侧的水压在预设压力范围内,水源经过进水端进入导水管,然后直接从出水端流出。当限压阀门出水端的一侧水压高于预设的压力值时,活塞在出水端水压的带动下,在第一通孔内部朝进水端移动。同时,导水管套设进活塞内部,张紧件与活塞的端部相抵触,且张紧件在活塞的施压下收缩。最终,活塞与导水管的端口处相抵触,从而限制水源从进水端向出水端流动。待限压阀门出水端一侧水压恢复到压力的预设范围后,此时,张紧件向活塞施加回弹力,使得活塞能够恢复到预设位置。因此,活塞无需借助限压阀两侧的水压值进行复位,就能够使限压阀门恢复到预设的状态。

下面进一步对技术方案进行说明:

所述活塞的内部设有空腔,所述容置孔与所述空腔相连通,所述空腔的底部开设有用于与所述导水管端部相抵触的密封垫,在所述活塞远离所述导水管的端部还开设有多个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与所述空腔相连通,且所述第二通孔位于所述密封垫外围。

所述活塞内部还设有支撑座,所述支撑座用于与所述密封垫相互抵触,且所述第二通孔均开设在所述支撑座上。

限压阀门还包括连接件,所述支撑座上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的侧壁上开设有第一内螺纹,所述连接件上设有与所述第一内螺纹相对应的第一外螺纹,所述密封垫通过所述连接件与所述支撑座相连。

所述密封垫与所述连接件一体成型,所述密封垫通过所述连接件与所述支撑座活动连接。

限压阀门还包括卡环,所述活塞的外侧壁开设有与所述卡环对应的卡槽,所述卡环装设在所述卡槽中,且所述卡环与所述阀体的侧壁相互抵触。

限压阀门还包括抵触块,所述抵触块套设在所述导水管的端部,所述抵触块与所述第一通孔的侧壁抵触配合,且所述抵触块上开设有与所述导水管端口相对应的进水口。

所述抵触块与所述导水管一体成型,且所述抵触块凸出于所述导水管的进水端,所述进水端的端口处开设有用于与拆卸设备相对应的安装槽。

限压阀门还包括缓冲环,所述缓冲环套设在所述阀体内部,所述缓冲环与所述抵触块相互贴合,且所述缓冲环上设有与所述进水口对应的开口。

附图说明

图1为一实施例所述限压阀门的截面图;

图2为一实施例所述限压阀门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3为一实施例所述供水系统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限压阀门,100、阀体,110、进水端,120、出水端,130、第一通孔,140、缓冲环,141、开口,200、导水管,210、抵触块,211、进水口,300、活塞,310、容置孔,320、空腔,321、密封垫,330、第二通孔,340、支撑座,350、连接件,360、卡环,370、卡槽,400、张紧件,500、输水管道。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第一”、“第二”不代表具体的数量及顺序,仅仅是用于名称的区分。

如图1和图2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一种限压阀门10,包括:阀体100、导水管200、活塞300与张紧件400。所述阀体100上设有进水端110与出水端120,所述阀体100内部设有第一通孔130。所述导水管200装设在所述第一通孔130内部,且所述导水管200的一端与所述进水端110相连,所述活塞300可滑动地装设在所述第一通孔130内部,且所述活塞300靠近所述出水端120,所述导水管200的一端与所述活塞300的一端对应间隔设置。所述活塞300上开设有容置孔310,所述导水管200能够伸入所述容置孔310;所述张紧件400套设在所述导水管200的外部,所述张紧件400用于与所述活塞300抵触配合。

上述供水系统及限压阀门10在使用时,将限压阀门10装设在输水管路水压波动较为频繁的区域。当限压阀门10出水端120一侧的水压在预设压力范围内,水源经过进水端110进入导水管200,然后直接从出水端120流出。当限压阀门10出水端120的一侧水压高于预设的压力值时,活塞300在出水端120水压的带动下,在第一通孔130内部朝进水端110移动。同时,导水管200套设进活塞300内部,张紧件400与活塞300的端部相抵触,且张紧件400在活塞300的施压下收缩。最终,活塞300与导水管200的端口处相抵触,从而限制水源从进水端110向出水端120流动。待限压阀门10出水端120一侧水压恢复到压力的预设范围后,此时,张紧件400向活塞300施加张力,使得活塞300能够恢复到预设位置。因此,活塞300无需借助限压阀两侧的水压值进行复位,就能够使限压阀门10恢复到预设的状态。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张紧件400为弹簧或弹片。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张紧件400为弹簧。这仅仅是其中一种实施方式,例如:限压阀门10在选取弹簧时,可以根据限压阀门10所处水路管道的实际情况进行选择,即所述限压阀门10可以兼容不同型号或不同预紧力的弹簧,从而提高了限压阀门10的适用性。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活塞300与所述阀体100的侧壁相抵触。即水源在限压阀门10流动时,只能从导水管200导入容置孔,从而有限地限制了水源在限压阀门10内部出现分流现象,提高了限压阀门10对于水源的限压效果。具体地,当水源经过第二通孔330进入限压阀门10并带动活塞300移动时,密封垫321与导水管200端口处相抵触后,由于第二通孔330位于所述密封垫321的外围,所以经过第二通孔330流出的水源不会进入导水管200中,从而保证了限压阀门10内部的稳定。

在一个实施例中,限压阀门10主要通过活塞300进行往复移动,从而实现对于水源的限压。具体地,在所述活塞300的中部开设空腔320,然后在所述空腔320的底部装设多个第二通孔330,且所述第二通孔330在所述密封垫321的外围周向设置。即水源经过第二通孔330流向空腔320内部后,水源对于活塞300的作用力能够均匀地作用在空腔320的端部,从而使得活塞300通过往复移动缓冲水压的过程中,能够保证活塞300的受力平衡,即使得活塞300在移动时始终能够保证在同一水平面同步移动,同时,也使得密封垫321与导水管200端口处的抵触更加紧密,提高了密封垫321对于导水管200内部水源的限流作用。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活塞300内部还设有支撑座340,所述支撑座340用于与所述密封垫321相互抵触,且所述第二通孔330均开设在所述支撑座340上。所述支撑座340与所述活塞300一体成型。考虑到水源经过进水端110进入导水管200后会对活塞300产生一定的冲击力,因此,为了避免活塞300在水源作用力下与阀体100脱离,在所述阀体100的出水端120加设了挡板,所述挡板上开设有与所述第二通孔330对应的导通口。即出水端120的水源能够经过所述导通口进入第二通孔330。具体地,当导水管200流向活塞300的水压较大时,会对密封垫321产生冲击。在本实施例中,密封垫321与支撑座340相互抵触,然后将支撑座340与所述挡板相连,从而实现了对密封垫321的辅助支撑,有效地中和了导水管200内部水源所产生的冲击力,提高了活塞300的使用寿命。同时,也有效地避免了密封垫321在水源冲击下出现移位或侧倾。

在一个实施例中,限压阀门10还包括连接件350。具体地,所述连接件350为螺栓或螺丝。所述支撑座340上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的侧壁上开设有第一内螺纹,所述连接件350上设有与所述第一内螺纹相对应的第一外螺纹。所述密封垫321通过所述连接件350与所述支撑座340相连。导水管200中的水源所产生的作用力往往直接作用在密封垫321上,导致密封垫321的破损程度较为严重。因此,通过连接件350实现密封垫321与支撑座340的可拆卸连接。当密封垫321需要更换时,只需将密封垫321从支撑座340上拆卸取出即可,无需直接更换活塞300。本实施例的这种实施方式能够有效地降低限压阀门10的使用成本。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密封垫321与所述连接件350一体成型。所述密封垫321通过所述连接件350与所述支撑座340活动连接。具体地,转动密封垫321调整连接件350伸入所述支撑座340的深度。即改变了所述密封垫321到达所述导水管200端口处距离,从而实现了对于限压阀门10不同限压值的调节。

在一个实施例中,限压阀门10还包括卡环360。所述活塞300的外侧壁开设有与所述卡环360对应的卡槽370,所述卡环360装设在所述卡槽370中,且所述卡环360与所述阀体100的侧壁相互抵触。具体地,卡环360整体套设在活塞300的外侧壁上,从而使得卡环360能够朝活塞300的内部施加作用力。在本实施例中,卡环360向活塞300施加的作用力与水源向活塞300施加的作用力相垂直。即当水源向活塞300施压时,所述卡环360施加在活塞300上的作用力能够限制活塞300的横向形变,从而使得活塞300能够更好的沿水源的施压方向进行形变,提高了活塞300对于导水管200的密封效果。

在一个实施例中,限压阀门10还包括抵触块210,所述抵触块210套设在所述导水管200的端部,所述抵触块210与所述第一通孔130的侧壁抵触配合,且所述抵触块210上开设有与所述导水管200端口相对应的进水口211。所述导水管200通过所述抵触块210实现了在第一通孔130内部的悬空设置,从而使得活塞300能够在导水管200与第一通孔130侧壁之间的间隙中进行移动。具体地,所述抵触块210与所述导水管200一体成型。所述抵触块210凸出于所述导水管200的进水端110,即所述抵触块210与所述导水管200的端部形成用于容纳拆卸工具的凹部,从而增大了拆卸工具与抵触块210及导水管200的接触面积,使得抵触块210及导水管200与拆卸工具的连接更加方便。所述进水端110的端口处开设有用于与拆卸设备相对应的安装槽。在所述阀体100的进水端110开设有第二外螺纹,所述抵触块210上开设有与所述第二外螺纹对应的第二内螺纹。拆卸工具与安装槽对位卡紧后能够同时带动抵触块210与导水管200伸入到第一通孔130内部,待抵触块210与导水管200到达预设位置后,只需撤去拆卸工具,即可实现抵触块210与导水管200在第一通孔130内部的安装。本实施例的这种实施方式无需进行辅助固定,使得限压阀门10的安装更加方便。

在一个实施例中,限压阀门10还包括缓冲环140。所述缓冲环140套设在所述阀体100内部,所述缓冲环140与所述抵触块210相互贴合,且所述缓冲环140上设有与所述进水口211对应的开口141。所述缓冲环140装设在所述阀体100的进水端110。即水源在进入导水管200之前先经过缓冲环140进行缓冲,从而降低了水源对于限压阀的冲击力。同时,也增加了限压阀门10的密封性,避免水源从抵触块210与阀体100的连接处进入第一通孔130。

如图3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一种供水系统,包括限压阀门10与输水管道500。所述限压阀门10装设在所述输水管道500上。具体地,在供水系统中,限压阀门10能够独立安装在输水管道500上,即无需与其他部件连接。更具体地,在输水管道500上可以根据水压的波动情况确定限压阀门10的安装位置,大大提高了供水系统的限压能力。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