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升降水龙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719695发布日期:2019-09-20 21:48阅读:229来源:国知局
一种智能升降水龙头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管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智能升降水龙头。



背景技术:

水龙头作为日常用具之一,不管是家庭还是工作场所都是不可或缺的工具,而现有的水龙头大部分为固定高度、固定形态,与水槽也是固定设计,一般不同型号的水龙头搭配对应型号的水槽或面盆,其结构功能单一,实用性不强。目前市场上也渐渐出现了可以升降的水龙头,但是结构复杂,升降不够顺畅、智能。

例如公开号为CN207063050U的专利公开了一种可以升降的水龙头,包括固定座、出水硬管、水龙头、橡胶管、外螺管、锁紧螺母、羊角螺栓、接头、及软管,固定座内设有管孔,管孔内设有管槽,管槽的下端设有螺纹口,固定座的侧面设有与管槽相通的调节螺口,橡胶管设于管槽内,外螺管的外侧壁全管设有螺纹,外螺管通过外螺纹与螺纹口连接并固定橡胶管,出水硬管穿设于固定座、橡胶管及外螺管,羊角螺栓设于调节螺口,用户可直接拉压水龙头即可实现水头的升降。但是,该方案结构复杂,升降功能不够智能,且水龙头的结构不够严谨,容易受到损害,使用寿命不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智能升降水龙头,可以实现智能升降,且结构紧凑,使用寿命长,便于生产制造。

为了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智能升降水龙头,包括升降龙头组件,连接固定板,升缩杆及龙头阀芯开关组件:

所述升降龙头组件包括升降水管及固定元件,所述升降水管的入水口连接至水管转换接口;

所述固定元件套设于所述升降水管上,所述固定元件包括第一固定套,所述连接固定板上端和下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固定套和所述伸缩杆固接;

所述龙头阀芯开关组件包括龙头阀芯开关及龙头阀出水管,所述龙头阀出水管与所述水管转换接口连接;

所述伸缩杆包括伸缩部和固定部,所述伸缩部上端与所述水管转换接口固接,所述伸缩部下端与所述固定部活动连接,所述固定部与所述连接固定板下端固接。

优选的,所述龙头阀芯开关组件还包括热水进水管和冷水进水管。

优选的,所述固定元件包括第二固定套,所述第二固定套上设有螺纹,所述第一固定套通过螺纹与所述第二固定套锁紧。

优选的,所述固定元件还包括底座,固定圈,第一垫片,第二垫片,第三垫片及至少两个塑料圈:

所述底座设有螺纹,所述底座通过螺纹与所述第二固定套锁紧;

所述第一垫片,第二垫片及第三垫片从上至下依次排列,套设于所述第二固定套上;

所述固定圈位于所述第三垫片下方,所述固定圈通过螺纹套设于所述第二固定套上,所述固定圈上开有至少两个孔,所述孔上安装有锁紧螺丝;

所述底座及所述第一固定套通过至少两个塑料圈套设于所述升降水管上。

优选的,所述第三垫片为不锈钢垫片。

优选的,所述升降龙头组件还包括:

挡片,用于固定与所述升降水管与所述水管转换接口的连接。

优选的,所述伸缩杆为电动伸缩杆。

优选的,所述水管转换接口包括至少三个接口,所述至少三个接口为螺纹接口。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通过伸缩杆推动水管转换接口从而实现升降水管的上下升降,其升降水管可以适用于不同型号的水槽或面盘;升降龙头组件和伸缩杆的分立设计,便于加工生产,且在日常使用中若不需要龙头升降功能,可以通过拆除升降龙头上的固定套,即可以做普通龙头使用,实现一物两用,结构简单智能;升降水管和固定套的结构设计以及伸缩杆的推动水管转换接口实现水管的上下升降顺畅,不会出现卡顿等情况,实用效果更佳,使用寿命更长。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智能升降水龙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智能升降水龙头的爆炸图;

图3为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智能升降水龙头中升降龙头组件的爆炸图;

图4为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智能升降水龙头中升降龙头组件的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实施例一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智能升降水龙头,如图1-4所示,包括升降龙头组件100,连接固定板200,升缩杆300及龙头阀芯开关组件400:

所述升降龙头组件100包括升降水管110及固定元件120,所述升降水管110的入水口连接至水管转换接口500;

所述固定元件120套设于所述升降水管110上,所述固定元件120包括第一固定套121,所述连接固定板200上端和下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固定套121和所述伸缩杆300固接;

所述龙头阀芯开关组件400包括龙头阀芯开关410及龙头阀出水管420,所述龙头阀出水管420与所述水管转换接口500连接;

所述伸缩杆300包括伸缩部310和固定部320,所述伸缩部 310上端与所述水管转换接口500固接,所述伸缩部310下端与所述固定部320活动连接,所述固定部320与所述连接固定板200 下端固接。

现有的水龙头大部分为固定高度、固定形态,与水槽也是固定设计,一般不同型号的水龙头搭配对应型号的水槽或面盆,其结构功能单一,实用性不强。而目前市场上出现的可以升降的水龙头,结构复杂,功能单一,升降不够顺畅、智能,且由于其水龙头和升降装置为一体,不便于生产制造。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智能升降水龙头,由升降龙头组件、伸缩杆、固定连接杆及入水管组件构成,升降水管组件的固定套套设于升降水管上,通过连接固定板分别接升降龙头组件的固定套和伸缩杆,固定套和伸缩杆保持相对固定,水管转换接口作为连接升降水管入水口和入水管组件以及伸缩杆的连接部件,通过伸缩杆推动水管转换接口从而实现升降水管的上下升降,可以适用于不同型号的水槽或面盘;升降龙头组件和伸缩杆的分立设计,便于加工生产,且在日常使用中若不需要龙头升降功能,可以通过拆除升降龙头上的固定套,升降龙头可以做普通龙头使用,实现一物两用,结构简单智能;伸缩杆的推动水管转换接口实现水管的上下升降,龙头的升降顺畅,不会出现卡顿等情况,实用效果更佳。

优选的,所述龙头阀芯开关组件400还包括热水进水管430 和冷水进水管440。

本实施例的进水方式包括机械式龙头阀开关元件和电子式电磁阀开关元件,其中,机械式龙头阀开关元件接冷热进水管和混合水出水管,其中混合水出水管和升降龙头管道连接,通过龙头阀芯开关元件控制混合水的水温,并将混合水出水管将水输送至升降水管。

优选的,所述固定元件120包括第二固定套122,所述第二固定套122上设有螺纹,所述第一固定套121通过螺纹与所述第二固定套122锁紧。

在水管升降过程中,伸缩杆的升降速度、升降方式以及升降强度不做限制,为了加强升降水管和伸缩杆之间的固定,本实施例第一固定套、第二固定套套设于升降水管上,其中,第二固定套上布满螺纹,第一固定套通过螺纹与第二固定套锁紧,当不需要进行水管升降时,将第一固定套取出,便可以将升降水管作为普通水管使用。

优选的,所述固定元件120还包括底座123,固定圈124,第一垫片125,第二垫片126,第三垫片127及至少两个塑料圈 128:

所述底座123设有螺纹,所述底座123通过螺纹与所述第二固定套122锁紧;

所述第一垫片125,第二垫片126及第三垫片127从上至下依次排列,套设于所述第二固定套122上;

所述固定圈124位于所述第三垫片127下方,所述固定圈124 通过螺纹套设于所述第二固定套122上,所述固定圈124上开有至少两个孔,所述孔上安装有锁紧螺丝;

所述底座123及所述第一固定套121通过至少两个塑料圈套 128设于所述升降水管上。

为了加固升降水管的整个结构,本实施例在第二固定套上还设置有垫片、底座、塑料圈以及固定圈,该固定圈位半封闭设计,其上开有至少两个孔,用于安装锁紧螺丝,通过锁紧螺丝将固定圈圈紧,以固定第二固定套与升降水管的结构,而垫片起到螺丝的缓冲作用,底座通过螺纹与第二固定套卡紧,其中第一垫片套设于底座上,进一步加固,底座和固定套通过塑料圈套设于升降水管上,起到密封作用,使固定套和升降水管结合紧密同时不影响滑动。

优选的,所述第三垫片127为不锈钢垫片。

不锈钢垫片对固定圈中的螺丝缓冲作用更佳。

优选的,所述升降龙头组件100还包括:

挡片129,用于固定与所述升降水管110与所述水管转换接口500的连接。

升降水管的入水口通过螺纹接入水管转换接口时,为了避免接口不紧或长时间使用接口出现松动,本实施例通过在升降水管入水口安装挡片,在升降水管接入水管转换接口时锁紧固定。

优选的,所述伸缩杆300为电动伸缩杆。

伸缩杆包括机械式伸缩杆和电动伸缩杆,本实施例采用的时电动伸缩杆,通过打开电动伸缩杆的电阀即可实现升降水管的上下升降,智能方便,通过电动伸缩杆的伸缩部推动水管转换接口实现水管的上升或下降。

优选的,所述水管转换接口500包括至少三个接口,所述至少三个接口为螺纹接口。

本实施例水管转换接口包括三个接口,分别连接升降水管的入水口,龙头阀开关元件的进水管入水口以及电磁阀开关接口,本实施例的电磁阀开关安装于水管转换接口处。

本实施例通过伸缩杆推动水管转换接口从而实现升降水管的上下升降,其升降水管可以适用于不同型号的水槽或面盘;升降龙头组件和伸缩杆的分立设计,便于加工生产,且在日常使用中若不需要龙头升降功能,可以通过拆除升降龙头上的固定套,即可以做普通龙头使用,实现一物两用,结构简单智能;升降水管和固定套的结构设计以及伸缩杆的推动水管转换接口实现水管的上下升降顺畅,不会出现卡顿等情况,实用效果更佳,使用寿命更长。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