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属于轴承设计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采用榫卯连接的分离式套管轴承。
背景技术:
轴承是在机械传动过程中起固定和减小载荷摩擦系数的部件,也可以说,当其它机件在轴上彼此产生相对运动时,用来降低动力传递过程中的摩擦系数和保持轴中心位置固定的机件。轴承是当代机械设备中一种举足轻重的零部件,其主要功能是支撑机械旋转体,用以降低设备在传动过程中的机械载荷摩擦系数。
市面上的轴承绝大多数为一体式轴承,一体式轴承在有些情况的使用很方便,但也存在不可避免的缺陷,例如一体式轴承必须从转轴端头套入然后移动至指定位置,而对于无法从转轴端头套入或者对于轴承装配难度较大,甚至需要改变原有加工工艺的情况来说,会在很大程度上降低效率甚至出现装配失败的情况。
因此,针对以上不足,本实用新型急需提供一种采用榫卯连接的分离式套管轴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采用榫卯连接的分离式套管轴承,以解决现有技术中轴承必须从转轴端头套入安装造成装配难度大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下述方案:
一种采用榫卯连接的分离式套管轴承,包括:第一套管瓣、第二套管瓣和销柱,所述第一套管瓣和所述第二套管瓣均为半圆柱型结构,在所述第一套管瓣和所述第二套管瓣的两端均设有榫头和榫槽,且设置于所述第一套管瓣上的榫头和榫槽与设置于所述第二套管瓣上的榫槽和榫头可对应适配,适于使所述第一套管瓣和所述第二套管瓣对应卡接;各所述榫头相互接触连接的配合面上还设置有卡槽,对应两所述卡槽配合形成适于所述销柱插装适配的贯穿槽,用于销柱插设卡紧所述第一套管瓣和所述第二套管瓣。
如上所述的一种采用榫卯连接的分离式套管轴承,进一步优选为,所述榫头上设置有突出的若干个榫舌,所述榫槽中设置有若干个与所述榫舌适配的凹槽,适于二次配合卡紧。
如上所述的一种采用榫卯连接的分离式套管轴承,进一步优选为,所述第一套管瓣和所述第二套管瓣的外壁上设置有拼合成完整环形的外油道,所述第一套管瓣和所述第二套管瓣的内壁上设置有拼合成完整环形的内油道,所述外油道和所述内油道均为凹面槽。
如上所述的一种采用榫卯连接的分离式套管轴承,进一步优选为,所述内油道有两条,两条所述内油道在所述第一套管瓣的内壁上相交。
如上所述的一种采用榫卯连接的分离式套管轴承,进一步优选为,两条所述内油道有一个交点,所述交点位置处设置有通孔,所述通孔的另一端设置在所述外油道上,适于通过所述通孔连接所述外油道和所述内油道。
如上所述的一种采用榫卯连接的分离式套管轴承,进一步优选为,所述外油道设置于所述套管轴承的中心,两条所述内油道关于所述外油道左右对称。
如上所述的一种采用榫卯连接的分离式套管轴承,进一步优选为,所述第一套管瓣和所述第二套管瓣的外壁还设有两道环形的挡圈槽,两道所述挡圈槽分设于所述套管轴承的两端。
如上所述的一种采用榫卯连接的分离式套管轴承,进一步优选为,两道所述挡圈槽平行设置,且与对应位置处较近的端部的距离相等。
如上所述的一种采用榫卯连接的分离式套管轴承,进一步优选为,所述销柱和所述贯穿槽的截面为均为正方形,适于对应配合插装。
如上所述的一种采用榫卯连接的分离式套管轴承,进一步优选为,所述外油道和所述内油道均为半圆形凹面槽。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采用榫卯连接的分离式套管轴承,包括第一套管瓣、第二套管瓣和销柱,所述第一套管瓣和所述第二套管瓣均为半圆柱型结构,在所述第一套管瓣和所述第二套管瓣的两端均设有榫头和榫槽,且设置于所述第一套管瓣上的榫头和榫槽与设置于所述第二套管瓣上的榫槽和榫头可对应适配,适于使所述第一套管瓣和所述第二套管瓣对应卡接;各所述榫头相互接触连接的配合面上还设置有卡槽,对应两所述卡槽配合形成适于所述销柱插装适配的贯穿槽,用于销柱插设卡紧所述第一套管瓣和所述第二套管瓣。通过上述设置,使得轴承装配时可以直接在指定位置进行组装配合,解决了现有轴承安装必须从端头出套接然后移动至指定位置的缺陷,使得轴承装配方便快捷,提高装配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一种采用榫卯连接的分离式套管轴承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结构的俯视图;
图3为图1结构中第一套管瓣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结构中第二套管瓣的机构示意图;
图5为图4的另一轴侧示意图;
图6为图1中第一套管瓣和第二套管瓣连接部分的剖切示意图;
图7为图1的分解示意图;
图8为采用榫卯连接的分离式套管轴承与挡圈卡的装配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第一套管瓣,2-第二套管瓣,3-榫头,4-榫槽,5-销柱,6-外油道,7-内油道,8-通孔,9-挡圈槽,10-榫舌,11-凹槽,12-卡槽,13-挡圈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如图1-8所示,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榫卯连接的分离式套管轴承,其包括第一套管瓣1、第二套管瓣2和销柱5,其中第一套管瓣1和第二套管瓣2均为半圆柱型结构,在第一套管瓣1和第二套管瓣2的两端均设有榫头3和榫槽4,且设置于第一套管瓣1上的榫头3和榫槽4与设置于第二套管瓣2上的榫槽4和榫头3可对应适配,适于使第一套管瓣1和第二套管瓣2对应卡接;各榫头3相互接触连接的配合面上还设置有卡槽12,对应两卡槽12配合形成适于销柱5插装适配的贯穿槽,用于销柱5插设卡紧第一套管瓣1和第二套管瓣2。上述结构中,第一套管瓣1和第二套管瓣2互为榫卯结构,并通过榫卯结构将两个半圆柱形结构拼接到一起,形成整体为上下端面贯通的圆柱形套管,构成套管轴承。其中榫卯结构包括销柱5以及设置在第一套管瓣1、第二套管瓣2两端的可对应适配的榫槽4、榫头3,对应安装时,第一套管瓣1两端的榫头3插装在第二套管瓣2两端的榫槽4中,第二套管瓣2两端的榫头3插装在第一套管瓣1两端的榫槽4中,且相互插装的榫头接触连接,销柱5则插装在由两接触连接的榫头3配合面上的卡槽12构成的贯穿槽中,将第一套管瓣1和第二套管瓣2卡紧,使其不会脱离,完成套管轴承的装配。通过上述设置,使得轴承装配时可以直接在指定位置进行组装配合,解决了现有轴承安装必须从端头处套接然后移动至指定位置的缺陷,使得轴承装配方便快捷,而且对于轴承装配难度较大,甚至需要改变原有装配工序的情况来说,两瓣分离式的套管结构还能够极大地提高装配效率。
如图3-7所示,进一步的,在上述榫卯连接的分离式套管轴承中,榫头3上设置有突出的若干个榫舌10,榫槽4中设置有若干个与榫舌10适配的凹槽11,适于二次配合卡紧。若干个榫舌在榫头上均匀间隔设置,榫舌10与凹槽11的对应设置用于限定第一套管瓣1和第二套管瓣2的轴向位置,避免相对轴向移动,使得榫头3与榫槽4的镶嵌效果更好,拼合后套管轴承结构稳定,强度更高。
如图3-7所示,进一步的,在上述榫卯连接的分离式套管轴承中,卡槽12为直角槽,两对应直角槽配合形成截面为正方形的贯穿槽,适于截面为正方形设置的销柱5插装。方形销柱5的设置提高了榫头3和榫槽4的镶嵌效果,保证拼合稳定性。
如图3-5所示,进一步的,在上述榫卯连接的分离式套管轴承中,第一套管瓣1和第二套管瓣2的外壁上设置有拼合成完整环形的外油道6,第一套管瓣1和第二套管瓣2的内壁上设置有拼合成完整环形的内油道7,外油道6和内油道7均为凹面槽状。进一步的,内油道7有两条,两条内油道7在第一套管瓣1的内壁上相交。进一步的,两条内油道7有一个交点,交点位置处设置有通孔8,通孔8的另一端设置在外油道6上,适于通过通孔8连接外油道6和所述内油道7。外油道6和内油道7用于积存润滑油,进而通过润滑油降低连接于套管轴承内、外两侧机件的摩擦系数。两条内油道7通过斜向交叉设置使得积存于内油道7中的润滑油能够在套管轴承内表面相通,设置于斜向相交交点位置处的通孔8则用于连通内、外油道6,使得内、外油道6可以相互补充。优选的,外油道6设置在套管轴承的中心高度处,两条内油道7关于外油道6左右对称,进一步保证套管轴承内外两侧润滑油的均匀分布。
如图3-5所示,进一步的,在上述实施例所公开的榫卯连接的分离式套管轴承中,外油道6和内油道7均为半圆形凹面槽。相较于方形结构的凹面槽,半圆形结构的凹面槽设置能够降低开槽对套管轴承的材料强度影响,进而保证套管轴承的使用寿命。
如图1、图8所示,进一步的,在上述实施例所公开的榫卯连接的分离式套管轴承中,第一套管瓣1和第二套管瓣2的外壁还设有两道环形的挡圈槽9,两道挡圈槽9分设于套管轴承的两端;进一步的,两道挡圈槽9平行设置,且与对应位置处较近的端部的距离相等。挡圈槽9的设置用于通过外置挡圈卡13与外套管连接,用于在套管轴承外壁上下两端的挡圈槽9处对套管起限位作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一种采用榫卯连接的分离式套管轴承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中,通过互为榫卯结构的分离式设置的第一套管瓣1、第二套管瓣2,使得轴承装配时可以直接在指定位置进行组装拼合,解决了现有轴承安装必须从端头出套接然后移动至指定位置的缺陷,使得轴承装配方便快捷,而且对于轴承装配难度较大,甚至需要改变原有装配工序的情况来说,两瓣分离式的套管结构还能够极大地提高装配效率;且榫卯结构不但能够承受较大的载荷,同时在承受超越套管轴承的承载力的时候能够承受一定程度的变形,使得套管轴承的稳定性和强度能够得到极大地提高;
2、外油道6和内油道7的设置用于承载润滑油,进而分别对其外壁和内壁起到润滑作用,两条相交内油道7的设置则用于使得内油道中的润滑油相互串通,进而对内壁形成全面的润滑作用;
3、通孔8的设置使得外油道6的润滑油与内油道7的润滑油能够相互连通,进而相互补充。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