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化节水型水龙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553157发布日期:2019-04-30 18:25阅读:219来源:国知局
一种智能化节水型水龙头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家用水龙头相关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智能化节水型水龙头。



背景技术:

水龙头是水阀的通俗称谓,主要用于控制水流的进出和水流的大小,从老式铸铁工艺发展到电镀旋钮式的,又发展到不锈钢单温单控水龙头、不锈钢双温双控龙头、厨房半自动龙头,水龙头作为一种必需品,更新换代的速度十分之快。但是人们在日常使用的过程中,因为自身节水意识薄弱和水龙头结构的设计问题,往往会出现严重的水资源浪费现象,不符合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目前,公开号为CN204611019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双口水龙头,它包括导通管、第一出水管和第二出水管,第一出水管开口朝下,用于日常洗手和接水,第二出水管开口朝上,用于饮水,第一出水管和第二出水管的出水口处均设有过滤作用的滤芯结构,起到过滤作用,自然使用时水从第一出水管自然流出,用手堵住第一出水管时,水从第二出水管流出,便于饮用。

这种双口水龙头虽然便于人们日常使用,并起到一定的节水功能,但是由于生水和熟水的流出均通过同一个导通管,管道内壁会残余生水所含的细菌,不进行二次过滤则导致流出的饮用水中会附带不利于人体健康的成分,对使用者的身体造成损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智能化节水型水龙头,其具有当人们需要饮用水时能够过滤水中不利于人体健康的成分保持水资源的干净整洁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智能化节水型水龙头,包括进水管,所述进水管顶部的一端垂直连通有导通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通管远离进水管顶部的一端固定连通有开口向上的出水管,所述导通管靠近进水管底部外壁的一侧设有过滤装置,所述过滤装置包括与导通管外壁固定连接的轴承、与轴承转动连接的支架及与支架远离轴承的一端设有的带有内螺纹的中空圆柱体,所述中空圆柱体内部螺纹连接有设有外螺纹的过滤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对普通的水龙头进行结构改进,改变了水龙头的出水方向,便于人们饮用水资源,整个过滤装置结构合理灵活,当需要使用饮用水时,轴承带动支架将过滤器输送至出水管上方,将过滤器套设于出水管外部,对流出的水进行过滤,去除水中对人体有害的杂质,保护使用者的身体,防止因水中不利于人体的成分产生的不适和发病,在过滤器外部螺纹连接有中空圆柱体,给予过滤器竖直位移的空间,能有效地减缓由过滤器和出水管的螺纹连接所导致支架的偏移,不需要使用饮用水时,将整个过滤装置还原至初始位置,能够正常使用水资源。

进一步设置:所述过滤器靠近出水管的一端固定连接有PP棉滤芯,所述PP棉滤芯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颗性活性炭滤芯,所述颗性活性炭滤芯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压缩活性炭滤芯,所述圧缩活性炭滤芯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超滤膜滤芯,所述过滤器远离出水管的一端设有出水口。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步使用PP棉滤芯能够阻挡水中的悬浮物、泥沙、红虫及铁锈,第二步使用颗性活性炭滤芯能够吸附水中的异色、异味及余氯,第三步使用压缩活性炭滤芯能够吸附水中的小分子有机物、重金属以及颗粒杂质,第四步使用超滤膜滤芯能够去除水中的细菌、胶体及大分子有机物,经过四个步骤的过滤,能有效地完成水的清洗过滤工作,保证饮用时水的干净程度。

进一步设置:所述出水管的靠近过滤器一端的外壁设有外螺纹,所述过滤器靠近出水管一端的内壁设有沿边,所述沿边设有与出水管螺纹连接的内螺纹。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过滤器和出水管配合使用时,水的流通方向为自下至上,出水管和过滤器通过螺纹紧密连接形成封闭空间,可以有效地防止因重力问题水从出水管和过滤器连接处的缝隙流失造成水资源的浪费。

进一步设置:所述导通管靠近支架一侧固定连接有支撑平台,所述支撑平台顶部固定安装有用于驱动轴承转动的步进电机。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需要饮用水时,步进电机能够通过一号轴承带动支架运动,将过滤器输送至与出水管螺纹固定的位置,当只需要洗手时,步进电机能够将过滤器还原至初始位置,减少人力操作,实现水龙头的智能自动化。

进一步设置:所述步进电机上设有用于控制轴承转动的控制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控制器能够接受脉冲信号,实现对步进电机的转动控制。

进一步设置:所述过滤器的靠近出水管的一端设有信号接收器,所述出水管顶部的设有与信号接收器配合使用的信号发射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信号发射器和信号接收器判定过滤器和出水管的相对位置,能够传递脉冲信号至步进电机上的发射器,精确地控制步进电机的转动和停止,对不同状态下过滤器位置进行定位。

进一步设置:所述中空圆柱体与支架的连接处设有转动轴,所述中空圆柱体和支架通过转动轴铰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转动轴铰接中空圆柱体和支架能够方便调节中空圆柱体及内部过滤器的位置,便于过滤器和出水管进行螺纹连接。

进一步设置:所述进水管与导通管连接处外壁的一侧设有固定卡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人们不需要使用饮用水时,过滤装置沿进水管竖直放置,固定卡槽能够将支架固定,防止外来因素使过滤装置产生位置偏移。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便于人们饮用水,并对饮用时的水进行了过滤,整个过滤装置结构合理,能够节约水资源,符合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并且实现了整个过滤装置的智能自动化,减少人力操作。

附图说明

图1是智能化节水型水龙头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智能化节水型水龙头的正视图;

图3是智能化节水型水龙头过滤器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1、进水管;2、导通管;3、出水管;4、过滤装置;41、轴承;42、支架;43、圆柱体;44、过滤器;5、PP棉滤芯;6、颗性活性炭滤芯;7、圧缩活性炭滤芯;8、超滤膜滤芯;9、出水口;10、沿边;11、支撑平台;12、步进电机;13、控制器;14、信号接收器;15、信号发射器;16、转动轴;17、固定卡槽。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1:如图1所示,一种智能化节水型水龙头,包括进水管1,进水管1顶部的一端垂直连通有导通管2,导通管2远离进水管1顶部的一端固定连通有出水管3,出水管3开口向上,便于使用者直接饮水。

如图1、图2所示,进水管1底部外壁的一侧固定有轴承41,轴承41与支架42转动连接,能够带动支架42以轴承41为圆心进行转动,靠近支架42的导通管2外壁设有支撑平台11,支撑平台11上固定有一步进电机12,步进电机12与支架42连接,能够自动控制支架42的转动,步进电机12上设有控制器13,能够接受信号指令完成电机的运作,支架42远离轴承41的一端通过转动轴16铰接有中空圆柱体43,能够灵活地转动中空圆柱体43,便于调节位置,中空圆柱体43内部设有内螺纹,中空圆柱体43内部有过滤器44,过滤器44外表面设有与中空圆柱体43配合使用的外螺纹,中空圆柱体43能够给予过滤器44位移的空间,防止过滤器44和出水管3连接时支架42产生较大的偏移,进水管1靠近出水管3外壁的一侧设有固定卡槽17,便于不需要使用过滤器44时能够固定支架42,防止过滤装置4位置产生偏移。

如图1、如图3所示,过滤器44底部内壁设有沿边10,沿边10上端设有四层过滤滤芯,最底层的是PP棉滤芯5,PP棉滤芯5的顶部设有颗性活性炭滤芯6,颗性活性炭滤芯6的顶部设有圧缩活性炭滤芯7,圧缩活性炭滤芯7的顶部设有超滤膜滤芯8,四层过滤滤芯能够有效地过滤水中的大部分杂质,过滤器44的顶部还设有出水口9,便于使用者饮用水。

如图1、图2所示,出水管3顶部设有信号发射器15,过滤器44底部设有信号接收器14,通过判断两者的位置能够给步进电机12传达信号指令,出水管3顶部外壁设有外螺纹,过滤器44顶部内壁设有用于与出水管3配合的内螺纹,从而使过滤器44和出水管3紧密连接,防止水从连接处的缝隙流出,造成水资源的浪费。

如图1、图2、图3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中,当只需要正常使用水资源时,打开水龙头开关,水由进水管1流至导通管2,从开口朝上的出水管3流出,此时支架42及支架42一端的过滤器44通过固定卡槽17竖直静止放置于进水管1外壁的一侧,不会对使用水龙头产生影响。当需要使用饮用水时,将支架42从固定卡槽17中取出,按下控制器13的按钮,步进电机12开始运作,带动轴承41进行转动,与轴承41连接的支架42将过滤器44送至出水管3上方,当信号发射器15和信号接收器14距离到达设定的阈值,发送信号至控制器13,步进电机12停止工作,将过滤器44调整至合适位置,旋转过滤器44将其与出水管3紧密连接,打开水龙头开关,水从进水管1流至导通管2,并由出水管3进入过滤器44中,依次流经PP棉滤芯5、颗性活性炭滤芯6、圧缩活性炭滤芯7以及超滤膜滤芯8,经过四层过滤步骤后,由过滤器44顶部的出水口9流出,供使用者饮用。使用完毕后,关闭水龙头开关,反向旋转过滤器44使其与出水管3分离,按下控制器13上的按钮,信号发射器15发送信号至控制器13,电机反向转动,带动支架42和过滤器44返回初始位置,当信号发射器15和信号接收器14到达最大距离阈值时,步进电机12停止工作,将支架42固定于固定卡槽17中。

上述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