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合动力变速箱后端盖总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958079发布日期:2019-06-19 01:04阅读:197来源:国知局
混合动力变速箱后端盖总成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混合动力汽车零配件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混合动力变速箱后端盖总成。



背景技术:

在全球石油资源越益匮乏,环境越益恶劣的情况下,想要降低整车的油耗、减少尾气的排放,从发动机的角度出发基本已达到的极限。因此,在各国相继出台了严格的油耗标准后,研发新能源变速箱已然成为各大车企的必然趋势。而在混合动力变速箱的研发设计过程中,壳体总成设计尤为重要,与传统的MT、AT、AMT不一样的是混合动力变速箱高度集成了电机系统、齿轴系统、液压换挡系统、组成系统。因此,对混合动力变速箱的设计、布局尤为重要,它既需要考虑整车发动机舱的空间,也需要匹配整车的动力性能;因此,对壳体总成的设计直接影响到混合动力变速箱的品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设计新颖、高度集成换挡元件的油路分配、为齿轴系统、各类轴承系统提供润滑油路的混合动力变速箱后端盖总成。

通过以下方案实现:

一种混合动力变速箱后端盖总成,包括后端盖和配油衬套,所述后端盖上的一面设置有圆形凹槽,所述后端盖的另一面设置有润滑油道、C0离合器高压油道和C1离合器高压油道,所述配油衬套为底部尺寸大、顶部尺寸小的圆柱结构,所述配油衬套上开设有底部封闭的输入轴安装孔,所述配油衬套的输入轴安装孔内壁上设置有C0离合器高压油槽,所述配油衬套外间隙套有第一密封圈和第二密封圈,所述第一密封圈与第二密封圈之间间隔一定距离形成C1离合器高压油槽,所述第一密封圈和第二密封圈均侧视呈矩形且可膨胀收缩,所述配油衬套的底部安装在后端盖的凹槽内且配油衬套与凹槽内壁之间留有间隙,所述后端盖的润滑油道与配油衬套的输入轴安装孔相连通,所述后端盖的C0离合器高压油道与配油衬套的C0离合器高压油槽相连通,所述后端盖的C1离合器高压油道与配油衬套的C1离合器高压油槽相连通。后端盖上的润滑油道、C0离合器高压油道和C1离合器高压油道的位置设置,可根据需要进行调整设计。

进一步地,所述配油衬套的输入轴安装孔与相对应变速箱的输入轴相配套形成封闭润滑油腔,所述输入轴安装孔上的C0离合器高压油槽与相对应变速箱的输入轴的高压油道相连通形成C0离合器工作油道,所述配油衬套的C1离合器高压油槽与相对应输入轴上的C1离合器的油腔配套合并形成C1离合器工作油道。

进一步地,所述后端盖的凹槽内设置有第一定位销槽,所述配油衬套的底部设置有第二定位销槽,所述第二定位销槽与第一定位销槽相对应,定位销的下端过盈安装在第一定位销槽内,定位销的上端间隙安装在第二定位销槽内。

一般情况下,会在后端盖、配油衬套相应位置上设置一些油路、油孔等,使得后端盖的润滑油道与配油衬套的输入轴安装孔的底部相连通、后端盖的C0离合器高压油道与配油衬套的C0离合器高压油槽相连通、后端盖的C1离合器高压油道与配油衬套的C1离合器高压油槽相连通。

为了避免高压油泄漏,所述后端盖的C0离合器高压油道与配油衬套的C0离合器高压油槽相连通的油路位于后端盖与配油衬套相连接位置上、后端盖的C1离合器高压油道与配油衬套的C1离合器高压油槽相连通的油路位于后端盖与配油衬套相连接位置上均设置有O型圈。

本实用新型的混合动力变速箱后端盖总成,结构简单,设计新颖,将配油衬套集成在了后端盖上,可以作为载体承载C0、C1离合器,同时可为C0、C1离合器提供高压油路,以及为整个混合动力变速箱提供齿轴系统润滑油路,保证了各类轴承的寿命;通过后端盖与相对应变速箱的主箱体的接口位置形成封闭的油道路径,为换挡元件的执行机构提供锁止扭矩,为齿轴系统、各类轴承提供充足的润滑。本实用新型的混合动力变速箱后端盖总成,通过辅助约束C1离合器、输入轴,从而为整个混合动力变速箱提供功能模块。

附图说明

图1(a)为实施例1中混合动力变速箱后端盖总成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1(b)为图1(a)中A-A剖视图;

图2(a)为实施例1中后端盖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2(b)为实施例1中后端盖的背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1中配油衬套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只是为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现方式,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性说明。

实施例1

一种混合动力变速箱后端盖总成,如图1(a)、图1(b)所示,包括后端盖1和配油衬套2,如图2(a)、图2(b)所示,后端盖1上的一面设置有圆形凹槽11,后端盖1的另一面设置有润滑油道12、C0离合器高压油道13和C1离合器高压油道14,后端盖1的凹槽11内设置有第一定位销槽15,如图3所示,配油衬套2为底部尺寸大、顶部尺寸小的圆柱结构,配油衬套2上开设有底部封闭的输入轴安装孔21,配油衬套2的输入轴安装孔21内壁上设置有C0离合器高压油槽22,配油衬套2外间隙套有第一密封圈23和第二密封圈24,第一密封圈23与第二密封圈24之间间隔一定距离形成C1离合器高压油槽25,第一密封圈23和第二密封圈24均侧视呈矩形且可膨胀收缩,配油衬套2的底部设置有第二定位销槽26,第二定位销槽26与第一定位销槽15相对应,如图1(a)、图1(b)所示,配油衬套2的底部通过螺栓安装在后端盖1的凹槽11内且配油衬套2与凹槽11内壁之间留有间隙,定位销3的下端过盈安装在第一定位销槽15内,定位销3的上端间隙安装在第二定位销槽26内,后端盖1的润滑油道12与配油衬套2的输入轴安装孔21相连通,后端盖1的C0离合器高压油道13与配油衬套2的C0离合器高压油槽22相连通,后端盖1的C1离合器高压油道14与配油衬套2的C1离合器高压油槽25相连通,后端盖1的C0离合器高压油道13与配油衬套2的C0离合器高压油槽22相连通的油路位于后端盖1与配油衬套2相连接位置上、后端盖1的C1离合器高压油道14与配油衬套2的C1离合器高压油槽25相连通的油路位于后端盖与配油衬套相连接位置上均设置有O型圈4(图1(b)中仅显示了C1离合器高压油道与配油衬套的C1离合器高压油槽相连通的油路上的O型圈)。

配油衬套2的输入轴安装孔21与相对应变速箱的输入轴相配套形成封闭润滑油腔,输入轴安装孔21上的C0离合器高压油槽22与相对应变速箱的输入轴的高压油道相连通形成C0离合器工作油道;配油衬套2的C1离合器高压油槽25与相对应输入轴上的C1离合器的油腔配套合并形成C1离合器工作油道。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