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组合式抱箍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255504发布日期:2019-03-30 09:19阅读:465来源:国知局
一种组合式抱箍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紧固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组合式抱箍。



背景技术:

目前的抱箍结构有很多种类,最常见的是将抱箍沿圆柱状中心等分成抱箍组件A和抱箍组件B,在抱箍组件A沿半圆中心轴向两边垂直于分型面制作通孔,抱箍组件B也在相应位置制作螺纹孔。使用时,用螺栓或螺钉穿过抱箍组件A的通孔,与抱箍组件B的螺纹孔相连,然后用扳手、起子等辅助工具紧固,依靠抱箍组件紧固后形成的圆柱与另一圆柱形零件的过盈配合,实现抱箍安装。拆卸时,用工具拆下螺栓或螺钉,将抱箍拆散完成拆卸(如图1)。还有的结构是将抱箍沿圆柱轴向等分成两半后,再在两件抱箍组件沿半圆中心的一边,轴向制作通孔,用销轴将两半抱箍组件连接成铰链结构;半圆中心的另一边,两件抱箍组件分别径向制作通孔和对应的螺纹孔。使用时,将抱箍沿销轴旋转打开放置在相应管状零件上,再将其合拢,用螺栓或螺钉穿过通孔与螺纹孔连接并紧固,依靠管状零件的过盈配合实现安装(如图2)。这样的抱箍结构在使用过程中会带来诸多不便,必须要配置相应的工具,否则就不能实现抱箍的拆装,还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和人力。总之,现有的抱箍结构拆装费时、费力、需要借助工具才能拆装,拆装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抱箍夹持物体时必须借助工具才能完成拆装过程,拆装费时、费力的问题,提供一种组合式抱箍,无需借助任何工具就可完成抱箍的拆装,实现抱箍快速夹持或松开物体,省时、省力。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组合式抱箍,包括抱箍上座和抱箍下座,抱箍上座设置缺口,抱箍下座设置凸台,所述抱箍下座的凸台伸入抱箍上座的缺口内通过铰接方式连接,所述抱箍上座和抱箍下座分别设有与物体夹持的圆弧面,其特征在于:所述抱箍上座背离缺口的一端沿径向对称设置有向外突出的一对支耳,所述支耳之间具有使物体进入的空间,支耳的上平面设置有内凹弧面;

所述抱箍下座与所述支耳同侧的一端沿径向对称设置有凸块,所述凸块之间具有放置物体的空间,凸块上设置有孔A和孔B;

还包括连接体组合,所述连接体组合具有长轴、短轴和连接杆,所述短轴置于抱箍下座凸块的空间内,短轴的两端伸入凸块的孔A并在该孔内转动,所述连接杆可绕短轴旋转进入或退出抱箍上座支耳之间;

还包括拉臂,所述拉臂分为左拉臂和右拉臂,拉臂的上端和下端分别设置有柱状凸台,所述柱状凸台的中心沿轴向设置有孔,所述上端凸台的圆柱表面设置有凸轮面,与所述抱箍上座支耳的内凹弧面配合,可沿支耳的内凹弧面转动,实现抱箍的抱紧或松开;所述左、右拉臂通过下端凸台紧固连为一体,所述连接体组合的长轴两端伸入上端凸台的孔内并能在孔内转动。

优选的,所述抱箍下座为分体式,包括沿径向对称设置的抱箍左下座和抱箍右下座,所述抱箍左、右下座的一端设置有带通孔的凸台,另一端设置有凸块,凸块上设置有孔A和孔B,所述抱箍左、右下座贴合后,其凸台能同时置于抱箍上座的缺口内,与抱箍上座通过铰接方式连接。抱箍下座采用分体式,并且对称设置,使连接体组合的短轴更易于与抱箍左、右下座配合,降低抱箍下座的制作难度,也便于装配。

优选的,所述凸块靠近孔A的一端设置有外凸圆弧面。

优选的,所述与抱箍下座凸块的外凸圆弧面相配合的抱箍上座支耳的下平面上设置有内凹弧面。设置内凹弧面可用于与抱箍下座装配时让位,使抱箍上座与抱箍下座配合时结构更合理,使抱箍上座和抱箍下座贴合更紧密,提高抱箍夹持物体的夹持力度。

优选的,所述凸块上的孔A为盲孔或通孔,孔B为通孔。通孔A主要用于安装连接体组合的短轴,短轴能够在孔A内转动即可,孔B用于安装限位销。

优选的,所述左、右拉臂的臂杆上与抱箍下座的孔B对应位置处开设有限位销安装孔,限位销穿过限位销安装孔和抱箍下座孔B后将左、右拉臂和抱箍下座连为一体,通过卡销限位。通过限位销、卡销能将抱箍组合锁紧,防止抱箍上座和下座脱开。

所述左、右拉臂臂杆上的限位销安装孔为圆孔或椭圆形孔。椭圆形孔具有一定的位置调节功能,能够降低左右拉臂和抱箍下座的配合精度。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通过采用组合式抱箍,在现有抱箍结构上增加连接体组合和拉臂,改变现有抱箍上座的结构,在抱箍上座支耳上设置内凹弧面,与左右拉臂上端凸台的凸轮面配合形成凸轮机构,通过连接体组合将抱箍下座和左右拉臂连为一体,夹持物体时,仅需拉动拉臂以连接体组合的短轴为轴心旋转,使左、右拉臂上端凸台的凸轮面运动至抱箍上座支耳的内凹弧面内,再以连接体组合的长轴为轴心旋转,凸轮面下压抱箍上座,夹紧物体;

本实用新型在夹持或松开物体时,无需借助任何工具就可完成抱箍的拆装,使用方便、制作简单、易于实施,减少了拆装时间,节约了工具成本,提高了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抱箍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现有技术中抱箍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装配图;

图4为图3的爆炸图;

图5为图3的A-A剖视图;

图6为图3的B-B剖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夹持时的轴侧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松开时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凸轮机构结合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凸轮机构脱开示意图。

附图标记

1、抱箍上座;2、抱箍下座;3、拉臂;4、连接体组合;

5、限位销;6、螺钉;7、螺栓;8、垫圈;9、卡销;

11、支耳;12、缺口;21、凸台;22、凸块;23、孔A;24、孔B;

31、上端凸台;32、下端凸台;

41、长轴;42、短轴;43、连接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3至图10所示,一种组合式抱箍,包括抱箍上座1和抱箍下座2,抱箍上座1设置缺口12,抱箍下座2设置凸台21,抱箍下座的凸台21伸入抱箍上座的缺口12内用螺栓7通过铰接方式连接,两者各自设有与物体夹持的圆弧面,所述抱箍上座1的一端沿径向对称设置有向外突出的一对支耳11,所述支耳11之间具有使物体进入的空间,支耳11的上平面设置有内凹弧面;抱箍下座2与所述支耳11同侧的一端沿径向对称设置有凸块22,凸块22之间具有放置物体的空间,凸块22上设置有孔A23和孔B24,孔A23可设置为盲孔,也可设置为通孔,通孔A23主要用于安装连接体组合的短轴42,使短轴42能够在孔A23内转动即可,孔B24设置为通孔,用于安装限位销5。

还包括连接体组合4,连接体组合4呈“工”字型,具有长轴41、短轴42和连接杆43,短轴42置于抱箍下座凸块22的空间内,短轴42的两端伸入凸块的孔A23并在该孔内转动,连接杆43可绕短轴42旋转进入或退出抱箍上座支耳11之间;

还包括拉臂3,拉臂呈“L”型,对称设置,分为左拉臂和右拉臂,分设于抱箍下座2的两边,拉臂3的上端和下端分别设置有柱状凸台,所述柱状凸台的中心沿轴向设置有孔,所述上端凸台31的圆柱表面设置有凸轮面,与抱箍上座支耳11的内凹弧面配合,可沿支耳11的内凹弧面转动,实现抱箍的抱紧或松开;左、右拉臂通过下端凸台32用螺钉6紧固连为一体,连接体组合的长轴41两端伸入上端凸台31的孔内并能在孔内转动;左、右拉臂的臂杆上与抱箍下座的孔B24对应位置处开设有限位销安装孔,限位销5穿过限位销安装孔和抱箍下座孔B24后将左、右拉臂和抱箍下座2连为一体,通过卡销9和垫圈8限位;限位销安装孔可设置为圆孔或椭圆形孔,椭圆形孔具有一定的位置调节功能,能够降低左右拉臂和抱箍下座的配合精度。

如图4所示,为使连接体组合的短轴更易于与抱箍下座配合,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抱箍下座2还可设置为分体式,包括沿径向对称设置的抱箍左下座和抱箍右下座,所述抱箍左、右下座的一端设置有带通孔的凸台21,另一端设置有凸块22,凸块22上设置有孔A23和孔B24,抱箍左、右下座贴合后,其凸台22能同时置于抱箍上座的缺口12内,与抱箍上座1用螺栓7通过铰接方式连接,采用分体式结构能降低抱箍下座的制作难度,也便于装配。

如图4、图7至图10所示,所述抱箍下座的凸块22靠近孔A23的一端设置有外凸圆弧面,所述抱箍上座支耳11的下平面设置有内凹弧面,凸块的外凸圆弧面与抱箍上座支耳11下平面的内凹弧面相配合,设置内凹弧面可用于与抱箍下座2装配时让位,使抱箍上座1与抱箍下座2配合贴合更紧密,提高抱箍夹持物体的夹持力度。

为节约成本和减轻抱箍的重量,所述抱箍上座1、抱箍下座2和拉臂3上均设置有减重槽。

组合式抱箍的装配过程如下:

首先将连接体组合的短轴42两端伸入抱箍下座凸块的孔A23内,使短轴42能够在孔A23内转动,同时将抱箍左、右下座贴合,组合成抱箍下座,然后将抱箍下座的凸台21装到抱箍上座的缺口12内,用螺栓7将抱箍上座和抱箍下座通过铰接方式连接,抱箍上座1和抱箍下座2能够以螺栓7为轴心转动,两者的圆弧面可组合成一个圆孔,用于抱夹物体,打开时需保证相对转动90°以上,便于取出物体,然后将连接体组合的长轴41两端伸入上端凸台31的孔内并能在孔内转动,再将螺钉6穿过左、右拉臂下端凸台32后紧固连成一体。

抱箍夹持的过程;当需要夹持物体时,将抱箍上座1和抱箍下座2处于打开状态,把物体紧靠抱箍上座1的圆弧面,再把抱箍下座2沿螺栓7转动,使两个圆弧面与物体贴合,然后拉动拉臂3以连接体组合的长轴41和短轴42为轴心旋转,使左、右拉臂上端凸台31的凸轮面运动至抱箍上座支耳11的内凹弧面内,形成凸轮机构,此时再将拉臂以连接体组合的长轴41为轴心旋转,拉臂上端凸台31下压抱箍上座支耳11,实现抱箍抱紧,再将限位销5依次穿过左右拉臂的限位销安装孔和抱箍下座的通孔B24,在端部装入垫圈8,将卡销9装入限位销内,完成抱箍的夹持。

抱箍拆卸的过程:当需要松开物体时,按相反顺序拆下卡销9、垫圈8、和限位销5,向外拉动拉臂3以连接体组合的长轴41为轴心旋转,解脱凸轮机构,再向外拉动,使其以连接体组合的短轴42为轴心旋转后脱开,抱箍上座1和抱箍下座2即可打开,实现抱箍组合的拆卸。

本实用新型制作简单、使用方便、易于实施,减少了拆装时间,无需使用任何工具就可完成拆装,节约了工具成本,提高了工作效率。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