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磁护可调式补油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273531发布日期:2019-07-27 09:59阅读:191来源:国知局
一种磁护可调式补油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磁护可调式补油器。



背景技术:

泵是把机械能转换成液体的能量,用来增压输送液体的机械。泵是国民经济中应有广泛、普遍的通用机械,除了水利、电力、农业和矿山等大量采用外,尤以石油化工生产用量多。

泵类的应用非常广泛,这也就意味着泵类连续平稳运行至关重要,但同时泵也会发生机械故障,油位的控制与泵的设计和制造有一定的关系。油位过低,油浴不充分油不易带到摩擦面,产生干磨烧坏轴承,注油过多,散热空间小,油容易过热,产生油沫现象,润滑油溢出。润滑油长时间过热导致与轴承的附着力降低,加快轴承的损坏速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缺点,提供一种磁护可调式补油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磁护可调式补油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补液杯、补液座、调节丝管、锁紧螺母、调节磁护座和磁力底座,所述补液座包括杯盖、导液管和排气套管,所述补液杯杯口与杯盖上端口螺纹连接,所述杯盖为倒“凸”型结构,所述杯盖中心设有通孔,所述杯盖凸起处中心设有圆柱形凹槽,所述凹槽内径大于通孔内径,所述杯盖凸起处侧壁设有通气孔,所述通气孔与凹槽贯通,所述导液管插入凹槽内并与通孔贯通连接,所述排气套管连接杯盖凸起处下端面,所述排气套管内径大于导液管外径,所述排气套管侧壁均布有数个竖直缝隙;

所述调节磁护座为中空三通型结构,包括顶部入口、底部出口和侧壁出口,所述调节丝管插入调节磁护座顶部入口内,与调节磁护座螺纹连接并通过锁紧螺母固定,所述排气套管套入调节丝管内,所述排气套管外径与调节丝管内径相适配,所述磁力底座为螺栓型,所述磁力底座插入调节磁护座底部出口内,与调节磁护座螺纹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导液管管口下端面为倾斜面,其与水平面夹角为30°。

进一步地;所述补液杯杯口与杯盖之间通过杯口密封垫密封;所述磁力底座与调节磁护座之间通过出口密封垫密封。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通过旋转调节丝管可以调节补液的高度与用量,因此当油位与泵轴承箱的设计出现误差时,可通过旋转调节丝管来调节补液杯高度,从而改变注油量。

2)磁力底座为钕铁硼强磁性材料,可磁化润滑油,增加润滑油与轴承的附着力,在起到有效的润滑同时也起到收集铁屑的作用,减少轴承的磨损延长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主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爆炸拆分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中A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3中C-C向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补液杯,2.杯口密封垫,3.补液座,4.调节丝管,5.锁紧螺母,6.调节磁护座,7.磁力底座,8.出口密封垫,31.杯盖,32.导液管,33.排气套管,34.通气孔,35.凹槽,36.竖直缝隙,37.通孔,61.顶部入口,62.底部出口,63.侧壁出口。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

如图1至图5所示,一种磁护可调式补油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补液杯1、杯口密封垫2、补液座3、调节丝管4、锁紧螺母5、调节磁护座6,磁力底座7和,出口密封垫8。所述补液座3包括杯盖31、导液管32和排气套管33,所述补液杯1杯口与杯盖31上端口螺纹连接,并通过杯口密封垫2密封,所述杯盖31为倒“凸”型结构,所述杯盖31中心设有通孔37,所述杯盖31凸起处中心设有圆柱形凹槽35,所述凹槽35内径大于通孔37内径,所述杯盖31凸起处侧壁设有通气孔34,所述通气孔34与凹槽35贯通,所述导液管32插入凹槽35内并与通孔37贯通连接,所述导液管32管口下端面为倾斜面,其与水平面夹角b为30°。所述排气套管33固定连接杯盖31凸起处下端面,所述排气套管33内径大于导液管32外径,所述排气套管33侧壁均布有四个竖直缝隙36。

所述调节磁护座6为中空三通型结构,包括顶部入口61、底部出口62和侧壁出口63,所述调节丝管4插入调节磁护座6顶部入口内,与调节磁护座6螺纹连接并通过锁紧螺母5固定,所述排气套管33套入调节丝管4内, 所述排气套管33外径与调节丝管4内径相适配,所述磁力底座7为螺栓型,所述磁力底座7插入调节磁护座6底部出口内,与调节磁护座6螺纹连接,并通过出口密封垫8密封,所述磁力底座7为钕铁硼强磁性材料,所述侧壁出口63连接设备轴承箱补油口。

以上所述的实施例只是本实用新型较佳的方案,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在不超出权利要求所记载的技术方案的前提下还有其它的变体及改型。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